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
04-16Ctrl+D 收藏本站
《晓松说——历史上的今天》来到了3月16日。1802年蜚声世界的西点军校在这一天建立了。1988年3月16日这一天,《末代皇帝》赢得九项奥斯卡奖。
| 世界军校楷模——西点军校 |
1802年,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签署法令,建立西点军校。虽然英国、法国、苏联的几所军校和西点并列为世界几大军校,但实际是没法比的。最终看一所学校是多么辉煌,要看毕业生,毕业生都是军人,那就看最后的军功,所以西点军校应该是第一。基本上美国所有将领都是西点军校毕业的,只有极少数,比如马歇尔上将以及巴顿将军他爸是弗吉尼亚军校毕业的。弗吉尼亚军校是州立军校,而非总统签署成立的国立军校。各个战场上、各次战争中的战功使西点军校蜚声天下,这不是英国、法国或者苏联的军校能比拟的。黄埔军校与西点军校有些相似,国共两党基本上所有的统帅都是那里毕业的,包括我军的徐向前、林彪等也是黄埔军校毕业的。众多名将都是黄埔军校毕业,黄埔军校的名声就起来了,所以校友永远是一个学校的扬名立万之本。
1802年西点军校成立之后美国的历次战争,都是西点毕业将领主导。南北战争中北方军统帅格兰特是西点军校毕业生,南方军队统帅罗伯特·李还是西点军校校长。西点还出现过两位总统,格兰特因为率领北方军队打赢了南北战争,所以当了一届美国总统。美国法律规定总统是不允许现役军人当的,美国特别怕军事独裁,所以宪法严格规定现役军人不能做总统,格兰特退役之后当选了总统。后来有艾森豪威尔当总统,因为他率领欧洲盟军打败了纳粹,也当了一任总统,同样因为现役军人不能当总统的规定,艾森豪威尔将军也是退役后当的总统。在艾森豪威尔的1913年那一届,西点军校一共有160多个毕业生,其中60位后来成为了将军。时势造英雄,和平时期一年毕业160个人,有6个当将军就不错了,但是1913年的毕业生到1943年的时候正好毕业30年,也正是二战打得最高潮的时候,所以战争期间大家很容易因为军功升起来,出现将军无数。这60位将军,其中军衔最高的艾森豪威尔和麦克阿瑟两位是五星上将,相当于元帅。美军一星是准将,二星是少将,三星是中将,四星是上将,五星当然就是元帅了,只是不叫元帅而已。毕业生出现两个总统的学校美国有好几个,比如哈佛,但是军校里出两个总统,这个很厉害。将军就不用说了,除了马歇尔将军,其他所有的五星上将全部都是西点军校毕业生,比如一战的潘兴将军、太平洋战场的麦克阿瑟五星上将等。
美国大学排行榜上,西点经常排在前十名,有时候还能排前五名,西点军校跟这几个最著名的学校往一起排,说明教学质量非常高。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军官培养机构就是军校,所以它的师资好,尤其是生源特别好。一个大学好坏,生源第一重要,大学的名声是由它的毕业生来提供的,生源如果不好,什么老师来教也没用。西点军校的生源应该说是美国所有大学中间最优秀的,必须品学兼优。品格鉴定怎么做呢?哈佛是由各州的杰出校友直接面试,跟你聊聊天,看看人品行不行,这也只有哈佛能做,大部分大学都做不到。西点军校学生的品格怎么衡量呢?必须由国会议员、副总统以及陆军高级将领亲笔推荐,这个人才可以上西点军校。海军还不行,因为西点军校只培养陆军军官。所以这个已经不是一般的学校,随便考试,成绩够就上西点军校了。必须国会议员这个级别的人背书担保你的人品,因为你将来可能是美军将军,可能是美军总司令。
不过最近一个优秀的西点毕业生人品出了大问题——中情局局长和多位女士发生或保持过不正当关系,甚至还有点儿泄密。这是西点军校建校以来极少出现的绯闻。西点军校的毕业生本来就品学兼优,在战场上也能做到不但骁勇善战还有骑士精神。美国战史记载,格兰特将军接受罗伯特·李将军投降的时候,表现了高度的骑士精神。罗伯特·李将军当过西点军校校长,格兰特自己是西点军校毕业的,所以他没有把李当作普通的战俘,而是不用罗伯特·李下马,不缴他的佩剑,全军向他致敬,最后还给了他崇高的荣誉。二战战场上巴顿将军也表现出高度的骑士精神,这就是一个优秀的学校带给毕业生的气场。所以西点军校到今天为止都是全世界军校的楷模,按产生的将领和军功来算,在全世界排第一名。
大家去纽约玩的时候可以去参观一下西点,是河边的一个城堡,原来就是一个打仗用的堡垒,后来改成了军校,非常美。不过大家进去找雷锋雕像应该是找不到的,曾经传说西点军校拿雷锋当标兵,还塑了像。《环球时报》记者在西点军校里做了仔细调查,看了每个角落也没有发现,有可能是在某一年的教学里教到中国军事的时候提到过雷锋,但在西点确实没有雷锋塑像。西点军校没有给其他国家的人立过像,他们塑的像全都是美国将领,比如巴顿像就在西点军校图书馆对面,巴顿将军拿一望远镜冲着图书馆这边看。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因为巴顿将军留级了,别人都四年毕业,巴顿将军五年才毕业。巴顿后来成了美国著名将领,他军衔不是最高,只是上将,但由于他特立独行的风格成了美国人民的偶像。大家去采访他,问你为什么在西点军校上五年,巴顿将军说,主要是因为我找不到图书馆在哪儿,耽误了我的时间。所以西点就给巴顿将军塑一像,拿一望远镜看着图书馆,说你不是找不到图书馆在哪儿吗?美国是一个很幽默的国家,再严肃的地方也会搞这种幽默。
总之,西点军校是一所光荣的军校,不过他的毕业生也发动过侵略战争,但那不是军人的问题,是国家政府的问题。军人最重要的就是责任、荣誉、国家,这就是西点军校的校训。大多的战争都不能赖到军人的头上,至少这些军人在每场战争中都没有做出像纳粹及日本军国主义那样的丑行。
| 《末代皇帝》荣获九项奥斯卡奖 |
1988年是中国电影的好年景,《红高粱》获得了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几乎就在同时,《末代皇帝》荣获九项奥斯卡奖,虽然不是中国导演拍的,但是拍的完全是中国的事情。
荣获九项奥斯卡奖在电影史上也不是很多,通常荣获九项奥斯卡奖的电影是叫众望所归、横扫一切。一般能获得五项、六项、七项,就已经是非常厉害的电影了,所以这次九项奥斯卡奖的获得,要感谢意大利的大导演贝托鲁奇。贝托鲁奇用英文拍的这部电影,有大段英文台词,其中演员还包括英达的父亲英若诚,他是中国当年最优秀的话剧演员之一,后来还出任过文化部副部长。英若诚由于是解放前在教会学校受的教育,所以他的英语讲得非常好,在这个电影中他演抚顺战犯管理所的一个教导员,用英文发表演讲,讲我党的政策,非常有意思。
《末代皇帝》拍得美轮美奂,实际上在拍到故宫时很少看到这样的镜头画面,这种类型的电影美国导演拍不了这么好,因为美国电影更多的是注重创意和娱乐性,像古典的文化电影,会缺乏一点儿文化内涵。但是欧洲导演来拍就非常不同,虽然他不是中国人,但是他对古典文化有非常好的把握。在这九项奖项中,作曲家苏聪前辈荣获奥斯卡最佳配乐奖,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登上奥斯卡奖领奖台。苏聪后来在接受采访时说,给贝托鲁奇大导演作曲,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因为贝托鲁奇要求他把给每天要拍的这场戏配乐的五线谱拿到现场去,导演在现场一边看着五线谱一边指挥拍摄。很多懂音乐的导演拍电影的时候都有这个习惯,比如说他会自己听着音乐或者给摄影师听一段音乐,因为镜头运动的时候,如果摄影师耳朵里不听音乐,他其实不知道镜头运动的速度。贝托鲁奇导演更厉害,直接看五线谱,心里就感觉到那些旋律,然后一边拍一边跟苏聪讲,这个地方能改一改吗?然后在五线谱上就改起来。欧洲导演在这方面的文化水平是非常高的,超过其他地方的导演。好莱坞的美国导演拿一吉他能唱歌的很多,懂管弦乐、拿着五线谱直接能改的很少很少。
这是一部非常值得看的电影,今天看来依然是一部美丽的电影,实际上是从一个西方人的角度,但又不是从帝国主义角度出发,对那个时代有很多反思。尤其是对溥仪在那样一个时代里的命运,有许多超越正确与错误、超越政治的更高层次的人性的反思。
| 经历传奇的陈赓大将 |
1961年的今天,陈赓大将逝世。陈赓大将是黄埔军校一期的毕业生,我们刚才讲了西点军校,黄埔军校不能叫中国的西点军校,因为西点军校是国立的军校,而黄埔军校是党办的,开始不是国民党办的,而是国共合作办的。共产党人在里面也担任了很多职务,包括周恩来同志在里面担任了很重要的职务,叶剑英在里面担任教官。里面的毕业生后来也分别进了国共两党,就像西点军校在南北战争爆发的时候,军校的600名毕业生分到南北两军去打。美国很多电影描述过这样的故事,比如有一部电影叫《南与北》,讲一个宿舍的两名好同学,一个南方来的,一个北方来的,一开战,各自回到南北方,后来在战场上相遇。南北战争中士兵离得很近,打的时候近距离一看两人认识,然后两人就一挥手,冲着对方背后其他人开枪。
黄埔军校也是这样,当时是在国共合作蜜月期间,里面有大量共产党员,陈赓大将就是其中一位。“十大元帅”“十大将军”当中,好几位是黄埔军校毕业的,包括陈赓大将和林彪元帅。黄埔一期是黄埔最优秀的一期,黄埔第一次招生,年龄差很大,愿意投军报国的,有三十岁的,也有十八岁的,后来出现了大批将领,国共两边后来的主要将领都是从黄埔军校出来的。
陈赓大将的履历比较奇特,他一开始做了特工,在上海中共中央时他是中央特科下面的一个部长,负责锄奸、暗杀等,是一位驰骋在上海敌后的优秀共产党员。后来党中央搬到江西去了,他又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优秀将领,成为二野刘邓大军下面最能征善战的第一将领,新中国成立初期他排在几个大将前面,实至名归。
陈赓大将新中国成立以后功成身退,并没有在军界担任更多更高的职务,虽然有大将军衔,但非常坚定地去哈尔滨办了一所军校。当时刘伯承元帅办了一所军校,陈赓大将也办了一所,就是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给整个国防军事工业提供了大量的人才资源。陈赓大将办的这个学校,至今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说明他是一个虚怀若谷、非常优秀的人。
陈赓大将在上海做地下工作的时候,娶了一位上海太太,两人在各种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不离不弃,后来他的这位妻子被捕。他长征到达陕北之后,一直寻找妻子,国共开始合作抗日的时候找到了,短暂幸福相处以后他又奔赴前线,后来他的第一任妻子牺牲了。他对上海一直有很深的感情,去世的时候也在上海。
再讲一件他在上海的小事,就是当时顾顺章叛变,我党在上海的整个组织面临着严重的破坏,钱壮飞在这个时候立了功,火速给上海中共中央通风报信,才使我党能够安全转移。与此同时,也有另一条线的消息传到了上海。有个上海中统的人,他跟陈赓将军关系很好,而且这个人比较垂青我党,不愿意看到我党遭到迫害,就找到陈赓说,你赶快走,顾顺章已经叛变了。然后还给了陈赓两根小金条,说你们现在正困难,肯定用得到,你拿着。陈赓说那你怎么办,你是中统的上海负责人之一。他说我没关系,我反正已经这样了,我当初投身报国,但是今天这样我也不打算干了。等到解放以后,这个人过得很落魄,因为曾经加入过国民党,所以也不敢冒出来,在上海摆烟摊为生,临死之前写了封信交给他女儿,说你把这封信带给陈赓大将,我不能跟你说我以前做过什么,但是你把这封信拿给陈赓大将,他至少能帮你找一个工作。后来陈赓大将接到这封信,真的帮他女儿找了一个工作。这是战争年代峥嵘岁月里的一个小小插曲,今天听来还是让人有些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