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学而第一
12-20Ctrl+D 收藏本站
学《论语》,要怎么学
原文
《学而篇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华杉详解
这是《论语》的第一句,第一句要学好!才能学这本书。或者说,这本书一半在这第一句话里面,第一句学明白了,终身都会学,第一句没学明白,这本书也不用读了。
程颐说,读圣人书,要对每一句话,熟读玩味,“将圣人言语切己”,学以润身,放自己身上,切己体察,“不可当一场话说”,以为这句话好理解,轻飘飘放过了。
学习,什么是学?什么是习?
学,是行动反射,不是晓得些说法,是学到自己的行动中去。
《尚书》说:“学,效也。”就是效法,就是模仿,我要学他,就是效法他,模仿他。
学习《论语》,就是模仿孔子,孔子怎么说,我就怎么做,孔子怎么做,我也怎么做,这就是模仿。
所有的学习都是模仿,我们从小牙牙学语,就是模仿大人说话,每个人都是在模仿中长大。
你注意观察孩子对大人的模仿。我有两个儿子,小儿子三岁的时候,模仿他哥哥弹钢琴,他也拿一本琴谱架在那里,叮叮咚咚敲两下,然后翻一页,又叮叮咚咚胡乱敲几下,再翻一页,这就是模仿。他也不知道那琴谱是干什么的,但他观察到钢琴是这样弹的。
模仿,是学习的根本,因为模仿是行动,不是空谈,是照着去做。模仿定律,就是整个儒家思想的根基,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切在于修身,只要我做好自己,别人自然会模仿我,从一家模仿,到一国模仿,到全天下都模仿,这就是王天下。
所以万事只在率先垂范,我做到了,下面的人自然跟上,这就是领导力。
我如果没做到呢,上梁不正下梁歪,肯定天下大乱。
所以“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他不听我的,一定是我的表率还不够。
儒家是君子之学,君子,是品德高尚的人,也指在上位的领导者。所以儒学,首先是学习学,怎么学习;然后是自我修养和领导力。这是我们学《论语》主要要学习的内容。
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G.Tarde)最早对模仿进行研究,1890年出版了《模仿律》一书。他认为模仿是“基本的社会现象”,“一切社会行为都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模仿”,并提出了三个模仿律:
1、下降律:社会下层人士具有模仿社会上层人士的倾向。
2、几何级数律: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模仿一旦开始,便以几何级数增长,迅速蔓延。
3、先外后内律:个体对本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与选择,总是优先于外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
这模仿三定律的前两条,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学原理。
所以,学,就是照着做,学《论语》,就是一句一句地落实照着做,不愿意照着做,就不要学,浪费时间,你愿意按谁说的做,你就去学谁。全部时间花上去都不够用,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你不愿意照做的东西上。
有人说多学点不好吗?了解一下嘛,增加一点“国学素养”。
不好。我们小时候教室挂的标语“学海无涯苦作舟”,原话是庄子说的,不是这个意思,原话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生命有限,学海无涯,以有限的生命去追逐无限的知识,非把自己累趴下不可!要聚焦。不准备做,就不要学。
照着做,就是习,学习的习,不是复习,是练习。
习的繁体字是習,上面一个羽字,是鸟。《说文解字》:“習,鸟数飞也。”那小鸟跟妈妈学飞行,反复练习,终于——飞起来了!这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同“悦”,喜悦。飞起来了,多高兴啊!
你照着圣人说的做,最后证悟到了,果然是这样!身修了,家齐了,国治了,天下平了,我的天呐!真是这样!那样的快乐,无比的快乐!
我们到不了治国平天下那位置,但你总有一个家庭,有公司,有客户,有一个小团队,你从《论语》的自我修养和领导力之学里面,真的学到了,用上了,改变了自己,改变了你的小团队,改变了公司,改变了客户,周围的世界都回报你,你就改变了世界,这时候不亦说乎!
所以这“习”,不是复习,你学《论语》,反复复习,全会背诵了,又怎样?《朱子近思录》里说:“明道先生以记诵博识为玩物丧志。”明道先生,是程颢,他说读书都背得,那是玩物丧志!为什么,因为你把它背得,往往是为了当众表演,是学以为人,以图人知,不是学以润身,落实行动。王阳明也说了:“哪个要你记得?你若记得,便不晓得。你若晓得,不必记得。”
《论语》怎么学,是“行动学习”。
如何行动?就是王阳明说的知行合一,人人皆可为圣人。如何做圣人,你把圣人说的那道理都记得了,就用在自己的日用常行,应事待人接物中,每应一事,接一物,待一人,比如洒扫应对,端茶倒水,迎来送往,每件事想一想,如果是孔子,他会怎么做?比如送客,孔子是要站在大门口眺望,一直到客人走远了,不回头了,看不见了,才转身进屋,那我送客,也等到客人的车转弯看不见了才停止挥手告别,转身进屋。这样一来,今天我送客这件事,就算是孔子来做,他也不过如此,和我一样,这件事上,我就是圣人了,如此形成意识习惯,每件事都这样落实下去,其修身精进,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妙不可言。
学习,是一种行动,决定行动了,就可以接着往下学习了。
不要以为我知道,别人就有义务知道
原文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华杉详解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是同类,是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那是人生一大乐事。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家不理解我,我也不生气,那不才是君子吗?
这后一句才是重点!人人都熟悉前一句,因为不管什么人,都有共鸣。
“人不知而不愠”,这问题就大了,我们都是“人不知而愠”,人家不理解自己,就郁闷,就生气,这是人人都有的大毛病!但是我们学习呢,往往是自己有病的地方,看不见病,也看不见药;没病的地方,倒是喜欢得眉飞色舞,那就是不进步的原因了。我是看了好多遍《论语》,某一天才注意思考这一句,才知道自己病得不轻,现在才开始努力改正。
人不知我,不知什么呢?
从孔子来说,是自己学问太大太高了,别人理解不了,你怎么跟他说,他也不懂。终于,他以为他懂了,其实他“懂”的,根本不是你说的那回事!
这时候,不生气,才是君子。
我们常常训斥下属:“你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或背地里埋怨客户:“唉呀!我简直跟他没法说!怎么说他也不明白!”
我们反过来想一想,别人知道的事,我们又都知道吗?不要认为别人跟自己一样,我知道的,人家就有义务知道;我认为很简单很简单的道理,别人也应该很明白。也有一些对于别人来说很简单的事,我们根本弄不了呢!
还有一种不知,是所谓“怀才不遇”,我有能力,但别人却不知道,上级不知道,于是愤激在心。
家庭矛盾,男女恋爱,怨恨的根源都在“人不知而愠”。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句话已经说透了,就是要切己体察,时刻注意,修习实践。“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当“阿弥陀佛”去念、去练。
孝悌是为仁之本
原文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华杉详解
有子,姓有名若,孔子的学生。在《论语》中,孔子的学生都称名字,颜回也是名字,没有称颜子。只有有若和曾参,一直称有子、曾子,另外冉有和闵子骞(qiān)偶尔称子。所以有人推测《论语》主要是有若和曾参的弟子撰述的。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孝敬父母叫“孝”,敬爱兄长叫“弟”,即悌。在家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的,这种人是很少的。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规矩老实,不好触犯上级,却能作乱造反的,这种人根本没有。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程颐说,“孝弟”,是一种顺德,和顺之德,“孝弟”之人,就不会有犯上悖逆之事。德有本,本立则道充大。孝悌是在自己家,然后仁爱及于物。儒家叫爱人悯物,不仅爱人,也珍惜物品。在五星级酒店西餐厅吃饭,那餐巾纸特别厚特别大,使用的时候,撕成两张节约着用,这就是悯物。
在家孝悌的人,自然养成仁爱之本,所谓亲亲而仁民也。先爱自己家人,然后才会爱别人,自己家人都不爱,不可能对别人有真情。
孝悌是为仁之本。儒家强调孝悌,不仅仅是一种家庭观念,而是强调爱自己家人是仁爱之本,“亲亲爱人悯物”,只有爱自己家人的人,才有可能爱别人,爱国家,爱地球。如果一个人都不爱自己的家人,却说他爱国家,那必是奸恶之人,他就会行犯上作乱之事,正潜伏着呢!
从说话的语气和神色,最可以观察人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华杉详解
“巧言”,就是花言巧语。“令色”,“令”是善,就是伪善的神色,巴结人的神色。
朱熹说:“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悦人,则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满脸堆笑,满嘴涂蜜,只是装饰表面,讨对方欢心。这时候,就人欲放肆,而本心之德没了。谁的人欲放肆呢?一是那被巴结的人;二是那溜须巴结的人,他的人欲藏着等机会放肆。这样的人,“鲜矣仁!”仁德是不会多的。
巧言令色的奸臣自然不是好东西,而那种因为心中懦弱、患得患失、怕对不上领导意思,领导就不喜欢我,我的地位利益就受影响了,而顺着领导意思说话的人,也是不仁之人。
张居正说:“其丧德于己耳。若究其害,则又足以丧人之德。”他首先是自己的仁德没了,而祸害在于足以让对方也丧失仁德。
张居正说,说话的语气和神色,都是内心世界的反映,最可以观察人。有德的人,语气神色都很正。如果善为甘美之辞,迁就是非,阿谀奉承,让听的人高兴,那就是巧言。刻意为谦卑谄媚之色,“柔顺侧媚”,迎合对方的意思,那就是令色。人之常情,都喜欢别人顺着自己,见到甜言蜜语的人,就很容易喜欢他、亲近他。喜欢他,就察觉不到他的奸猾,由此变乱是非,中伤好人,以至于倾家破国,这样的事有很多,所以用人不可不察也。
那么圣人君子是怎样呢?
朱熹说:“圣人辞不迫切。”圣人说话,不着急,不急于去引导对方,更没有私藏不可告人的目的,也不为自己的利益。他只是说出自己的观点,你听,他很高兴,你不听,他有耐心。前面学过:“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所以程颐说:“知巧言令色之鲜仁,则知仁矣!”懂得巧言令色之不仁,就懂得什么是仁了。
每天要问自己的三件事
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华杉详解
这就是著名的“三省”。
曾子,名曾参,孔子晚年弟子,也是最有成就、最受尊崇的儒家人物之一,四书中的《大学》就是他写的。而“吾日三省吾身”,是他创立的影响巨大的修身方法。每天三次省察自己,问自己三个问题。
“三省”人人都熟悉,但谁真正每天都记得问自己这三个问题呢?所以朱熹说读书要切己体察,一定要对照自己,学而时习之,学了就要练习,就像每天到时候就刷牙一样,应该坚持练习问自己这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为人谋而不忠乎?”
“忠”,朱熹说“尽己之谓忠”,是尽心,尽自己最大努力。替人办事,尽心竭力了吗?
这一问,恐怕就把自己问倒了。我们有时替人办事,恐怕就是苟且粗略,而不肯尽心。我检查自己,工作上客户交给我的事,还算比较尽心,也不敢说竭力。而有时候家里人,比如我妈妈,或者我太太交办的事,或者儿子交办的事,就容易忘记,或者办了,是办给他们看的——我给你办了,但没办好,没办彻底,因为我那么忙嘛,我已经给你办了嘛!实在没办好不能怪我了。
但我让我妈妈办的事,每一件小事,她都当天大的事,我只要跟她说了,我心里踏实得很!
这一问,就问出自己要进步的地方了。
历来老板挑选人,不管他是否聪明智慧,最重要的一条——是否实心办事,这就是为人谋而忠。
第二个问题,“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朱熹说“以实之谓信”,就是实心相与。这个“信”,不只是说到做到,言而有信,而是时时刻刻,对谁都真心实意,没有虚情假意。
这一条,又难做了。怎么能对谁都实心呢?本身就虚情假意的人,咱们就不去说他了。问咱们自己,是不是也经常有虚情假意的时候呢?或者不愿意得罪对方,或者为了讨对方欢喜,就“巧言令色”了。有时候我们非常不喜欢对方,但省得跟人啰嗦麻烦,也假装欢喜。这样的表演,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做。
你要是选择不做这样的表演,似乎不太可能。要时刻把自己的真心实意让人看见,需要很强大的力量,需要内心强大,需要自己去体会,去选择,这是没法写出来的。
第三个问题,“传不习乎?”
这是讲学习了,“传”,是传授;习,是“学而时习之”的习,是温习、练习、演习。
老师传授的知识,我温习了吗?练习了吗?
我们上学都有体会,听课似乎都懂了,一做习题就不会了。如果不去做题,都不知道自己不会,还以为自己会了。多可怕!
所以每天学的东西,一定要及时复习,一定要马上练习,放事上演习,才知道自己到底学没学到手。“传不习乎”,后来王阳明的弟子记录王阳明的思想,那本书就叫《传习录》,就是老师传授,学生温习、练习的记录。而王阳明讲学习,就强调“放事上琢磨”,你不放在具体事情上琢磨推演,并且经历过、运用上了,就不算真正学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个问题,平时背得滚瓜烂熟,但是认真切己体察,事上琢磨,问问自己,一条也没做到,可怕!所以儒家说要戒慎恐惧,时刻警醒自己,这就是修身的自修心法了。
人人都是“民之父母”
原文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华杉详解
“道”,是治。“乘”,是四匹马拉的战车,千乘之国,是有一千辆战车的国家。
孔子这是讲治国了,治理一个中等诸侯国,怎么治理呢?他说有五大要件:
第一,是要敬事。面对每一件事,首先要敬,要敬慎,要敬畏!
做领导人,我们说叫日理万机,每天要处理决策的事太多了。那第一重要的,就是对每一件事都要心存敬念。因为你一念不敬,一念之差,就可能有举国之忧,一时不敬,就可能致千百年之患!所以必须要兢兢业业,如履薄冰,事无大小,极其敬慎,不敢有怠慢轻视之心,才能都处理得当,不至于败事。
我们看到很多政策,出台轻率,最后带来制定者自己完全无法想象、无法控制的可怕后果。为什么?制定政策时,太自信,太傲慢,没有敬,结果就成了“愚而好自专”,不知道,而且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莽撞地就干了,结果不可收拾。
古代说师爷文案的座右铭:
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人命关天。
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毁誉忠奸。
这也是在说掌握权力和公器的人,须心存敬慎。
要修这一个“敬”字,对我们每个人都有重大的意义。处理任何一件事,先问自己有没有敬,念一个敬字诀,心存敬念,再开始思考处理,方可周全。
这还是儒家的戒慎恐惧。戒慎不睹,恐惧不闻,乔布斯说的“stay foolish”。你可能就是“foolish”,怎么能不敬呢?
第二是信。
“信”,张居正说,是“人君之大宝”。赏罚无信,则人不服从;号令不信,则人难遵守。如何做到信呢?首先是自己要诚实不二,一言一行都要内外相符,表里一致,足以取信于人。
“信”,是要每个人的周围,都充溢着相互信任的感情,这才是一个强大而美好的团队。
第三是节用。
不要太铺张、太奢侈。《大学》讲:“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国家生财之道,就是“生之者众,食之者寡”。创造财富的人多,吃皇粮的人少,要小政府,要精简机构。
“为之者疾,不夺农时。”不要在农忙的时候征召农民从事公共基建工程,甚至兴兵打仗,这样创造财富的效率就高。
“用之者舒”,用钱的人量入为出,不要寅吃卯粮,以免财政赤字太大。
第四是爱人。
“爱人”,就是儒家的父母心、父母官,在上者,为民之父母。“父母心”三个字,蕴含精确的理念和无穷的感情。比如一个医生,他若对患者有父母心,他首先必不会给患者开不必要的检查、不必要的药;他若有父母心,也不会开了处方就打发人走,还会注意自己的神色语态,多一点讲解和鼓励,缓解患者的焦虑。
我们不必说那父母官是一句假话,先问问自己对别人有没有父母心。
你是一个厨师,一个饭馆的服务员,对那食客有没有父母心,像给自己的孩子做饭上菜一样,让他吃得安全放心、吃得愉快舒坦?
不管你做任何行业,你对你的客户有没有父母心?既是客户,他必然有事托于你。在这件事上,你就是他的父母了。你有没有首先是敬,敬那事,敬畏谨慎,严肃认真,忠人之事。然后是爱,爱那托付于你的人,有多爱呢,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那人,像为自己的孩子做事一样做那事。
理念有了,行动就有了。我们总是想改正行为,其实需要的都是理念。别老想着客户是你的衣食父母,你更要以父母心待他。
第五,最后一项,使民以时。前面已经说过了,就是农忙时期不要征召夫役和兴兵打仗。节用爱民和使民以时是连在一起的。不要透支钱,也不要透支人。我们现在,好多公司都在透支人。你说那老板狠吧,他对自己更狠,自己也在透支。我们要不要用父母心来问问自己,如果那员工是你的孩子,你愿意他为了工作,在办公桌下放一个床垫,两星期回不了家吗?
行有余力再读书
原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华杉详解
“弟子”,是后生小子,“出则弟”的“弟”,就是悌,尊敬兄长。“谨”,是做事踏实,不乱来,有始有终,谨慎可靠。“信”,是说话诚恳,言出必行。后生小子,在家孝敬父母,出门尊敬兄长,做事踏实可靠,说话恪守诚信。
“泛爱众而亲仁”,对那寻常的众人,都一体爱之,不会瞧不起谁、憎恶嫌弃谁。而对那有仁德的人,则更加亲厚。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文”,文献,指诗书六艺等等。把这些都做到了,还有余力,就可以读书学习文献了。
这一句,非常深刻,张居正赞之为“万世之明训”。德行实践是本,读书学习是末。如根本不固,学也枉然!
德行,如《大学》所言,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实践,如《大学》所言,格物致知。把这些都做到了,还有余力,再去读书。如果没做到,继续做,别读书耽误时间。
这个体会太深了!刚刚开完公司年会,有同事说他买了所有我经常谈论的书,决心花六年时间读完。我说幸亏你告诉我了,打住!绝对不能这样做,否则非把自己带坑里不可。
我的所有本事,并非是从我读的书中学来,而是自己在实践中体悟总结而得。懂得了之后,偶尔看到某书,发现与自己的想法相呼应,于是去读它,再顺瓜摸藤,顺藤摸瓜,去读那整个体系,通过读书来整理自己,提高自己,进行系统升级。
读书,一定是“行有余力”之后的事。
读生活是本,读书是末。我们每天都经历生活本身,没有从生活中留下点滴印象,却埋头钻进书里去找,那是舍本求末。
人伦品格是大本,读书学习是末技
原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华杉详解
子夏,孔子的学生,姓卜,名商。
“贤贤易色”。“贤贤”,前一个“贤”是动词,后一个“贤”是名词,“贤贤”,就是尊重贤德。“易色”,有两种解释,主流的解释,如朱熹、张居正,都将“易”解释为“移”,替换的意思。则“贤贤易色”的意思是,以敬重贤德的心,来替代喜好美色之心。孔子讲“好德如好色”,王阳明启发学生探求自我的时候经常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就像看见美色就喜欢、闻到恶臭就恶心一样,都是自然而分明的反应。把对美色这样本能的爱,替换为对贤德的分明的爱。
第二种解释,“易”,是平易,不重视。贤贤易色,是指对自己的妻子,重贤德,而不重容貌。因为下文是讲对父母,对君王,对朋友,都是讲人伦。所以第一句先讲对妻子,比较具体,也是由近及远,层层递进。
第一种解释比较空泛,不具体。我比较倾向于后一种解释。
“事父母能竭其力”,孝敬父母,不遗余力。
“事君能致其身”。“致其身”,就是把自己这一百多斤交出去了,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再麻烦,再艰巨,也不退缩;再患难,再危险,也不逃避。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和朋友交往,守信用。实际上轻于许诺者多,能守信做到的少。要与朋友说的都是着实的话,自己说过的话,不管多久,都不忘记,始终信守承诺。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一个人如果能做到以上四件,他虽自谦说他没学习过,没什么学问,我也说他已经有学问了。
这和前面讲的是一个道理,人伦品格是大本,读书学习是末技。《论语》第一篇《学而》,讲学习,但孔子反反复复讲你别着急读书学习,而是要读生活,读事,读人伦大本,读日用常行。人伦品格是本、是厚,读书学习是末、是薄。若有那厚本,则应事接物,自然无不恰当。若自以为读过很多书,却不过是浅薄之人,那就舍本逐末了。
想想我们生活中,就有一些学历不高,似乎读书不多,但成就很大的人。听了子夏的话,你就知道,人家那才叫有学问。不是读书多就有学问。
“一听就懂,一用就不会”,是自己不厚重
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华杉详解
“重”,厚重,敦厚持重,浑厚庄重。厚重的反面,就是浅薄。
“君子不重则不威”,君子如果不厚重,就没有威信。
厚重是一种修养,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平易亲切,同样厚重。不要摆架子,随时端起个脸,那不是庄重,是“装重”。
“学则不固”,如果人不厚重,不光没有威信,学东西也学不牢固。厚重,才能容纳,才能反刍消化,慢慢吸收,学得到,用得上。浅薄之人学习,一听就懂,一用就不会。
如果你平时学习,有“一听就懂、一用就不会”的感觉,你就要知道,这是自己不厚重。厚重之人,对别人的东西,一般不会一听就懂,知道自己没懂,留个心,慢慢琢磨,等他懂了的时候,自然就会用。
“主忠信”。程颐说“不诚无物”,人当以忠信为本。
“无友不如己者”。这句话,疑问者比较多。字面意思清楚明白,就是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要交胜过我的朋友。因为胜过我的朋友——不一定是事业上胜过我,主要指修养学识上胜过我——对我才是有益的。如果他还不如我,我成天跟他在一起,把我自己还拉低了。
疑问在哪里呢?一代代的同学们都问:人人都要交胜过自己的朋友,岂不是谁跟谁都交不上朋友了?
谈谈我的体会,我把这句话改一下:和有地方胜过我的人交朋友!
或者说:要善于关注和学习别人胜过我的地方。
因为我们人性呢,都容易有两颗心,一颗是“纠错心”,一颗是“胜心”。
纠错心呢,就是宽以律己,严以待人,专找别人的错,找到就否定别人,在心里把别人打入另册。俗话说:“做好人需要一辈子,做坏人一次就够。”这就是人的纠错心在作怪,人家对你好了一辈子,就一次没表现好,你凭什么认为过去一辈子的好都是虚情假意,这一次没到位就“暴露了真心”呢?
胜心呢,就是见不得别人比我强,就要和不如自己的人待在一起才舒坦!不愿意跟那牛人在一起。讨论问题,人家明明比我有见地,却不是认真思考,而是不假思索地奋起辩驳,要为自己的观点辩护,这都是胜心作怪,都是不够厚重。
纠错心和胜心是一体两面,有纠错心的人,纠到别人一个错,就感觉自己胜过了一个人,打了胜仗,舒坦!
人若能收敛纠错心和胜心,能欣赏他人的才情风光,宁愿自己笨拙一点,如乔布斯言,“stay foolish, stay hungry”,便懂得了孔子的另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
“过则勿惮改。”错了不要怕改。
人,一是要自信。自信,则不会认为“哎呀!大家都看见我错了,影响我形象啊!”谁没错过?错了就错了,改就是了呗。子贡还有一段话:“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君子犯错,就像日食月食,错的时候,大家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大家都仰视他。
人还要有点自嘲精神,与其让别人嘲弄,不如嘲弄一下自己,有错就改,公开改,这样不仅是君子,而且是真汉子。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来自于祖先的付出
原文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华杉详解
这是曾子的话。
“慎终”。“慎”,是谨慎、慎重。“终”,是指家人去世。张居正讲解说,人伦以家庭亲人为重,父母在世时,或许还能尽孝,但若父母去世,有的人就认为亲人已经去世了,无论做什么也意义不大,就不能尽到诚意礼节。这就是人心之薄情,不厚重。
中国人强调养老送终,若只是养老,而不送终,仍是薄情之人。父母必希望你送他一程,葬礼代表了人一生所得到的家庭和社会的评价和承认,不一定风光大葬,但必有真情缅怀,依依相送。葬礼的尊严和感情,也是对子弟的教育和熏陶,传承家族精神。
所以对亲人的葬礼一定要慎重,你若不慎,是没法补救的。
“追远”。“追”,是追思。“远”,是去世已久的亲人,或远代的祖先。
亲人刚刚去世的时候,我们还能思念。去世的时间长了,悲痛之心淡了,每年的祭祀之礼难免马虎,不能尽心尽意。对远代的祖先,祖父、曾祖父、高祖父等等,更不能去扫墓祭祀了。
古代是农业社会,一家人所居之地,必有一个当初带家人来开荒耕田,开基创业的始祖,我读自家的家谱,里面最重要的,有八个字,“开基创业”,和“勤耕俭积”,追思那开基创业之祖,他把我们带到这里,开辟了这一片沟渠桑田;追思那一代代勤耕俭积之祖,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来自于祖先的付出和积累,我们必要传承这一精神,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加美好的家园。
温良恭俭让,不是让人服你,而是让人喜欢你
原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禽,姓陈名亢;子贡,姓端木名赐,都是孔子的弟子。
子禽问子贡,夫子每到一国,必能得悉这一国的政事。这是他自己探求得来的呢?还是别人告诉他的呢?
子贡回答说,夫子靠温良恭俭让的风度气象得来。我们夫子之求,总是该和别人家求法不一样吧!
这是儒家风范“温良恭俭让”的出处。
“温”,是温和,朱熹说是“和厚”,张居正说是“温而和厚,无一些粗暴”。
温和大家都懂,“厚”,就是不薄,比如一个深潭,一个石头丢下去,轻轻的“扑通”一声,就沉下去不见了。若是一汪浅薄之水,别人的石头丢来,“啪!”水溅得到处都是。所以我们切己体察对别人的态度,就会发现自己不仅不温和,甚至经常很粗暴,很粗鲁,至少也是粗糙。
“良”,是良善。朱熹说:“易直也。”张居正解释:“良而易直,无一些矫饰。”易直,平易正直,所谓光明之心,易直之性。
“恭”,恭而庄敬,无一些惰慢。你对人恭敬,人家就愿意接纳你。你若傲慢,谁想跟你打交道呢?
“俭”,这里的俭,不是节俭,是节制。张居正说:“俭而节制,无一些纵弛。”一点也不放纵自己,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我们和人在一起,可能开始时还比较温良恭俭让,时间长了,就放松了自己,不太管别人了,这就是修为不够。
“让”,是谦逊,无一些骄傲。
孔子的温良恭俭让,让别人不仅服他,而且喜欢他,跟他在一起很舒服,什么事都愿意告诉他。
这温良恭俭让,是子贡总结出来,让孔子的心气态度与仪容风范,活灵活现,过了两千多年,还活生生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所以说子贡善于观察圣人,于孔子的威仪之中,学习美德。
子欲孝而亲不在,非孝子之言也!
原文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华杉详解
父亲在世时,因为什么事都是父亲说了算,所以看不出子女的行为。这时候就观察子女的志向。父亲去世后,子女做了家长,大小事情,都由子女说了算,这时候观察子女的行为。如果过了三年,子女都没有改变父亲生前的行为,而是一以贯之,那就是孝子了。
这一句呢,后儒议论比较多,三年不改父道,如果父亲做得不对,要改就应该马上改,何待三年?张居正也说:“观圣人之言者,不可执一求之。”你要用心体会,不要钻牛角尖。
我的体会呢,我父亲去世一年多了,父亲留下的痕迹,便觉得亲切,不忍去动他。这家里院子是父亲所建,树木是父亲所植,就不会再换房子搬家了,终身居住在这里,缅怀他。父亲喜欢的家具陈设,继续使用。父亲生前资助的亲友,继续资助。父亲生前的朋友来家里,必像我父亲在世时一样对待他。凡与父亲有关的,我对他、她、它,必有与和父亲一样的感情。
有句话讲:子欲养而亲不在,非孝子之言也!双亲在世时,我能尽孝,不在了,不也一样尽孝吗?其实并没有什么分别。
“以和为贵”的原意,不是要和平不要斗争,而是精妙完美的礼仪理念
原文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华杉详解
“礼之用,和为贵。”
“礼”,是礼仪,是尊卑上下的礼仪。对礼的运用呢,贵在能和。“和”,是和顺从容,是尊卑上下之间的种种调和融洽。
社会是一个等级社会,无论在政府工作,还是在企业,都有尊卑上下之分,礼仪规矩不能乱。但是,上下虽有定分,情意却也要流通。这就是“礼”与“和”的平衡。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先王之道,就是这礼与和的把握,简直是完美!大事小事都能体现出来。
比如周公所定宗庙祭祀之礼。正式行祭礼的时候,按爵位身份排序,谁走前面谁走后面,顺序不能乱,这是尊卑上下。观礼者一看,每个人地位高低、身份大小,一目了然。
之后是宴饮,宴饮敬酒的时候,同姓兄弟和异姓宾客,相互敬酒,从谁开始呢?每一家从年纪最小、地位最低的那位刚有资格参加成年人大事的小伙子开始,这样让他一进来就成为主角,他也找到了存在感,也得到了表现机会,这也能让长老发现人才。
大宴会之后,异姓宾客退场,只留下同姓直系亲族开家宴。这时候怎么入座呢?无论职位高低,以年纪排序,哪怕这族里出了宰相,到这个环节,他也不能坐上位,由年纪最大的人坐上位,其他按年纪以此往下排。
第一个环节尊爵,第二个环节爱幼,第三个环节尊老,这就是“礼”与“和”。
“礼”,是社会秩序、规矩;“和”,是社会和谐、融洽。礼之贵,在于和。
如今农村传统的婚丧嫁娶之礼,有若干复杂的环节,每一个环节,都规定有一个主事的亲戚角色,其制礼的理念,就是要你一家人和,通过每一件礼仪大事,提高家族的凝聚力,增进每个人之间的情谊互动。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礼以和为贵,反过来,和也以礼为贵。一味的和,也有行不通的地方,不用礼来节制和,也是不可行的。
这就是讲不能没有分别、没有距离,乱了规矩次序。比如父子之间,非常亲密,这是和,但也不能率意任情、流荡忘返。四川话说:“两爷子不打跳”,就是说父子之间不能嬉笑打闹。父亲承担着教育子女的责任,跟孩子再亲密,也不能没正形,没有父亲的样子。亲密到了放纵的地步,下次你突然要教育他什么事,就没有威信了。
礼之用,和为贵。不拘迫,也不至于放纵。凡事要恰到好处,斯为美也!
慎始才能善终。不搬起石头,就不会砸到自己的脚
原文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华杉详解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信”,约信,承诺。“义”,义理,朱熹说“事之宜也”。“复”,朱熹说“践言也”“言可复”,即兑现承诺。
这句话意思是说,如果你的承诺合乎义理,你说的话就能得到兑现。
反过来说,轻诺必然寡信,你碍于当时的情面,轻易承诺了自己做不到的,或不该做的,不合义理的、不合实际的事,到时候就没法兑现承诺。
所以慎始才能善终,实现诺言,关键在承诺之前,不在承诺之后。在承诺之前,要小心衡量,不可轻率。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对人恭敬,但必须合乎礼节。朱熹说“致恭而中其节”。不要过分,过分就显得轻贱,成了献媚,自取耻辱。所以施敬于人之时,也要斟酌恰当。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因”,是依靠。你今天依靠的人,必定是可以亲近的,你有道义,他也有道义,相互真诚,不只是一时相依,以后也依靠得着。不要利益苟且,暂时相依,明天又得翻脸。
“亦可宗也”,就像同宗、宗主一样,终身可以相依。
所以选择朋友,一定是一辈子都靠得住的,谨慎选择,终身不渝。不要有奶便是娘,今天靠这山,明天靠那山,那最后就会变成丧家之犬。
以上三条,都是讲慎始才能善终,在开始之前谨慎衡量选择,就不会给自己带来后患。我们常说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但我们每天都在搬些石头来抱着而不自知。等到抱不住那天,就会掉下来砸到脚。
儒家论学,一是读事、一是读书、一是交友
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华杉详解
这里提出了好学的四大特征,你有这四大特征,就算你是好学之人了。
第一是“食无求饱”,吃不饱饭也无所谓。当然这也不是要你饿肚子。张居正说,“食也养生”,也不去求饱。吃饭是为了生命需要,不是贪吃。朱熹曾用吃饭来解释他的“存天理,灭人欲”,他说吃饭就是天理,贪吃就是人欲。
第二是“居无求安”,居住也不求太舒适,有地方住就行了。
这两条,就是说,不求山珍海味,不求豪宅大屋,为什么呢?朱熹说:“不求安饱者,志有在而不暇及也。”有自己的志向,有志于学,不在吃什么东西、住什么房子上花心思、花时间。无暇顾及,也不重视这些人生享受的事。
第三条,“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是敏捷、快。做事很快,马上就去做。说话呢,则慢半拍,轻易不说,怕自己说话太放肆,或说了自己做不到。
做事常常怕自己没做到位,说话总是怕自己说过头,就是这个态度。
第四条是“就有道而正焉”。“就”,靠近、亲近。“有道”,是有道之人。“正”,正人先正己的正,纠正的正,修正的正。经常向那有道德学问的人请益,以修正自己的行为。
儒家论学,重要是三条,一是读事,上文说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首先是在生活中学,在日用常行中学。二是读书。三就是交友,交诤友,经常相互匡正过失,你帮我正一正,我也帮你正一正。
你可以默想一遍你周围的朋友,有没有和你经常相互匡正过失的,如果没有,就要想想这个问题,要补上。不要都是相互欣赏、相互吹捧。
具备了以上四条——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恭喜你!你就算好学之人啦!
贫富的价值观,和学问之道
原文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华杉详解
子贡问:“一个人如果贫穷而不谄媚,富贵也不骄傲,这个人怎么样?”
子贡经商,由穷而富,穷过也富过,所以有这体会,问这问题。
孔子回答说:“也不错吧。不过,不如贫穷而乐道,富贵而好礼的人啊!”
为什么呢?贫穷而不谄媚,毕竟你心里还装着个穷字,觉得自己很穷,我虽然穷,但是我也不去谄媚他人。那行为上没有卑,心里已经有卑。这就不如安贫乐道,心里根本没有自己穷不穷的事,心宽体胖,欣然自忘其贫,超然贫富之外。这就不是贫而无谄者能比的了。
你富贵却不骄傲,心里已经先骄傲了,行动上提醒自己不骄傲。那就不如富而好礼的人,乐善循理,虽然身在富贵之中,而心已经超然富贵之外,这就不是富而无骄者能比的了。
子贡觉得老师的话,真是醍醐灌顶,感慨说:那《诗经》说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吧!“切磋”,是指治骨角,用道具切,再用锦铴磋,是精益再求其精。“琢磨”,是指治玉器,以椎凿琢,再以砂石磨,是密而益求其密。
子贡体会贫富之道,觉得自己的修为已经到位了,没想到老师一说,听得汗流浃背,榨出自己身上的“小”来。他就感慨,这学问之道,义理无穷,博大精深,你不去切磋琢磨,就没法到那精密之处,必须像《诗经》里说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那样,精益求精啊!
孔子听了很高兴,说:“赐呀!”——“赐”是子贡的名字,子贡名叫端木赐。
孔子说:“赐呀!不错!这样就可以跟你谈论《诗经》了!因为你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告诉你我已经说的道理,你就能推想到我还没说出来的意思,学问哪,就是要切磋琢磨,精益求精,永无止境!”
拒绝了解别人,就是拒绝进步
原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华杉详解
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我不了解别人。
这两句话,说起来简单,却深刻到骨髓,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毛病。
我们怕什么呢?就怕别人不了解我。上级不了解我,我就怀才不遇,得不到提拔;客户不了解我,我就接不到生意;朋友不了解我,社会不了解我,我就没名气。所以我们在意的都是怕别人不了解我。
君子呢?君子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反过来,《中庸》里说,君子“衣锦尚絅”,明明穿着锦衣,还要一件麻衣罩在外面,真人不露相,要把自己的德行才能稍微掩藏一下,这样的意义呢,一是学问德行,本身是为了自修,为了自己,不是为了让别人知道;二要保证自己的名气,不要超过了自己的德行。君子怕的是名不副实。名胜于实为耻,实胜于名为善。
那君子就不想出人头地吗?《中庸》里说:“故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不显山不露水,但他逐渐显露出来后,就能征服全世界很多年。他死了还死而不亡,浩气长存,垂范后世。小人呢,总是很着急,开始也忽悠一阵子,所谓火一把,很快就销声匿迹了。
所以君子不怕别人不了解我,成天为这个着急的,那就是小人了。
第二句话,为什么君子怕不了解别人呢?
如果你在上位,不了解别人,你就不知道怎么用人,该用谁。如果你交朋友,你不了解别人,你就可能交不到益友,交到损友。遇到高人,你睁眼瞎不认识,就错过了学习进步的机会,而这机会可能一辈子就碰上这一回!可不可怕?
钱穆说,如果不是孔子,就不知道“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没有他,尧舜文武周公之道就传不下来,那是中华文明多大损失?如果不是孟子,就不知道孔子之圣,是生民以来之未有,把他当丧家犬、孔老二,不屑一顾,那孔子之道可能也隐没在历史中了,那多可怕啊!
我们总是对别人不了解自己一万分地在意,对去了解别人,却毫不在意。更多的时候,是对自己根本不了解的人和事,妄加论断,将别人打入结论的仓库封存,拒绝向别人学习。这又是前面多次提到的“胜心”和“纠错心”作怪。
你看每当社会上有成功者露头的时候,都有无数拒绝了解的胜心和纠错心唾沫横飞。一看别人有成绩,他马上就要“质疑”。
俗话叫“不服高人有罪”,你不服,就拒绝学习进步了。要服气,要养成服气的好品格,杜绝自己的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