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四日
04-16Ctrl+D 收藏本站
《晓松说——历史上的今天》来到了7月4日。不管是爱好历史的,还是爱好电影的,都知道今天这个日子非常重要。7月4日是美国的建国日;1904年的这一天,中国举行了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美国建国日|
1775年5月,北美十三个殖民地在费城召开第二届大陆会议;1776年7月4日,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告美国独立。这一天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刻,因为美国是第一个真正由人民建立起来的国家,之前这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是这样建立起来的。费城的NBA篮球队称为76ers——76人队,就是为了纪念1776年的这个日子。
每年的7月4日是美国一年中最盛大的纪念日。记得每年在6月初的时候,我居住的洛杉矶就已经把7月4日大游行的时间、怎么游行,全都挂在城市中央大道的电线杆两边开始公示。美国是一个爱国主义教育空前强大的地方,每个星期一所有的学校都要升国旗、唱国歌,每年到7月4日的时候,到处都悬挂着国旗。国庆日的时候,美国所有的地方,大街小巷都在游行,游行时所有的伤残军人、服过役的老兵都会走在最前面。美国人民的爱国之心以及爱军队的情结,在全世界无出其右者,非常强烈,就连华纳电影公司一进门的地方都有一个牌子写着在职员工有谁当过老兵,有谁为国服过役。
说到7月4日,我跟大家说一个有意思的巧合,美国的前五位总统有三位都在7月4日离世,当然他们不是殉国,都是自然死亡的。其中第二任总统亚当斯跟第三任总统杰斐逊都是在美国建国五十周年的那一天去世的,也就是1826年7月4日。第五任总统门罗也是在7月4日去世的,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巧合。美国的前四位总统都被称为FoundingFathers——开国元勋,其实FoundingFathers不光是指这前四位总统,也指当时通过《独立宣言》以及后来拟定宪法的那一批人,那批人被称为美国的立国先贤。美国独立时,世界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可以参考的制度,除了古罗马的共和制,但那个共和制并不是人民建立的。在这种情况下,这些美国先贤不但通过了《独立宣言》,后来还制定了宪法。除了前面说到的巧合,还有一个巧合就是其中四位来自弗吉尼亚州。美国刚独立时有十三个州,当时叫殖民地,后来叫十三个创始州,弗吉尼亚州是当时最重要的州,包括华盛顿总统在内的前五位总统中有四位都来自弗吉尼亚州。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1904年的今天,中国举行了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从此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宣告结束。关于科举考试,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可以说是毁誉参半,我个人觉得应该算九一开吧,九成是功劳,一成是弊端。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是只有利没有弊的,弊端肯定是有的,我个人觉得整个科举制度在人类历史上、在人类的政治智慧上,都是功远远大于过的。
中国的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在1904年举行,可以说这一次已经不像那么多年来,尤其是唐宋时代的科举考试那样重要了。最后一次科举考试时,日俄战争都已经在中国的土地上开战了,中国从鸦片战争开始,就被列强打得抬不起头来,整个国家都是暮气沉沉的状态,清王朝已是摇摇欲坠了。所以最后一次科举考试远没有过去那么辉煌,完全像开玩笑一样选出了最后一位状元。大家知道当时还是慈禧太后当政的时期,她的文化水平并不高,最后科举考试前十名进士的卷子呈给慈禧太后,由她御笔钦点,因为历史上状元、榜眼、探花一直都是由皇帝御笔钦点的。慈禧太后钦点状元的时候就像开玩笑一样。她不管文章的好坏,只看考生的姓名。当她看到内定第一名的考生叫朱汝珍时,心中便老大不快。大家知道明朝是朱姓的天下,清朝是打败了明朝后才建立起来的,而且清朝时一直有各种反清复明运动,所以一听这人姓朱,慈禧太后就觉得太不吉利了,说怎么能姓朱呢,这个人当状元不行,坚决不行。再一看这人是广东人,那更犯忌讳了。慈禧太后一向痛恨广东人,因为康有为就是广东人,是她最恨的人,孙中山也是广东人,是她痛恨至极的人。她一看这哥们儿是广东人,更不行了,就直接把卷子给扔了。
然后再看看排第二的人,字迹娟秀,名叫刘春霖,那年正好是中国大旱,慈禧太后一想:“春霖——春霖就是下雨的意思,我们中国正好大旱,这名字叫刘春霖,祥瑞祥瑞……”于是直接钦点了状元。这刘春霖就这样当了最后一个状元。
当然到了那个时候,科举已经没有多大意义,因为西方的教育体制已经在中国开始建立,世界潮流也浩浩荡荡向前,已经不是当年了。但我想说的是,这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应该说是中国历史上特有的人类的政治智慧,在全球其他文明体系里都没有产生这样的一套人才选拔制度。马克思在不太了解中国的情况下说过这样的话:奴隶社会后面就是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后面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其实在中国应该说,封建社会在秦代或者汉初之后就已经不存在了。因为封建社会讲的是按等级分封的贵族世袭统治,中国只有在周朝时才是典型的封建社会。那时由最高统治者天子将疆土分封给许多贵族,从而建立起众多诸侯小国,以世袭的方式进行统治,这才叫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在欧洲一直延续到近代,这是因为欧洲没有实行科举制度,所以并没有形成普通人的向上通道。今天大家特别热衷于讨论社会向上的通道有哪些,比如高考是不是普通人向上的通道,公务员考试是不是普通人向上的通道,等等。
一个国家的人民,怎么才能有凝聚力?一个国家,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如何让大家形成共同的信仰,不分裂?这些都是大家关注的问题。
形成凝聚力需要具备两个因素,一个就是大家有共同的信仰,这个共同的信仰其实就是你要考什么、大家学什么。你考四书五经,大家就学四书五经,当然那里面都是忠孝礼义廉这一套,大家十年寒窗苦,专读圣贤书。即使在交通、通信很不发达的情况下,中国也没有像西方那样分成那么多小国,因为不管你在遥远的广东南海当官,还是在天子脚下的京城,你都是学这套东西长大的,所以你心中信仰的不外乎儒家的那一套道理——忠君、爱国、做一个正人君子(即正直的知识分子)等等。所以说通过科举考试强行给大家洗了脑,这是能够形成共同信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再有一个就是向上通道,在西方叫作socialladder(社会阶梯),就是你怎么爱这个国家,你为什么爱这个国家。西方为什么分裂成那么多小国,因为大家并不爱这个国家,大国也好,小国也罢,国家跟我有什么关系?西方都是贵族之间通婚,然后生儿育女,生的孩子不够,再远远地通婚。统治者都是公爵,最小也得是伯爵、侯爵,这些人到处统治,跟我们老百姓有什么关系?所以在西方的历史上,唯一的向上通道就是通过军功、通过战争。罗马帝国最终崩溃就是因为统治者最后也没想出来,这么大一个帝国的人民,怎么才能通过socialladder进入上层,无法产生凝聚力。从恺撒大帝开始,罗马帝国就只剩下一条普通人的向上通道,那就是战争。最后只能走上穷兵黩武、民穷财尽这条绝路,这个帝国就崩溃了。所以庞大的军事帝国是不能长久的,因为它的向上通道是战争,是武力,人民没有向上通道,形不成一个大帝国的强大的凝聚力,于是就分裂成很多小国。而中国因为有这个科举制度,你在广东也好,你在甘肃也好,你在东北也好,不管你在哪里,这套体制给你提供了向上通道,你就会觉得这个国家是属于我们的,就会有归属感,就会去努力。所以中国从隋朝开始建立了科举制度之后,几乎再也没出现过全部由贵族统治的朝代,元和清出现过贵族当宰相,而在其他所有朝代,绝大多数的宰相都是平民出身,更不要说其他的部长——尚书以及各省的巡抚了,大多数官员都是平民出身,都是通过考试上来的。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阶层,就是官僚阶层,或者叫士大夫(即知识分子)阶层。这个阶层一直统治着这个庞大的国家,中间不管这个国家怎么分裂,最后都能凝聚成一个大国。
我觉得科举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最有智慧的制度之一,它建立了一套官吏分开的制度,人们必须通过考试中了进士才能做官(当然也有举人做官的,海瑞就是举人)。如果你没有通过考试,你就只能是个吏,一般而言吏是永远做不了官的。比如中国历史上宋江就是个吏,不可能说明天县太爷死了或者调走了,宋江就升上去,从一个刀笔小吏变成县太爷,那不行。县官以上的所有官都必须通过考试上来,否则只能是吏,而且吏永远都是吏,这里面有一套严格的制度。我觉得官吏分开是非常好的一种制度,如果官可以由吏一直升上来,那基本上做官的都会是本地人,由本地人管理自己,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分裂。而科举制度中官全部都要通过考试,考上之后再分配到各地去,他们不是本地人,这样就都是外地人来当地做官了。但不是本地人就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他不了解这个地方,那他怎么管理这个地方呢?于是就由本地人来做吏,外地人来做官,这样整套制度的设计其实是非常先进的。今天西方的民主制度,就非常像中国科举制度中的这套官吏分开的制度。西方现在是民选官,然后官任命吏,吏可以当很久,但官有任期,官和吏永远是分开的,不能说这官没了,吏升上来当这个州的州长或者当市长,那不行,还得大家重新选举,就像我们要重新考试一样。所以科举制度是非常先进的一套制度,这个应该说是中国历史上以政治智慧,而不是以军事能力,维持一个大帝国的重要手段,先前一直维持着应该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大帝国。
其他靠军事手段维持的大帝国,包括罗马、蒙古、奥斯曼土耳其、西班牙等等,最后都崩溃了,因为他们都没有建立这样一套非常优秀的充满智慧的政治制度。
这里还要特别跟大家分享几件有意思的小事情,一个就是大家知道的犹太人,他们在世界各地坚守了两千年,一直都没有被同化。当然这也是因为世界各国都没有给犹太人一个socialladder,也就是向上通道,所以他们融不进去。
犹太人在欧洲两千年始终没有被赋予分配土地的权利,大家知道犹太人很会经商,也很有文艺才能,其实这都是因为这些人不能干别的,因为没有土地,他不能种地,只能去经商、搞文艺。唯独到了中国之后,由于科举制度对他们一视同仁,犹太人便逐渐融入了这个社会。宋代有一支两万多人的犹太人队伍从中东一带辗转来到开封。起初几百年他们一直保持着自己特有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名其宗教为“一赐乐业”(“以色列”的谐音)。由于中国人对他们从不歧视,只要他们学好儒学经典,通过科举考试,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做官当老爷,上升到统治阶层,所以鸦片战争后,来华欧美人士前去调查时,发现他们中的不少人已经融入当地社会了。到20世纪时,他们的后代虽然还能从长辈口中知道自己是犹太人,但是风俗习惯与周围人群已经没有什么不同了。犹太人从不被同化的历史第一次在中华大地上被改写了。所以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这科举制度对于一个强大的国家的凝聚力是多么重要。
另外再跟大家说说唐代的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三大诗人都跟科举有很有意思的关系。李白因为他爸爸是商人,所以不能参加科举考试。
在古代,中国历朝历代都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所以参加科举考试的成员主要是号称“耕读起家”的乡绅,而住在城镇的商人与工匠是不能前去应试的。由于那些当官的乡绅在退休回家后往往会捐资助学办私塾,让本家族的子弟也走读书做官的路,所以古代乡间的教育水平并不比城镇差,甚至还会超过城市,一直到现代才变成城市里的教育水平超过乡村。中国的科举考试基本都是乡村的孩子们来参加,而城市里商人的孩子是不允许考的,因为商人唯利是图,朝廷就觉得你来当官不好。李白特别倒霉,就因为这个没能参加科举考试。
另外一位大诗人杜甫倒是去参加了科举考试,但杜甫当时赶上的主考官正好是李林甫。李林甫是唐明皇时代的宰相,是有史以来心眼儿最小的一个官。
那个时候他当主考,居然创下了一个都没录取的科举历史纪录,杜甫和高适两位大诗人就是因为他当主考才谁都没有考上的,但是也挺好,虽然两个人没有当成官,却成了两个大诗人。
第三位大诗人是白居易,白居易也参加了科举考试,但他非常像现在的高考移民。当时的科举制度也是朝廷经过诸多考量后才决定实行的,不会让它变成只凭文章好坏的一刀切制度。朝廷也希望代表不同地域的人能够从考试中被选拔出来,不能只录取文化水平最高的某一个地方的人,否则几乎所有的状元进士都会是江浙一带的人,因为那边的教育水平最高。因为大家在一个统治阶层,不能全是某一个地方的人。所以当时的科举考试分过南北榜,各地录取率不同。白居易本来籍贯在山西,最后利用家里的关系,就跟今天的高考移民一样,把户口调到了宣城,因为这边名额多,这叫“冒籍”。后来白居易通过这种方式通过了乡贡考试,被推举去长安考进士,他一举考中,从而开始了仕途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