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礼章第六:顺应世理才能做事事成

12-20Ctrl+D 收藏本站

关灯 直达底部

黄石公在本章所言之“礼”,其意义已经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礼数,其本质足以上升到“理”的高度。所谓“理”,就是一个人安身立命、成就伟业的做事手法,更是一个有纲领性质的指导方针。当你感觉世间艰难,处事不顺时,原因可能就在于你没有遵循这个“理”。

1.不舍小过会让人怨恨

【原典】

怨在不舍小过。

【王氏点评】

君不念旧恶。人有小怨,不能忘舍,常怀恨心;人生疑惧,岂有报效之心?事不从宽,必招怪怨之过。

【译释】

抓住下属微小的过失不放就容易招致他们的怨恨。

俗话说得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当领导的对别人一点小小的过失就百般挑剔,一棒子打死,那么,下属就会觉得理不公,气不顺,怨恨不满的情绪也就会随之而产生。所以,不计较部属的小过,既是一个领导人应有的雅量,也会让人觉得你通情达理,富有人情味,凝聚力也就因此而产生。

患祸的出现,在于没有防患于未然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如果能在灾祸未成规模的时候就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疏导,化变故于无形,就可以达到“我无为而民自安”的祥和目的。恕小过,防未患,这是无为而治天下必须掌握的一个要则。

解读

给予下属再来一次的机会

《菜根谭》中有这么一段话:“宽人之恶者,化人之恶者也;激人之过者,甚人之过者也。”意思是说:宽恕别人的错误,就是帮助别人改正错误;用激烈的态度对待别人的错误,就是要让别人再错上加错。

没有人愿意犯错误,但是人非圣贤又孰能无过呢?面对一个犯了错误的下属,你是严加斥责,使他从此以后在工作中畏首畏尾呢,还是通过帮助使他认识到错误并加以改正,从哪里跌倒再从哪里爬起来呢?

其实,下属犯了错误,最痛苦的是其自身,应该给其改正错误的机会。给予下属再来一次的机会,常会收到一石三鸟的用人效果:一能使其感激领导的宽厚仁慈;二能使其痛悔自己的过错;三能使其拼命工作,以便将功补过。而且,实践表明,有过错的人往往比有功劳的人更容易接受困难的工作。重用有过错的人实际上就是对他的一种强大的激励,可以使其一跃而起,创造出令人“刮目”的成绩。

同时,对于有过错的人才而言,他们最需要的就是获得重新证明其价值和展示其才华的机会,尤其是当他们因过错而受到别人的歧视冷落时,这种愿望就更为迫切。管理者一旦提供这样的机会,他们就会迸发出超乎平常的热情和干劲儿,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去弥补以前的过失。

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有一个名叫罗斯韦尔·麦金太尔的年轻人被征入骑兵营。由于战争进展不顺,兵源奇缺,在几乎没有接受任何训练的情况下,他就被匆忙地派往战场。在战斗中,年轻的麦金太尔被残酷的战争场面吓坏了,那些血肉横飞的场景使他整天都担惊受怕,终于开小差逃跑了。但很快他就被抓了回来,军事法庭以临阵脱逃的罪名判他死刑。

当麦金太尔的母亲得知这个消息后,她向当时的总统林肯发出请求。她认为,自己的儿子年纪轻轻,少不更事,他需要第二次机会来证明自己。然而部队的将军们力劝林肯总统严肃军纪,声称如果开了这个先例,必将削弱整个部队的战斗力。

在此情况下,林肯陷入两难境地。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最终决定宽恕这名年轻人,并说了一句著名的话:“我认为,把一个年轻人枪毙对他本人绝对没有好处。”为此他亲自写了一封信,要求将军们放麦金太尔一马:“本信将确保罗斯韦尔·麦金太尔重返兵营,在服役完规定年限后,他将不受临阵脱逃的指控。”

如今,这封褪了色的林肯亲笔签名信,被一家著名的图书馆收藏展览。这封信的旁边还附带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罗斯韦尔·麦金太尔牺牲于弗吉尼亚的一次激战中,此信是在他贴身口袋里发现的。”

一旦被给予第二次机会,麦金太尔就由怯懦的逃兵变成了无畏的勇士,并且战斗到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由此可见,宽恕的力量是何等巨大。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没有谁能保证一辈子不做错事。因此,对待有过错的人才要有宽容的胸襟,不要因为对他们的期望高而求全责备。

其实,你放手让优秀的人去做的事情都是比较重要的,相对而言,也是比较容易出现闪失的,因此,就应当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有可能出现的过错。对于那些过错,应当对各种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去理解和原谅他们。作为管理者,应当认识到,优秀的人都会犯错,别的人,包括自己恐怕也难以避免。因此,就算是因为对方个人的原因,你也要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毕竟不能因为一次过错就否定整个人。

只有第二次机会才有可能弥补先前犯下的过失。如果我们能宽容一点,给他再来一次的机会,鼓励他,而不是打击他,那么也许你真的可以看到奇迹。

2.未雨绸缪谋算者必胜

【原典】

患在不预定谋。

【王氏点评】

人无远见之明,必有近忧之事。凡事必先计较,谋算必胜,然后可行。若不料量,临时无备,仓卒难成。不见利害,事不先谋,反招祸患。

【译释】

不在事前做好谋划,在问题发生之前不做好防范的准备,这都是失败的根源。

在大家的心目中,能够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人都是有大智慧的人。事实上,早在几千年前老子就发表过此言论,他说:“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就是鼓励人们在没有发生危险之前,进行全面的谋划,提高对危险的预测能力,能够达到防患于未然、减少损失的目的。

解读

“未雨绸缪”胜过“亡羊补牢”

“未雨绸缪”的确要比“亡羊补牢”强得多,至少不会丢掉“亡羊补牢”中的那只羊。这虽然是调侃,但却是事实。历朝历代都不乏那些未雨绸缪、预测能力非凡的智者,可以说这些智者中,最重要的一位非诸葛亮莫属了:他的预测能力简直达到了一种神乎其神的地步——如果说赤壁之战借东风是观天象而得的结论;那么在让孙权“赔了夫人又折兵”的较量中,不能不说明他的预测之神了。

《三国演义》中记载:刘备和诸葛亮“借”了荆州后,毫无归还之意。周瑜正苦于讨还荆州无计可施,忽闻刘备丧偶,便计上心来,对孙权说:“你的妹妹很漂亮,刘备刚刚死了老婆,我们不妨来个美人计,以联姻抗曹的名义向刘备招亲,把他骗到我们这里幽禁起来,逼他们拿荆州来换。”孙权一听这个主意不错,就立刻派人到荆州招亲。

刘备听了使者的话,不知是否有诈,很是犹豫不定。诸葛亮思考了一会儿,对刘备说:“您只管去吧,让赵云陪您去。我自有安排,包您得了夫人又不失荆州。”刘备和赵云出发之前,诸葛亮暗地里关照赵云:“我这里有3个锦囊,内有3个妙计,到孙权那里打开第一个;到年底打开第二个;危急无路时打开第三个。”赵云点头,把锦囊收好。

刘备、赵云带了500名士兵到了孙权那里,孙权假装一副很守信用的样子,表示愿意把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事实上,他只想暂时把刘备稳住,好把他困在此处,并不真想把妹妹嫁给刘备。现在应该怎么办呢?赵云打开了第一个锦囊,上面写着:将计就计。赵云心中有了主意,便命令士兵去购买结婚用品,并到处宣扬:“刘备要和孙权的妹妹结婚了!”他还劝刘备去拜见乔国老。

乔国老把这件事告诉了孙权的母亲。孙权的母亲一听大怒,召见孙权骂道:“男婚女嫁乃人生大事,怎么我做母亲的竟然不知道女儿要出嫁?那个刘备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总得见见吧?”于是传令在甘露寺相亲。老太太与刘备见了面后大喜,没想到刘备是个仪表堂堂、气度不凡的人,便同意把女儿嫁给刘备。这下子,孙权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只好依了母亲,把妹妹嫁给了刘备。

出主意的周瑜也是苦不堪言。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对孙权说:“刘备是苦出身,极少享乐,现在可以利用声色犬马迷住他,离间他们上下级的关系,到时再出兵夺取荆州。”孙权听了周瑜的话,觉得有理,便给刘备提供各种各样的玩意儿,刘备乐不思蜀。刘备和孙权的妹妹关系也非常好,两个人过得很幸福。

赵云见刘备迷恋新婚生活,不打算回荆州了,心里很苦恼。恰好到了年底,他想起了诸葛亮的锦囊,便打开了第二个,看后心领神会。他向刘备报告:“曹操出兵55万要报赤壁之仇,荆州危急,主公宜速赶回。”刘备大惊,第二天就带着夫人,借口到江边祭祖,一路朝荆州方向飞奔而去。

孙权知道真相后,急派人马追赶,又派周瑜的队伍在前方挡住去路。眼见情况危急,赵云打开了诸葛亮的第三个锦囊,把里面的妙计给刘备看。刘备依计向夫人哭诉,说孙权、周瑜利用美人计想诱杀自己。孙权的妹妹与刘备的感情一直很好,她早已把自己和刘备的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听了刘备的话,她非常气愤,便走出座车,对追赶上来的士兵严辞斥骂。将士们见孙权的妹妹发火了,便让开大路让刘备他们通行。

刘备和士兵们走到荆州地界的时候,周瑜又率兵赶到,结果被诸葛亮早已布下的伏兵杀得丢盔弃甲,大败而回。

诸葛亮不愧是一个预测大师,在刘备出发之前,他已经周密地思考了敌我双方的力量及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因此,刘备和赵云才能够在紧要关头做到处变不惊,逢凶化吉。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是否具有预测能力对于一个人成就事业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对于那些不屑思考或者不懂得未雨绸缪的人来说,失败与痛楚则成了他们忠实的“随从”。

所以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一定要学会运用发散性思维,全方位地思考问题,将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都纳入考虑的范畴,采取排除法,最终确定一种或几种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然后针对情况准备,那样便能将危险与损失降到最低。

3.积善者福 积恶者祸

【原典】

福在积善,祸在积恶。

【张氏注曰】

善积则致于福,恶积则致于祸;无善无恶,则亦无祸无福矣。

【王氏点评】

人行善政,增长福德;若为恶事,必招祸患。

【译释】

时刻记得积善的人一生幸福平安,平日里作恶多端,总有一天会遭到恶报,大难临头。

解读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刘备在临死的时候,吩咐他儿子牢记:“毋以善小而不为,毋以恶小而为之。”刘备这样一位枭雄,仍对自己的儿子作这样的教育。我们看历史传记,常常提到某某人的上代,做了如何如何的好事,所以某某人有此好结果。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古老的箴言,仔细品味,的确能咀嚼出于今人生活实践有益的营养。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表达了善良人们的强烈心理期待。拉法格在《思想的起源》一书中向人们描述了原始人对善恶有报的深切渴望。其实,文明人又何尝不是如此?正义的理念无论怎样千变万化,“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始终是正义一成不变的内涵之一,文明人类早已把善恶有报嵌入正义的深层结构之中。也许正是对善恶有报的渴望,才有对善无善报、恶无恶报的一些现象的控诉,及古代社会对清官的祈盼与向往和宗教对来世报应的虚设。因此,顺乎民心,自然包括尽可能地满足老百姓善恶有报的愿望。

“善恶有报”,在滚滚的历史洪流中积淀下来的这四个沉甸甸的字,似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总能让善良的人最终与平安幸福相伴。没错,老天的眼睛是雪亮的,助人者天助。

4.鄙视劳动者忍饥 懒于织造者受寒

【原典】

饥在贱农,寒在惰织。

【王氏点评】

懒惰耕种之家,必受其饥;不勤养织之人,必有其寒。种田、养蚕,皆在于春;春不种养,秋无所收,必有饥寒之患。

【译释】

忍饥挨饿的人大多是因为鄙视农业劳动,在寒风中哆嗦的人大多是因为懒于养蚕织造。

一直以来,勤劳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令人称道的传统美德。我们的祖先在那个蛮荒年代用勤劳和汗水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从而跻身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直到今天,与“中国人”这三个字联系最紧密的仍然是“勤劳”。

具体到一个人,勤劳更是他安身立命的最重要的品德之一。自古以来,没听说过哪个懒汉有过什么作为,反而受到人们讽刺的故事倒是不少。

解读

业精于勤荒于“惰”

从前,某地有一个懒到极点的人。因为这个人实在懒得什么事也不肯干,所以,最后拿到3个饭团,被赶出了家门。

“上哪儿去呢?”

懒汉不知去哪儿才好,没办法,就把装有饭团的包裹吊在脖子上,漫不经心地走着。可是走着走着,肚子突然饿了。

“啊!肚子饿了,真想吃饭团儿啊,可是要取出来吃,可太麻烦了!”

真是一个少见的懒汉,他为此忍着饥饿。

“怎么没人来呀,要是有人来的话,就请他帮忙解开包裹。”

他边走边想着,这时,从对面走来一个头戴斗笠、张着嘴巴的男人。

“嘿嘿,莫非他饿慌了,才把嘴张得这么大?”

他这么想着,等他走过来。

“喂,能不能替我解下吊在脖子上的包裹啊?里面还有3个团子呢,让一个给你怎么样?”

于是,那男人回答说:“你说什么呀,我的老弟,我正愁斗笠的绳子松了,而系起来又是那样的麻烦,所以才张开大嘴,好让下巴去绷紧那绳带啊!”

或许故事过于夸张,生活中并不存在如此懒惰的人,但是懒惰带来的恶果却是切切实实存在的。

懒惰的习惯让人一事无成,让人总是等待机遇而不是主动追求,有了行动也主动放弃;懒惰的习惯令人厌倦几乎所有的事,对任何的事情都不感兴趣,也没有任何动力;懒惰使人总是浑浑噩噩,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庸庸碌碌度过自己的一生。

贫穷不是罪,但因懒惰而导致贫穷则是一种罪。懒惰让我们失去目标,失去热情,失去机会,即使是天赐良机摆在我们身边,我们也对它视而不见。这样的人,你说他对得起上苍给我们安排的美丽人生吗?

达·芬奇曾经说过:“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如果一个人懒惰一天,那便是浪费了一天的光阴,可能浪费了一个绝佳的成功机会;如果一个人懒惰一生,那就是毁了自己的人生,让自己带着失败的烙印走向死亡。

每个人都有允许自己偷懒的时候,但是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区别在于对待偷懒行为的不同方式。成功者在心里有一个目标,也有一条准则,准则督促着自己不要懒惰,要向目标不断迈进。而失败者则放纵自己懒惰,并任由懒惰成为一种习惯,仿佛在享受一种闲适,其实在虚度自己的人生。

或许有的人会说,自己天赋不错,比起其他人来说有懒惰的资本。别人忙一周的工作我只需要一天就通通搞定。但是如果你仅仅将标准定格在那些天赋不如你的人身上,总有一天,他们也将超过你。

懒惰可以毁人,而相对的,勤劳却可以成全一个人。

唐朝大文学家韩愈说过一句经典的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后来有一个人把这句让多少人受益终生的经典发挥到了极致,他就是齐白石。

齐白石小的时候,家里生活艰难。读了半年书,他只得辍学打柴放牛。他从小爱好绘画,但由于家境的贫苦,买不起纸墨,便用废账簿和习字纸练习绘画,常常到深夜。12岁后,因体弱无力耕田,改学雕花木工,为了寻求雕花新样,与绘画结下了不解之缘。有一年,他偶然得到一部残缺的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谱》,喜不自禁,反复临摹起来,逐步摸到了绘画的门径。

齐白石27岁那年正式从师。从此,他数十年如一日,几乎没有一天不画画。据记载,他一生只有三次间断过:第一次,是他63岁那年,生了一场大病,七天七夜昏迷不醒;第二次,是他64岁那年,他的母亲辞世,由于过分悲恸,几天不能画画;最后一次,是他95岁时,也因生病而辍笔。

三次加起来也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他一生作画四万余幅,吟诗千首;他自乐“三百石印富翁,”其实,他治印共计三千多万,被著名文学家林琴南誉为“北方第一名手”,与他的画齐名。

齐白石直到60岁前画虾还主要靠摹古。62岁时,齐白石认为自己对虾的领会还不够深入,需要长期细心观察和写生练习。于是就在画案上放一水碗,长年养着几只虾。他反复观察虾的形状、动态。然而,这个时期的功夫,依然还是侧重追求外形。画出的虾外形很像,但精神不足,还不能表现出虾的透明质感。65岁以后,齐白石画虾产生了一个飞跃,虾的头、胸、身躯都有了质感。这以后他开始专攻虾的某些部位,画虾不仅追求形似,更追求神似。70岁达到了形神兼备的程度,到了80岁,齐白石老人笔下的虾简直是炉火纯青了。但他仍是非常勤奋。

85岁那年,他一天下午连续画了四张条幅,直到吃饭时,仍然坚持再画一张。画完后题道:“昨日大雨,心绪不宁,不曾作画。今朝制此补充之,不教一日闲过也。”

真是勤勉不倦。他早年曾刻“天道酬勤”印章以自勉。临终前又留下“精于勤”的手迹以勉人。他还有一块“痴思长绳系日”的印章,足见他一生是何等的勤奋。

1953年,白石老人已是93岁高龄,一年中仍画下了600多幅画。

正因为他一日也不“闲过”,在绘画、篆刻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世界文化名人。他90寿辰时,国务院文化部授予他“中国人民杰出的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爱因斯坦说:“在天才和勤奋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它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生婆。”没错,一勤天下无难事,所有有作为的人都会告诉你,是勤奋成就了他们伟大的一生,所以千万别让懒惰毁了你,一时的偷懒能让人轻松,但要成了一种习惯,那你永远成不了气候。

5.天下安定是因为得到了优秀的人才

【原典】

安在得人,危在失士。

【王氏点评】

国有善人,则安;朝失贤士,则危。韩信、英布、彭越三人,皆有智谋,霸王不用,皆归汉王;拜韩信为将,英布、彭越为王;运智施谋,灭强秦,而诛暴楚;讨逆招降,以安天下。汉得人,成大功;楚失贤,而丧国。

【译释】

能安安稳稳地掌控天下,是因为身边有贤能之人辅佐;社稷朝不保夕是因为人才都流失了。

人的力量是无穷的,人才是人中之杰,其力量更是无穷的,人才的重要性绝对不容忽视,谁忽视了人才,谁就掘掉了事业的根基。曾国藩深谙人才之重要性,他始终把人才作为事业成功的基石。曾国藩在事业发展过程中,还逐渐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人才观点,从认识人才、察视人才,到吸纳人才、任用人才,从培养人才、选拔人才,到推荐人才、评价人才,他无不有先见之明、过人之举。后人评之有超凡的识人之眼实不为过,其选拔、任用人才的观点值得我们深思。

解读

人才是事业成败的关键

人才的因素是事业成败的最关键因素。有贤者相助则败势亦可转危为安,弱势也可茁壮成长。当然事业也是成于贤才,损于庸才,败于小人。刘基作为朱明王朝开国元勋之一,也以长于谋略深受朱元璋器重,被朱元璋比为汉代的张良,称之为“吾子房也”。刘基元末曾经为官,目睹了当时社会政治的腐败。他把自己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用寓言杂论的方式表达出来,写成了一部奇特的著作叫《郁离子》。在这部政论著作中,用了二十多篇的文字专门讨论用人问题,既阐发了他一贯的用人思想,也明显地、巧妙地结合了当时的社会实际,尤其在用人问题上提出了诸多精辟的主张,因此也可以说,这是一部讨论用人与人才的名著。在这部著作中,刘基首先提出了去浮饰,求真才。言必称先王、三代,认为古人优于今人,慕虚名而不求实才,重古贤而轻今人是封建统治者常有的偏颇。刘基尖锐地批判这种陈腐观念。在著名的《良桐》篇中,他写道:有一位善于制琴的工匠叫工之侨,得到一块优质桐木,“砍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将琴献给主管宫廷礼乐的官员太常。太常看了看摇头说,这不是古物。工之侨将琴带回,“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字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琴被挖出之后,“抱之以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稀世之宝也’。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也,而不早图之,其与亡也。’”

一把好琴,因新制“弗古”,被弃之不取,一旦弄假仿古,身价百倍。这不仅是一把琴,而是整个社会的偏见。工之侨因此兴叹,避世深山,实际是刘基的自喻。从反复古的意义上说,刘基的用人思想是有革新意义的。

刘基又以马喻人才。在《八骏》这篇文章中,叙述善于识马的造父死后,人们不能识马,仅以产地判别马的好坏。以冀产为优,非冀产为劣,在王宫群马之中,以冀产马为上乘,作为君王乘驾之马;以杂色马为中乘,作为战时用马,而以冀州以北的马为下乘,供公卿骑用。而江淮之马只算是散马,只服杂役。其养马者也以此划分等级。后来,强盗侵入宫中,紧急调马参战,内厩推辞说:“我是君王外出乘的马,不应我去!”外厩说:“你食多而用少,为什么先让我上阵?”结果互相推诿,许多马匹反被强盗劫走。此文以马喻人,指出对人的使用不能因地域、民族而区分高下、尊卑,只能依据真实才能。与去浮饰、求真才相辅的是去假象、辨真伪。

人有善恶,才有真伪,历代有不少恶徒小人冒充贤才而招致祸患的。刘基举例说,战国时楚国春申君虽称门客三千,但良莠不辨。“门下无非狗偷鼠窃无赖之人。食之以玉食,荐之以珠履,将望之以国士之报……春申君不寤,卒为李园所杀,而门下之士无一能报者。”人才的善恶与药草一样颇多假象,因而需透过表面鉴别。刘基以采药喻辨别人才:一位山中有经验的老丈介绍说:岷山之阴有一种药名叫“黄良”,此药“味如人胆,禀性酷烈,不能容物”,外表丑恶。然而,将黄良“煮而服之,推去百恶,破症解结,无秽不涤,烦疴毒热,一扫无迹”,分明是一种苦口性烈的高效良药;另外一种草“其状如葵,叶露滴人,流为疮质,刻骨绝筋,名曰断肠之草”,这种草,外形美好,实为恶毒。因而“无求美弗得,而为形似者所误”。

在现代社会,重视人才的观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一个没有人才意识的领导者不是称职的领导者,想成就事业者,请从吸纳人才开始吧!

6.勤俭的人才会真正的富有

【原典】

富在迎来,贫在弃时。

【张氏注曰】

唐尧之节俭,李悝之尽地利,越王勾践之十年生聚,汉之平准,皆所以迎来之术也。

【王氏点评】

富起于勤俭,时未至,而可预办。谨身节用,营运生财之道,其家必富,不失其所。贫生于怠惰,好奢纵欲,不务其本,家道必贫,失其时也。

【译释】

富有是因为勤劳节俭,贫穷是因为骄奢淫逸。

要使国富民强,百姓知礼节晓荣辱,廪实为要,勤劳为本,商贸为道。明代人李晋德著有《商贾醒迷》一书,堪称“商典”,该书中有这样几段话:

商人如果不俭省节约,怜惜钱财,那就是辜负了自己披星戴月、跋山涉水的辛苦经营。作为一个商人,不辞艰难,不分昼夜,登山涉水,浪迹四海,所追求的一点点利润,都从惊心恐惧、辛勤劳作中得来的,如果对自己的钱财不俭省、爱护和怜惜,那么自己辛苦劳碌还有什么意义呢?

能够创造财富,又能够把持住家业,那么即使经受风雨、漂泊四海,又有何妨?

解读

理财的关键是要懂得节俭

在现代企业中理财,首要的任务仍然是节俭。没有一个成功的理财者是靠“铺张浪费”而发家致富的。

节俭是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也可以说是使事业成功的因素。

“勿以善小而不为。”节俭也是一样,不论大小。

一旦事业开始,对天性节俭的人而言,其成功机会较才华相同者要多。而节俭的人,他知道只有减少开支和成本才有赚钱机会,而在今天高度竞争的市场里,即使在小方面去节俭,聚少成多,也是很可观的,甚至造成赚钱和赔钱的区别。

除此之外,对一个有节俭习惯的人而言,他似乎永远有一笔积蓄。以防不时之需。必要时可使他渡过难关,或使他有扩张和改进的机会,而不必去借钱。

聪明的人都知道,能做到“节俭再节俭”,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在生活中如果你能经常节俭,直到成为你的第二天性,你就会在事业上,收到由这些为你带来的利益。

从节俭到奢侈很容易,从奢侈再到节俭却很艰难。吃饭穿衣,如果能想到来之不易,就不会轻易浪费。一桌酒席,可以置办好几天的粗茶淡饭,一匹纱绢,能做好几件的衣服……有的时候要常想着没有的时候,不要等到没有的时候再想有的时候,如果这样,子子孙孙都能享受温饱了。

在过去的农业社会,一个家族的兴起,往往是经过数代的努力积聚而来的,为了让后代子孙能体会先人创业的艰辛,善守其成,所以常在宗族的祠堂前写下祖宗的教诲,要后代子孙谨记于心。现在我们虽然已经很少看到这一类古老的祠堂,但是我们心中的祠堂又岂在少数?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无一不是先人艰辛缔造的,这历史的殿宇,文化的庙堂,便是整个民族的大祠堂。

7.为上者要避免下属多疑

【原典】

上无常操,下多疑心。

【张氏注曰】

躁静无常,喜怒不节;群情猜疑,莫能自安。

【王氏点评】

喜怒不常,言无诚信;心不忠正,赏罚不明。所行无定准之法,语言无忠信之诚。人生疑怨,事业难成。

【译释】

上位者反复无常,言行不一,部属必生猜疑之心,以求自保。

身为领导者要公正克己,不偏不向,不急不躁,只有这样才能让下属安心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如果掌握权力的人主喜怒哀乐无常,按照自己的喜好做事而不顾下属的感受,进退举止没有一个人君的样子;或者管理者急功近利,目光短浅,频繁制定各种政策法规,而且各项政策互相抵触,那么,下属们就会无所适从,疑虑重重。一个国家、一个公司的混乱往往由此而生。

解读

领导者不可厚此薄彼

领导者在与下级关系的处理上,要一视同仁,同等对待,不分彼此,不分亲疏。不能因外界或个人情绪的影响,表现得时冷时热、躁静无常。

当然,有的领导者并无厚此薄彼之意,但在实际工作中,难免愿意接触与自己爱好相似、脾气相近的下级,无形中冷落了另一部分下级。

因此,领导者要适当地调整情绪,增加与自己性格爱好不同的下级的交往,尤其对那些曾反对过自己且反对错了的下级,更需要经常交流感情,防止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和隔阂。有的领导者对工作能力强、得心应手的下级,亲密度能够一如既往。而对工作能力较弱,或话不投机的下级,亲密度不能持久甚至冷眼相看,这样关系就会逐渐疏远。

有一种倾向值得注意:有的领导者把同下级建立亲密无间的感情和迁就照顾错误地等同起来。对下级的一些不合理,甚至无理要求也一味迁就,以感情代替原则,把纯洁的同事之间的感情庸俗化。这样做,从长远和实质上看是把下级引入了一个误区。而且,用放弃原则来维持同下级的感情,虽然一时起点作用,但时间一长,“感情大厦”难免会土崩瓦解。

某一公司主管,对于部属的人事考核,感到很伤脑筋,于是想到,索性给全体一样的分数,而后向上级解释:“不管哪一个,看起来都很不错,所以……”

其实,即使是同一学校的毕业生,也并不意味着会有相同的能力,因而采取这种评分的方法,多是由于主管本身缺乏判断力的缘故。表面看来,好像做到了平等待遇,而事实上,再也没有比这更不平等的了。

要真正做到平等,就必须对每一位部属的个性、能力、特点,做一区别,定出一个基准,在平等的基准上,找出个别的差异,这才叫作平等。

作为一个优秀的主管,在平常的行事中,就应该一碗水端平。确立平等的标准和态度,一脱离标准,就要亲自反省,如此才能获得部属的信赖。

8.不轻慢上级不侮辱下级

【原典】

轻上生罪,侮下无亲。近臣不重,远臣轻之。

【张氏注曰】

轻上无礼,侮下无恩。淮南王言:去平津侯如发蒙耳。

【王氏点评】

承应君王,当志诚恭敬;若生轻慢,必受其责。安抚士民,可施深恩、厚惠;侵慢于人,必招其怨。轻蔑于上,自得其罪;欺罔于人,必不相亲。君不圣明,礼衰、法乱;臣不匡政,其国危亡。君王不能修德行政,大臣无谨惧之心;公卿失尊敬之礼,边起轻慢之心。近不奉王命,远不尊朝廷;君上者,须要知之。

【译释】

轻慢上级难免会罪及自身,侮辱怠慢下级难免会众叛亲离。看不起身边的亲信大臣,留在身边却不重用,其他的臣子就会轻视叛逆。

上级对下级以礼相待,下级自然回报以忠诚,这是君臣相处之常道。如果为下级的对上级居功轻慢,那么上级即使软弱无能,也会忍无可忍,做下级的轻则削职,重则亡身。从另一个角度看,上级如果喜怒无常,欺凌侮辱下级,下级就不会亲近他,他就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政策法令就无法实现上下畅通。历史上许多弑君犯上事件,多数因此而发生。

解读

切忌侮辱下属斥责要讲究方式

有效的御人离不开必要的批评,但不能粗暴,也切忌侮辱,一定要讲究方式。

对于外向型性格者,大可毫不客气地纠正其错误。因为,此种类型者在被斥责之后,通常不会留下后遗症。换言之,他们懂得如何将遭受斥责的不甘心理向外扩散,脑中余留下的只是教导的内容。甚至上司若对他们大发雷霆时,他们反而能提高接受的程度。

然而,对于内向性格的人则不可采取前述的方法。由于内向性格者在受到责骂时,情绪会变得非常紧张,且往往将不甘心理积沉于心底。如此一来,不但无法将痛苦往外扩散反而可能因此萎靡不振。对于这种类型的人,可融批评于表扬之中,即先表扬,后批评,在被批评者自尊心理的天平两边各加上相同的砝码,使他保持心理平衡,理智地接受批评。

身为上司,如果只是指出对方的错误,而不是见了面就加以痛斥,相信下属将不至于产生诸如上面的想法,而觉得上司并不是在指责自己的为人,只是针对自己在工作中的过失罢了!于是便会虚心学习,努力谋求改进。愿意更进一步地接受上级的批评和指导,从而使上级的统御力大大地增强。

例如,商店某售货员在柜台内违反工作纪律与人闲聊,经理批评她的方法是,早晨上班见面时,先夸奖她穿戴得体,打扮漂亮,在她受到夸奖而心情愉快时,这才对她严肃地说,你今后在工作时间要多注意柜台纪律。显然,这种批评很容易为人接受。因为人受称赞后再听批评,心里不会不是滋味的。

有些领导喜欢“痛打落水狗”,下属越是认错,他咆哮得越是厉害。他心里是这样想的:“我说的话,你不放在心上,出了事你倒来认错,不行,我不能放过你。”或者:“我说你不对,你还不认错,现在认错也晚了!”

这样的谈话进行到后来会是什么结果呢?一种可能,是被骂之人垂头丧气,假若是女性,还可能号啕大哭而去。另一种可能,则是被骂之人忍无可忍,勃然大怒,重新“翻案”,大闹一场而去。

这时候,挨骂下属的心情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就是认为:“我已经认了错,你还抓住我不放,实在太过分了。在这种领导手下,叫人怎么过得下去?”性格比较怯懦的人会因此而丧失信心,刚强的人则说不定会发起怒来。

显然,领导这样做是不明智的。

有的领导说:“不是我得理不让人,这家伙一贯如此。做事的时候漫不经心,出了问题却嬉皮笑脸地认个错就想了事,我怎么能不管他?”

的确有这样的人。即使这样的人,在他认错之后再大加指责仍是不高明的。不论真认错假认错,认错本身总不是坏事,所以你先得把它肯定下来,然后顺着认错的思路继续下去: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错误造成了什么后果?怎样弥补由于这一错误而造成的损失?如何防止再犯类似错误?等等。只要把这些问题、尤其是最后一个问题解决了,批评指责的目的也就达到了,管他是真认错还是假认错呢?

要知道,一千个犯错误的下属,就有一千条理由可以为自己所犯的错误作解释、辩护。下属有能力自我反省,在挨批评之前就认错,实在是很不错了。当下属说:“我错了”,当领导的还不能原谅他,那实在不能说是个高明的领导。

此外,对领导批评之后即能认错道歉的下属也不用太责备,特别是一些极轻微的错,第一次犯错误和不小心犯错误等,只要稍微提醒他一下即可。

犯错误是第一阶段,认错是第二阶段,改错是第三阶段。不管是经过批评后认错,还是未经批评而主动认错,都说明他已到达第二阶段,当领导的只能努力帮助他迈向第三阶段。

9.是“信”还是“疑”

【原典】

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

【张氏注曰】

暗也,明也。

【王氏点评】

自起疑心,不信忠直良言,是为昏暗;己若诚信,必不疑于贤人,是为聪明。

【译释】

自己怀疑自己,则不会相信别人;自己相信自己,则不会怀疑别人。

黄石公的意思是说,是信还是疑,不可一概而论,要分具体情况。自疑疑人,是由于对局势不清,情况不明;自信信人,是由于全局在胸,机先在手。

解读

不可轻易相信也不可轻易怀疑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孔子说:“大家都讨厌的人或事,不要轻易相信,必须自己加以考察后做判断;大家都认为好的人和事,也不要随从,还要自己再观察,然后做结论。”

孔子提出的这一主张,既抓住了人们认识并判断事物的错误所在,又恰到好处地点明了正确认识、判断事物的途径和方法,它是我们为人处世不可忽视的重要策略。历史上大量正反事例,也反复印证了它的必要性。要“不疑人,也不受人欺”,哪一方面有了偏失,都会带来危害。

周公曾辅助周武王灭殷建立周朝,不幸,武王灭殷后,就病重不起。在武王生病期间,周公十分担忧,便写了一篇祷文,请求上天让自己代武王而死。史官把周公的祈祷记在典册上,放进用金绳索捆的匣子里,珍藏起来。武王逝世后,武王的儿子成王继位,因年纪小,不能管理国家大事,就由周公代理。这时,周公的哥哥管叔、弟弟蔡叔等人,对周公代管政事大为不满,一方面到处散布流言,说周公要篡夺王位;另一方面组织力量联络已归降周朝的纣王儿子武庚,策划叛乱。周公为避开锋芒,只好避居东都。周成王对这些传言,将信将疑。他看到周公不但在武王执政时期表现出忠心耿耿,尤其在自己年幼即位时,他代管朝政,处理政事井井有条,对自己、对母后也是毕恭毕敬,当自己能亲政时,毫不犹豫地把政权交给自己,由此看来,流言不可信。可是不相信吧,又觉得周公是先朝元老,自己年轻力量单薄、根基不牢,流言也绝非空穴来风,一时拿不定主意。不过他并未贸然对周公采取非礼的行动。不久成王发现了周公所写的祷文,才深切地了解到周公对周王朝的忠诚,很受感动,于是派人接回周公,帮助治理国家,并派他率领部队平定了武庚、管叔和蔡叔的叛乱。

对于众人的意见、社会的传言,信还是不信,都不能盲目,既不要盲目相信,也不要盲目不信。正确的态度、重要的途径是必须“察”之。察传言所讲事物的原委、内情,察自己对传言所指对象的了解深度、广度和正确度,尤其要察散布传言者的动机、目的,有了这几“察”,才能尽量不做出错误的举动。

10.狂妄邪恶的人不会有正直的朋友

【原典】

枉士无直友。

【张氏注曰】

李逢吉之友,则“八关”、“十六子”之徒是也。

【王氏点评】

谄曲、奸邪之人,必无志诚之友。

【译释】

对待别人狂妄而邪恶,这样的人不会有正直善良的朋友。

有句话说: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你。这是处世交友的基本原则。只有真心对待别人,自己才会有真正的朋友。

解读

仁义之人自有仁义的朋友

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广招天下宾客,不管宾客有无才能,他都一律以礼相待,奉为上宾。

有人劝孟尝君不要这样,说:“你志在求取贤人,帮助你建功立业,如今很多无才无德的人混了进来,骗吃骗喝,而你却视而不见?”

“我只不过破费些钱财,可赶走他们,他们就会以我为仇了,谁知道会有什么祸事发生呢?”

孟尝君这样仁义,可有人还是不领情,一个宾客竟和他的一位小老婆暗地里私通。孟尝君知道后并未主张惩治那个宾客,反而为他开脱说:“男人喜爱美色,这是人之常情。要怪,也要怪我的小妾淫荡无耻了。如果她遵守妇道,这种事就不会发生了。”

孟尝君的手下又气又怒,坚持要把那个宾客治罪,他们说:“你讲仁义,原谅他人的过错,所以他们才会胆子越来越大。如今这种无耻的事都出来了,再不严办,我们都没脸待下去。你三番两次替坏人说话,你到底为了什么呢?”

孟尝君说:“为了我自己啊!我树大招风,说不上哪一天就会大难临头,到了那时,只有我的仁义才会救我。人心都是肉长的,我今天给人留条活路,他日人家才会卖力帮我。这也是我不咄咄逼人的原因。”

一年之后,孟尝君又推荐那个宾客到卫国为官。那个宾客感动万分,日夜思想报答孟尝君的恩情。

后来,齐国和卫国关系恶化,卫国国君想要联合其他诸侯攻打齐国。这时,那个宾客冒死进谏,他对卫国国君说:“我并没有什么才能,多亏孟尝君的推荐,这才被大王器重。大王和齐国交战违背盟约,也不会占什么便宜,不该草率。大王如果坚持攻打齐国,我就死在大王的面前。”

在那位宾客的努力下,齐国避免了战祸,度过了危机。孟尝君受过多次挫折,都依赖他的宾客之力一一化解。他关心别人,为他人着想,结果受惠最多的还是他自己。这就是他屹立不倒的根本原因。

许多人求功心切,为达到自己的目的,损人利己,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快快有成,其实他们大错特错了。成功需要别人相助,灾难更需要他人援手克服,没有朋友便会死路一条。如果一个人极端自私,人们自会处处和他过不去,拆他的台,这样的人绝不会有大成就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不要总想如何去得,而是要学会如何去舍,懂得了付出才会懂得取得,有付出才能有回报,没有无回报的付出,同样也没有无付出的回报,付出越大,回报越大。为人为己也是如此,只有为别人着想,别人反过来才会帮助自己。

11.有好领导才有好下属

【原典】

曲上无直下,危国无贤人,乱政无善人。

【张氏注曰】

元帝之臣则弘恭、石显是也。非无贤人、善人,不能用故也。

【王氏点评】

不仁无道之君,下无直谏之士。士无良友,不能立身;君无贤相,必遭危亡。谗人当权,恃奸邪榇害忠良,其国必危。君子在野,无名位,不能行政;若得贤明之士,辅君行政,岂有危亡之患?纵仁善之人,不在其位,难以匡政、直言。君不圣明,其政必乱。

【译释】

上级不正,下级自然也没什么好德行,这样一来,国家走向穷途末路,政坛必然也跟着混乱不堪,最终也就导致贤能和善良之人不复存在了。

所谓“上有所好,下有所效”,居高位者品德不规,邪癖放浪,身边总要聚集一帮子投其所好的奸佞小人或臭味相投的怪诞之徒。楚王好细腰,国中尽饿人;汉元帝庸弱无能,才导致弘恭、石显这两个奸宦专权误国;宋徽宗爱踢球,因重用高俅而客死他乡;此类事例,俯拾皆是。

解读

要想吏治清廉用人者应以身作则

励精图治的帝王无不希望臣下厉行节俭,而很多帝王不明白的是,只有帝王躬行节俭,才能倡起节俭的吏治风尚。

康熙不尚空谈,注重实践。他对以皇帝个人享受荣华富贵为中心内容、劳民伤财的大兴土木举动不感兴趣。康熙八年,只有十六岁的康熙就有过出色的表现。当时,因乾清宫交泰殿的栋梁朽坏,孝庄太皇太后提出拆掉重建,以作康熙听政之地。康熙是孝子贤孙,不敢违背祖母的意图,但却批示工部:不求华丽、高贵,只令朴实、坚固、耐用,他学习古人,如陶唐时代茅茨不剪,采椽不斫,夏禹时代宫室是卑,与民同乐,先化后乐,以做天下楷模。

二十四年十月,康熙帝对掌膳食官员说:现在的酥油、乳酒等物品,供给有余,收取足用则已,不可过多。蒙古地方很贫穷,收取者减少,则平民百姓日用所需,就可以满足。

三十一年十月,他又说:停止进献新芽菜,凡是有类于此者,俱应停止。因为运送官员劳苦,烦扰地方,于地方百姓有系,省一件进贡,如同去掉一块病。

三十四年十二月,户部报告说:吉林乌拉地区打捕貉鼠不足额,供应不上,管理此事的官员应该议罪。康熙帝说:数年以来经常捕打,所以貉少,只能维持原数而已。就因为不够数,讨论处分有关的人员,等于给无辜者加罪。实在不公。如果得不到上等的貉皮,朕但愿少穿一件貂皮大衣,那有什么关系?而且貉价非常昂贵,又不是必需品,朕也没有必要非享用不可。命令有关部门转告乌拉将军酌情办理。

关于康熙个人的日常生活,比起他能支配的财富,比起其他帝王的豪华,那是极其简朴的。法国天主教传教主白晋于康熙二十一年到北京,曾为康熙讲授天文历法及医学、化学、药理学等西洋科学知识,出入宫廷,对康熙的日常生活了解得很细。他在向法王路易十四的报告中做了详细介绍:

从康熙皇帝可以任意支配的无数财宝来看,由于国家辽阔而富饶,他无疑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君主。但是,康熙皇帝个人的生活用品绝不是奢侈豪华的,生活简单而朴素。在帝王中是没有先例的。实际上,像康熙这样闻名天下的皇帝,吃的应该是山珍海味,用的应该是适应中国高贵传统的金银器皿。可是他却满足于最普通的食物,绝不追求特殊的美味,而且吃得很少,在饮食上看他从没有铺张浪费的情况。

从日常的服饰和日用品方面,也可以看出康熙皇帝崇尚朴素的美德。冬天,他穿的是用两三张黑貉皮和普通貉皮缝制的皮袍,这种皮袍在宫廷中是极普通的。此外,就是用非常普通的丝织品缝制的御衣,这种丝织品即便在中国民间也是一般的,只是穷苦人不穿而已。在阴雨连绵的日子里,他常常穿一件羊毛呢绒外套,这种外套在中国也被认为是一般的服装。在夏季,有时看到他穿着用尊麻布做的上衣,尊麻布也是老百姓家中常用的。除了举行什么仪式的日子外,从他的装束上能够看到的唯一奢华的东西,就是夏天他的帽檐上镶着一颗大珍珠。这是满族人的风俗习惯,也是帝王的标志。在不适于骑马的季节,康熙皇帝在皇城内外乘坐一种用人抬的椅子(肩舆)。这种椅子实际上是一种木制的轿,粗糙的木材上面涂着些颜色,有些地方镶嵌着铜板,并装饰着两三处胶和金粉木雕。骑马外出时几乎也是同样的朴素。御用马具只不过是一副漂亮的镀金铁马镫和一根金黄色的线织绳,随从人员也有节制。

康熙的信条是: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常思此言而不敢有过。奉行此言便是能行节俭,不搞特殊。

为说明勤俭的深刻意义,康熙帝曾做《勤俭论》一文,主要宣讲勤俭对治理国家、改善人民生活、移风易俗的作用和影响。

俭可养廉,廉必清政,政通人和乃民心所向。康熙帝从国家的命运前途的高度来认识节俭,既要开源,又注重节流,实在是高人一筹。对于后来的领导者,康熙帝当是一个好榜样。

12.对于贤能之人要厚待而养之

【原典】

爱人深者求贤急,乐得贤者养人厚。

【张氏注曰】

人不能自爱,待贤而爱之;人不能自养,待贤而养之。

【王氏点评】

若要治国安民,必得贤臣良相。如周公摄正辅佐成王,或梳头、吃饭其间,闻有宾至,三遍握发,三番吐哺,以待迎之。欲要成就国家大事,如周公忧国、爱贤,好名至今传说。聚人必须恩义,养贤必以重禄;恩义聚人,遇危难舍命相报。重禄养贤,辄国事必行中正。如孟尝君养三千客,内有鸡鸣狗盗者,皆恭养、敬重。于他后遇患难,狗盗秦国孤裘,鸡鸣函谷关下,身得免难,还于本国。孟尝君能养贤,至今传说。

【译释】

爱惜人才的领导者都是求贤若渴,得到贤能之人后他们都会厚待之。

古人将贤才称为“国之大宝”。真正有志于天下,心诚爱才的当权者,不但求贤若渴,而且一旦得到治世之才,就不惜钱财,给予丰厚的待遇。因为凡是明主,都知道人才是事业的第一要务。

解读

真正的人才一定要厚待之

前面已经讲过,战国时齐国的孟尝君对所养宾客士人不分贵贱,皆加以厚待。这一节具体要说的是那个叫冯谖的人。

齐国人士冯谖因为贫穷得无以自存,便去投靠孟尝君,当孟尝君问他有何爱好和才能时,他竟坦然地答道:“客无好也”,“客无能也”。尽管如此,孟尝君仍然是“笑而受之”。在这种情况下,冯谖本应安于现状,为能做孟尝君的门客而心满意足。然而,冯谖却似乎没有注意到自己仰人鼻息的处境,反倒对自己所受的待遇一再公开表示不满,而且要求越来越高。有一天,他靠着柱子弹着他的剑,高声唱道:“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孟尝君左右办事的人把这件事告诉了孟尝君,孟尝君答应了他的要求。不久,冯谖又弹剑唱道:“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孟尝君的门客们都讥笑他,但孟尝君还是满足了他的要求。谁料不几天,冯谖又弹剑唱起他新的要求来:“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的门客们对他一再无理的要求都开始厌恶起来,责怪他太贪得无厌。可孟尝君却关心地询问冯谖:“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得知后立刻派人供给他老母衣食所用,不使之缺乏。从此,冯谖不再弹剑作歌了,并且竭力为自己的主子出谋划策,奔走效劳。

一次,冯谖到孟尝君的封地薛(今山东滕州)去收债,冯谖假借孟尝君的名义,把收债债券全部当众烧毁,以笼络人心。回去告诉主人,说是为他烧券市义。孟尝君见他空手而回,心中不悦。后来孟尝君遭到齐王罢官,回到薛地,老百姓感恩戴德,扶老携幼,远道前来迎接他,这时孟尝君才真正意识到冯谖为自己市义的重要意义,了解到冯谖是个有政治远见、才能卓越的人,以后便愈加对他尊重和信任。冯谖告诉孟尝君:“狡兔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于是冯谖又为其出使魏国,请魏王以厚金高位礼请孟尝君。齐王惧孟尝君为邻国所用,便收回成命,恢复了孟尝君的相位,并由此大大抬高了他的身价,使齐王有所顾忌而不敢对孟尝君轻举妄动。这是冯谖为孟尝君凿的第二窟。接着他又向孟尝君献计:“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以使孟尝君的封地不受侵犯。宗庙建成后,冯谖说:“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果然再没有祸患,这全靠冯谖的计谋。当然,归根结底,主要还是靠孟尝君的礼贤下士、厚待宾客的做法。

在现实当中,有些领导者的想法就很天真,他们既要黄牛能耕田,又要黄牛不吃草,这种不付出成本就想收获的想法和做法都是用人之大忌,为贤明的领导和用人者所不取。

13.吸引人才要有一个好的大环境

【原典】

国将霸者士皆归,邦将亡者贤先避。地薄者,大物不产;水浅者,大鱼不游;树秃者,大禽不栖;林疏者,大兽不居。

【张氏注曰】

赵杀呜犊,故夫子临河而返。若微子去商,仲尼去鲁是也。此四者,以明人之浅则无道德,国之浅则无忠贤也。

【王氏点评】

地不肥厚,不能生长万物;沟渠浅窄,难以游于鲸鳌。君王量窄,不容正直忠良;不遇明主,岂肯尽心于朝。高鸟相林而栖,避害求安;贤臣择主而佐,立事成名。树无枝叶,大鸟难巢;林若稀疏,虎狼不居。君王心志不宽,仁义不广,智谋之人,必不相助。

【译释】

国家昌盛的时候贤能之人都会回归,国家要灭亡的时候贤能之人最先逃避。贫瘠的土地不会丰收,浅水养不了大鱼,秃树不会吸引大鸟来打窝,荒芜的树林也不会有大型的禽兽安居。

国家四海升平国富民强,天下贤士自然会投奔而来;相反,在一个民不聊生、摇摇欲坠的国家,那些贤能之士最先避之而后吉。

一个国家要吸引贤能良才,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大环境。这里用客观的自然现象作进一步说明,假如上自朝廷下至地方,不具备振兴国家的软环境,就必然不会吸引、凝聚大批人才,正像贫瘠的土地不产瑰伟的宝物,一洼浅水养不了大鱼,无枝之木大禽不依,疏落之林猛兽不栖一样。运筹帷幄的圣贤良才,自然不会流连于危乱之邦。

解读

管理上不可忽略的大环境小细节

对自己的公司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满,几乎是每个员工都有的。如果你遇到这种“消极抗争”的现象,首先要做的是从大环境方方面面的细节上认识员工的不满情绪。

让员工心存不满的大环境,通常有以下几个值得注意的细节:

薪酬与付出不符:大部分人都是为了生计才工作,这是最实际的问题。倘若所付出的劳动,不能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难免令人泄气。有些员工不得不做兼职,赚取外快,这样在工作时难免会精力不足,以致有所错漏,时间一长,造成同事投诉、上司更加不满的恶性循环。

管理者的态度专横:部属都是有自尊的,如果你的态度嚣张,或者他们称呼你时你却用鼻子哼一声作为回答,肯定会招来员工的不满或批评。

没有工休时间:这不是明文规定的休息时间,只是员工在工作期间稍事休息,活动活动,聊聊天,借此松弛一下紧张的神经和肌肉。如果公司要求员工不停地工作,连午餐、上厕所的时间都严格控制,似乎不近人情,员工疲乏之余便会埋怨顿生。

公司人手不足:因管理者的失策或疏忽,一时未能雇人将空缺填补,从而要其他员工分担额外的工作,令本来已忙碌的员工更感吃力。

未能公平对待员工:特别优待表现卓越的员工是无可厚非的,但完全不理会其他员工,甚至将他们一贯的努力抹杀,也是不公平的。

未获重视:所有的决策过程都没有员工参与的份儿;所提出的建议,上司都当成耳边风,根本没有被采纳的机会。

应酬太多:有一些管理者喜欢与部属接触,甚至要求员工在工余时间,搞一些午餐、晚餐或例会一类的活动,直接影响员工的私人生活。

必需品供应缺乏:在办公室中,文具是必需的办公用品,如行政部门有诸多限制,又要出示旧文具证明已不能用,又要签名做账等,好像乞讨般才能取得应用的物品,最令员工不满。

工资发放不准时:对辛劳整月的员工来说,“发薪日”就是他们一个月的指望,在银行排了半天队,才知道公司未发薪金,那份愤怒可想而知。

同事不合作:不是每个员工均具有互助精神,有些人专门喜欢将别人踏在脚下往高处爬。如果这时管理者不够精明,未能分辨是非善恶,又未加以引导,吃亏的一方一定会滋生对管理者的怨气。

加班没有额外补偿:很多公司只派工作给员工,要求他们在指定时间内完成,至于是否需要超时工作,公司一般不予理会。遇有员工投诉工作太多,必须抽出私人时间完成,管理者反而批评他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