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篇二十八 25刻意

06-25Ctrl+D 收藏本站

关灯 直达底部

25刻意

作者:秦汉之际慕庄后学某乙

刻意尚行,离世异俗,高论怨诽,为亢而已矣,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也,枯槁赴渊者之所好也。

语仁义忠信,恭俭推让,为修而已矣,此平世之士,教诲之人也,游居学者之所好也。

语大功,立大名,礼君臣,正上下,为治而已矣,此朝廷之士,尊主强国之人也,致功并兼者之所好也。

就薮泽,处闲旷,钓鱼闲处,为无而已矣,此一江一 海之士,避世之人也,闲暇者之所好也。

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也,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

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一江一 海而闲,不导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

【今译】

刻削己意而高尚己行,离弃人世而异于俗众,高调放言而怨愤针砭,有为于高亢而止,这是山谷林泉之士,非议世俗之人,枯槁其身、投水自一杀者所喜好。

谈论仁义忠信,恭俭辞让,有为于修剪真德而止,这是剪平世人之士,诲人不倦之人,游说诸侯、研一习一 学问者所喜好。

谈论大功,建立大名,强调君臣之礼,匡正上下之分,有为于整治民众而止,这是立身朝廷之士,尊君强国之人,致力功业、兼并敌国者所喜好。

趋赴湖泽,闲居旷野,钓鱼闲游,有为于致无而止,这是隐居一江一 海之士,逃避世俗之人,自在闲暇者所喜好。

调息练气,吐故纳新,熊经鸟伸,有为于长寿而止,这是导引修炼之士,保养身形之人,渴望寿如彭祖者所喜好。

至于无须刻削己意就能高尚,无须标榜仁义就能葆德,无须立功扬名就能自治,无须隐居一江一 海就能闲适,无须导引修炼就能长寿,无不丧忘,无不拥有,淡泊无极,然而众多美德随从而至,这是天地之道,圣人之德。

故曰:夫恬淡寂漠虚无无为,此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质也。

故曰:圣人休焉。休则平易矣,平易则恬淡矣。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也,邪气不能袭也,故其德全而神不亏矣。

故曰: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不为福先,不为祸始;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去知与故,循天之理。故无天灾,无物累,无人非,无鬼责;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不思虑,不预谋;光矣而不耀,信矣而不期;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神纯粹,其魂不疲;虚无恬淡,乃合天德。

故曰:悲乐者,德之邪也;喜怒者,道之过也;好恶者,心之失也。故心不忧乐,德之至也;一而不变,静之至也;无所与忤,虚之至也;不与物淆,淡之至也;无所与逆,粹之至也。

故曰: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劳,劳则竭。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闭而不流,亦不能清,失德之象也。

故曰: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

【今译】

所以说:恬淡、寂漠、虚无、无为,是天地的根本,道德的实质。

所以说:圣人休止有为。休止有为就平和简易,平和简易就恬静淡泊。平和简易恬静淡泊,就忧患不入德心,邪气不袭身形,所以真德葆全而精神不亏。

所以说:圣人的生存顺应天道运行,死亡安于物化变迁;静居而与阴同德,行动而与阳同波;不种福果之因,不启祸患之端;感触外境而后因应,迫于内德而后行动,不得停止而后起行;去除心知又丧忘故德,因循天道之理。所以没有天灾,没有物累,人不非议,鬼不苛责;生存如同浮游,死亡如同休息;不思虑,不预谋;葆光而不外耀,诚信而不许诺;安寝不梦,觉醒无忧;精神纯粹,灵魂不疲;虚己致无恬静淡泊,合于天赋物德。

所以说:悲哀与欢乐,是不循德的邪僻;喜悦与愤怒,是不顺道的过错;嗜好与厌恶,是成心的偏失。因此心无忧乐,是循德的至境;纯一不变,是恬静的至境;不与外物冲突,是虚己的至境;不与外物淆乱,是淡泊的至境;不与外物违逆,是纯粹的至境。

所以说:身形劳累而不休就有弊病,精神使用而不止就会疲劳,疲劳就会穷竭。水的本性,不含杂质就能清澈,不予搅动就能平静;郁积封闭而不流动,也不能清澈,这是水失真德的征象。

所以说:纯粹而不含杂质,清静而纯一不变,恬淡而无为,行动而顺应天道运行,这是颐养心神的道术。

夫有干越之剑者,柙而藏之,不敢轻用也,宝之至也。精神四达并流,无所不极,上际于天,下蟠于地,化育万物,不可为象,其名为同帝。

纯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与神为一;一之精通,合于天伦。野语有之曰:“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故素也者,谓其无所与杂也;纯也者,谓其不亏其神也。能体纯素,谓之真一人。

【今译】

拥有干将越剑之人,用匣子收藏宝剑,不敢轻易使用,宝爱之至。精神四达合流,无所不臻道极,上达于天,下至于地,化育万物,不著迹象,名叫同于天帝。

纯粹素朴的天道,唯有心神能够持守;持守天道不失,使与心神合一;合一而精微通神,就能合于天理。乡野谚语有言:“众人看重财利,廉士看重名声,贤人崇尚心志,圣人宝贵精神。”因此素呢,是说不与外物一交一 杂;纯呢,是说不欲亏损精神。能够体悟纯粹素朴,叫做真一人。

【《刻意》校勘】()内为衍文、讹文、误倒之文,[]内为所补之文、正字。

补脱文12字:

1.非世之人[也]、教诲之人[也]、尊主强国之人[也]、避世之人[也]、养形之人[也]。

2.忧患不能入[也],邪气不能袭[也],故其德全而神不亏[矣]。

3.德之邪[也]、道之过[也]、心之失[也]。

4.柙而藏之,不敢[轻]用也。

订讹文6字:

1.此天地之(平)[本],而道德之质也。

2.好恶者,(德)[心]之失也。

3.无所(于)[与]忤,虚之至也;不与物(一交一 )[殽],淡之至也;无所(于)[与]逆,粹之至也。

4.郁闭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失]德之象也。

更正误倒2处:

1.就薮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为无]而已矣。

2.圣人休(休)焉,[休]则平易矣,平易则恬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