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 第六章 试四子诚心,鬼谷子开山收徒

04-16Ctrl+D 收藏本站

关灯 直达底部

童子、玉蝉儿连扯带拖,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四人弄进苏秦、张仪搭下的草舍里,安顿他们躺下。玉蝉儿熬了姜汤、面糊,童子喂他们喝了。

这场秋雨由大变小,淅淅沥沥连下三日方才休止。苏秦等喝过姜汤和面糊,童子又寻一些草药熬与他们喝了。四人半醒半梦之中连过数日,在雨水停歇之后,就又鲜活起来。

第五日上,四子走出草舍,吃过饭食。庞涓拉上孙宾,向童子借过工具,也如苏秦、张仪一样进山伐木、割草。苏秦、张仪赶来帮忙,四人合力,不消数日,在山窝子里搭起两间新的草舍。

这日午后,新草舍落成。庞涓扯上苏秦三人,走到数十步外的草地上,远远欣赏着,乐得合不拢嘴。

四人看有一时,庞涓转向孙宾,乐呵呵道:“嗬,新盖的就是不一样,要模样有模样,要气势有气势!”

不待孙宾说话,张仪朝新房瞄几眼,“嘿嘿”连笑两声,接过话茬儿:“嗯,两间新房的确是有模有样。要是东山墙不歪那么一丁点儿,西房脊不高那么一丁点儿,差不多就赶上两间旧的了!”

庞涓哈哈笑道:“我说张仁兄,孰歪孰直,孰低孰高,可不是由你说了算的!”将头转向苏秦,“苏兄,你是行家,来句公道话!”

两间新舍也是按照苏秦的吩咐盖起来的,叫他如何评判?苏秦嘿嘿傻笑两声,腼腆地低下头去。庞涓一眼瞥见童子远远走来,大声叫道:“小师弟,走快点!”

童子依旧不急不慢地迈着步子。

庞涓耐了性子候到童子,指着远处的两幢草舍:“小师弟,你眼力真,好好瞧瞧这两幢房子,哪一幢更标致一些?”

童子各瞟一眼,缓缓摇头:“若说标致,差不离,不过,依童子之见,两幢都得拆掉!”

四子皆是一怔,庞涓急问:“咦,小师弟,凭什么要我们拆掉?”

童子呵呵笑道:“中看不中用呗!”

四子面面相觑。

张仪不服,跨前问道:“为何中看不中用?”

童子指着两幢房子:“你们看,朝向不适,方位不对,门户不当,坡顶过缓,四间房子,没有一处合适,如何中用?”

张仪、庞涓、孙宾皆将目光望向苏秦。

苏秦一急,结巴起来:“这——村——村里盖——盖新房,皆——皆是如此!”

童子笑道:“苏公子,那是在你们村里,不是在这山沟沟里。”

庞涓再看房子一眼,目光缓缓移向童子:“小师弟,照你这么说,两幢房子一无是处了?”

“有无是处,过个冬夏就知道了!”

苏秦沉思一会儿,吟道:“请师弟详解!”

庞涓接道:“对,小师弟得说说清楚。先说朝向,为何不适?”

童子指着门前的山坡:“此处西边开阔,草舍应坐东朝西,你们的房子偏是坐北朝南,出门一堵山。常言道,门前是山,心想不宽。”

苏秦辩道:“房门朝南开,这是建房的规矩!”

童子笑道:“那是山外规矩,在山里没用!”

庞涓一拍脑袋道:“对对对,小师弟,说得好!还有什么?”

童子指着房基:“此地看起来平,却是正对山沟,一旦下雨,雨水就会顺沟而下,正好冲到此处,让你们的房基一挡,流不出去,就会成汪。”

庞涓连声说道:“对对对,前几日下雨,门前这汪水昨日才干!”

“那还是场小雨。要是一场大雨,嘻嘻——”

四人面面相觑。

童子见他们完全愣了,指着门窗:“再说这门户。门高户大,夏天凉快,冬天却是难熬。”又指指房坡,“山里下雨,要么是急雨,要么是淫雨,房坡这么缓,雨水必会渗下。童子敢说,待到雨季,外面大下,房中小下,你们可在房中直接取水喝了。”

四人尽皆傻了,无不瞪大眼睛盯着这个仅十来岁的孩子。

庞涓咂舌道:“乖乖,一个小不点儿,咋能懂得这么多!”扫一眼张仪,语调风凉地转对孙宾,“孙兄,咱这房子山墙不直,房脊不平,还是拆掉重搭吧!”

张仪白他一眼:“要拆就拆,嘟哝什么?”

童子又道:“依童子之见,你们大可不必拆了!”

张仪怔道:“这又为何?”

童子呵呵又是一笑:“反正你们在此住不了几日,这样子拆来搭去,岂不是自讨苦吃?”

四人尽皆怔了。

庞涓缓过神来,直盯童子:“小师弟,此话从何说起?”

“还有,”童子扫过四人一眼,“诸位士子不要动不动就师弟长师弟短的。师兄师弟,这可不是随便就能称呼的!”

四人越发愣了。

“小师弟,”庞涓急道,“请你把话说得明白点!先生既已答应收留我们,有我们在此,自然就是师兄,身为师兄,难道不能称你一声小师弟吗?”

童子转向庞涓,嘿嘿笑出两声,反问他道:“先生这么说过吗?”见四人均不作声,接着又道,“哦,对了,四位士子,童子差点忘了,先生有请!”扭头朝草堂方向率先走去。

望着童子的背影,庞涓愣怔一阵,看一眼张仪,小声问道:“哎,张仁兄,小师弟此话,听出意思没?”

张仪沉思有顷,哈哈笑道:“小孩子说话,难免惊惊咋咋,看把庞兄吓的!”转对苏秦、孙宾,“诸位仁兄,还不快走,难道要先生亲自来请不成?”

苏秦点头吟道:“嗯,贤弟所言甚是,不能让先生久等!”

近几日因为干活,大家穿的都是粗布便服。孙宾礼细,说道:“若去先生那儿,我们得换过衣服才是!”

几人点头称是,赶回房中,各自寻出衣冠穿了,出门朝草堂走去。走没几步,庞涓突然放缓脚步,小声说道:“各位仁兄,在下有句话说!”

三人停住步子,一齐望向庞涓。

庞涓压低声音:“今日之事,在下实在放心不下。在下有个主意,可防万一。待会儿见到先生,我们几人二话不说,倒头就拜。先生必会发愣,我们趁他发愣,齐喊师父,无论他应也好,不应也好,跟着就行拜师礼,给他来个先斩后奏!”

“行倒是行,”张仪应道,“这也未免太繁杂了。依在下之见,咱们进门先喊‘师父在上,请受弟子一拜!’接着就行拜师礼,简单明了!”

庞涓不耐烦了:“好好好,就依张兄所言!”

苏秦想了想,吟道:“在下不曾拜过师,不知如何拜法?”

“这个容易,”张仪接道,“小礼是一拜三叩,中礼是再拜六叩,大礼是三拜九叩!”

“好!”庞涓旋即应道,“我们就来个三拜九叩,先将生米煮成熟饭,让先生收也得收,不收也得收!”

三人想了想,各自点头,抬腿走向草堂。

候在门外的童子见四人走来,进屋禀道:“蝉儿姐,四位士子到了!”

玉蝉儿走出来,揖道:“四位士子,先生有请!”

四人互望一眼,各自正了衣襟。按照事先商定,苏秦打头,张仪第二,孙宾、庞涓紧随其后,随玉蝉儿鱼贯而入。

鬼谷子端坐堂中,童子不知何时已立于左侧。玉蝉儿直走过去,站在鬼谷子右侧。四子见了,自左至右横成一排,一齐跪在地上,朗声说道:“先生在上,请受弟子一拜!”

四人说完,纷纷行起三拜九叩的大礼。四人四条心,拜得甚不齐整。孙宾礼节最细,每拜一次,都要起身鞠躬,然后再拜。其他三人均已拜毕,孙宾方才开始第三拜,而后是三叩。

鬼谷子起初一怔,继而微微一笑,待孙宾拜完,缓缓说道:“你们可都拜完了?”

四人面面相觑一阵,一齐转向苏秦。

苏秦缓缓吟道:“回禀先生,拜——拜完了!”

“既已拜完了,你们还有何事?”鬼谷子问道。

苏秦一时不知如何应对,还视三人一眼,讷讷说道:“没——没有事了!”

“既然无事,你们可以下山了!”

四人皆是震惊。

张仪急道:“先生,是您召我们来的!”

“不错,”鬼谷子点头道,“是老朽召你们来的。老朽召你们来,就是告诉你们一句话:该下山了!”

庞涓自是不依,抬头辩道:“先生,那日在雨地里时,我们分明听到玉蝉儿姑娘说,先生您要我们起来。也就是说,先生您已允准收留我们,为何仍要赶我们下山?”

鬼谷子微微一笑,转向玉蝉儿:“蝉儿,你是如何对他们说的?”

“回禀先生,”玉蝉儿轻启朱唇,“蝉儿说的是,‘先生让你们起来!’”

“听见了吗?”鬼谷子转对四人,“老朽只说让你们起来,几时答应收你们为徒了?你们四人没日没夜地跪在老朽门口,挡住老朽出路。老朽要你们起来,不过是想出去走走,要你们让路而已!”

鬼谷子反口不认,四人尽皆呆了。

苏秦再次顿首,缓缓叩道:“先生,我——我们四——四人已——已无处可去,求——求先生收——收容!”

苏秦此话一出,走投无路的庞涓真就动了感情,叩首于地,失声泣道:“先生,弟子求您了,弟子真的走投无路了,望先生垂怜,收下弟子吧!”

孙宾、张仪亦各叩头。

鬼谷子扫过四人一眼,敛起一直挂着的笑容:“你们听好,哭也罢,跪也罢,这些都是徒劳。实意告诉你们,老朽这儿,不收名利之徒,不收争强好勇之士,你们还是提早下山,另投名师去吧!”

听到鬼谷子讲出此话,孙宾心头怦然一动,抬头问道:“晚辈请问,先生欲收何徒?”

鬼谷子看他一眼,缓缓说道:“老朽这儿,唯留修道炼仙之人!”

孙宾长出一口气,伏首叩道:“晚辈不才,愿从先生修道炼仙,乞请先生收留!”

孙宾此言一出,众皆惊异,齐将目光凝聚过来。

鬼谷子微微一笑:“孙宾,你不是要学兵法战阵的吗?”

孙宾朗声应道:“仲尼有云,‘朝闻道,夕死可矣。’晚辈若能跟从先生感悟天地大道,实为此生大幸,再学兵法何为?”

鬼谷子转向庞涓:“庞士子,孙宾欲从老朽感悟大道,你是何考虑?”

庞涓眼珠子连转几转,叩道:“晚辈与孙兄情同手足,孙兄心意,也即晚辈心意!”

不待鬼谷子问过来,张仪亦叩首道:“先生,晚辈也愿修道炼仙,乞请先生容留!”

鬼谷子微微一笑,将头扭向苏秦:“苏士子,三位公子皆欲在此修道炼仙,你为何一言不发?”

苏秦结巴道:“先生,晚——晚辈——”

“想必是放不下那荣华富贵、卿相之位了?”鬼谷子依旧面带微笑。

苏秦面色大窘,叩拜于地,只不作声。

鬼谷子敛起笑容,扫四人一眼,长叹一声:“唉!”

张仪用肘弯急碰苏秦,小声叫道:“苏兄,你——”

苏秦仍然将头埋在地上。

张仪急了,大声说道:“先生,晚辈素知苏兄,其实苏兄早有修道之心,只是——只是不愿说出而已!”

鬼谷子看着苏秦,轻声问道:“苏士子,是这样吗?”

张仪用肘弯狠狠顶他一下,苏秦无奈,只好喃喃说道:“回——回先生的话,是——是这样!”

鬼谷子再扫四人一眼,大声问道:“这么说来,你们四人皆愿留在山中,伴老朽感悟大道了!”

四人一齐叩道:“我等愿从先生,感悟大道!”

鬼谷子陡然爆出一声长笑。

四子正自不知所措,鬼谷子收住笑声,缓缓说道:“真也好,假也好,你们有此表示,老朽也是快慰!只是,修道尚需道器,你四人并非道器,莫说生有他心,纵使真心潜修,也未必成器。老朽奉劝诸位,还是提早下山为好,莫要在此耽搁时光,误去各自前程!”

都已求到这一地步,鬼谷子仍是不肯,四人再也无招了。孙宾忽又记起锦囊所言,再次叩首于地。庞涓、张仪见了,灵机陡动,也都叩下。苏秦也跟从去,四人再无言语,一如前番雨中一样,各自抱头,俯首撅臀,叩伏于地。

见他们又来这一招,童子着急了,小声道:“先生,以童子之见,不妨留下他们,让他们试一试修道的滋味。若是能修,就留下他们。若是不能,那时再让他们下山,谅他们也无话说!”

经童子这么一提,四人赶忙叩首,齐声应道:“先生,我们愿意!”

鬼谷子转向玉蝉儿:“蝉儿,童子欲留他们试试,他们也愿一试,你意下如何?”

四人尽皆抬起头来,四道期盼的目光纷纷射向玉蝉儿。

玉蝉儿面色绯红,嗔道:“先生要留即留,不留即赶他们下山,蝉儿唯听先生的!”

“好吧,”鬼谷子转对四人,“就依童子所言,老朽容留你们再住三个月。三个月之内,若是你们能够证实自己是个道器,老朽自会收你们为徒。若是不能,休怪老朽无情!”

四人无不吁出一口长气,伏地叩道:“谢先生收留!”

不待鬼谷子说话,张仪发问:“晚辈请问先生,我们如何方能证实自己是否道器?”

鬼谷子手指童子:“自明日开始,你们可听童子吩咐!”转对童子,“童子,就依你所修,好好管带几位士子。他们四人能否成器,为师就看你小子了!”

童子走前一步,叩道:“童子谨遵先生吩咐!”

鬼谷子缓缓起身,玉蝉儿跨前一步,挽上他的胳膊,走入洞去。

四人跪在地上,目送鬼谷子、玉蝉儿完全消失在洞里,方才起身。

苏秦朝童子深揖一礼:“谢童子成全!”

童子还一揖道:“苏士子不必客气!”

庞涓走过来,在童子的头上轻拍一下,嘻嘻笑道:“小童子,今日得亏你了,走,庞大哥陪你林子里去,为你捉上两只小鸟儿玩玩!”

童子后退一步,白他一眼,正色说道:“庞士子,你不可再叫童子!”

“咦,”庞涓嘻嘻一笑,“不叫你童子,那——我该如何称你?”

童子不再睬他,扫视四人一眼:“方才诸位可都听清了,先生要童子好好管带你们。从今日始,三个月之内,你们须叫童子师兄!师兄我呢,也尽师兄所能,带你们勤奋修炼,助你们成器。如果你们自甘堕落,不愿成器,师兄可就帮不上了!”

童子一本正经,像是一个小大人似的。四人听了,皆是一怔。张仪瞪着一双惊愕的大眼,绕童子转起圈子来。张仪连转数圈,收住步子,对童子点点头,揖道:“好,张仪服了。请问师兄,三个月之后呢?”

童子微微一笑:“三个月之内,你们听我的。三个月之后,如果你们能够留在谷中,我们就一道听从先生的。不过,依师兄看来,”扫众人一眼,略显沮丧地摇头,“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庞涓急问:“师兄何出此言?”

“唉,”童子故意拉起长腔,长叹一声,“诸位有所不知,修道炼仙不是易事,几位士子未必吃得了这个苦!观你等品性,不消一个月,只怕就要嚷嚷着出山呢!”

“嘿,嘿嘿嘿,嘿,”庞涓发出几声怪怪的冷笑,“小师兄,你休说大话,莫说修道有何难处,纵使杀头,庞涓也熬得住!”

“熬得住就好!”童子扫他一眼,“诸位士子先去歇了。明日鸡鸣,你们可在门前候着!”

回到草舍,四人无不摩拳擦掌,不无兴奋地议论修道之事。

鸡鸣时分,童子果然来了。

四人迎上,苏秦揖道:“苏秦见过师兄!”

童子回过一揖,扫众人一眼,朗声吩咐:“时下入秋,正是山果成熟季节。先生欲尝山鲜,吩咐四位士子摘些果子!”

庞涓呵呵一乐:“请问师兄,山中野果甚多,不知先生欲尝何种山果?”

“庞士子莫急,”童子白他一眼,“师兄正要交代这个哩。先生欲吃之果,自非凡品。诸位可沿这条小溪溯流而上,至小溪尽头可见一谷,山谷尽头可见一石壁,壁上有毛桃数棵,近几日想必熟了,你们可去摘些来,先生爱吃!”

“毛桃?”庞涓重复一句,抬头问道,“请问小师兄,此桃是何模样?”

童子从袋中摸出一桃,递与庞涓:“就是此桃,你们可看清楚,莫要误摘了!”

四人围过来察看此桃,见果然非同一般,大小就如枣儿一般,青中泛黄,长了一身细毛。

见他们审看已毕,童子继续说道:“为免你们莽撞,师兄这再提醒诸位一句,可记清了。此谷名唤野人谷,有野人出入,几位士子须小心谨慎,免得让他们抓去。再有,此谷有一群猴子,名唤猕猴,最是爱吃此桃!”交代完毕,扭身径去。

四人看看天色,决定马上就走。因有野人的事,庞涓、孙宾、张仪带了宝剑,苏秦也寻根木棒拿在手中,依童子所嘱,沿门前山溪溯流而上。

四人走有几个时辰,山越来越大,林越来越密,小溪曲来拐去,不见尽头。将近午时,四人远远听到水声,走到近前,却是一处绝壁。小溪从壁上飞流而下,形成飞瀑,瀑下汇成一个深潭。四人在潭边寻了石头坐下,一面琢磨如何上去,一面寻思弄些吃的。

张仪抬头看看石壁,咂舌道:“啧啧啧,这处绝壁起码也得七八丈高,如何上去?”

庞涓哂笑道:“回去的路顺溜得很,张仁兄若是灰心,这就拐回去不迟!”

张仪鼻子里哼出一声,忽地站起身子:“谁先上去,还说不准呢!”起身拉过苏秦,“苏兄,让他们歇着,我们寻路去!”

二人没有朝前,竟是回头走去。庞涓看他们一眼,哈哈长笑数声,坐在那儿一动不动。孙宾亦起身道:“贤弟,咱们跟上吧,都是兄弟,莫要走散了!”

庞涓呵呵笑道:“有那野桃子在,散不了。孙兄只管歇着,何时歇得足了,在下带你攀上去就是!”

孙宾看看石壁,皱眉道:“攀上去?”

“孙兄放心,在下保管孙兄走在那两个人前面!”

孙宾只好再坐下来。二人歇一阵子,庞涓到瀑布下面抓住十几条小鱼,去了肠肚、苦腮,拿水边洗过,递与孙宾两条,笑道:“孙兄,我们将就一点,来个茹毛饮血,做一次上古之人!”

话音落处,庞涓已把一条塞入口中。孙宾肚中饥饿,也就拿过一条小鱼吃了。

吃完小鱼,庞涓似也歇足了精神,起身走到一处葛藤前,抽剑斩断两根,接到一处,在一端绑上石头,瞧准崖间一棵松树,“嗖”地扔上去。石头不偏不倚,绕在松树枝上。庞涓放松葛藤,石头自缒下来。庞涓接过,将石头在葛藤上一绕,挽了个结,用力一拉,葛藤便缠在松树上。庞涓将绳子一端拴在腰间,攀了葛藤,嗖嗖几下,身子已在松树上。他收起葛藤,如法炮制,将葛藤再次扔向崖顶一株松树。没过多久,庞涓就已攀至崖顶,将葛藤抛至飞瀑下面。孙宾接过,也如庞涓一样拴在腰间,攀了葛藤,径至崖顶。

从斩断葛藤到攀上崖顶,二人前后不到一炷香的工夫。孙宾站在崖顶,望着崖下,不无佩服地对庞涓道:“贤弟真是好手段啊!”

庞涓耸耸肩道:“此等小事,何能难住在下?孙兄,走吧!”

孙宾大吃一惊:“贤弟,不等苏秦他们了?”

庞涓哂笑道:“姓张那小子,猴精一般,说不准此时早已悄悄走到前面去了!”

孙宾连连摇头:“断然不会的。即使他们上来,也必在崖顶等候我们!”

庞涓想了一下,道:“有了!”抽出宝剑,拿剑尖在一块石头上刻道,“苏兄、张兄,我们先行一步,探路去也!”

刻完,庞涓审看一眼,对孙宾笑道:“孙兄,这下如何?”

孙宾看出庞涓执意先走,只好依他,二人沿小溪一路走去。走至天色昏黑,二人越过十数道飞瀑,小溪仍旧未见尽头,只好寻处地方熬过一夜,次日继续前行。

行至中午,溪水陡然不见,横在前面的净是大小不等的卵石。二人大是惊异,详细察看,原来溪水是从卵石下面行走,只闻水响,不见水踪。显然,由此处开始,是暗河了。

庞涓若有所悟:“孙兄,看来此处当是小溪尽头了。”

孙宾点头道:“贤弟所言甚是。溪水从石下走了!”

庞涓抬眼望去,山更幽,谷更深,林更密,树更大。庞涓观望有顷,指着前面山谷:“孙兄,这里并无他谷,看来,我们所在之谷该是野人谷了!”

孙宾再次点头,寻块石头坐下:“贤弟,我们就候在此地吧,苏兄他们不定这就赶上来了!”

“不必等了,”庞涓回望一眼,不屑地应道,“不定他们看到险恶,早就返回去了。”

“不会的。苏兄、张兄绝非等闲之辈,我们再候一时!”

“孙兄,”庞涓定要逞能,坚持说道,“我们先走一步,在野人谷尽头的悬崖下面等候他们,这样如何?”

“这……”孙宾想了一下,“临行之时,师兄曾说此谷唤作野人谷,有野人出没,等苏兄他们到了,人多胆壮,万一遇到野人,也好有个应对!”

庞涓这也想到童子所嘱,不敢再逞能,赶忙点头:“嗯,就依孙兄吧。我们可于此处小睡一觉,那两个蜗牛若是没有知难而退,想必会在天黑前赶——”

话音尚未落下,远处飞来张仪的叫声:“前面说话的,可是庞仁兄?”

庞涓陡吃一惊,迎上一看,果是张仪、苏秦二人,各自拄了木棒,气喘吁吁。看到二人的狼狈样,庞涓哈哈笑道:“二位仁兄,在下与孙兄在此恭候数个时辰了!”

张仪甚是佩服:“庞仁兄果然好手段,我们紧赶慢赶,总是迟到半步!张仪服了!”

四人说笑一阵,备足清水,见天色尚早,义无反顾地走入野人谷。

此地山高谷深,谷底唯见卵石堆堆,不见一滴流水。四人一路走去,直到天黑,仍未走到尽头,也未遇到野人。看看天色将晚,他们寻些浆果吃了,在隐蔽处歇过一夜,次日又走半日,方见两边山势陡然锁住,前面再无山谷,唯有一条绝壁横在面前。

好一处绝壁!四人抬头望去,无不倒吸一口凉气。整个绝壁巨大无比,高约百丈,直上直下,就如一堵上天砌就的城墙。再过细一看,此壁竟是一整块巨石,只在六七十丈高的地方现出一道缝隙,缝中长出一棵碗口粗的松树和几株如荆棘般的植物。因离地面太高,他们看不真切,知其必是童子所说的野桃树了。

四人目瞪口呆,好长时间过去了,谁也没有说话。

最先打破沉默的是苏秦。对着绝壁看有一时,苏秦慢慢地蹲下身子,吟道:“这么高的地方,又不是只鹰,如何上得去?”

张仪附和道:“乖乖,山中这么多果子,先生吃什么不好,偏要吃那几根藤上的!”

倒是庞涓机敏,眼中四下乱转,看到绝壁上垂下些许爬藤,星星点点,或长或短,荡在绝壁上随风飘动,心中一动,指它们道:“我们设法从别处攀到崖顶,再从上面吊根爬藤下来,或能摘到桃子!”

三人抬眼望去,见那稀稀疏疏的几根青藤细得就如头发丝一般,无不摇头叹气。

庞涓不服,走到附近四处寻觅。不一会儿,庞涓又惊又喜,大声叫道:“三位仁兄,快看这儿!”

众人急走过去,看到一株植物上挂满了毛茸茸的桃子。庞涓从袖中摸出童子交与他的那颗野桃,两相比照,竟是一模一样。

张仪抬头望去,更是惊喜:“快看,这种桃子处处皆是!”

三人再望上去,天哪,竟是一片野桃的世界,足有半亩大小,处处皆是桃藤,累累果实挂满枝头。

孙宾凝眉道:“师兄交代,先生要的是绝壁上的桃子,不是谷中的桃子,想必两种桃子味道不同!”

庞涓摘下一颗桃子放进口中,刚咬一口,感觉又涩又酸,赶忙吐出,做个苦脸道:“嗯,孙兄所言甚是,这桃儿味道不对!”

三人见了,各摘一颗尝过,无不吐出来。庞涓急了,将童子给的那枚咬开尝过,亦吐出来,转忧为喜:“诸位,诸位,就是这个味儿!”

三人分头尝过,再尝树上之桃,味儿竟无一丝儿区别。

“诸位仁兄,”庞涓看着周围的地势哈哈笑道,“你们看,此处偏静,想必先生未曾来过,因而只知崖上有桃,不知此处也有桃。我们可将此桃摘回,就说是崖上之桃,想必先生吃不出来!”

孙宾思忖有顷,点头道:“摘回去可以,但只能说是谷底之桃,不能说是崖上之桃!”

“孙兄差矣,”庞涓连连摇头,“先生有言在先,要的是崖上之桃,不曾说要谷底之桃。我们已经来到崖下,摘回的却是谷底之桃,莫说别的,纵使童子,也会取笑我们!”

“二位不要争了,”张仪截住话头,“我们各摘一些回去,谁也不许说是谷底之桃。先生若能识别出来,在下服了。若是识别不出,我们谁也不可说破,心中有数即可!”

见张仪、庞涓定要这样,孙宾、苏秦也无话说,各自寻了中眼的桃子摘下,拿袋子装了,按原路回去。

返程路熟,加上连走数日,四人的脚力也上来了,不消两日,就已回到鬼谷,各将一袋桃子呈与童子。

童子验过,抬头问道:“这些可是崖上之桃?”

“当然,”庞涓大大咧咧地呵呵笑道,“师兄若是不信,尝一口就是!”

童子也不说话,收过桃子,径进草堂。

四人也是困了,回到草舍倒头就睡。

翌日晨起,童子拿着四袋桃子走到四人草舍前面,将袋子“啪”地扔在地上,对四人道:“先生说了,这些桃子,你们留着自己吃吧!”

庞涓、张仪相视一眼,不约而同地问:“先生为何不吃?”

童子扫过他们一眼,冷冷说道:“四位士子请跟我来!”

四子心中打鼓,忐忑不安地跟着童子拐进一处山坳。童子指着前面一片树丛:“你们过去看看,就知先生为何不吃了!”

四人急走过去,目瞪口呆,因为横在他们眼前的是一片更大的野桃林。庞涓摘下一颗尝过,果然也是又涩又酸,与他们费尽辛苦摘回来的桃子毫无二致。

童子缓缓走过来。四人无话可说,各自低下头去。

童子哂笑道:“知道先生为何不吃了吗?”

“小师兄,”庞涓眼珠儿一转,做出悔过的样子,“我们知错了!请师兄转呈先生,就说我们这就返回野人谷,定为先生摘下崖上的桃子!”

童子白他一眼,再逐个扫过众人:“哼,崖上的桃子,就凭你们,此生怕是摘不回来了!”

四人眼前立即浮出陡峭、光滑的石壁,颔首叹服。

张仪心中一动,抬头问道:“请问师兄,先生是否早就知道我们摘不下来?”

“当然!”童子脱口应道。

“先生既知,”张仪不服了,“为何定要我们去摘?这不是有意为难吗?”

“你们摘不下来,有人却能!”

庞涓急问:“谁?”

“猴子呀!”童子以长者的口吻教训道,“智者善假于物。你们临行之际,师兄已经告诉你们,此谷居住一种猕猴,甚是爱吃此桃。此桃成熟时节,猕猴往往会于凌晨时分结伙缘藤而下,跳到松树上面,在那儿吃桃。猕猴爱闹,往往是一边吃桃,一边摘桃打闹。你们若是心平气静,善于观察,必能觉察此事,届时只需候在下面,不费吹灰之力,伸手接住那些猴子扔下的鲜桃,就可品尝仙果了!”

童子这么一讲,四人完全心服了。

庞涓朗声说道:“请师兄转告先生,我们这就去取桃子!”

“这就不必了。”童子白他一眼,“先生口味甚是特别,一年之中,崖上之桃唯有前两日好吃,你们再去,已过时日了!”

“那——”庞涓怔道,“先生总该吃点什么吧?”

“先生新采一品茶叶,需用猴望尖的甘泉水冲饮。先生说了,你们四人若有愿心,可去各汲一桶甘泉之水,供先生冲茶!”

四人皆是振奋。

庞涓急问:“请问师兄,猴望尖在哪儿?”

童子指着不远处一个高耸入云的山尖:“就是那个山尖尖,你们可认准了,莫要跑错地方。在山尖西侧,离尖顶数丈处有一孤松,松旁有一山泉,先生要的就是那道泉里的水!”

半个时辰之后,四人各自背了盛水的木桶离开鬼谷,望着猴望尖寻路而去。

那个山尖看着不远,走起来却是费时。四人沿谷底一条小径绕来转去,直走大半日,方才到达山脚。

四人抬头望去,不禁倒吸一口凉气。猴望尖就如一桩孤柱拔地而起,耸入云际。眼前除去悬岩峭壁之外,竟无一处可攀。

张仪咂咂舌头:“乖乖,莫说是人,纵使猴子,怕也难攀上去!”

庞涓哂道:“废话,要不然,怎能叫它猴望尖呢?”

张仪未去睬他,两眼只是眨也不眨地盯在靠近山顶上的那株孤松上。四人站在西南侧,刚好望了个真切。由于距离太远,孤松就如附在山壁上,小得他们似乎可伸出双手,将它一把揽起。

庞涓看看石壁,长叹一声:“唉,什么泉水冲茶?先生分明是在故意刁难!”

张仪瞥他一眼,慢悠悠说道:“谁要不敢上去,原程返回就是,莫要在此丢人现眼!”

庞涓冷笑一声:“哼,谁在丢人现眼,现在说了不算!”扯一把孙宾,“孙兄,探路去!”

孙宾被庞涓扯上胳膊,见无法得脱,只好回望张仪、苏秦一眼,抱歉地说:“两位仁兄,我们先行一步,若是寻到路径,就喊你们。”

张仪呵呵笑道:“不用了,孙兄。我们谁先找到路径,这还吃不准呢。”

孙宾、庞涓绕山脚一直转到北侧,竟是找不到任何可行之路。二人正沮丧,庞涓眼睛一亮,看到前面不远处,一个采药人正在忙活。二人急追几步,见过礼,向他打探上山之路。采药人指着前面一条不起眼的山沟道:“沿着那条山沟,即可攀至山顶。”

庞涓旋即问道:“可有其他路途?”

采药人摇头道:“此山并无他路,即使此路,也只有我们采药人知道。你们问到在下,算是问对人了。”

二人谢过,沿山沟攀缘而上。两个时辰后,二人终于攀至峰巅。

站在峰巅之上,孙宾、庞涓极目远眺,景色果然壮美。孙宾、庞涓顾不上欣赏美景,赶忙定了方位,走向西侧一棵松树旁,寻找童子所说的那棵孤松。他们走到松树边,拉住松枝,朝下望去。

这一望,二人无不吃惊。此处悬崖万丈,下面唯有深渊,并无任何孤松。

庞涓急了,环顾四周,走至西南侧一处突起的巨石边,选了角度朝北望去,这才看到那棵孤松竟然就在孙宾脚下。原来那儿是处山窝,松树深嵌于崖壁上面,站在崖顶,自是看它不到。

庞涓返身走到孙宾那儿,伏石倾听,果然听到崖下传来汩汩水声,兴奋地说:“是泉水!孙兄,你在这儿候着,我下去汲水!”

庞涓说着,打开他在上山时砍下的两段葛藤,挽出死结,接在一处,一端拴在身边松树的树干上,另一端系在腰上,两手攀了葛藤,一点点地沿崖壁出溜下去。

不一会儿,庞涓就已落到松树上,站稳脚跟,解下腰间葛藤,朝上叫道:“孙兄,就是这道泉了,你拉葛藤上去,放水桶下来!”

孙宾拉上葛藤,系上水桶,稳稳地放下。庞涓接满一桶,大声叫道:“孙兄,接满了,快提!”

孙宾提上,放下另一只水桶,再提上来,再把葛藤放下。没过多久,庞涓攀着葛藤,在孙宾的帮助下爬上山顶。

庞涓擦把汗水,从怀中掏出两块羊皮蒙在桶口,将葛条斩下一段,撕作两半,将羊皮牢牢缚在桶沿上。

庞涓做这一切时有条不紊,看得孙宾不无叹服,由衷赞道:“贤弟真是有心之人,连这等细处,也都想到了!”

庞涓呵呵一笑:“这等小事,不值一提呢!”沿山巅兜一圈,朝下四望一阵,转头笑了,“孙兄,那两位仁兄不知转悠到哪儿去了,连个影子也未见到呢!”

孙宾应道:“方才采药人说,除去此路,猴望尖无处可攀。我们喊上一喊,让他们也沿此沟上来。”

“孙兄不可,”庞涓摇头道,“他姓张的不是能耐大吗,何不让他慢慢寻去?”目光落在两根葛藤上,眼珠儿一转,急走过去,将两根葛藤盘起来,径直走到崖边,用力甩出。

孙宾急叫:“庞兄——”

听到葛藤翻滚而下的声音,庞涓拍拍两手,朝崖下啐出一口:“哼,姓张的,我让你争!就算你小子有能耐上来,没有此藤,看你如何取水?”

半山腰中,苏秦、张仪终于寻到一处可以攀援的地方,沿绝壁一点点攀爬。不料山势越攀越陡,莫说是大树,攀到后来,竟是连可以借力的灌木也越来越少了。苏秦、张仪手足并用,眼珠子四转,到处寻找可以落脚插手之处。

张仪看看日头:“苏兄,已到后半晌了,只怕攀不到山顶,天就黑下来!”

苏秦抬头望去,激动地叫道:“看,就是那棵松树!”

张仪也望上去,果然看到那棵孤松。松树大多了,如一张大伞悬在头顶数十丈处。两人信心陡增,继续攀去。然而,仅攀数丈,他们就被一块绝壁挡住去路。

绝壁高约数丈,莫说树木,连一根小草也未长出。

张仪环顾左右,竟无一处可以落脚,叹道:“唉,苏兄,我们这是走到绝处了!”

苏秦左看右看,眉头皱成一个疙瘩。

二人正惶惑,忽听头顶“啪”地一响,一物从天而降,在他们头顶的石崖上略弹一弹,掠过近旁一棵松树的树梢,竟自滚下山去。

张仪看得清楚,急道:“是藤条!想是庞涓那厮已到山顶了!”

苏秦点头。

张仪急了,眼珠四下里乱转,猛地指着左侧的石壁:“苏兄,快看!”

苏秦望去,竟见一道细细的水流正沿石壁涓涓而下。因为流得太缓,竟连一丝儿水声也未发出。张仪挪过去,掬一口喝过,咂咂嘴道:“甘泉哪,苏兄!来,你也尝一口!”

苏秦也掬一口,喜道:“此水甚甜,是甘泉!”

张仪眉头一动,从背上取下木桶,放到泉水处。

苏秦陡然明白张仪之意,摇头道:“这——这如何能成?”

“有何不成?”张仪指着泉水道,“苏兄你看,眼下我们就在松树的正下方,此水必是从那道甘泉里直接淌下来的。山是一座山,石是一块石,泉是一道泉,无非是上下差了这么一点,先生纵然是个神仙,想他也未必辨得出来。”

“可这儿毕竟不是山顶。前面桃子之事已让先生失望,贤弟万不可造次!”

“苏兄不必呆板,先生欲喝甘泉水,我们这里汲的正是甘泉水。再说,我们这不是也被逼上绝路了吗?前无去路,退回去也是迟了。若是两手空空地回去,别的不说,单是庞涓那厮,还不得由着他取笑?”

苏秦仍旧摇头。

张仪急道:“苏兄不必固执,此番不比前番,先生必然识不出来。”

“贤弟为何如此肯定?”

“绝壁上的野桃,先生不尝即知是假的,因那绝壁无人能上,而我们偏又摘回四大袋子,即使猴子,也不可能扔下那么多。依先生智慧,还能断不出来?此番却是不同,庞涓那厮已在山顶,说明人可攀到山顶。能到山顶,自可汲到泉水。既然泉水可以汲到,先生就须亲口品尝才能辨出真假。同一道水,上下就差这么一点,先生真能品尝出来,张仪我就——真正服了!”

苏秦听他说得有理,思忖有顷,真也没有其他办法,只好点头允了。两人汲满两桶,各自背上,小心翼翼地按原路返回。走至谷底,天色已近黄昏。二人正在急步赶路,张仪忽地顿住步子。

苏秦怔道:“贤弟,天就要黑了,得快点赶路才是。”

“不不不,”张仪呵呵笑道,“我们得等一等那个姓庞的!”

苏秦怔了下,无法相信此话竟从张仪口中说出,不无诧异地望着他。

“是这样,”张仪解释道,“我们得封住那厮的臭嘴,免得他回去聒噪。”

不消一时,二人果然望到庞涓、孙宾大步流星地沿谷底小路急走过来。张仪迎上几步,朗声叫道:“孙兄,庞兄,总算候到你们了!”

庞涓惊道:“候到我们?”

“是啊。这么晚尚未见到两位,苏兄担心你们有个三长两短的,定要在此守候,不然的话,这阵儿我们怕是早到鬼谷了。”

孙宾忙朝苏秦、张仪打一揖道:“谢两位仁兄了。”

庞涓急不可待地走到苏秦、张仪跟前,朝他们的水桶各看一眼,吃一惊道:“你——你们汲到水了?”

“当然汲到了!”张仪呵呵笑道,“怎么,你们折腾这么久,难道还没汲到?”

庞涓大睁两眼,不可置信地问:“你们所汲,可是甘泉之水?”

“废话!”张仪白他一眼,“不是甘泉之水,要它做啥?怎么,你们汲的不是甘泉之水?”

庞涓无论如何也不肯相信,挠着头皮道:“怪了,你们没有走到山顶,如何汲到的?”

“呵呵呵,”张仪连笑数下,“庞兄说到这个,倒是奇巧哩。在下和苏兄望着那棵孤松,攀呀爬呀。眼看就要攀到松树下面,却被一块绝壁挡住去路。我们四顾无路,正感绝望,忽见一条藤条从天而降。想是我们的诚意感动上苍了,那藤条‘啪’的一声,竟然挂在绝壁上,一端牢牢地卡入石缝,另一端不偏不倚,刚好吊在我们头顶。我二人一看,真是喜从天降哪,二话不说,攀了藤条,三几下就上去了。你说巧吧,庞仁兄?”

庞涓目瞪口呆,好半天,方才苦笑一声:“嘿,是巧了!”

回到鬼谷时已是人定。

童子听到声响,迎出来,让他们将水放入草堂,到草地上吃饭。

依旧是玉蝉儿烧的粟米糊。四人各喝数碗,下溪冲去身上汗臭,回到榻上倒头就睡。许是太累了,四人一觉睡去,醒来时已是日出东山,童子早已候在门外。

苏秦第一个走出草舍,见到童子,赶忙揖礼:“师兄早!”

童子还过一礼,对苏秦道:“苏士子,待他们起来,都到草堂里去,师兄有话说!”言讫,转身径去草堂。

苏秦急急拐进张仪房中,见他也已起床,遂将童子之言说了,不安地吟道:“不会是水的事吧?”

张仪也是心中打鼓,沉思有顷,问道:“你没露什么话吧?”

苏秦摇头。

“没露就好。我们一口咬定是甘泉之水,看师父有何话说?”

苏秦、张仪叫上孙宾、庞涓,四人整过衣冠,下溪洗过脸,毕恭毕敬地走进草堂。童子盘腿端坐于鬼谷子的席位,面前依次摆放四桶泉水。玉蝉儿坐在草堂一侧,手捧竹简,正在聚精会神地阅读。

看到四只水桶,四人已知端底。庞涓打回来的是真泉水,底气甚足,竟自走上前去,揖道:“庞涓见过师兄。”

童子扫他一眼,咳嗽一声:“四位师弟听好,师兄我代先生问话!”

庞涓一怔,见苏秦、张仪、孙宾俱已跪下参拜,也忙跪下。四人行过参拜先生的大礼,童子学了鬼谷子的语气:“起来吧!”

四人谢过,起身候于一侧。

童子指着仅有五成满的两只水桶道:“这两桶是何人所汲?”

张仪、苏秦心头俱是一震。张仪担心苏秦实话实说,抢先答道:“回师兄的话,是在下和苏兄汲回来的!”

童子冷冷责道:“我代先生问话,何来师兄?”

张仪赶忙改口:“是是是,回先生的话,是弟子张仪和苏秦汲回来的。”

童子再问:“你二人所汲,可是甘泉之水?”

张仪毫不迟疑,一口咬定:“回禀先生,我二人所汲,正是甘泉之水!”

童子将头转向苏秦:“苏士子,你说呢?”

苏秦略略迟疑一下,抬眼望一眼张仪,见他直使眼色,只好嗫嚅道:“是甘泉之水,先生——”

童子学了鬼谷子的样子,轻叹一声,缓缓说道:“你二人一口咬定是甘泉之水,可老朽喝起来,分明就是山腰里的瀑水。是老朽口感不对呢,还是你们所言不实?”

先生连半山腰里的瀑水都能品尝出来,苏秦、张仪大惊失色,相视一眼,叩拜于地。

苏秦声音发颤,先认错道:“先生,苏秦知错!苏秦所汲,正是山腰瀑水!”

童子扫一眼张仪:“张士子,苏秦所汲是山腰瀑水,你的呢?”

张仪连拜三拜:“张仪知错了!恳请先生再予我二人一次机会,今日必为先生打回甘泉之水!”

“唉,”童子又叹一声,摆手道,“此水虽为飞瀑,却也源出于山顶甘泉。念你二人并非成心欺瞒,又能知错,也就是了。你们四人听着!”

孙宾、庞涓赶忙也跪下来。

童子学了鬼谷子的声音:“修道重在修心,不在机巧。你们四人若要留在山中,就须真心向道,认真体悟,莫存半点机心!你们汲回来的水,就是你们的机心,请你们拿回去吧,一日喝一碗,细细品味!”

庞涓看到他和孙宾的两只水桶上,连蒙着的羊皮也未拆除,颇觉冤枉,出口辩道:“先生,孙宾和我可是真心汲水,未存半点机心,先生为何不喝呢?”

童子看他一眼,缓缓说道:“庞涓,你既说出来,老朽这就告诉你。你二人所汲,虽说直接来自甘泉,桶沿上却是蒙了羊皮,沾了膻味,喝起来远不如那山腰里的瀑水!”

庞涓目瞪口呆,哑口无言。

童子见他们俱是傻了,扑哧一笑:“好了,好了,先生的话问完了,你们起来吧!”

四人面面相觑,各自再拜谢过,方才起身。

童子望了一眼仍在一边读书的玉蝉儿,轻声问道:“蝉儿姐,下面该说什么?”

玉蝉儿白他一眼:“没有话说,不说就是。”

童子赶忙点头,转对四人:“四位师弟,先生问过了,师兄我也没有再多的话,你们各人提上各人的水桶,先回草舍去。待会儿听师兄吩咐!”

四人各自提了水桶,闷头回到草舍。

庞涓走至自己房门前面,正要提桶进屋,见张仪也在门前放下水桶,一时心血来潮,将水桶放下,冲张仪连连摇头,咂咂嘴道:“啧啧啧,真是好手段呀,偷梁换柱之术,竟然用在先生头上!不瞒仁兄,昨儿在下一宵未睡,一直在忖思仁兄的泉水。在下想不通,天上掉藤条,偏就卡在石缝里,且不偏不倚,偏又悬在仁兄头顶,难道天底下真有这等巧事?啧啧啧,若不是先生功力高深,竟是辨出山腰之泉的水味儿,在下真就让人蒙了!”

张仪哈哈大笑数声,回敬道:“偷梁换柱不算手段,画蛇添足,才见本事!”

庞涓一怔,扫一眼桶上的羊皮,脸上一红,急走过去解开藤条,将羊皮撕下,走到一边林里,用力扔了。

张仪倚在门上,见他做完这一切,不慌不忙地走过去,将羊皮又捡回来,径直走到庞涓的桶前,皮笑肉不笑道:“庞仁兄,方才先生怎么说?先生说,这些水是我们的机心,要我们一日一碗,细细品味。你将羊皮扔掉,就等于将机心扔掉了。你扔掉机心,这水喝起来不就没味了吗?先生若是知晓庞仁兄喝的是没味之水,这——”

庞涓又是一怔,嘴巴张了几张,竟是无话可说。

张仪见庞涓闭嘴,越发来劲了,围着庞涓的水桶连转几圈,点头赞道:“啧啧啧,仁兄这桶水不仅膻味儿足,且是满满当当,一滴儿不少哇,这要一日一碗,啧啧啧,少说也能喝上半月!”看了看自己的半桶水,摇头叹道,“唉,可惜呀可惜,在下只有半桶水,顶多喝它十日八日,也就没了。”

张仪的风凉话儿出口成章,又自成理,庞涓气得直瞪两眼,却也拿他没办法,狠狠地扫他一眼,提了自己的水桶走进屋去,“砰”一声将房门关得山响。

张仪冲着他的房门哈哈大笑数声,正要提上自己的水桶进屋,见童子不知何时已经站在身边。

张仪赶忙揖礼:“张仪见过师兄!”

童子白他一眼,竟是没有回礼,劈头问道:“张仪,这几日下来,感觉如何?”

张仪满不在乎,顺口说道:“回师兄的话,不过是些筋骨之劳,皮肉之苦,张仪受得了!”

童子眉头紧皱:“师兄不是问你这个。师兄问你,可有感悟?”

张仪赔上笑脸:“有有有,在下甚有感悟。”

童子正色道:“说吧。”

张仪斜睨童子一眼:“就是师兄方才说的,凡事不可再生机心。在下决心听从师兄所言,每日喝水一碗,去除机心!”

童子扫他一眼,冷笑道:“若是这样去除机心,恐怕你得守在猴望尖上,将那眼山泉喝干。”

张仪怔了下,不无叹服道:“师兄年纪虽小,却什么都懂,在下服了!请问师兄,今日先生还要吃喝什么?在下这些日来已将腿脚练结实了,任它什么山,只要师兄一声吩咐,在下立即动身!”

童子冷冷地看他一眼:“你喊大家出来,师兄这就吩咐。”

张仪正要叫喊,屋中三人已是听到童子声音,各走出来,齐向童子揖礼。

童子回过礼,嘻嘻笑道:“几位师弟,这几日里滋味如何?”

庞涓见他一反往常,马上换了脸,亲热地走上来,咧开嘴正要套近乎,童子却后退一步。庞涓脸上一时挂不住,僵在那儿。

童子收了笑,盯住庞涓直呼其名:“庞师弟,师兄问你,这几日滋味如何?”

庞涓见了台阶,亦正色道:“回师兄的话,经这几日修道,庞涓受益匪浅!”

“庞师弟所受何益?”

庞涓想了一想,寻到词儿:“庞涓原本不知何为修道,近些日来开始明白了,修道原是此等修法。”

“是何修法?”

“一不怕吃苦,二不得偷奸耍滑!”

“哼,”童子冷笑一声,“听庞师弟此话,可知仍是懵懂,连修道之门尚未找到呢!”

庞涓惊道:“请问师兄,何为修道?”

“本师兄此来,就是告诉诸位何为修道。诸位师弟,请随我来。”童子说完,头前走去。

四人面面相觑,不约而同地跟在后面,沿谷中一条山道走去。

山道七拐八转,通向一片林子。童子领他们径至林中,在一棵大树下盘腿坐了,吩咐四人:“就像师兄这样坐好,从现在开始,一直坐到晚上人定时分!”

张仪寻了地方,率先盘腿坐下,口中说道:“这个容易。前时我们在草堂外面连跪三日,也都熬过来了!”

看到庞涓、苏秦、孙宾也都盘腿坐了,童子这才说道:“连跪三日容易,如此坐着却是难熬!”起身将四人的坐姿逐个纠正一遍,提高声音,“你们可听清楚了,要像钉子一样扎在这儿,眼半睁半闭,腰不可打弯,头不可低垂,口不许说话,全身丝纹儿不动,纵使泰山压顶,也如平常。”

庞涓笑道:“师兄放心,即使利刃架在脖子上,庞涓也不擅动分毫。”

童子望着张仪三人道:“庞师弟说了,即使利刃加身,也不擅动分毫,你们三人能做到否?”

三人齐道:“师兄放心,保证纹丝儿不动!”

童子点点头,语重心长道:“打坐跟汲水、摘桃大不一样,纹丝儿不动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你们有此表示,师兄相信你们,师兄只请你们记住一句,欺人容易,欺心却难!”

四人各自端坐,微微闭眼,再无话说。是的,欺人容易,欺心却难。在此打坐,动与不动,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也只能依靠各自的修为。

童子将四人的坐相验看一番,正了正苏秦的坐姿,点头说道:“好,就照眼下这个样子,忘掉一切。什么忠孝爱恨,什么恩怨情忧,什么美酒佳肴,什么功名富贵,什么朋友仇敌,所有人世间的事,都须忘掉。什么也不想,什么也没有,你们的心里只有一片空灵,空得要像这个山谷一样,要像这片天空一样!总而言之,你们要忘掉自己是在打坐,只有忘掉,才能坐下去!”

四人面面相觑。

童子扫他们一眼:“万一忘不掉,师兄告诉你们几个秘诀,一是听秋声,二是听心跳,三是听呼吸,再笨一点,那就数数,倾听树上掉下来的叶子,掉一片,数一个!”说完,自去盘腿坐了。

果如童子所说,这一日极是难熬。前半晌四人憋下一股子气,尚能坚持。待到后半晌,张仪感觉腰上痒痒的,甚是想挠,又强忍住。那痒竟是极恶之物,张仪越想越痒,越痒越想,竟是被它折磨得龇牙咧嘴,面目狰狞。张仪斜睨另外几人,见他们仍是端坐于地,无奈只好强力咬牙忍了。

庞涓则是另一番景象。这是一片桦树林,因是秋天,桦树叶子开始飘零,一片叶子落在庞涓的脖颈上,且又刚好卡进后领口,微风吹来,叶片索索抖动,在他的后脖颈上又刮又蹭,惹得他心火上攻,几次欲伸手拂它,见众人各自端坐,也是强忍了。

一直坐到人定时分,童子睁开眼睛,轻声说道:“诸位师弟,可以收功了!”

四人听毕,正欲站起,却是两腿麻木,根本动不了。

童子笑道:“诸位可先躺在地上,两腿伸直,过一会儿就好了!”

童子说完,朝后躺去。四人学了童子的样子,朝后躺在地上,将两腿伸直,不一会儿,气血下行,两腿一阵麻木,竟如针扎一般。

童子却如无事人似的,缓缓站起,望着他们各自龇牙咧嘴的样子,嘻嘻笑道:“滋味儿如何?”

庞涓两手抚在腿上,强自忍着酸困:“回——回师兄的话,今儿在下——在下真的是一动未动哩!”

童子点头赞道:“庞师弟果有心力,那片树叶卡进师弟的脖颈里,师弟竟是硬撑过去了!”

庞涓惊道:“这件事情,师兄如何知道?”

童子却不理他,转向张仪:“还有张师弟,你身上有地方发痒,是不是?你强忍住没挠,也算有点定力!”

张仪惊得呆了,望着童子啧啧赞道:“连在下身上痒痒师兄也知道,张仪服了!”

童子摇头叹道:“唉,比起先生来,师兄可就差得远了。若是先生在此,莫说你们身上痒痒,纵使心中所想,他也是一清二楚!”

闻听此话,四人俱是惊愕,各自愣在那儿。

张仪惊道:“天哪,这不是传说中的他心通之术吗?”

童子扫他一眼:“什么他心通?这是道境!多少人想跟先生修道,先生都不理睬。此番容留你们四人,且让师兄我磨炼你们成器,这是破天荒的。你们若不好好习练,错过这趟机缘,连后悔药也没的吃的!”

张仪一翻身爬起,朝童子揖一礼道:“师兄教训得是!我等一定紧跟师兄,好好习练,争取成器,为师兄争气!”

“就你嘴滑!不是为师兄争气,是为你们自己争气!今日这一关,你们算是勉强过了,明日更有你们好受的!”

自此之后,童子带领四人日日走进林中,换着花样打坐,一日仅吃一顿饱饭。两个多月下来,四人壮实的身子俱瘦一圈,远望上去,竟也真有一点仙风道骨了。至于打坐的功夫,四人俱也磨炼出来,虽说做不到心静如镜,却也能如石头般端坐一日,纹丝不动,处乱不惊。

这日晨起,童子再领他们走进林中。四人一如往常,进林之后二话不说,走至平日自己打坐的地方,正襟危坐,各入冥思。

童子却没坐下,而是斜靠在树干上,眯缝两眼扫他们一眼,缓缓说道:“诸位师弟!”

听到声音,四人各自睁眼,惊异地望着童子。

童子笑问:“你们习练打坐两个多月了,感觉如何?”

冷不丁遭此一问,四人俱是怔了。

庞涓略想一想,张口说道:“回师兄的话,在下已能做到全身纹丝不动。”

童子点头道:“这一点,师兄早就瞧出来了。不过,这也只是第一步。今日诸位若能继续做到纹丝不动,师兄就恭贺你们!”从袋中摸出一只小瓶。

四人打眼一看,瓶中之物,竟是蜂蜜。

童子将蜜浆徐徐倒在手中,然后分别抹在四人的脚脖、手腕、脖颈和耳后。

四人皆是一惊。时值深秋,正是蝼蚁、蜜蜂等昆虫觅食、收藏的最后季节,有了这些蜂蜜在此,后果可想而知。

张仪脸色变了,惊道:“师兄,这——蝼蚁来了,还不将我等活活吞了!”

童子也朝自己身上抹了,端坐于地,将空瓶放在草地中央,微微笑道:“四位师弟放心,蝼蚁只食蜂蜜,并不吃人!”

“那——”庞涓接道,“若是大黄蜂来了,岂不惨了?”

童子又是一笑:“庞师弟,师兄记得有人说过,即使利刃加脖,也不会擅动分毫。一只小小的野蜂,师弟难道怕了?”

庞涓脖子一硬:“何人怕了?在下不过说说而已!”

“诸位师弟,”童子朗声说道,“只要心平如镜,纹丝不动,莫说是大黄蜂,纵使巨蟒来了,师兄也保证你们毫发无伤!”

四人见童子也是一身蜂蜜,自无话说,各自坐定,静候各类昆虫光临。

这日偏巧天气暖和。清晨倒也无事,到太阳出来,阳光照进林子时,昆虫们开始忙碌起来,先是几只蚂【“文】蚁爬来,继而是无【“人】数只蚂蚁,兵分【“书】数路,有条不【“屋】紊地一个接一个攀上他们的躯体。纵使他们已有心理准备,但那滋味,真如受刑一般。又过一时,果有野蜂飞来,飞来飞去的嗡嗡声马上又使他们忘掉了身上的蚂蚁,全神贯注地应对这种体型更大的家伙。

待太阳落山、昆虫们纷纷撤退之时,他们终于吁出一口长气。

这一日,好歹算是熬下来了!

童子第一个起身,朝四人嘻嘻笑道:“师兄恭贺你们,今日这一关,也算过了!”

庞涓忽一下爬起,将手伸进衣服里,不一会儿,摸出一只蚂蚁,狠狠一捻,将其捻得粉碎,恨恨说道:“你娘的,真还想在此地安家哩!”

“什么安家呀?”张仪扑哧笑道,“只怕是庞兄身上曲里拐弯的地方太多,这只蚂蚁心眼却直,走迷路了!”

众人听得直乐,庞涓亦笑道:“张仁兄这张利嘴,在下佩服!顺便问一句,中午那只大黄蜂飞来时,听到它那飞来飞去的嗡嗡声,仁兄心里是咋个想的?”

张仪想也未想,应声回道:“祈祷!”

“祈祷?”庞涓倒是一愣,“讲来听听,你是如何祈祷的?”

“在下的祈祷是,‘令人敬畏的大黄蜂啊,你若想落下,这就落到对面那人的身上吧,那家伙肌肉壮健,皮肤厚实,你的这杆枪扎下去,定会有种成就感哪!’”

经张仪绘声绘色地这么一说,众人笑得前仰后合,童子“咯咯咯”笑个不住,竟是笑得岔了气,一边笑,一边按腰“哎哟”起来。庞涓一边笑着,一边急步上前,在他背上轻轻捶打几下,见他感觉好些,这才拦腰抱在怀里,轻轻一抡,托在肩上:“师兄大人,师弟今儿失礼了,一路背你回去!”

黄昏时分,鬼谷草堂里,玉蝉儿手拿银针,在一根丝瓜上一下接一下地刺着。鬼谷子走出洞来,站在一边,看有一时,走到几前坐下,点头道:“蝉儿,来。”

玉蝉儿走过来。鬼谷子裸出左胳膊,放在几上,微微笑道:“照这儿扎。”

玉蝉儿万未料到鬼谷子会拿自己让她做试验,握针的手微微颤动:“先生,我——”

“从上往下,先扎云门穴。”

玉蝉儿的手颤得越发厉害:“我——”

鬼谷子两眼凝视她,鼓励她道:“蝉儿,道造化万物,最奇的是造化了生命。而生命中最奇的莫过于人,知人者又莫过于医。你选择由医入道,可见你有慧心。由医入道,不在念书,而在感悟。这些日来你熟读《内经》,但《内经》只能教会你修医之方,要想真正领会医道,尚待切身体悟。只在那根丝瓜上下针,你是无法体悟出来的。”

玉蝉儿仍在犹豫不决,鬼谷子拍拍胳膊,笑道:“放心吧,这副老皮囊,扎不烂!”

玉蝉儿闭上眼睛,稳会儿心神,重新睁开眼睛,轻声说道:“先生,蝉儿——蝉儿真要扎了!”

“下针吧,就当它是那根丝瓜!”

玉蝉儿找准云门穴,见先生点头,咬咬牙,闭眼扎下。

先生赞道:“嗯,扎得不错,位置对了,再往里稍稍捻一捻,对,就这样捻,稍向左偏一下,对,就是这儿,好,蝉儿,云门穴就在这儿!”

玉蝉儿不无关切:“先生,疼吗?”

鬼谷子笑道:“你扎得恰到好处,怎会疼呢?”看看天色,转过话题,“童子他们,也该回来了吧!”

玉蝉儿小声问道:“先生,今日这一关,他们——过得去吗?”

鬼谷子点头。

“您让童子这么折腾他们,能行吗?”

“行与不行,还要看明日那一关。四人若是能过,倒是可教!”

玉蝉儿想一会儿,仰脸问道:“先生,蝉儿有一事不明!”

“说吧!”

“他们四人,没有一人是来修道的,先生却在这儿硬逼他们修道,这不是缘木求鱼吗?”

“唉,”鬼谷子长叹一声,“他们来此是否修道,老朽岂能看不出来?只是——这些日来,老朽前思后想,觉得随巢子所言,也不是全错!”

“随巢子?”玉蝉儿倒是一怔,“随巢子先生说什么了?”

“他说的是,‘人生苦乐虽为自然,战乱杀戮却是人祸。既为人祸,当有人治。’眼下世道昏乱,民不聊生,与天道相背,亦当早一日结束才是!”

玉蝉儿大睁两眼:“先生,难道您想让他们四人去治理世间纷乱?”

“要看他们能否成器了!”

“这满三个月了,先生看出他们能成器吗?”

“当然看得出来。他们皆是很好的璞玉,稍加琢磨即可成器。至于能成多大的器,这个得靠他们自己。”

“先生是说,成器大小取决于自身,那——取决于什么呢?”

“取决于对道的感悟。悟得多,可成大器;悟得少,可成小器;一点不悟,就不是器。”

玉蝉儿眼珠儿一转:“要是全悟呢?”

鬼谷子笑道:“那就是不器!”

“何为不器?”

“不器就是彻道之人,古称圣人,可洞悉万物奥秘,通晓天地玄机。”

“这么说来,先生当是不器之人了。”

“唉,”鬼谷子摇摇头,长叹一声,“老朽苦求一生,欲成不器。然而,时至今日,仍是路途遥遥啊。老朽时日无多,本欲全心投入,可这世间诸事,竟是撕脱不开。”

玉蝉儿恍然悟道:“怪道先生执意不收他们为徒,原意如此。”

“既是缘分,就是天道,老朽即使想躲,也是躲不开的。”

玉蝉儿沉思有顷,抬头又问:“先生,蝉儿有一点不明,世间多是争勇斗狠之人,充满机心,您让他们四人体悟大道,难道大道能够应对世间奸人?”

“是的。”鬼谷子点头道,“常言说,一正压百邪,讲的就是邪不胜正。机心之人多为名利之徒,鼠目寸光,不足以成大事。成大事者,除机心之外,尚需培育道心!”

“先生之意是,四人机心已有,所缺的只是道心。您让他们日日修炼,就是要他们感悟大道,培育道心!”

鬼谷子再次点头:“是的,机心是术,若无道心统御,术越高,行越偏,到头来不仅难成大器,只怕想保自身,也是难能。世上多少人沉迷于此,祸及自身,殃及他人!”

正说话间,童子又蹦又跳地从外面回来,看到玉蝉儿,兴奋地叫道:“蝉儿姐,我的几个师弟,都过关了!”

玉蝉儿嗔道:“看你高兴成啥样子?先生早就知道了!”

童子这才注意到鬼谷子也在,赶忙走过去,蹭到先生跟前:“先生,下面该过什么关?”

“引他们猴望尖去。”

“童子明白!”

次日晨起,童子依例来到四人舍前,苏秦四人早已候在那儿。见童子背着一个包裹,张仪笑嘻嘻地迎上几步,见过礼,指着包裹问道:“师兄,包里不会全是蜂蜜吧?”

童子连连摇头。

张仪显出失望的表情:“为何不带了?昨日那滋味儿,初时受不了,到后来,竟是习惯了。再后来,与那些蚂蚁厮混熟了,它们嚷嚷着走时,在下真还有点舍不得呢!”

众人皆笑起来。

童子止住笑,说道:“张师弟,今日师兄带你们去一处地方,保准够劲。”

庞涓急问:“是何地方?”

“猴望尖!”

听到猴望尖三字,张仪二话没说,当即走进了屋中,拿出水桶头前走去。

童子望着他的背影,笑道:“张士子,这是做啥?”

张仪应道:“不瞒师兄,在下早就盼着这一日呢。前番未能上到尖顶,让姓庞的得了先,这口气一直憋着。此番在下定要第一个攀到尖顶,将这口气出了!”

庞涓正要接话,童子吩咐道:“将桶放下,多带几件衣服。三月期限已到,今日这一关你们若是过不去,明日只能下山了。”

见童子把话说到这里,四人再无他话,各自回到舍中,如童子一样包上棉衣,径投猴望尖而去。

童子头前引路,引四人沿庞涓、孙宾曾经走过的山沟一直攀至尖顶。看到童子熟门熟路的样子,猴望尖显然是他常来之地。

时至深秋,山顶寒风凌厉,冷气刺骨。五人攀至尖顶后不到一会儿,登山时产生的那点热量瞬间不见,各自打开包裹,穿上棉衣。

张仪问道:“请问师兄,今日是否在此打坐?”

童子点头。

张仪二话不说,赶忙寻了避风处,先坐下来。猴望尖山势虽高,尖顶却只有几间房舍见方,且崎岖不一。庞涓环视一圈,真还只有张仪所坐之处最是舒适,既背风,又安全,嘻嘻笑道:“张仁兄,这处地方,应当让与师兄才是,师兄还没动呢,你倒先坐下了!”

张仪一个鲤鱼打挺站起来:“庞仁兄,你若想坐,在下让出来就是,何必扯在师兄身上?”

童子哂道:“此处可坐凡人,非修道之人所坐!”

张仪呵呵一笑:“听师兄这么一说,此处倒是适合庞仁兄!”转对庞涓,“仁兄请!”

张仪反被动为主动,将庞涓气得一愣一愣的,正欲发作,童子说道:“时辰不早了,今日是最后一关,诸位师弟若能一如往常地稳坐下去,童子就如实禀报先生,你们是走是留,但凭先生决断!”

听童子说得这么严峻,四人再也不敢怠慢,各自敛神屏息。

“既然如此说,师兄,这就坐吧!”庞涓主动走到迎风之处,盘腿坐下。

童子打他一眼:“庞师弟请起!”

庞涓一怔:“不是在此打坐吗?”

“此处亦非修道之人所坐之处!”

众人俱是一惊,庞涓急站起来,不无惶惑地望着童子:“请问师兄,我们可在何处打坐?”

“请跟我来!”童子径直走到西北侧的悬崖边上,站在庞涓拴葛藤的松树下面,指着悬崖的边沿,“就坐此处!”

四人无不失色,面面相觑。此处下面悬空,远望上去,就如仙人伸出一只巨手一般,站在崖顶,即使长在下面几丈处的那棵独松也丝毫儿不见,其险可想而知。

张仪小心翼翼地走到童子所站之处,用手抓住松枝,探头朝下一看,赶忙缩回,夸张地叫道:“天哪,一眼望不到底,这要摔下去,纵使一块石头,也要碎成千万块。你们谁想坐谁坐,在下恐高,不坐了,不坐了!”

庞涓灵机一动:“有了,在下去弄几根葛藤来,一头系在腰上,另一头拴住树身,万一摔下去,也好有个补救!”

“嗯,”张仪交口赞道,“这倒是个主意!庞仁兄,在下与你砍葛藤去!”

童子冷冷地看他们一眼,转对苏秦和孙宾道:“你们二人也要拴葛藤吗?”

孙宾应道:“孙宾但听师兄吩咐!”

童子点点头,目视苏秦:“苏师弟,你为何不说话?”

苏秦的身子已先动了,一步一步挪到崖边,在离悬崖边沿一步远处盘腿坐下,闭目吟道:“师兄,此处可否?”

童子转对孙宾:“孙师弟,也去坐了!”

孙宾走到苏秦身边,盘腿坐下。

不待童子说话,庞涓也赶过去,紧挨孙宾坐下。张仪一见,赶忙走到苏秦身边,挨他坐下。

童子笑道:“张师弟,你不是有恐高症吗?”

张仪讪讪笑道:“回禀师兄,那是小时候的事!”

童子亦笑出来:“你长得倒是蛮快的!”转对庞涓,“庞师弟,你不拴葛藤了?”

“回师兄的话,张士子有恐高症,在下是担心那人摔下去,想去砍条葛藤拴住他!”

张仪冷笑一声:“姓庞的,你要拴则拴,何必赖在本少爷头上?”

庞涓正欲回敬,童子学鬼谷子的口吻轻叹一声:“唉,瞧你们这点肚肠,何能成就大器?”

庞涓只好将滑到嘴边的话收回来,正正衣襟,闭上眼去。四人再不作声,各将眼睛闭上。见大家都坐好了,童子缓缓说道:“诸位师弟,眼睛睁开,朝崖边再挪半步。”

众人一惊,无不睁开眼睛,胆战心惊地往前挪了半步,又赶忙闭眼端坐。

候有一刻,童子又道:“诸位士子,再挪半步。”

四人面面相觑,半晌,苏秦大了胆子,朝崖边又挪半步。三人见状,也都横了心,咬牙挪到崖边。

童子满意地点点头:“嗯,不错,再往前挪一小点儿就成了。”

众人却是不动。

庞涓急道:“师兄,这——这已挪到崖边了,再挪一星点儿,就——就要掉下去了!”

“诸位师弟,请看好!”童子径自走到崖边,在沿上盘腿坐下,盘起的两腿悬出崖外,远远望去,就如坐在空中一样。

童子坐定之后,微微闭眼,缓缓说道:“照我这样,微微闭眼,忘掉眼前的悬崖,想象自己依旧与往日一样坐在树林子里。只有心稳,身才会稳。心有多稳,身亦有多稳,心若稳如泰山,你们坐在这儿,即使狂风骤雨,也摇撼你们不得!”

这些全是鬼谷子起初领童子来此打坐时说过的话,童子一字儿不拉,倒手贩卖,四人听得心服口服,再无话说,俱学童子的样子,将腿悬在空中,迎风坐了。

说也奇怪,四人真就豁出去了,反倒不觉害怕,在悬崖边沿整整端坐两个时辰。

童子斜眼观望四人,见他们全然面无惧色,表情坦然,知道已入定境,将悬崖忘了。童子长出一口气,起身说道:“诸位师弟,请起身吧!”

四人这才想起是在悬崖边上打坐,丝毫不敢大意,各自一点点后移,一直挪到安全之处,方才翻身爬起。

张仪嗔怪道:“师兄,在下刚刚入定,正欲坐到天黑,为何就让起来了?”

童子看看日头:“想必先生已在堂中等候,你们难道要让先生久等吗?”

三个月来,先生一直避而不见,四人差不多已将先生忘了,听到童子提起,俱是诧异。

“先生等我们?”张仪走前一步,大睁两眼,“师兄,你是说,先生他——他老人家要召见我们?”

童子点头。

四人面面相觑,庞涓忐忑不安地问:“师兄,先生他——不会再赶我们下山吧?”

童子应道:“今日晨起,先生说了,如果你们能在此地连坐两个时辰而面不改色,就算过关,可回去行拜师礼。眼下两个时辰已过,师兄——恭贺你们了!”

听闻此言,四人惊喜交集,愣怔片刻,方才相信是真的,竟是热泪盈眶,激动万分。

孙宾走前一步,在童子面前扑通跪下,连拜三拜,真诚说道:“师兄在上,孙宾谢过您了!”

苏秦、张仪、庞涓见了,也都忆起三个月来童子的辛苦,无不跪下,各朝童子连拜三拜。童子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竟是愣了。待他明白怎么回事,亦忙跪下,抹把泪水道:“诸位大哥,你们行此重礼,叫童子如何敢当?诸位要拜,赶快回去拜先生吧!”

午后未时,鬼谷草堂里气氛庄严。草堂的两扇木门半掩着,苏秦、张仪、庞涓、孙宾、玉蝉儿五人,并成一排,跪候于草堂门外。

童子静立门口,一脸严肃。

在草堂的正厅里,墙上悬挂一张巨大的阴阳八卦图,几案上并列摆放着轩辕帝、周文王、老聃、先师关尹子四个牌位。

鬼谷子亲手燃起三炷香,插于牌位前的青铜香鼎里,跪下叩道:“弟子王诩叩拜先圣、先师,恳请先圣、先师垂听弟子告白之言!”连拜三拜,闭目祷告,“先圣、先师曾言,生死、兴亡、福祸、苦乐,凡此种种,皆为自然之道,非人力所能强制也,弟子深以为然。弟子数十年如一日守于鬼谷,视乱世于不见,观纷争于世外,日日修身养性,时刻体味天道无常、世道变幻,期望进入自觉自悟之境。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天下纷争日甚,百姓苦难日重,更有老友随巢子屡屡进山论辩,苦劝弟子。弟子深知,人算不如天算,收留四人当是贪念。但天地日月可鉴,弟子拳拳之心别无他求,只为早一日结束列国纷争,使世界清平,使苍生安居乐业!弟子此举,若是不明不智,不自量力,乞请先圣见谅!蝉儿姑娘质纯性洁,聪慧敏锐,与童子一样是天生道器,弟子也留于此,今日一并收徒!”

鬼谷子祷毕,再拜三拜,缓缓起身,在牌位前的席位上坐下,朝童子说道:“让他们进来吧!”

童子用清脆的声音朗声叫道:“诸位士子、玉蝉儿,先生有请!”

玉蝉儿在前,苏秦、张仪、孙宾、庞涓依序跟在身后,鱼贯而入。童子走过去,候立于鬼谷子左侧。

五人走至鬼谷子前面,叩拜于地,齐道:“弟子叩见先生!”

鬼谷子轻轻咳嗽一声,缓缓说道:“玉蝉儿、苏秦、张仪、孙宾、庞涓,老朽问你们,愿意跟从老朽,在此谷中参悟大道吗?”

五人俱拜道:“弟子愿拜先生为师,跟从先生参悟大道!”

鬼谷子道:“你们五人有心修道,经数月验证,亦为道器,老朽秉承天意,正式收下你们五人,与童子一道为老朽弟子,今日即行师礼!”

五人再拜道:“弟子叩谢先生大恩!”

“你们六人既为同门弟子,可依入山顺序,排定次序。童子入山最久,当为师兄,玉蝉儿次之,可为师姐,再后是苏秦、张仪、孙宾、庞涓!”

“弟子谨遵师命!”

鬼谷子转向童子:“童子,参礼吧!”

童子清脆的声音响起:“师妹,诸位师弟,师礼开始,一拜天道!”

鬼谷子缓缓起身,转过身来,面对阴阳八卦图跪下,三拜九叩。童子、玉蝉儿及苏秦四人亦紧跟先生,行三拜九叩大礼。

童子接着唱道:“二拜先圣、先师!”

鬼谷子与众弟子再次叩拜几案上的四个牌位。

拜完牌位,童子唱道:“三拜恩师!”

鬼谷子起身,正襟端坐于牌位前面。

玉蝉儿五人叩拜于鬼谷子面前,亦行三拜九叩大礼,礼毕,齐声誓道:“先圣、先师在上,弟子愿投鬼谷先生门下,拜先生为师。自今日始,抛弃一切杂念,随先生修身养性,一意向道。若有背弃,天地不容!”

鬼谷子朗声说道:“先圣、先师在上,自今日始,山人王诩听从天命,收留玉蝉儿、苏秦、张仪、孙宾、庞涓五人为弟子,敦促他们修身悟道,各成正果!”扫诸人一眼,“诸位弟子,礼毕了,你们这都起来吧!”

五人谢过,改跪姿为坐姿,学了鬼谷子的样子盘腿坐下。

鬼谷子看他们一眼,微微笑道:“你们既来参悟大道,老朽就问一句,什么是道?”

五人面面相觑,谁也不肯先说。

鬼谷子的目光转向玉蝉儿:“蝉儿,你可知道?”

玉蝉儿拱手应道:“回先生的话,先圣老聃有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先生所说之道,可是此否?”

“这是先圣所言,老朽想问的是,你可知道?”

玉蝉儿摇头。

鬼谷子再次转向苏秦四人:“你们四人,可有知道的?”

张仪朗声应道:“回先生的话,道是混沌!”

鬼谷子微微一笑:“还有吗?”

“道是阴阳!”

鬼谷子又是一笑:“还有吗?”

张仪嘴巴张了几张,又合上了。

庞涓眼珠儿一转,接道:“道是恍惚,是若有若无!”

“还有吗?”

庞涓也答不上来了。

鬼谷子转问苏秦:“苏秦,你知道否?”

苏秦嗫嚅道:“弟——弟子不知!”

“孙宾,你可知道?”

孙宾沉思有顷,摇头:“回禀先生,弟子不知!”

鬼谷子呵呵一笑:“你们五人为悟道而来,却有三人不知什么是道,两人妄称知道,却也只是表皮,且拾人牙慧,非体悟所得!”

鬼谷子一番话说完,张仪、庞涓俱自僵了脸,垂下头去。

玉蝉儿抬头问道:“弟子愚笨,请先生开示!”

“道乃天地玄机,万物终极之源,先圣称之为无。”

张仪问道:“请问先生,道既是无,弟子又从何处感悟它呢?”

“问得好!道虽是无,却能生有。万物皆由道生,此所谓先圣所言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理。”

庞涓插道:“请问先生,道既然是无,我们何处寻找它呢?如果寻找不到,又如何感悟它呢?”

“问得好!”鬼谷子答道,“宋人东郭子遇到庄子,东郭子说,‘请问先生,道在哪儿?’庄子说,‘道无处不在。’东郭子定要庄子说个实处,庄子指着一群蝼蚁说,‘道在这儿。’东郭子惊讶地说,‘道怎会如此卑微呢?’庄子指着旁边的杂草说,‘也在这儿。’东郭子正在惊异,庄子指着旁边的瓦砾道,‘这儿也是。’东郭子难以置信,极力抗辩说,‘先生怎么越说越过分了呢?’不待他的话音落地,庄子就又指着旁边的一堆粪便说,‘看,道在这儿!’”

玉蝉儿恍然有悟:“先生是说,万物皆由道生,道亦在万物之中。万物无处不在,道亦无处不在,我们若要悟道,就要从感悟万物开始!”

鬼谷子赞道:“说得好!世间万物皆由道生。既为道生,内即有道,因而万事万物之理,亦为道之理。所谓悟道,就是修炼一双慧眼,经由此事之理,见出此道之理,再由此道之理,见出彼道之理,层层上推,终至见道。修炼越深,慧眼越锐,穿透力越强,距道亦越近。”

庞涓若有所悟,不无兴奋地一拍大腿,朗声叫道:“先生,弟子知道了!”

庞涓这么快就已经“知道”,众人皆是一惊,诧异的目光纷纷射向庞涓。

鬼谷子的眼睛转向庞涓,微微一笑,缓缓说道:“悟道可有四重境界,初为闻道,次为知道,再为见道,终为得道。春秋鲁人仲尼闻道,但不知其所以然,于是不辞劳苦,赶赴洛阳,问道于先圣老聃。先圣论道三日,仲尼由是知道,大悟人世之理,遂立儒家之言。由此可见,‘知道’二字,甚了不起!”

鬼谷子虽无一字责怪,庞涓却是脸上发烫,垂下头去。

孙宾问道:“请问先生,世间万物繁纷复杂,弟子当从何处开始感悟?”

鬼谷子点头道:“嗯,问得好!依老朽的体悟,你们可从最乐于去做的事情开始。只有乐意去做,才能悟得深刻。说到这儿,今日倒是机缘,你们可以各述己志,选定最喜爱的入道法门,为师也好因材施教,推助你们早日悟道。蝉儿,你先说吧。”

玉蝉儿脱口说道:“回先生的话,弟子甚爱医学,愿由医入道,求先生成全。”

鬼谷子点头道:“甚好!苏秦,你欲由何入道?”

苏秦似乎从未想过这个问题,一下子怔了,沉默半晌,方才吟道:“弟——弟子不知,请先生指点!”

“你偏爱什么?”

苏秦愈发迟疑:“弟——弟子——”

鬼谷子见苏秦支吾不出,换个方式问道:“你可有愿望?”

苏秦又憋一时,终于吟道:“弟子口拙,若能做到口若悬河,于愿足矣。”

鬼谷子点头道:“嗯,这也是愿,你可习口舌之学,由口舌之学入道。”

“弟子遵命。”

鬼谷子的眼睛望向张仪。不待先生发问,张仪先自问道:“请问先生,何为口舌之学?”

“口舌之学就是开口闭口的学问。”

张仪眼睛大睁:“开口闭口也有学问?”

“当然。”

张仪略一沉思:“先生,弟子自幼嘴贫,愿从苏兄,由口舌之学入道!”

鬼谷子点过头,转向孙宾:“孙宾,你欲由何入道?”

“兵学可否?”

“兵学亦是学,当然可以。”

庞涓大喜,亦忙说道:“先生,弟子亦从孙兄,由兵学入道!”

鬼谷子点了头,扫众弟子一眼,朗声说道:“好,你们各抒己志,选定入道之门,老朽心中已是有数。天下学问各有偏倚,学到极处,俱与道通,此所谓殊途同归。学问为术,万术同归于道。医学、兵学、口舌之学,内中既有机巧之术,也有统御之道。术为道御,亦为道用。换言之,术是利器,道是根本。若是只学其中之术,不悟其中之道,终将祸及自身。”

庞涓听得愣了,不解地问:“先生是说,兵学里也有术、道之分?”

“当然。任何学问都有术道之分。就兵学而言,用兵之术在于战胜,用兵之道在于息争。故善用兵者,并不好战,用兵之道,在于不战而屈人之兵,在于化干戈为玉帛,以四两拨千钧。”

张仪听得愣了,赶忙问道:“请问先生,口舌之学呢?”

“口舌之学也是有术有道。口舌之术在于制人,口舌之道在于服心!”

“如何做到服心?”

“口为心之门户,心为神之门户,若能做到善言,就能直通心神,做到服心。”

“先生是说,只要能说会道,就能服心?”

“非也,能说会道不为善言!”

“何为善言?”

“善言者,言则口若悬河,旁征博引,可使人想所不欲想,行所不欲行;不言则神定如山,势若引弓之矢,可使人心神不安,如坠五里云雾中。此所谓不言即言,无声胜有声。”

苏秦插上一句:“弟子明白了,所谓善言,就是知晓何时言,何时不言!”

“正是!”

张仪又问:“如何方能做到何时言,何时不言呢?”

“悟道。唯有悟道,才能控制口舌,做到何时言,何时不言!”

“乖乖,口舌里面,竟有这么大的学问,张仪服了!”

听到张仪再次说出他的名句,众人皆笑起来。

师徒几人有问有答,又谈一时,鬼谷子扫众人一眼:“时辰不早了,你们各去歇息吧。老朽洞中有一书库,尚有少许存书,皆为先圣、先贤悟道体验,自明日始,你们可去自行选读,慢慢参悟。”

五人俱起身叩道:“弟子遵命!”

无数次的失望绝望,三个月的艰难煎熬,四人绕来转去,陡然间苦尽甘来,不仅成了鬼谷子的正式学徒,且又各遂心愿,整个过程就像是在做梦一般。

从草堂里出来,尽管各自喜出望外,四人却是一反常态,一路无话,径直走向他们的草舍。连庞涓、张仪也是各自低了头,不像往常那样喜形于色。

他们的耳边充满了鬼谷子的声音,也都在各自嚼咬鬼谷子说出的每一个字。

回到草舍,四人各进各的屋子。约过一时,张仪走进苏秦的屋子,见苏秦闷声不响地躺在榻上,略顿一顿,寻了地方坐下。苏秦没有理他,似乎依然在想事儿。

张仪忍不住了,咳嗽一声:“苏兄——”

苏秦扭头望着他。

张仪轻叹一声:“唉,今日之事,张仪真正服了!”

苏秦以为他要说出惊人之语,听到又是此话,扭过头去。

张仪走到榻上,扳过苏秦:“我说苏兄,你听见没?”

“听到了。”

张仪不无叹服道:“你说,先生这人有多深?”

苏秦从榻上坐起来,抬头望着他。

张仪连啧几声:“啧啧啧,在下方才总算想明白了,先生他——嘴上赶我们下山,其实在心里早就收下了,他这么做,是在故意折腾我们。如今想来,这番折腾,其实就是在教训我们,琢磨我们成器呢。”

“是哩。”苏秦也是叹服。

“值了!张仪此生竟能拜到此等先生,值了,值了!张仪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