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机缘(05)寿州智通

03-16Ctrl+D 收藏本站

关灯 直达底部

僧智通,寿州安丰人。初看《楞伽经》,约千余遍,而不会三身四智。礼师求解其义。师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听吾偈曰:

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
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
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
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僧人智通,淮南道寿州安丰县人,最初看《楞伽经》约一千多遍,却不懂三身(法身、报身、化身)与四智(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特意来向慧能大师礼拜求教,希望大师能解答疑问。慧能说:“所谓三身,清净法身就是你的自性;圆满报身就是你的般若智慧;千百亿化身就是你按照自性所发智慧所作的行为。。如果离开自性,就没有般若智慧,也就没有正行,三身就说不通。如果明白了这个三身没有自己的独立性,都是自性所产生,那么这就是四智菩提。请听我的偈诗:”

“本有自性具三身,三身发明成四智,四智不离见闻缘,超脱诸缘登福地。我今为你说真谛,虔信心行永不迷。莫学盲目驰求者,终日嘴上说菩提。”

三身,并非人真的有三身佛,而是佛性的三个特点,就如同我们说这个人火爆脾气,那个人是冷血动物,并非说这个人身上象哪吒一样常备风火轮,也并非说那个人的血是冷的,都是象征比喻而已。有关三身佛的概念在第六章中详细讲述,这儿的回复与以前相同。

四智和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是《楞伽经》里的重要概念,大家不要以为眼识就是眼睛、耳识就是耳朵等,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这是五根,是接受五尘(色、声、香、味、触)的器官,不是“识”。眼睛能分辨不同的物体、耳朵能分辨不同的声音,鼻子能识别不同的香味、舌头能品尝不同的味道、身体能感受不同的接触等,这才是前五识。

五根将五尘接受之后直接交给第八识阿赖耶识存储起来,所以,阿赖耶识就象一个大镜子一样,将这些信息保存起来。我们的电脑也会保存信息,但电脑保存有容量的限制,阿赖耶识是没有容量的限制,有多少保存多少,这就是大圆镜智。信息保存在哪儿?保存在如来藏里,这个如来藏只是一个概念,是不是日常所说的大脑还有待于探索。

五根摄取五尘信息是连续不断的,即使是睡眠期间,虽然眼睛不工作了,耳朵、鼻子、身体还在工作,这些信息肯定在向第八识传递,至于是否保存仍有待于研究,但肯定是有作用的,否则睡着了就不会被惊醒。我们这儿只讨论清醒状态。当五根不断地将信息传递进来时,第七识末那识就开始与过去以往的信息相比较,这种比较是不带任何喜好等感情色彩,一律平等对待,这就是平等性智。末那识将结果告诉第六识意识,由意识来决定,下一步如何行动,这就是妙观察智。意识所作的决定传递给前五识,这们便完成最后的行动,这就是成所作智。

下面,慧能接着解释什么是四智与三身、八识的关系,如果没有系统地学过唯识学的人可能很难明白这部分内容,这儿不可能细讲,否则会牵扯出太多的知识出来,不过,这是一门科学的研究。

通再启曰:“四智之义,可得闻乎?
师曰:“既会三身,便明四智。何更问耶?若离三身,别谈四智。此名有智无身。即此有智,还成无智。”复说偈曰:

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
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
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
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智通听明白了三身的描述,但对四智似乎还不明白,所以再次请教:“有关四智的意思,大师还能再为我讲讲吗?”

慧能说:“既然明白了三身,四智也就不难了,为什么还要问呢?如果离开三身的概念,而另外谈论四智,这就是有智而无身。就算这个是智,最终还是要变成无智。”于是慧能又说了一首偈诗:

“大圆镜智是法性清静,平等性智是真心无病,妙观察智是离相不居功,成所作智是度化众生回归圆镜。前五识和第八识为果识,第六识和第七识为因识,因识果识转化为四智,只转名称而不转实性。如果转处不留世间情,不断兴起的杂念烦恼才能永安定。”

这首诗很难理解,需要有唯识学的基础才行。老子说“清净为天下正”,法身、自性处于清净状态,才是它的常态,也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才能发挥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如果有打坐功底的人都知道,一个人入定状态时,可以听到平常根本听不到的声音。反之,在一个热闹的场合下,即使有人大声讲话,你也未必注意到,并不是你的耳朵出了问题,而是心被杂念所干扰。

有了清净作基础,才可能倾听各种声音,并且平等对待。这时,如果你有感情上的喜好,这个平等性就失去平衡。没有了平等性,也就失去了妙观察性,因为有了喜好和厌恶,就会有所选择,既然有所选择,必然有所失去,因此就不可能达到妙观察一切。没有了平等性智和妙观察智,也就不可能有成所作智,而是盲目根据自己的喜好处理事情,这就有了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了。只有清净性一直保持下去,才能实现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才能保证成所作智,这样等于又回到了清净状态,所以,成所作智的完成是整体清净的保证,这才是成佛的状态。

tanjing5.jpg

为什么诗中说五八为果,六七为因呢?人可以保持清净状态,但环境不能保持这个状态,当环境发生变化时,眼、耳、鼻、舌、身就将色、声、香、味、触这些信息传入进来,第八识是被动地全盘接受,所以第八识一定是果识,而不可能是因识。当信息进来之后,第七识就开始与历史记录相比较,这时会产生历史中存在或不存在的判断,或者有类似的信息还是没有的判断。第六识根据第七识的结果进一步判断,你所见到的现象是需要进一步追踪还是不需要。因此,这二步将产生妄念的因。

举例来说,当你对面走过一个女子,这一现象一定被无条件记录下来,这是第八识的功能。第七识马上去比较记忆中有没有这个女子的图像,有或没有都告诉第六识,由第六识判断这是美女或丑陋之人,需要再看一下,这时你的成所作智才会命令你的头回转,眼睛再看一下这个女子,达到确认的目的。

所以,前五识是第七识和第六识的果,第八识是五根之果,而不是前五识之果,更不是第七识、第六识之果。如果在第七识和第六识处不产生妄念或烦恼,那么,这就是修行的高功夫。

如上转识为智也。教中云: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虽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转;但转其名,而不转其体也。
通顿悟性智,遂呈偈曰:

三身元我体,四智本心明。
身智融无碍,应物任随形。
起修皆妄动,守住匪真精。
妙旨因师晓,终亡染污名。

慧能接着解释说:“如上面的偈诗所说,转八识为四智。传下来的规则是:前五识转化为成所作智,第六识转化为妙观察智,第七识转化为平等性智,第八识转化为大圆镜智。虽然六识七识在因中转,前五识和八识在果上转,但都是名称的变化,真如实性并不发生变化,也就是说佛性清净这一点不变。”智通听到这儿时,立即明白了,遂写了一首偈呈上来:

“三身原是我本体,四智就是本心明。身智通融无障碍,应物自如任随形。起念修行皆妄动,守心住境非真精,妙旨真谛因师晓,永远不会染污名。”

从这儿可以看出,智通能说出“守住非真精”来,确实是已经明白了慧能的意思。因为慧能一改以往的佛教方法,认为守心住境是根本不需要的特意为之,明心见性之后自然守心住境。如果有意为之,则反而是妄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