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讲记 第17集
03-15Ctrl+D 收藏本站
六祖坛经讲记 第17集
宗复问曰:黄梅付嘱,如何指授?能曰:指授即无,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
【宗复问曰:黄梅付嘱,如何指授?能曰:指授即无,唯论见性,】弘忍大师并没有教我怎么修行,他只直接教我怎么见性,其他都不谈。不管你学什么法门,学习只有一个重点,就好像射箭要射中红心,所以弘忍大师不啰嗦,只有几句话,六祖就开悟了。
〔唯论见性〕是《六祖坛经》的重点,就是直接了当要你明白「我是谁?」学佛就是要自我认识,否则就只是门外汉。很多人把「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混为一谈,事实上这是三个阶段:明心→见性→成佛,一般人不是把它当成一个阶段,就是当成两个阶段。如果你真的深入经藏,它真的是三个阶段,我用《六祖坛经》来证明:六祖大师是不是开悟两次?你先看他怎么样看悟的:首先是「能一闻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即开悟」,注意这个字—「心」!这段叫明心。如果他的明心就等于见性,见性就等于成佛,他何必去黄梅?就是因为他还没有见性,所以他才去礼拜五祖。
再看:他写「菩提本无树」时,五祖说:亦未见性。过去很多人在谈这段时,说五祖是为了保护六祖,事实上除了保护之外,六祖当时还没有见性,是真话,因为他只有明心,没有见性。所以你们在看《坛经》,明心、见性的部分要注意。接着看:五祖「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这就是见性,他接着说了五句话:都是以「何期自性」开头。
我们一般在讲禅宗,讲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最有公信力的教材就是《六祖坛经》,连六祖都是先明心,后见性,而且他经常说:「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为什么要讲这两句呢?意思说,你要先明心,才有机会见性。所以重点是,你们在读《六祖坛经》,如果你要见性就要先明心,你只要把这两件事情弄清楚,你学佛就得力、就入门了。假设没有,你学佛永远都是门外汉,因为什么叫真心你永远都搞不清楚,每一本经都跟你讲,但是你没有分清楚,只要你分清楚,所有的大乘经典都看得懂。
见性是不是成佛?如果是,那糟糕了。你看《楞严经》,有五十五个位阶才成佛;《华严经》有五十二个位阶才成佛。初地菩萨有没有见性?有!但他是见一分佛性,假设从初地到十地,从大乘经典得到一个答案,见性跟成佛还有一大段距离。六祖大师见什么性?我们没有办法替他回答,但他见性的程度是相当高的,他见性的程度至少是八地以上的菩萨。所以在《涅槃经》里谈得很清楚:罗汉不见性,他是明心,菩萨是略见,唯有佛是十分地见。如果见性成佛,代表见到的就是十分,如果你没有见到十分,你还不是佛。
见性是最根本的,五祖直接跟六祖谈这个问题,因为六祖已经明心了。你在读禅宗的公案,有时候越看越高兴,有时候越看越挫折。有时候人家跟禅师聊一聊,他就开悟,而你看的人却没有开悟;还有从来没有学过佛法的,打猎的,一听也开悟。当然,他那个悟,有可能不是见性,几乎都是明心。
我去年来上课时问你们相不相信一节课就能开悟,你们都不相信;你们不要不相信,悟了之后你们才可以修行;不悟,就是盲修瞎练。我举个例子:你拿沙子去煮,煮一千遍一万遍都不会成粥;沙子是因,粥是果,正因才能得正果。你现在是用脑袋和意识、生灭心来修行,你怎么修?脑袋修行不会成佛,生灭心修行不会证悟不生不灭。不论你现在修任何的法门,你刚开始的观念就要对;你虽然念佛,但也不要用脑袋念佛。
当我讲这些名词,表面上你都听得懂,请问,脑袋这个概念是不是听过好几年了?什么叫脑袋?脑袋所想的离不开过去、现在、未来,这些统称胡思乱想;脑袋就是佛法里讲的意识心,就是生灭心,生灭心就是凡夫心,你用生灭心来修了不可得。所以才跟各位讲,一开始修行就要懂本心,懂真心,懂自心,这三个名词是同一个意思,这颗心才叫不生不灭的心,你用它来修行,才有机会见性。
首先你要真懂什么叫真心和妄心,接着赶快找回你的真心,用真心来修,见性指日可待,成佛水到渠成。最难的是要先稳住真心,佛法讲常住真心,就是不生不灭的心。这些理论你没有厘清,要契入佛法是很困难的。
【不论禅定解脱。】〔禅定解脱〕是渐修的意思,这是大部分人的心态,他认为他没有办法顿悟,必须要经历很多阶段,就像上楼梯一样,在佛学中就叫次第,所以要「勤修戒定慧」,从事相上讲这样是没有错,那「定」中有没有「慧」?「慧」中有没有「定」?有智慧的人有没有「戒」?它是不能拆开的,但是你的脑袋却要把它拆开。
或许你以为我现在什么都不用做,只要把心定下来就好了,这样做也没有错,那是渐修,心定下来之后,解脱就是开启智慧的意思。但六祖不是这样教,他教的是般若,就是要让你直接开启智慧,你要去圆修福慧。
过去有很多人去参加我的禅修课程,有人说我没有教怎么坐,问我是单盘、双盘还是散盘好,我说不盘比较好。你没有教这些,他认为来你这边学不到东西。禅修怎么是泡茶,要不就是出坡,要不就开讲!他不明白禅是要明白你的心,那是真正的禅修。
我们学《坛经》并不要你像《坛经》那样修,因为你不一定有这种能力,你做不到就会产生挫折感。那为什么我在北部中部南部都开《六祖坛经》的课?因为它可以先引导你树立正知、正见,但你可以按照你得力的、受益的、熟悉的法门继续修。如果你懂了,能够按照它的方式修也很好。
六祖大师讲的东西已经够清楚了,只是后面的人不清楚,六祖大师后面的禅师不一定按照他的方式教人,所以产生参话头…等等方法。如果你明白了你内在有善知识,你应该从今天开始,自己去探讨这个问题:如何自心观照自性?只要你不断不断从来没有离开这个问题,你就会越来越接近答案,日久行深,你有一天必然见性。比如你深信你的钥匙掉在教室里面,你只要一直找一定找得到;最难的是你不确定,那你才慌。一样的道理,你只要确定目标,就一定没有错。
为什么〔不论禅定解脱〕?禅定解脱是还没有见性的人,一般修行的过程,也就是修行的八万四千法门。你们现在到任何道场去,假设这个道场在教止观,他教你一步步修,从观呼吸开始修,四念处,念佛…等,都是一步步来。但是五祖不是这样教六祖,他教的法门最轻松,但是你找不到它的门路。有时候我们当老师的讲得太简单,学生说你讲得太快了,详细跟你讲,又嫌啰嗦。你这个名词用错了,简单不是简单,啰嗦不是啰嗦,因为你听不懂,我才详加解释,如果你听懂的话,我跟你讲一句话就讲完了:「知幻即离」。
因为跟你讲见性你听不懂,我才慢慢教你,你们回去后,要看对象才能跟他们分享这个见性的概念。比如说你家的兄弟可能面对工作事业的问题,你家的姐妹可能面对婚姻或亲子的问题,你父母可能遇到身体健康或儿女的问题,你的邻居可能面对种种的经济问题…,你要针对这些问题去解决,而不是跟他们讲「见性」的概念。有些人谈佛法谈得头头是道,谈生活中的事情一窍不通。
我过去上课一定先教《论语》,再教《道德经》,最后才教佛经。如果分层次,《论语》是初阶,《道德经》是进阶,佛经是高阶。《论语》讲做人做事,但谈欲望的部分是很少的;《道德经》的重点是谈欲望会带给你痛苦,从个人到国家,都是由它在作祟,故人应止息攀缘的私欲,才会天下太平。有觉性的人如果体悟到《道德经》的内涵,欲望就渐渐地减少。
《阿含经》也谈欲望,它说你身上有五条毒蛇:「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坦白讲,你有没有能力见性,要从欲望开始谈,为什么需要看《阿含经》?因为你现在还停留在欲望的陷阱,谈什么明心见性!差太远了,了不可得。
你来听《坛经》,要知道你自己和身边的人的程度,看执着在哪里,要从哪里切入,才会有用。世间人要让他厘清方向,不然他没有办法进步,他们共同的毛病是喜欢这个也喜欢那个,左右为难不知道怎么办?选择的过程充满痛苦和烦恼。
你今天修行,要清楚你的法门,适合了就从一而终,任何人跟你讲,你都不要改变你的法门,你要改变的是你的观念,不是你的法门。「解」就是解门,你的知见尽量打开,无限地打开,有能力读一本、十本、一百本…,解要广;「行」呢?行门要一门深入,这样修一百分。一般的师父很慈悲,不敢这样跟你讲,他只说你要一门深入,比如你学净土,他说你好好读净土三经或五经就好了,因为初学者要广解,会有压力。古代的高僧大德广解不是只有佛经,四书、五经,儒、道,学问都很深。
你们读佛经有没有被感动过?有的是读完一本经典被感动,有的是读一品,有的是读一段被感动,有的是读每一个字都被感动。《心经》每个人都看过,看得太熟悉了,反而没有感觉。《金刚经》亦然,诵一遍没有诵错,但是边诵边打妄想,因为你已经把它记在心中,只是机械性的读诵。所以我建议各位看一个字才念一个字,这叫如实,一个字一个字读,进入思维的状态。比如说「观」,到底谁在观?到底你观什么?到底你用什么观?…一直思维下去。比如说「自」,如果单独说一个「自」,说不定那个人就是你,你是谁?谁是你?过去你是谁?未来你又是谁?现在你是个凡夫也好,以后是菩萨也好,你到底是谁?「在」:从自在两个字来讲,你自在了吗?要怎么才能自在?为什么你不能自在?为什么观自在菩萨自在?那你到底在不在?
我意思是说,你在念的时候是直接被经文感动,而没有思维。你这样是思维,如果你读经典,这样一直读,能够读到心坎里面,好像说到底有没有人曾经被你疼入心里?但是疼入心里是情执,而你把经典放在你心中,这不是情执,也不是法执,它是一种感动,这样子你念《开经偈》才会被它感动。你用这种方式读诵经典,每一天,每一年都会有新的感动。你不要只看重点的那些句子,每一句都要好好地看,因为「法无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