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子罕第九
12-20Ctrl+D 收藏本站
接受命运,是把握命运的前提
原文
《子罕篇第九》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华杉详解
这句有点小“麻烦”,因为有两种不同的解读。
朱熹、张居正、刘宝楠都说得一样,而钱穆自己提出了不同的认识。我自己的理解,倾向于钱穆,所以把两种说法都学习一下。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孔子很少谈论利与命与仁。
朱熹引用了程颐的注解:“计利则害义,命之理微,仁之道大,皆夫子所罕言也。”
张居正注解说,夫子平时教诲他人,虽然言无不尽,但有三件事是很少谈的,利与命与仁。利是人情之所欲,学者谋利,则廉耻之道丧,治国者谋利,则争夺之祸起,所以孔子不跟人言利。
命是气运之流行,生死祸福之类,“悠远难必”,没法说你的命怎么样,所以孔子不跟人算命。你的命怎么样,默以听之,听天所命,所谓尽人事,听天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只管努力就行。老是怨天尤命,说我的命好不好,没意义,不谈!
仁是心之德,是世间万善的总体,道理太大,一言难尽,跟人说不清。所以孔子只讲具体事,就事论事,不跟人讲那么多大道理,怕他跟不上。孔子自己都不敢以仁自居,前面《述而篇》有言:“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孔子也不轻易以仁许人,从来没给过一个活人“仁”的鉴定。
钱穆给出了什么样的新解呢?
首先是断句不一样——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孔子很少言利,只赞同命与仁。
虽然在朱熹和张居正的解读里也学到很多,但我比较赞同钱穆的断句和解读。虽然孔子确实是比较少讲命,子贡也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太深奥了,一般因材施教,不跟人讲那么多,谈“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那都在《中庸》里。但是,《论语》里谈仁的地方很多很多,还专门有一篇《里仁》是谈仁的。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孔子不跟人言利,只是要你接受命运安排,君子素位而行,只凭着大仁大义的大是大非去做,用王阳明的话来说,我心光明,内心强大。追求成功,也能接受失败。
我们都爱听“改变命运”。如果没改变,你能接受吗?如果一心想改变,你就能改变吗?不能接受失败,不认输,是人最大的危险。炒股炒破产的,都是不认输的。表面上的“不向命运低头”,往往是利欲熏心,不择手段,不惜代价。人们都不爱听“低头”,但是不低头能行吗?我们总得有敬畏,总得要低头。
能接受命运的人,是踏实努力的君子。不接受命运的人,往往是无所忌惮的小人。
接受命运,是把握命运的前提。
我喜欢钱穆的解读。
伟大的人介绍自己的本事,总是从最小的事说起
原文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华杉详解
五百家为一党,“达巷”,是党的名字。“达巷党人”,是达巷党的一个人。
达巷党有个人赞叹说:孔子真是伟大啊!博学多才,大到道德性命之奥,小到礼乐名物之微,没有他不知道的,而且都能说出渊源条理、本质关键。他老人家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以至于你要说他是干什么的,他的专长是什么,你都找不到一件事来突出他!无论说哪件,都把他说小了!
弟子们把话转给孔子。孔子说:一个人啊,守着一件专长,就足以成名。我的专长是什么呢?是赶车吗?是射箭吗?我还是赶车吧!
孔子说的是在六艺中选择自己的强项,礼、乐、射、御、书、数。其中最卑贱容易的是御,赶马车,孔子说我的强项就是赶马车吧!这是孔子自谦之词。你总得说一项你有啥能耐,你是干啥的吧?孔子就愿意说“我是赶马车的”。
这里呀,我倒想借题发挥一下。“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其实我遇到很多人,都是这样看自己的。你问他说,咱们公司是干什么的呀?无论怎么说,他都不满意,都觉得你把我说小了,我真的是大哉无以成名,说什么都小了,于是只能说一些大而空洞,让人听不懂、摸不着边际的话。因为你无论摸到哪个边,他都不服,都觉得不足以定义自己的伟大。
如果你确实是太伟大了,任何具体的描述,都是对你的贬低,这时候最好学学孔子,孔子要介绍自己本事,他一下子降到最低,说自己的本事主要是驾车。有人来找我开车也不错啊!开上了车,我还有啥本事,我慢慢发挥。如果我大哉无以成名,那谁也不会找我了,对不上号,没理由啊!
仪式就是精神,仪式就是态度,仪式就是本质
原文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华杉详解
“麻冕”,是祭祀时戴的帽子。用麻来做。中间用木棍做架子,外面用麻布。上黑下红。麻布要织得非常细密,依照周礼,要两千四百缕经线,非常费工。周礼这样制定,祭祀是仪式,而绩麻织布做帽子的劳动过程,本身也是仪式,要人不忘本。到了孔子的年代,大家嫌做麻冕太麻烦,也太费工费事费钱,都改成“纯”,就是丝绸了。
“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孔子说,用麻冕是礼仪规矩,现在大家都用黑色丝绸,这样简单节省些,我也不坚持,从众,跟大家一样吧!
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这是讲见君王之礼,按周礼规矩,是先在堂下磕头,然后升堂,在堂上再磕头。到了春秋时代呢,大家把堂下那一次跪拜都省了,直接到堂上磕头。“泰也”,这样自己比较舒泰,对人君也就礼数不够,有点倨傲了。孔子说,这个他就不从众了,虽然大家都看他不爽——我们都只在堂上拜,你非得特立独行,堂下堂上拜两次——但孔子还是坚持守老规矩,拜两次。
为什么麻冕的事可以妥协,行礼的事不妥协呢?因为麻冕得靠别人做,都不用麻冕,就没人做了,时间长了,或许都没人会做了,一个人,坚持不了。行礼呢,不靠别人,自己坚持就行!
前面有过类似的事,鲁国告朔之礼,要宰杀一只羊祭祀。子贡嫌这老礼麻烦,想把那只羊省了。孔子说:“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你心疼的是那只羊,我珍惜的是那礼仪。
仪式就是精神,仪式就是态度,该省的省,不该省的不要省。麻冕也不该省,只是夫子一个人坚持不了,妥协了。
四种坏心态,人所常有,圣人绝无
原文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华杉详解
有四种坏心态,人人皆所常有,而孔子是绝对杜绝的:臆测心、期必心、固执心、自我心。
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意”,是臆测,主观臆断。这个我们每天在网上都看见,一件事情发生,是怎么回事,大多数人都不需要真相,只选择符合自己立场和情绪的部分,就完成断定。大家吵来吵去,没什么结果,因为没人真正想把那事情弄清楚,人人都在不断论证自己的解释,而绝不接受无论它多么“明明白白”的,但是不符合自己臆断的事实。
这个臆测心,用在社会事件吐槽上也就罢了。若平时工作生活中,待人接物,对一个人还不了解,就臆断认定别人是什么人;或一件事尚未发生,你就臆断它是怎么回事;那就事事人人都跑偏了。
“必”,是期必,期待着,认为事情一定会怎样,如果不符合我的期待,没达到我的预期,就愤懑不平,不接受,要搞出点动静来。
期必心呢,炒股票最典型了,买了哪只股票,就认为它一定会涨,而且一定会涨到多少。结果没达到预期,就接受不了。继续下注,不断下注,加杠杆,要捞回来——结果就跳楼了。
有期必心的人,是不能接受失败的人,认输的人,或者更准确地说,输不起的人。
不认输,就是输不起。说谁不认输,他还觉得挺自豪,挺正能量。其实就是输不起,百分百是负能量。
还有一种表现呢,是对别人期望太高,总觉得别人应该对我好,应该给我啥,看见谁都好像他欠我情似的。这样期待越大,失望越大,怨望越大,就觉得人人都对不起我,这世上真是没好人!
杜绝期必心的要点:
一是“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我有天大本事,若天降大任于我,则我能经世济国,做出一番大事业。反过来,若命运没交给我机会,我完全接受,藏之于身,浑身本事,带进棺材,我也安心自得。
二是接受失败,认输买单。若别人干什么事没干成,输掉了,我们都认为很正常,为什么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就不接受呢?多少灾祸,都是因为自己不接受、不认输、不买单,然后不断追加下注,最后不可收拾。接受,是最好的心态;认输,是最大的智慧。
三是对他人零期望。朋友可以帮你,但你不能指望朋友。我们常说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的心从哪里来呢?就从零期望来!因为你对他人零期望,所以他对你做任何一点点好事,都大于零,你都能感恩。你若期必,对他的期望是10,他只做到了9,那你也要骂他不够朋友了!多少朋友反目,家庭矛盾,都是来源于相互的期望。一方觉得,你对我太不好了!另一方觉得,你还要我怎样!都是期必,相互给对方立了一个标准,相互都没法满意!
“固”,固执心。这比期必更进了一步。期必是心态上不接受,固执则落实到行动上,非要按我的意愿来办!那地球能不能按我的意愿来转呢?当然不能。所以固执的人,别人对他就敬而远之了。
正确的态度是什么呢?所谓无可无不可,该怎样就怎样,不固执于己见,也不固执于己所欲,能把自己交给别人。
“我”,自我心。老想着自己,只想着自己。比如我们现在人人都追求成功,不成功的原因在哪儿呢?就在于太想成功了,对“我如何能更成功”想得太多;对“我对社会到底有什么用”想得太少,所以老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人人都知道“利他就是利己”,但是只知道个说法,不能体会其本质的天理。
我们平时做工作,搞创作,也是这样,不是服务于那件事情的最终目的,而是时时在意自己的表现。这也是一种“我”。
和人相处,不关注别人的感受,而自己受不得一点点刺激,也是“我”。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前面三个,“意”“必”“固”,归根结底都是“我”,这太深刻了。杨时注解说:“非知足以知圣人,详视而默识之,不足以记此。”就这一句话,你的智慧识见要达到能了解体会圣人之心,一看就懂了,洞然明白。否则,会背这句话也没用。
孔子的气势:以中华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自居
原文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华杉详解
“子畏于匡”。重点是这个“畏”字。“畏”,是私斗的意思。不是公家打仗,是民间私斗。《周礼》:“死而不吊者三:畏、厌、溺。”有三种死法,别人不到现场吊唁的,“畏”,是与人斗殴而死。“厌”,是行止危险之下,被崩坠之物压死砸死,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还有“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都不坐屋檐边上,怕瓦片掉下来把自己砸伤。“溺”,是冒失下河游泳溺死。这三种死法,叫轻生亡孝,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你死了,把父母丢下了,所以是一种罪。
孔子怎么畏于匡呢,孔子经过匡地,被匡人包围了。因为孔子长得像鲁国乱臣阳虎,而阳虎之前曾经带着人在匡地施暴,结下了冤仇。还有一个细节,孔子的学生颜尅,当时就给阳虎驾车,参与了其事。而这次,他又给孔子驾车。这样,匡人就更加认定孔子是阳虎,要报仇。
所以孔子与匡人的冲突,不是国与国的战争,是民间私斗、械斗,这就叫“畏”。
局势非常危急,弟子们都很害怕。孔子倒是坦然,他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文王远去了,他的文化礼制不都在我这里吗?如果上天要让这文化断绝,那“后死者”——就是“我”,孔子自称——就不可能继承到这文化。如果上天要让这文化延续下去,匡人又能把我怎样呢?
孔子气势宏大,以中华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自居。这种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影响着一代一代的读书人,到宋儒张载,把这种使命感、责任感,说到了极致: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就是学习的使命。
匡人后来弄明白孔子不是阳虎,解围而去。
圣人多能干粗活,因为他不会认为什么活不该我干,而是干什么都能干好
原文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华杉详解
太宰问子贡说:“孔老夫子真是圣人啊!他怎么啥活都会干啊?!”
这位太宰,是哪国太宰,没有记载,朱熹搞不清楚,说或吴或宋,张居正也搞不清楚,只说“当时有个太宰”。不过清儒考据研究了,刘宝楠认为是吴国太宰伯噽(pǐ),就是被勾践贿赂出卖了夫差,后来又被勾践杀掉的那个。因为史料考证,伯噽曾经跟子贡论过孔子,问子贡:“孔夫子这个人怎么样?”
子贡说:“我不晓得。”
伯噽说:“你都不晓得,那怎么还跟着他呢?”
子贡说:“正因为不晓得,所以才跟着老师。老师就像一座大山,百姓都可以在山上砍柴,但并不晓得山的全部。”
伯噽说:“那你可以给老师加分吧?”
子贡说:“加不了!我就像一抔土,老师是一座山,把一抔土堆到一座山上,能把山加高吗?”
子贡和伯噽的问对,令人感慨!师父要靠徒弟,我们带一个人,你交办给他的事,他能完成六成,我们就可以接受了——人才难得!能百分百完成,这是我们的福气!有的人,还能给你加分!这就是运气喜气喜出望外了!碰见子贡这样的,能给师父加分,还那么谦虚,这师父成就大了去了!
伯噽问子贡说:“孔老夫子真是圣人啊!他怎么啥活都会干啊?!”
子贡回答:“上天让他成为圣人,又让他多才多艺。”
孔子听说子贡与伯噽的对话,回应说:太宰真是知我者也!不过我不是因为圣人而多才多艺。我小时候家里穷,所以什么粗活都会干!君子需要这么多技艺吗?其实不需要的!
孔子说:“君子不器。”君子不一定会干具体事。但是君子不是生下来就是君子,总有他的成长过程。而成长中,也和普通人一样,干普通人的活,他一定干得不普通,“多能鄙事”,圣人多能干粗活,因为他不会认为什么活不该我干,而是干什么都能干好!
问题即答案,一旦找对问题,答案就在问题背面
原文
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华杉详解
这一句应该归到上一节那段一起学,因为是说一个事。前面孔子说,我小时候家里穷,所以会干很多粗活。这里一并列了弟子“牢”记录的孔子另一句类似的话:“吾不试,故艺。”“不试”,是不被国家使用,所以要靠劳动谋生,练了不少技艺。
咱们现在也经常碰见这种情况,看见大人物会干粗活,大家往往很惊讶,津津乐道,其实他也是和孔子一样:“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吾不试,故艺”。
原文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华杉详解
孔子应问无穷,不管来人请教他啥,他都能给对方启示。所以大家都赞叹老师真是太博学了,无所不知啊!
孔子回应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我都知道吗?我实在也是无知啊!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谁空空如也?问的人问得空空如也,孔子心里也是空空如也。那问的人,没把问题问清楚,孔子当然也不知道他问的是啥。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我就从他所疑的两端反过来叩问他,一步一步问到穷竭处,则答案自现。
孔子说这个,太生动了!问题即答案。我们孜孜以求答案,主要是没找对问题。一旦找对问题,答案就在问题背面。
那来问的人,问他自己的事。他自己的事,答案就在他自己身上。他要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么本来也识得那面目,但是自己心里不愿意接受,还心存幻想,贪巧求速,总觉得圣人能给我点“绝招”。
在孔子看来呢,人的毛病心态就那几样,人往那一站,察言观色,已经知道他怎么回事。至于他的具体问题,就着那问题拆解来反问他,几个回合,就“竭焉”了,答案就结结实实的在那里。那人接受了,他自然踏踏实实而去。
前面我们说过孔子教学法,有教无类,循循善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有教无类,不管他是谁,什么问题,都诚恳地愿意帮助他。
循循善诱,就是现在的哈佛教学法,老师不直接问答你的问题,而是就你的问题拆解了反问你,一直问到“竭焉”,你自己把答案说出来。所以老师甚至事先并不需要懂得你要问的事,他也是叩其两端而竭焉,和你一起探索。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之前说过了,不是以牙还牙的意思,是用你自己身上本来就有、就懂的道理——这叫其人之道,用到你身上来帮助你——这叫还治其人之身。
当然,孔子也说,对方如果不是真心想学,我是不会教他的。这种情况我们现在也经常碰到,老师讲课,他站起来提问题,其实他没有问题,只是表现一下自己;或者更甚,他不是来学习的,他就是要把老师“问倒”!对这种人,有的老师会说:“哦,这位同学没有提问。下一位!哪位同学还有问题?”这时候他会着急,因为他是来砸场子的,你不接招,他就表演失败了。他就会问:“老师,您对我刚才的观点有什么看法呢?”
这时老师也许会说:“克劳塞维茨说,错误的意见无论多么荒谬,至少他也让我们了解了一个别人看问题的角度。”
不想学的人,你跟他说啥都是浪费时间,要赶紧把他打发了,不要浪费其他同学时间。
神话传说,意义不在于事实,而在于象征
原文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华杉详解
孔子哀叹:凤凰不飞来,黄河不出河图,我这辈子算是无望了吧!
凤鸟至,河图出,都是有圣人王天下、出盛世的祥瑞。
凤鸟至,舜帝时凤凰来仪于庭,文王时凤凰鸣于岐山。
河图,一般与洛书并称河图洛书,传说上古伏羲氏时,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又相传,大禹时,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就是指这两件事。
那河图洛书,应当都是玉石之类,自然成文,人们加以加工演绎,就成为象征——这东西可不是我想出来的,是神授予给我的!就像摩西在山上获得上帝的律令,刻在石板上,成为十诫。中国人则附会于黄河洛水。
孔子自然不会相信祥瑞,只是借此感怀罢了。哀叹天下没有圣君明主,自己的思想得不到支持,抱负得不到施展。到了晚年,越来越觉得绝望,《论语》中也多次记录他的感叹,比如:“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要渡海去找一片新天地。那时候航海技术不行。否则,孔子可能真的要去找一个地方,带弟子和信徒去实现他的乌托邦了。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孔子早年对颜渊说:“有机会就施展抱负,没有机会,藏之于身,也不遗憾,恐怕只有你我二人能做到吧!”
孔子也没做到,天大本事,天大抱负,竟然真的要带进棺材,他也受不了!不过,他后来接受了不能经世救国的命运安排,安心投身于教育事业——“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我还是教育小子们吧!
“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神话传说,意义不在于事实,而在于象征,孔子也是借题发挥。孔子的理想社会,意义不在于实现,而在于设定了一个标准。这些象征和标准,为人们创造了一种共同价值观的连接,使人类成为人类,社会成为社会。今日之世界,也没有一个国家能说是百分百的理想社会,只有最不坏的社会,没有最好的社会,每个国家,都是在问题中前进。
又如我们修身齐家,用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做到了吗?都没做到,只有最不坏的人,没有最好的人。
但是,那个最好的标准,就像山一样在那里,召唤每一个人去攀登。
人性的弱点:一方面想出人头地让人尊重,另一方面又蔑视权贵粪土当年万户侯
原文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华杉详解
“齐衰”,音zī cuī,丧服第二等,仅次于第一等斩衰。齐衰是麻布做的,下摆卷边缝齐,斩衰呢,用最粗的麻布来做,下摆也不缝边,以示完全悲痛欲绝,不顾修饰。周礼,丧服分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等,根据血缘关系亲疏远近来安排。这里说齐衰者,是泛指穿丧服的人。
“冕衣裳者”,是有爵位的人,穿着官爵礼服的人。
“瞽者”,是盲人。
孔子见了穿丧服的人、穿官爵礼服的人,或者盲人,“见之,虽少必作”,即便对方是一个小小少年,他也马上站起来。“过之,必趋”,如果从对方身旁经过,一定快步急趋,这也是一种敬意的表示。
对方穿丧服,那么要马上站起来致哀,即便是个小孩,也很严肃地尊重他。
对方是个盲人,他看不见我,但我心里对他有同情,行动上就自然体现出来。这是圣人的诚心,内外一致。
对方是有爵位,有地位的贵族,即便还未成年,我也像尊敬他父亲一样尊敬他。
对服丧者致哀,对盲人的同情,大家都很理解。向贵族小孩致敬,可能很多人就不以为然。孔子的徒孙田子方,就留下一个相反的故事——贫贱骄人。
田子方,是孔子的学生子夏的徒弟。子夏西河设教,桃李满魏国,他的学生最有名的是吴起,还有就是李克、田子方等。当时的魏文侯,是三家分晋之后魏国开国君主,雄才大略,对子夏师徒一门非常尊重,对田子方也以师友事之。
有一天,魏国太子子击,就是后来的魏武侯,驾车出门,迎面碰见田子方的车马过来,子击一看是老师,赶忙把车停在路边,下车恭立行礼。田子方呢,根本就不回礼,也不停车,就要扬长而去。
子击有点受不了,把老师叫住,说道说道,问:“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请教老师!是富贵的人牛气呢,还是贫贱的人牛气呢?
田子方回答说:“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国君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夫士贫贱者,言不用,行不合,则纳履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贫贱哉!”当然是贫贱的人牛气了!富贵之人哪敢牛气!诸侯牛气,就会亡国;大夫牛气,就会破家。亡国之君,没听说还有谁再给他一国的;破家贵族,也没听说谁能再给他一份家业。贫贱之士就不同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言不听,计不从,穿上鞋子就走,到哪儿还得不到贫贱吗?
子击说不过他,只能说老师您说得对!是我错了!
若是孔子碰见子击,他一定赶快下车还礼。
人性的弱点,一方面想出人头地让人尊重,另一方面又蔑视权贵粪土当年万户侯。反正无论富贵贫贱,都是我牛气!那价值观到底是啥呀?如果碰见魏太子子击,你是会像子方那样牛气冲天呢,还是像孔子那样恭谨呢?
对下人很尊重,对弱者很同情,但是对在上位者蔑视、不服,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自称“不摧眉折腰事权贵”,这也是一种典型的病,得治。
师徒制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机制,是最好的人力资源文化
原文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华杉详解
颜渊感叹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我仰望老师的学问,越望,他越高,进得一级,后面又有一级;我钻研老师的学问,越钻研,它越坚实,钻透一层,里面又有一层!一会儿看它就在前面,我勇猛地赶上去,恍惚又没赶上,看它又好像在身后!我又转身去赶。如此流动不拘,变化莫测,这是大道无形,不可为象,无穷无尽,其修远兮!
颜渊的感受非常深刻,学习进步,就是不断发现自己不会的东西。以为自己马上就会了,到了那一步之后,发现后面还有!
我们很多工种都是这样,门槛似乎很低,所以门外的人,都以为那东西他也会!只有进了门,在门里的,才知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深不可测!
接着说颜渊的感叹:“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循循善诱,这个前面学过几次了,孔子的教学法,“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又说:“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就循着你的问题,循着你本来就懂得的部分,一步步指引自己发现真理,自己得到进步。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博文约礼”,“博文”,是格物致知,学习广博的知识,通达古今之事变,把天下的道理都逐渐融会贯通,则聪明日开,不会拘束于寡陋。“约礼”,是克己复礼,用礼来约束自己,礼是天理自然的规律节文,要尊重规律,遵守规矩,行事操持敛束,不敢恃才傲物,懂得戒慎恐惧,小心谨慎。
懂的越多,本事越大,越是心生敬畏,谨小慎微。我们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我们能做的,只是一小部分。
老师循循善诱,博文在前,约礼在后,颜渊亦步亦趋,登上一山,还有一山;钻进一层,又有一层!这学习的乐趣,无穷无尽!不由得心往神驰,欲罢不能!
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欲罢不能啊!老师把我的才能全都逼出来了!我也把我的浑身解数都尽情发挥了!又看见老师之道,在前方卓然而立,我想一步跟上去,却又找不到地方发力了!
颜渊的感叹啊,说透了,说绝了,夫子之道,真是只可无限趋近,而不可企及乎?博文,你博不过师父;约礼的修养功夫,更是跟师父差得远!关键师父不是静止的,他还每天在学习,在进步,由于他的起步在前,智慧更深,接触层面更高,学习更勤,所以即便徒弟进步飞快,师父和徒弟之间的距离,仍然是在拉大,而不是缩小!
能得到这样一个伟大的师父,颜渊如痴如醉!
该怎样,就怎样,不要姑息迁就,不要坏了规矩
原文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华杉详解
孔子病重,大概是在晚年回鲁国的路上,弟子们开始悄悄准备后事。子路安排弟子们做孔子家臣,准备以大夫之礼治丧。
“病间”,孔子的病好些了,也知道了子路在张罗些啥,很生气,骂道:“久矣哉!由之行诈也!”子路啊!你这是欺诈啊!你搞了这么长时间了!
“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我已经不是大夫,没有资格有家臣。你给我弄些家臣?是要我骗谁呢?欺天吗?
“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我与其死于那假家臣之手,我宁愿死于你们这些弟子之手。就算我得不到风光大葬,我还用担心自己死路上没人收尸吗?!
子路的做法,确实惹孔子震怒!因为孔子最珍惜的就是礼制,最痛恨的就是僭越,之前批评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就是说季氏以诸侯大夫僭越天子礼仪。如果孔子这次真死了,子路僭越大夫之礼来葬他,那孔子一世礼名就全毁了,这比季氏的八佾还不能忍,因为季氏那是别人,子路是把僭越之罪扣到了自己头上。
《礼记》说:“君子爱人以德,小人爱人以姑息。”该怎样,就这样,不是姑息迁就。
同样的错误,之前子路们已经犯过一次,就是颜回去世的时候。颜回年纪轻轻就死了,大家都很痛惜,便要捐款给他高规格厚葬。颜回的父亲颜路,也是孔子的学生,亲自来找孔子借车,要用孔子的马车送葬,孔子没有借,因为不合礼制,而且之前孔子自己的儿子伯鱼死了,孔子也没有厚葬他。老师虽然不支持,同学们还是自己张罗厚葬了颜回。
这有什么意思呢?颜回之名,是安贫乐道,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人家安贫乐道一辈子,死了你摆布他,奢侈厚葬,你是爱他呢,还是欺他呢?
子路后来先孔子而死。又过了些年,孔子死了。鲁哀公吊唁说:“苍天哪!你夺走了我的国老,留下我孤零零一人啊!”子贡在旁,不客气说:“夫子在时您不能用他,死了何必说这个!”
师弟们过来问子贡穿什么规格丧服,用什么规格葬。子贡说:“当初颜回死,子路死,老师都以丧子之礼,不穿官制丧服,我们今天以丧父之礼葬夫子,也不穿官制丧服。”
弟子们葬了师父,筑庐守坟三年而去。子贡独自回来,又守了三年。
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我们能做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把那一部分坚持住,就是人生原则
原文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华杉详解
“韫”,音yùn,意思是藏。“椟”,音dú,买椟还珠的椟,柜子。
子贡问老师:如果我有一块美玉,是把它藏在柜子里呢,还是找个好价钱卖掉呢?
美玉,就是美德,子贡这是从侧面问老师,老师怀才抱德,其才其德,如天下之重宝,要不要求出仕。
孔子回答说:“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当然要把它卖掉!我是在等识货的人!
孔子怎么会不出仕呢?他一生都在等待出仕的机会,但除了在鲁国短暂执政之外,再也没有等来。
这一句的关键,在于子贡说的“求”,与孔子说的“待”。如果是求,首先不是你求,就求得来。其次,如果志在必得,就会不择手段,就要看对方需要啥,投其所好,那我卖出去的,已经不是我的价值观了,我卖他干吗?那是奸臣干的事。
“待”,就不一样,我守株待兔,待贾而沽,我只专心修炼自己的,不断地提高自己,等来了,我就百分百发挥出来。
等来了,如果又不能百分百发挥,我还是转身就走。这样的事,孔子经历了两次,在鲁国一次,在卫国一次,给位置,给待遇,但是发挥不了,马上就走,不能耽误时间。如果是求来的禄位,就不可能有这个弃之若敝屣的态度了,想方设法都要保住啊!
咱们人在公司工作,或者为客户服务,都应该是这个态度。我的存在,在于我的价值,能发挥,咱就燃烧自己。不能发挥,别浪费别人的金钱,也别耽误自己的时间。
求包养与待包养,同样是包养,差距可大了。
有同学要问了:“那等不来怎么办呢?”问这个问题的,就是求包养的人,不是待包养的人。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有机会就发挥,没机会,怀才抱德,抱进棺材,也不遗憾。如颜回,安贫乐道,不改其乐,因为学无止境,没工作,我正好自修啊,反正也不闲着。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姜太公钓到了周文王,成就了建国大业,自己也受封齐国,传诸子孙。颜回还没来得及钓,他早逝了。孔子颠沛流离,每一天都渴望有一个机会,但他最终没有得到,失之治国大业,收之教育事业,成就了至圣先师、儒家中国。
人各有命,要接受命运安排。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我们能做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把自己的那一部分坚持住,就是人生原则。
孔子为什么想渡海去朝鲜?
原文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华杉详解
孔子晚年,对他的思想能在中国推行已经绝望,前面说:“道不行,乘桴(fú)浮于海。”想渡海找个新天地。这里又说孔子欲居九夷,又想移民,搬去九夷。
九夷,是东方的九种夷人,指山东东部、淮河流域、江苏、安徽等地的夷人,也包括朝鲜。前面说要渡海,这里说的九夷,应当就是朝鲜了。
有人就说:“陋,如之何?”九夷那么落后、闭塞,哪是人住的地方啊!
孔子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这里的君子是谁?朱熹说是指孔子自己。君子所居则化,我去了,自然施以教化,诗书礼乐以养其心,冠裳文物以新其目,他的文明程度就提高了,有什么鄙陋呢?
清儒刘宝楠考据,这里的君子,是指箕子,孔子是说:箕子住的地方,怎么会落后闭塞呢?
这就都联系起来了,孔子一直就想“闯关东”,渡海去朝鲜。因为他羡慕箕子,因祸得福,能得国而治,自有一番天地。
“箕子”,是商纣王的叔父。商纣王的朝廷上有“三仁”,比干、微子、箕子。比干剖心,就是说比干因进谏触怒纣王而被残酷处死。周灭商之后,将微子封宋国,孔子也是商人,先祖孔父嘉,是宋国执政。所以孔子就是微子的后代。
箕子被封在朝鲜,他带着商朝的礼仪制度,在朝鲜北部,和当地土人建立了一个侯国,史称箕子朝鲜,就在平壤。《后汉书・东夷列传》记载,箕子施“八条之约”,刘邦是约法三章,他是约法八章。箕子将朝鲜治理得夜不闭户,淫盗皆绝,成为东方的君子国。
箕子的故事,对于孔子来说,就是他的家族故事。他也恨不得像箕子一样,到海外去,开辟一个新天地!
凡事彻底,把最平凡的事,做到最彻底;在最寻常的事上,付出最不寻常的努力
原文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华杉详解
这里孔子讲了一件国家大事,几件日常小事。
国家大事,是修订礼乐。
孔子说,我从卫国返回鲁国之后,才订正了礼乐,使雅颂各得其所。
孔子自卫返鲁,根据《左传》记载,在鲁哀公十一年,孔子六十九岁。
礼乐的顺序,前面详细讲过,“师挚之始,《关雎》之乱”。周公所制定的,年代久远,有的篇章遗失了,有的次序颠倒了,有的音律不对了。孔子周游四方,参互考证,才修订周全了,晚年回到鲁国,完成了这一文化遗产的传承事宜。不管是用诸宗庙,还是用在朝廷外交,都各得其正,不再紊乱。
日常小事,是“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人在日用伦理之间,起居饮食之际,都是每天一言一行之事。上朝办事,则善事公卿,能尊敬领导,能承担自己的职责,能完成自己的工作。回到家里,能善事父兄,孝敬恳切,克修弟子之仪。遇到有丧事,克勤克勉,竭诚尽慎,礼制周全。虽然有时喝酒,那是宴会之礼,助兴同乐,但从来不会多饮酒醉,以至于昏神乱性。
“何有于我哉?”这几件事,我做到了没有呢?!
这几件事,说起来都很简单,公事要做好,家事要做好,丧事要做好,喝酒不要喝多,不是最寻常的要求吗?但是自问一下,又有谁敢说自己做到了?做到就是圣人了。做圣人就这么简单!所以儒家讲日用常行,凡事彻底,把最平凡的事,做到最彻底;在最寻常的事上,付出最不寻常的努力。
“何有于我哉?”对正乐这样的国家大事,孔子毫不客气轻描淡写地就说我把这事做了。对喝酒不要喝多这样的日常小事,他都不敢夸口说做到。
简单、单纯,但是日日不断,一刻不停,就是坚持努力
原文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华杉详解
孔子站在河边说,去的东西就是这样啊!它昼夜不息地向前!
朱熹注解说,天地之化,往者过,来者续,无一息之停,这是道体本然。
程颐说,天地运行而不停息,日落则月升,冬去则春来,水流而不息,物生而不穷。这是道之本体,是天德。君子之德,以天德为法则,自强不息,纯而不已。
纯而不已,就是纯正而没有停息,就这么简单、单纯,但是日日不断,一刻不停,就是一直坚持努力!
化机不滞,道体本然,自强不息,纯而不已,也是《中庸》所论至诚无息之意。
《论语正义》引用了《春秋繁露・山川颂》对此句的发挥:
水则源泉混混沄沄,昼夜不竭,既似力者;盈科后行,既似持平者;循微赴下,不遗小间,既似察者;循溪谷而不迷,或奏万里而必至,既似知者;障防山而能清净,既似知命者;不清而入,洁清而出,既似善化者;赴千仞之壑,入而不疑,既似勇者;物皆困于火,而水独胜之,既似武者;咸得之而生,失之而死,既似有德者。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此之谓也。
这一段,把君子之德,都比附在水上了。
水源源不竭,这是有力量的人;水平如镜,这是公平的人;水填满所有微小的缝隙,这是明察秋毫的人;水在深山溪谷中也不迷路,奔流万里直达大海,这是有智慧的人;水遇到水坝阻碍,就安静地待着,这是能接受命运安排的人;泥沙俱下,浑浊流入,而水能最终沉淀一汪清水,这是能教化他人的人;前有万丈深渊,而水毫不犹豫,飞流直下,这是勇敢的人;所有东西都怕火,而唯独水能灭火,这是有武功的人;有水则万物生长,没有水则万物皆死,这是有圣德的人!
好色,是最大的诚意,是知行合一的极致
原文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华杉详解
《史记》记载,这是孔子在卫国说的,当天卫灵公和夫人南子同车,让孔子的车跟在后面,招摇过市,孔子觉得很丢人,发了这句感叹,做出了离开卫国的决定。
谢良佐注解说:“好好色,恶恶臭,诚也。好德如好色,斯诚好德矣,而民鲜能之。”好色,都是真心诚意的,见过假装不好色的,没见过假装好色的。如果能像好色那样好德,那就是真好德了。人们很少能有这样的。
孔子他本人,是真好德。卫灵公给他六万石粟米的优厚待遇,出门还让他跟在自己后面第二辆车,以示尊重,但是他发现不能施行自己的德政,转身就走了。因为德对于他来说是最重要的,比其他任何东西都重要。
王阳明后来用好色来讲知行合一。他说:见到美色,这是知,好色,是行。见到的时候,就已经好了,眼珠子跟着人家转,这知和行,是同时的、合一的。没有说看见了,知了,然后提醒自己:“这是美色!我应该好!”然后指挥自己去好色。恶恶臭也是一样,闻到恶臭,这是知,马上眉头皱起来,鼻子捂起来,这是行。没有说提醒自己:“这是恶臭,快恶!”
我们能否好德如好色,在好德上知行合一呢?这又涉及到前面学习过多次的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困知勉行三个层次。生知安行,生而知之,安而行之,不去行,自己就不安,就接受不了,所以不必勉强自己,自动就会按德的标准去做,一定做了才踏实,才舒坦,这就达到好德如好色的境界了。学知利行,学而知之,利而行之;困知勉行,困而知之,勉强行之;这就需要继续努力!
所谓坚持,不是确信坚持就是胜利,而是有使命驱使,志向支持,且能接受任何结果
君子有志,小人有愿。君子的志向比愿望重要,他不太去巴望能不能如愿,而是坚定立志于这前进的方向。小人老纠结于能不能实现愿望,老怀疑现在的路子行不行,要换一条新路,所以半途而废。说“坚持就是胜利”的人,都不懂得坚持,因为他巴望胜利。真正能坚持的人,用之则行,舍之则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能安然接受任何结果。
原文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华杉详解
“篑”,是竹筐,用来装土的,孔子说,比如你要堆一座山,就差最后一筐土就堆成了,你却停下来,功亏一篑,那是你自己停下来的,没人拦着你。
反过来,平地要堆山,刚堆上一筐土,要堆成一座山,还不知道猴年马月能堆成,但是你积极进取,继续进行,那也是你自己的决定,没人推动你。
小时候我们读过的《荀子・劝学篇》:“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无论做什么,一在立志,二在坚持,三在不放弃。不管已经多么接近成功,一旦不坚持了,放弃了,就前功尽弃,废了。反过来,不管离目标还有多远,只要有志向,能坚持,永不放弃,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坚持就是胜利,不可半途而废,不可功亏一篑,这道理太简单了,似乎人人都懂,但能做到的就极少,用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理论来说,凡是没有照做的,都不是真懂的,只是知道有这说法而已,他并不理解这是什么意思。
能坚持的人,与不能坚持的人,有三条理念上的本质区别:
1. 君子有志,小人有愿
君子为志向驱使,他的着眼点在于“我要追求什么,我要做什么”。小人为愿望吸引,他的着眼点在于“我要实现愿望,我要得到什么”。所以君子不太去巴望能不能如愿、什么时候能如愿,而是坚定立志于这前进的方向,锲而不舍。小人会时刻评估、怀疑:“到不了怎么办呢?你能保证一定能成功吗?要不要换一条道走呢?该转型了!”但凡问这问题的人,一定不能坚持。
2. 对“坚持错了”的认识论
坚持,还是没达到,坚持错了,怎么办?
什么叫“错”?很多人所谓的错,是以结果为标准,没成功就叫“错”,你怎么知道没成功呢?你怎么知道现在是结果呢?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想法,才会功亏一篑呀,就差一筐土,你不堆了。
这还是鸡同鸭讲,语言不通。有志向的人,一是生知安行,成败不改其乐;二是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我坚持修行自己,能有机会,就发挥;没有机会,就藏之于身,继续精进,自得其乐。
3. 是对“结果”的态度
“结果”怎么样呢?“成功”吗?这是不能坚持的人问的问题,还是在判断,在犹疑。能坚持的人,对结果只有四个字——死而后已。他除了坚持,就是坚持,他不跟你讨论什么成不成功、结果如何,死的时候才有结果,而且无论那时候是什么结果,我都安然接受。君子只管自己努力,能接受任何结果,因为我们不能控制自己的命运,我们能做的,只是很小一部分,我就坚持把我那部分做好,这叫尽人事,听天命。
所谓坚持,不是确信坚持就是胜利,而是有使命驱使,志向支持,而且能接受任何结果。这理念,完全不一样。
最快的进步,就是只进不退,把每一天每一点进步都保持住
原文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华杉详解
这三句,都是颜回早逝之后,孔子哀伤缅怀他的话。
“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听我说话而始终毫不懈怠的人,只有颜回一个吧!
怎么个毫不懈怠呢,是全神贯注,贯注全神,唯恐漏了一个字。为什么唯恐漏了一个字呢,因为听懂了,知道每一个字都有所指、有所用!
为什么有人听老师讲话会走神呢,因为不知道价值,不知道厉害,觉得“也没什么”,觉得“没什么新东西”,觉得“都讲过多少遍了”。那老师讲了多少遍的东西,你学到了吗,做到了吗?
颜回全神贯注,毫不懈怠,一是融会贯通,孔子说他“闻一而知十”,他在把老师今天讲的,和以前讲的,和他学习过的,体会过的,全联系起来,参照学习精进;二是切己体察——我做到了吗?
“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可惜呀!孔子追思颜回说,我只见他进步,从来没见他停滞不前!
人们要么是资质禀赋有限,想进步,却没有那能力;要么是立志不专,意志不坚定,立志快,放弃也快。所以能进步难,进而不止,永不放弃,更难!唯有颜回能勇往直前,日日不断,每天都往前进!
孔子还说过颜回:“不迁怒,不贰过。”为这件事生气,不把气撒到别的地方。犯过的错误,绝不犯第二遍。
学习进步的道理,全在这几句话里了,就是坚持不懈,日日不断之功。最高的效率,就是不返工,最快的进步,就是只进不退,把每一天每一点进步都保持住。
“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庄稼生出了苗却不能吐穗扬花是有的,吐穗扬花却不能结出果实也是有的,可惜啊!颜回!独一无二的颜回!吐穗扬花,未能结果,英年早逝,先我而去啊!
孔子对颜回的喜爱,是刻骨铭心的,颜回又怎么说老师呢?前面学过:“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师徒如此,两千多年后,还令人神往!
今天名闻于世的,都是昨天的英雄;而今天的英雄,还不为世人所知
原文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华杉详解
孔子说,后生可畏啊!哪知后一辈的人赶不上今天的人呢!不过,一个人如果到了四十岁五十岁还没有名闻于世,也就没什么可畏的了。
人有了一定年纪地位,容易轻视年轻人,孔子就提醒你,注意后生可畏。那后生可能今天就已经远远超过你,只不过还不为世人所知。或者说,他今天努力学习进步,明天会超过你。
创立方正的王选,五十多岁时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感慨说:“我三十多岁的时候,我的思想、技术,是全世界最领先的,那时候没人理我。现在我快六十了,我已经落后了,我却成为科学院院士。”
英国经济学家科斯,于1991年,他81岁的时候,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获奖的原因,是创造并解释了“交易成本”这一概念。他在什么时候取得这一理论成就的呢?是在1937年发表的论文,《企业的本质》,那时候他27岁。所以他感慨说:“在我80岁的时候,为我20岁的工作领奖,这挺有意思的。”
今天名闻于世的,都是昨天的英雄。而今天的英雄,还不为世人所知。
所以对年轻人要有敬畏。
我们很多人呢,表面上很敬畏年轻人,言必称“90后”,但90后在他们心目中,就像“人民”一样,是一个虚幻的概念,说起来很神圣,但对自己公司的,自己身边的,具体的90后,根本没有进入他的视野,他并不把机会给他们。这就不是真正有后生可畏的意识,没有高度关注去发现、培养、帮助年轻人。你要真相信,未来的英雄,就在你周围这几个“小屁孩”里面,把机会给他们,把时间花在他们身上,而不是到外面去找“名闻于世”的人。
广东话有一句俚语:“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终须有日龙穿凤,唔信一世裤穿窿。”也是讲这个道理。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从另一个方面说,学习要趁早,借用孔子的话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十五岁开始懂事了,发愤学习,到三十岁志向更加坚定不移。到了四十岁、五十岁,就学有所成而闻名于世了,古人四十而仕,五十而爵,过了五十还没有什么成就,基本就不指望了。当然也有小概率事件,如姜太公七十多岁才得到机会。
《礼・学记》云:“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学贵不失时,故君子爱日也。”俗语又说:“人过三十不学艺。”年轻时没学,过了三十岁,就难了。现在是知识社会,人人都要终身学习,但终身学习,仍是在年轻时所学的基础上,如果开始得太晚,终究难以追上。
后生可畏,后生自己,也要知光阴之可贵。
要重视别人的话,善于用别人的话来规正自己
原文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华杉详解
“法语”,是以法则告诫的正言、直言。“巽与之言”,“巽”,是恭敬。“与”,是赞同,婉转之言,婉言相劝。“说”,同“悦”。“绎”,细出头绪,细细寻味,探求其道理。
孔子说,进言的人要因人而施,听言的人要虚己接受。比如别人见我有过,直截了当地规正我,这样的话叫“法语之言”。这样的直言,道理明快,言辞急切,我无言辩驳,往往会顺从,口中诺诺。但表面顺从,行动上未必会改正。嘴上说:“对对对!您说得对!”无非是让对方赶快闭嘴罢了。所以听到别人直言告诫,必须一一反求,在行动上改正,才是能受直言的人。
另一些人,性格比较温和,批评人的时候,婉言相劝,旁敲侧击,夸我九句,才藏一句批评的,我们给人捧得高兴,但别忘了循着他那一句批评的,一路理清头绪,他批评我什么,这才是能闻善言的人。
尤其下级对上级进言,要么过于切直,危言激论,惹人反感;要么转弯抹角,微文隐语,不能引起重视。所以说话的,听话的,都要注意,不错过“闻过则喜,过而能改”的机会。
“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如果对方说得婉转,他就选择性开心那捧他的部分,而不细细去探求对方的规劝之意;如果对方说得切直,他就表面顺从,让对方停止抨击,而实际并不去改正自己。这样的人,孔子说,我也不知道拿他怎么办了!
马克思在《资本论》序言中,引用了但丁的名言:“任何的科学批评的意见我都是欢迎的。而对于我从来就不让步的所谓舆论的偏见,我仍然遵守伟大的佛罗伦萨诗人的格言:走你的路,让人们去说罢!”
由于马克思的缘故,“走你的路,让人们去说罢”这句名言,对我们有巨大的影响,干你自己的,别管别人怎么说,这样感觉也比较来劲,比较痛快。但是,这只是做人的一个角度。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任何人的任何意见和建议,都是可贵的,要善于从中吸取规正自己。
《中庸》里说:“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舜真是大智慧啊!他什么事都喜欢问别人,而且别人无论多么浅近幼稚的言语,他都能从中省察它的含意和道理,把别人错误的、不好的意见隐藏起来,表扬别人说得正确的好意见。总之是鼓励别人多说,不要总是一副不管别人怎么说的架势,那就没人跟你说了。
最后,我们再温习普鲁士战略家克劳塞维茨的话:“批评的意见不管多么荒谬,至少也提供给我们一个别人看问题的角度。”
要珍惜别人的批评意见,你就当是认识世界,了解他人,也要多听听别人的话呀!
君子秉持的,不是愿望而是志向
原文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华杉详解
这一句是重复的,在前面《学而》篇中已经讲过了。大概是因为上一句讲到,不管是别人的“法语之言”,还是“巽与之言”,都要认真吸取,规正自己,所以把这句话又重复记在这里。
原文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华杉详解
孔子说,三军虽众,其将帅,仍有被劫夺的可能。而一个匹夫,若他志向坚定,你是没法让他改变志向的。
三军,一万两千人为一军。三军虽然强大,但那是靠组织、靠人。有更强大的组织、更勇武的人。或者他人心不齐,气势不壮,就可能打垮他,取了他上将首级。
匹夫,是指普通老百姓,夫妇相匹,匹夫匹妇。上层贵族士大夫有妾媵,一夫一妻相匹配的普通老百姓就叫匹夫。
一个匹夫,他若志向坚定,你就是有千军万马,那志向在他自己身上,你无所用力,没法改变他。所谓“生不可夺其志,死不可夺其名”。你可以夺去他的生命,却不能夺去他的志向。而你若夺去他的生命,他就成了伟大的牺牲,他的死,更能成就伟大的声名,和伟大的事业。比如耶稣,一匹夫耳,统治者改变不了他的志向,便夺去他的生命。而他的死,成就了伟大的事业——基督教。所以这样的人,他的力量,比千军万马更加可怕。
学习进步,不管做什么事,第一重要就是立志,我们常说坚持就是胜利,贵在坚持,能不能坚持,归根结底,是志向问题!没有志向的人,觉得这样坚持下去,没有希望吧?能成功吗?还有更好的机会吧?他要的是成功,是回报,不是志向,当然就要经常停下来合计合计,犹豫犹豫,盘算盘算,张望张望。君子有志,小人有愿。君子秉持的,不是愿望,而是志向,如果不是我的志向,得到什么都没意义,他就能坚持了。
知道自己是谁,有自己的人生定位和志向,就不会去跟别人比
原文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华杉详解
“缊”,旧棉絮,“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这是孔子夸子路:穿着破棉袄,和穿着皮草大衣的人站在一起,而神态自若,不感到羞耻的,就是子路吧!张居正评论说,这是子路识见已进于高明,志趣不安于卑陋,所以能够自重,而不动心于贫富之间。
人之贫富,各有其命。那富而知书礼者,你没他有钱,他也没瞧不起你,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没他有钱,他都去鄙视别人吗,很多人只会更加谦虚谨慎地去对待别人。但是,你不要自己自卑,自卑往往是一种狂妄。为什么呢?觉得人家有的,自己没有,就自卑了,这就是狂妄——认为人家有的,自己也应该有。实际上,人家有的,那不是你能有的,或者没那本事,或者没那命,差之万里。
所以人要自重,就是知道自己是谁,有自己的人生定位和志向,找得到自己位置,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就不会去跟别人比,不跟别人比,就没什么好羞耻的了,大大方方,自然而然,别人跟你在一起也舒服。
还有一点很重要,凡是看见比自己地位高的,比自己有钱的,就自卑的人,反过来,他看见地位比自己低的、比自己穷的人,他就瞧不起,就鄙视别人。所以这样的人是很糟糕的,没有跟别人平等交往的能力。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忮”(zhì),非常准确地说,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羡慕嫉妒恨。这句话是《诗经》里的,意思是说,对别人不羡慕嫉妒恨,也不贪求别人有的东西,那干什么不好呢?
子路终身诵之,子路就拿这当座右铭,经常念诵这句诗。
“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孔子就批评他了:子路啊,是这个道理,但是你犯得着成天挂嘴上念叨吗?
穿着破棉袄跟穿皮草的人站在一起,我也不自卑。别人有什么,我既不羡慕嫉妒恨,也不贪求。这都是好的,都是对的,都是自己的修养,自然而然的。但是,如果你成天念叨着“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跟和尚念经似的提醒自己,或标榜自己,那就不是自然了,是刻意了,是你心里还装着这事。你穿着破棉袄,他穿着皮草,一起谈话聊天,你也自然,他也自然。结果你自然的面孔下,心里还在念经:我不羡慕你,我不嫉妒你,我不恨你,我不贪求你……那算什么事儿!
每在国难亡国亡文化之时,总有那松柏之士,支持文化之危局,延续文明之香火
原文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华杉详解
“彫”,同凋,凋零,落叶。孔子说,到了冬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春夏和暖季节,万物茂盛,百花盛开,松柏也不过如此,甚至并不起眼,毫无突出,从未与百花争艳。而到了天寒地冻、万物凋零的季节,唯有松柏挺然苍秀,支持危局,以待天时,迎接下一个春天。正如治平之世,人人相安无事,尽显风流,小人君子无异,看不出谁比谁坚强。只有到了遇事变,临利害,则有人或因困穷而屈身,或因祸患而变节。而另一些人,挺然自持,不变其旧,威武不能动其志,死生不能动其心,所谓士穷见节义,世乱识忠臣。
荀子说:“君子隘穷而不失,劳倦而不苟,临患难而不忘细席之言,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淮南子》:“夫大寒至,霜雪降,然后知松柏之茂也。据难履危,利害陈于前,然后知圣人之不失道也。”
钱穆说,中华文化之历久弥新,就是因为每在国难亡国亡文化之时,总有那松柏之士,支持文化之危局,延续文明之香火,再迎接下一个春天。
岁寒比喻的是什么时候呢?是乱世危局的时候,是时事艰难的时候,是利益诱惑的时候。松柏之高洁,自古文人墨客咏叹多矣!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而切己体察,我们从中学到什么呢?
首先要问自己是不是松柏,是不是在危难面前,在利益面前,能不改其志,坚持原则。松柏靠的是什么呢,主要是志向,有志向,则如前文所言:三军可以夺其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生不可夺其志,死不可夺其名。志向,是一切人格力量之本。
第二,假定我是松柏,春天的时候,有没有耐得住寂寞,不与百花争艳?人生都有好几十上百次岁寒之时,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会说明一切。
第三再去观察别人,谁是百花谁是松柏,在春天就搞清楚,别到了冬天,才恍然大悟,托错了人!
“智”“仁”“勇”三达德,是三粒治疗焦虑症的良药
原文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华杉详解
朱熹注解说:“明足以烛理,故不惑;理足以胜私,故不忧;气足以配道义,故不惧;此学之序也。”
智仁勇,这是三大德,也是三粒治疗焦虑症的良药。
“知者不惑。”我们经常有疑惑的地方,太多太多了,疑惑不可怕,可怕的是,明明是疑惑,还自以为明白。
疑惑,是因为不明白那道理,抓不住那本质。张居正说,只有智者,把天下的道理都讲究研求,明白透彻于心,所以事物之来,其是非可否,隐微曲折,无不洞达分晓,便是疑难的事,巧诈的言语,也一毫炫乱他不得,何惑之有?
我们能不能把天下的道理都研求透彻呢?不能,没有人能。我们只能有自己明白的范围,超出这术业有专攻的范围,就不明白了。
不明白怎么办?问别人。但“别人”有很多,都是大师、专家,说法还不一样,不知道信谁的,还是不明白。这时候就挑一个信,真发现信错了,再换。不要今天信这个,明天信那个,或者谁都不信,问一圈,自以为自己比谁都高明,自己弄出一套来。
有人问信错了怎么办,当然会有错了,哪能都对呢?
能有这个态度,就不惑了。
仁者不忧。
我们的忧虑、焦虑,比疑惑更多!
忧什么呢?不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都是在忧自己,忧自己的得失,忧自己的未来,为根本没有发生,但自己害怕它可能发生的事情忧虑。
一个人,若是不计较自己的得失,他真是很难有什么忧!
所以仁者不忧。张居正说,仁者克己复礼,涵养纯熟,浑然天理之公,绝无私欲之累,故能顺理安行,心广体胖,外幕之念不萌,忧戚之心自泯,无论贫贱患难,一切不如意的事情在我面前,也安然素位而行,无入而不自得,何忧之有?
君子追求理想,但得不到也不遗憾,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无入而不自得,不管遭遇什么,都能守持自己,自得其乐。
《中庸》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安于所处的地位,做好分内的事,不操心愿望那分外的事。你想往上走吗?想操心那在高位的人操心的事吗?你能做好分内的事,自然有机会往上走。最常见的就是自己分内的事不认真做,老想做“大事”,那忧虑就太多了!
勇者不惧。
张居正说,人之不免于恐惧者,在于正气不充,道义不足。而勇者,能善养正气,至大至刚,浩然塞于天地之间,故能执守坚定,不可屈挠。遇事奋发果敢,当行便行,当断便断,有始有终,绝无逡巡畏缩之意。便是利害切身,毁誉乱真,也一毫催沮他不得,何惧之有?
这个不容易!儒家的态度,一贯是明哲保身,邦有道,则经世济国,邦无道,能免于灾祸,保全自己。就像我们现在说中国历史周期律,王朝更迭,治乱循环,王朝更迭是循环,在一个王朝之内,也是治世、盛世、暴君、中兴、再昏君的循环。邦之有道与无道,就像四季运行一样,春夏秋冬,你改变不了。如果遇上冬天,你非要和它死磕,便会牺牲自己。你不跟它磕呢,冬天过去,春天自然会来,所以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到冬天就冬眠,就是这态度。
不过也有做到勇者不惧的,就是王阳明,面对昏君,面对残暴邪恶的锦衣卫,他我心光明,勇往直前,只凭着自己的良知,凭着大是大非去行,而且取得成功。
有的人,你可以和他一起求道,却不能和他一起坚守
原文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华杉详解
这里是讲学习进步的四个境界、三个进阶。
第一个进阶,从学习到适道。
“适”,是往,赴。“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有的人,你可以和他一起同学,却不能和他一起向道。为什么呢,因为他学习不是为了向道。比如一起去念商学院EMBA,他不是为了学习,是为了认识人,拓宽“高端人脉”,寻找商业机会,他不是来学商道。
再比如,有人学习热情高涨,到处听课,一听到老师讲了他没听过的“新东西”,就兴奋,就满足。这样的人,把听课当成听说书、听演唱会,老师“讲得好”,就跟听演唱会歌唱得好差不多,成了一种娱乐活动,听听这个怎么说,再听听那个怎么唱,乐此不疲,他也不是为了求道。
“道”是什么?道是一以贯之。真求道的人,在一条道上深入,不作他想。初学之人,学习不深入,他做不到一心向道、一以贯之,总会追新逐异,“另辟蹊径”,就如王阳明说的,进入“断蹊僻径”。
第二个进阶,从适道到立。
“立”,是执守,不反复,不放弃,不违背,不离开道。前面学过,孔子说的三十而立,不是一般理解的能安身立命,经济独立,或有社会地位,而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他十五岁的时候,开始有志于学,一是学习,二是有志向,志向就是适道。到三十岁的时候,这志向,这道,算是立住了,不会再改变,不会动摇,不会违背。
“可与适道,未可与立。”有的人,你可以和他一起追求道,却不能和他一起坚守。
为什么呢,因为他守不住。一听到别的、新的说法,他就觉得那条道可能更高更快更强,他就不跟你在一条道上守了。或者,为外物所诱,经不起诱惑,他就半途而废了。
我们今天老讲“转型升级”,若你转型,是为了让你的禀赋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那你是适道,是立。若你的转型,是为了找到别的“更挣钱的买卖”,那多半是那邯郸学步的燕国人,新买卖没干成,把自己原来的本事也转型转丢了。
第三个进阶,从立到权。
“权”,是秤,是秤砣,权衡,权衡轻重,权变,变通。
立道,不是要坚守,不要变吗?怎么又要权变呢?孟子说:“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权也。”嫂子的手不能牵,这是礼;但是如果她掉水里了,伸手拉她上来,这就是权变,就是变通。
张居正讲解说:“应事接物,各有当然的道理,惟圣人一理浑然,泛应曲当,各适其轻重之宜。”如果只是立,守而未化,只是守着条文,没有进入化境而与道一体浑然,则不能融合变通、举措适宜。
张居正说,道以通权为极,学习的终极,要做到能权变,才能制裁万变,才能说学有所成。君子日理万机,要使得裁决区处都恰到好处,尤其不可不知权变。而要行权变,必须平时讲求,又时常体认,使得义理精熟,识见融通,可以称量事物之轻重,而无有差失。
但是,一定是先有立,后有权。如果没有立,只讲权,那就完全没原则了。
天下事不怕做不到,就怕不是真心去做
原文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华杉详解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这是《诗经》的一句逸诗。
“唐棣”,就是郁李,开花繁密如云,有点像桃花,结深红色果实,非常美丽。“偏”,就是翩,翩翩然;“反”,就是翻,花朵摇动的样子。“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唐棣的花开啊,翩翩然摇动着。我的心岂不思念你啊!只是我们的居室离得太远了!
孔子就评论说:“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那不是真思念,如果真思念,抬脚就走,哪有什么远不远呢?
这一章,说爱人,说求道,说做事,都行。
你说你很爱她,可惜隔得太远,那还是不够爱。若是真爱,有什么远不远,你去就是。
你许诺别人的事情没有做,你说对不起,实在是太忙了。哪有什么忙不忙,还是你觉得对方不重要,你忙别的事去了。
你立志要坚持每天做的事,没有做,你也是说太忙了,那还是不愿意真坚持,每天坚持吃三顿饭,几十年风雨无阻都坚持下来了,有什么不能坚持的呢?你先把那事做了再做别的,不就坚持下来了吗?
道不远人,人自远之。天下事不怕做不到,就怕不是真心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