五 胜利的阴影下 5.我真的是内奸吗?
04-16Ctrl+D 收藏本站
德国战俘的下场都是非常凄惨的,其中最惨的应该是南丹麦的德军战俘。
丹麦和德国之间是有着复杂的历史渊源的。大家如果看过世界历史地图,就会发现,这两个国家的版图非常有意思,一会儿丹麦变大了,德国变小了,一会儿德国又变大了,丹麦变小了。比如1864年普丹战争后,普鲁士从丹麦抢走了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两个公国。荷尔斯泰因公国全部人口为德国人,石勒苏益格的南半部是德国人,北半部是丹麦人。一战德国战败后,石勒苏益格地区举行公投,北半部回归丹麦。
“二战”时,德国出兵“保护”丹麦,并从石勒苏益格北部地区征了六七万的兵,这些兵有一大半都战死在东线战场上了,剩下的两三万人死里逃生从战俘营出来,回到故乡,发现这里又变成丹麦的领土了,而且丹麦政府说,所有在德军服过役的士兵,一律以叛国罪论处。这比在德国去参军回来还惨。这些人离开的时候,故乡是德国,他们是为德国参军的,等回来的时候,故乡变成丹麦了,他们莫名其妙就沦为叛国者了。
叛国者要接受怎样的惩罚?先是坐牢,然后是层层审查,即便侥幸能活着出来,也会被剥夺公民权和所有的选举权,养老金和医疗保障也统统没有,丹麦是一个福利待遇特别高的国家,但没有公民权的人什么都享受不到,一直到了40多年后的1989年,这些人都死得差不多了,丹麦政府才恢复了他们的公民权。大家不要忘了,最终,丹麦是“二战”的战胜国,可在战胜国里也有这么多活在阴影下的人,这才是“胜利的阴影”真正要谈的内容。
法国战俘的阴影就更大了,除了少部分用劳工换回来的军官之外,剩余的200多万战俘最后被放回来的时候,法国各地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侮辱战俘事件,侮辱的对象不仅仅是这些九死一生的战俘,还包括跟德国人合作过的人,以及跟德国人睡过觉的女人。
意大利也发生了同样的事。大家应该都看过托纳多雷大导演的《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莫妮卡·贝鲁奇饰演的女主角就曾经陪德国人睡过觉,她老公就是战俘,还在战争中被打断了一条胳膊,当她跟老公一起走在街上的时候,电影里除了那个小男孩对她表示同情之外,所有人都对他们怒目而视,因为在其他人眼中,战俘就是垃圾,陪德国人睡过觉的女人都不知羞耻,要被吐唾沫、泼粪、剃光头发、拉起来游街等。
当时,在西欧、东欧和南欧,都掀起了大规模的报复行动,人们对战俘和这些女人似乎恨之入骨,但究其深层原因,其实是因为人们心中埋藏已久的负罪感——战争期间,我没有参加过游击队,也没有流亡,我一直像寄生虫一样窝在这里,所以我心中充满了愧疚感,甚至是罪恶感,怎么洗刷掉心中的负罪感呢?那就是要寻找到发泄的目标,殴打那些战俘,羞辱那些陪敌人睡觉的女人。
法国人心中的罪恶感最重,他们不但打跟德国人睡觉的女人,后来甚至连跟美国人睡觉的女人也打。这听起来简直可笑,这可不是战败的德国和日本,而是身为战胜国的法国。美军解放了法国,法国人也曾经把鲜花和掌声送给美军,结果这还没过几天,法国人就受不了美军老跟法国女人睡觉了,但他们又不敢动美军,就把那些法国女人抓起来,涂油漆、泼粪、剪头发、扒衣服游街……
在当时德国和荷兰的边境上,设置了无数的关卡,就是为了审查从德国回来的荷兰战俘和劳工,要查他们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如果是主动的,那就立即以叛国罪论处。荷兰应该算是一个很自由民主的国家了,在对待战俘的态度上也如此草木皆兵。这就导致出现了大量非常非常冤枉的荷兰年轻人,荷兰被德国占领期间,德国人要求所有的荷兰大学生和高中生填表格,要么加入纳粹,要么就去德国做苦工。当然了,德国人没有迫害过荷兰人,因为他们觉得荷兰人跟日耳曼人是同一个种族,所以荷兰学生有权利自愿做出选择。大批的荷兰学生都是爱国的,他们坚决不肯加入纳粹,于是都被送去做苦工,结果等他们千辛万苦地回到祖国,却要接受层层严苛的审查,一个不小心就被扣上了叛国罪的帽子。
我看过一本荷兰人写他父亲的回忆录。当年,他父亲是一名荷兰大学生,班上所有的同学都坚决不愿意加入纳粹,也就是说,他们都选择了“自愿去德国当劳工”。他爸爸在德国当了四年劳工,九死一生,经常正在干着活呢,美军就来轰炸了,英军就来轰炸了。每次轰炸的时候,荷兰学生们就手牵着手,高唱荷兰的国歌,就算大家都知道自己随时会被炸死,但这毕竟是盟军的轰炸,大家就站在不断爆炸的烟火之中,兴奋地看着盟军轰炸德国。
终于,战争结束了,德国战败了,所有侥幸活下来的荷兰学生,激动地收拾起行李,返回朝思暮想的祖国,可刚一跨入边境,所有人就都被扣住了,要先回答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你去德国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他们当然不是自愿的,但当初他们都填了德国的表格,表明了自己是自愿去德国当劳工的。这些荷兰学生的下场惨极了,不断被报复,被羞辱。
在法国,还牵扯到一个特殊的问题,那就是这个人到底是法奸,还是就是个公务员而已。这个问题我到现在都还没太想明白,所以想在这本书里深入跟读者探讨一下。如果合法政府没有投降,流亡了,而你投降了,那你肯定是法奸。比如,所谓的法统政府——中华民国的正统政府是没有投降的,而是到了重庆去坚持抵抗,而汪精卫投降了,那他肯定就是汉奸,应该受到惩罚。可是,如果合法政府投降了,你跟着政府一起投降,你算不算法奸?
欧洲和亚洲都有非常复杂的情况。以前我一直不明白君主立宪到底有什么好处,除了老百姓花钱养活你们王室,让你们从名义上代表国家,还有什么别的作用?首相和议会也都是人民选举的。结果在战争期间,这个制度竟然体现出意义了。在战后,如何评断一个国家是投降了,还是流亡了,剩下的人是坚持抵抗了,还是叛国了?在审判的时候,凡是君主立宪国家,这种问题都特别简单明了:比如荷兰的王室政府,国家的象征——女王流亡到伦敦去了,它肯定是没有投降的,所以你只要没有跟着王室一起流亡,没在荷兰当游击队,没藏起来,而是继续在荷兰做你的市长,做你的局长,那你就是毫无疑问的荷奸;还有挪威的国王也流亡了,这就代表着国家没有投降,所以人民就不能投降,否则就是挪奸,战后就要接受惩罚。
这个时候,非君主立宪国家就比较麻烦了。比如法国政府投降没有?法国的合法民选政府投降了,希特勒为了羞辱法国人,签署投降书的地点就选在贡比涅森林,在“一战”后德国签署投降书的同一节火车车厢里。那么,我作为法国的一个市长或局长,我怎么能叫法奸呢?法国有流亡政府吗?一开始是没有的,后来有一个名叫戴高乐的少将,突然自己跑到伦敦电台上宣布,法国没有投降,他成立了自由法国政府,将带领法国继续战斗。
戴高乐成立的“自由法国”是合法政府吗?当然不是。法国的合法政府是“一战”大英雄贝当元帅领衔的政府,它不仅投降了,还跟德国划分好了势力范围,法国北部是德国占领区,法国南部依然归法国,法国的政府也从巴黎搬到了维希,称为维希政府。从法统上来说,维希政府才是法国人民选出来的合法政府,它的投降是有法律效力的。当时所有的法属殖民地,北非、印度支那、越南等,都遵守维希政府的法令,比如越南的法国殖民政府,就关闭了中越之间的通道,因为维希政府现在跟德国是一伙的了,身为殖民地,你就不能帮中国了,要帮日本。
大家想想,在法国,是大英雄贝当元帅有影响力,还是区区少将戴高乐有影响力?当然是贝当元帅。所以戴高乐的“自由法国”从来没有被承认过,但还是有很多人投奔了戴高乐,比如很多空军飞行员,但最后“自由法国”的军队只有几个师而已。到1942年盟军在北非登陆,攻打维希法国政府,北非的法军奉维希政府的号令,阻止英美盟军登陆,双方发生了海战、炮战、登陆战等,最后当然是盟军胜利了。
法国解放了,功劳和过失该怎么清算?大家都说,我们就是遵从了民选合法政府的命令,向德国投降了,这怎么能算是叛国呢?但是没有用,因为德国战败了,你就得被定为法奸。你说你听从了合法政府,继续当你的巴黎市长,这个理由戴高乐不接受,你为什么不去投靠戴高乐的“自由法国”?你为什么不去加入共产党的游击队抵抗德国?你选择投降,你就是法奸,我就要杀你。
其实不光是戴高乐不讲理,战争到了最后审判的阶段,很多时候都是没有理可讲的,包括纽伦堡审判、东京审判,大量的法学家坐在一起,现场重新立法。因为按照现有的法统,大量的战犯根本没法审判,比如法国和日本,大家都叫嚣,我只是听从了合法政府的命令,我只是听从了天皇的命令,你为什么要审判我?没有理由,就是要审判你,所以当场发明了两个罪名,反人类罪和战争罪。其实在国际大审判前,很多英美的法学家都提出,最好不要审判,直接都枪毙,因为这是战时,枪毙没有任何问题,但如果为了寻求一个合适的法条而拖延审判时间,对方也能趁机脱罪,这些细节太冗长了,这里就不多写了。
总而言之,没有国王的法国,在战后审判的时候,产生了很大的矛盾和争议。维希政府和“自由法国”到底谁是法国的合法政府?按理说应该是前者,但审判的时候认可了后者。大量听从维希政府命令的人被判处了死刑,甚至贝当元帅本人也被判了死刑。大家知道,“一战”时贝当元帅在凡尔登指挥战役,挽救了整个法国,是法国人民心中最大的英雄,如今要判他死刑,法国人民内心接受不了,所以后来把死刑改成了流放,贝当最后就跟拿破仑一样,被流放到一个小岛上,不过他当时年纪已经很大了,很快就死在了岛上。
贝当逃过了死罪,但维希政府的总理和部长都被枪毙了,这些人临死前都高呼着“法国万岁”。仔细想想,他们犯什么罪了?败仗是军人打的,也不是他们打的,维希政府主要是贝当元帅在主持,他们只是协助维持,而且毕竟也守住了法国一半的土地。中国也有相似的情况,战后中国在南京审判的时候,陈公博和陈璧君争辩,败仗不是我们打的,最后我们还从日本人手里争取到了一点权利,为什么要判我们的罪?当然了,维希政府后来做了一些可耻的事。
盟军在北非登陆以后,大量的法属殖民地就跟了“自由法国”政府,德国觉得维希政府没有用了,所以1943年以后,德国进入了法国南部,将法国全境都占领了。法国舰队可是比德国舰队强大多了,就算维希政府投降了,舰队也没有投降,而是停在法国南部最大的军港——土伦港。结果1943年德军占领了法国南部,强大的法国海军再也无法忍受了,坚决不肯向德国缴械,愤慨地全部自沉了,只有一两艘正在地中海航行的军舰,投奔了英国海军。
以上是维希政府的复杂情况。再看戴高乐的“自由法国”政府,他这边问题也很多。最困扰戴高乐的就是,他本身就是一个少将,地位是不够的,所以他的政府的合法性也不够,而且他还面临着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在抵抗德国的战斗中,戴高乐和他的“自由法国”政府究竟起了多大的作用?当时抵抗德国的法国地下游击队,基本都是共产党领导的,而戴高乐是个极右的反共分子,他就相当于公子重耳,被秦军护驾回了晋国。共产党当然不拥护戴高乐了,这么多年的苦战,都是我们共产党在组织法国游击队,现在战争胜利了,你要以合法政府的身份自居,还要统治整个法国?那可不行。
所以战后清算的时候,戴高乐始终坚持不懈地声称,每一名法国人民都是抵抗德军的,只是采取的方式不一样,有的人是加入了游击队,有的人选择了流亡,等等。总之,戴高乐希望团结整个法国,但他本人在军事上没什么建树,根本控制不住国内的混乱局面。当时法国全境都展开了疯狂的报复行动,不仅法国,整个欧洲都是如此,意大利、荷兰、丹麦,到处都在报复内奸,歌颂英雄。大家想想,荷兰有什么抗德英雄?我们中国的抗日战争中,有一个叫王二小的小英雄,把日军引到地雷阵里同归于尽,可歌可泣,荷兰歌颂的英雄就太可笑了,德国人跟荷兰人问路,荷兰人指错路了,于是这个人就成了抗德英雄。
然而到了最后,法国共产党却被苏联出卖了。法国、意大利、希腊等国的游击队都是共产党领导的,1945年战争胜利后,希腊爆发了内战,意大利和法国政府与共产党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欧洲各国都面临着内乱的危机。但在举行雅尔塔会议的时候,丘吉尔跟斯大林划分了势力范围,英国出卖了在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同意波兰的一部分归苏联所有,斯大林也出卖了法国和意大利的共产党,不再支持他们。于是,法共在斯大林的压力下,不得不向戴高乐缴械了,否则以戴高乐的力量,根本不是武装强大的共产党游击队的对手。希腊的内乱,则是英美联军用枪炮,把希腊流亡政府和国王弄回来了,镇压了共产党的起义。
写到这里,我想再跟各位读者分享一个西方人的有趣观点——哲学家和作家对待战争的态度,也可以说是大知识分子和小知识分子的区别。
首先是哲学家,大家都知道,他们思考问题的角度特别高,永远是俯视全人类的视角,所以哲学家最讨厌民族主义。当德国占领军入侵的时候,哲学家都没有逃跑,他们还是按照以前的方式生活。比如萨特写的《占领下的巴黎》,就是以俯视人类的角度切入的,他在书中幽默地写道:你看德国人来了,他们也会听歌剧,听到激动的时候也会鼓掌,而且德国人也很有绅士风度,会给女性开门,在地铁里也知道给人让座,而且德国人长得也很漂亮……于是,有一天,当一位英俊的德国军官给法国女士开门的时候,女士情不自禁地对军官笑了一下,回过头立马感觉到不对劲,她竟然对敌人微笑,心中不禁充满了负罪感,回家赶紧听英国的BBC电台,培养一下民族仇恨。对于萨特和大多数哲学家来说,战争是一件无所谓的事,甚至好多哲学家还支持纳粹,比如海德格尔,因为他们是站在上帝的视角在俯瞰人类的。
作家和哲学家截然不同,德国占领军一进入法国,法国的作家们纷纷放下笔杆,拿起枪杆,参加游击队,上了战场。包括得过诺贝尔奖的加缪,他不但参加了游击队,还当上了一支队伍的领导者;还有大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中国读者一定太熟悉她写的《情人》了,后来拍成了一部非常棒的电影,是我们的金马影帝梁家辉演的,还有《印度之歌》,以及我最喜欢的《长别离》。杜拉斯是一名女性,她竟然也参加了游击队,这说明作家的思想都是比较偏激的,相对虚无缥缈的“全人类观”,作家更倾向于相对狭窄的“民族主义”,大多数作家都充满了热血,义愤填膺地弃笔从戎,比如匈牙利的著名诗人裴多菲,直接战死在匈牙利独立战争中。
通过作家和哲学家的对比,可以充分看出,像作家、律师、大学教授等,这些小知识分子,他们通常痛恨强权,痛恨专制,警惕权力,经常充满了愤怒,经常对当权者表达不满和抗议;而像哲学家这种大知识分子,比如萨特、海德格尔、福柯等,他们只警惕民众。大知识分子觉得民众才是最危险的,不论是强权者还是独裁者,那都是人类,不是外星人,任何一个政府存在的目的都不是反人类,不是迫害民众。
所以,“二战”期间的法国,作家都去参加游击队,英勇抵抗侵略者了,哲学家们就留在巴黎,每天悠闲地喝着咖啡,饶有兴趣地俯视着人类。
以上就是“胜利的阴影下”的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