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zhá记jì
12-20Ctrl+D 收藏本站
【释义】
读书时摘记的要点和心得。
【辨析】
人们常把“札记”的“札”字读错,“札”的读音是zhá,而不是zhā、zā或zá。“札”原指古时候用来写字的小木片,所以是木字旁。
【起源与演变】
远古时代,人们将文字刻在动物的甲骨或者铸刻在金属器物上,于是有了甲骨文、金文、铭文。但是,这种书写方式非常不方便,后来人们发现,竹片耐潮耐温,虽不如甲骨、铜器牢固,但在竹片上书写,方便高效,于是有了竹简。再后来,人们又发现,木片虽不如竹片那么耐潮耐蚀,但在木片上书写更为方便,重量更轻,易于携带,于是有了“札”和“牍”。所以用竹片书写的叫“简”,用木片书写的叫“札”或“牍”,若干“简”或“札”编缀在一起叫“册”。
【例句】
绩学之士,读书必有札记,以记所得著所疑。
徐特立《国文教授之研究》
【字里字外】
古人写札记跟我们现在说的读书笔记差不多。札记的内容、形式因人、因读书目的而异。有的侧重记录原始资料;有的侧重记录心得,重在发挥己见;有的分门别类,抄录精要;有的综合各说,著述阐释。读书时,把书中的原文、要点、自己的心得、观点、疑问或随笔等记录下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读书方式和学习习惯。
历代学术大师都非常重视这种方法。例如宋代的大学者、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张载说:“义理有疑,则濯去旧见,以来新意;心中苟有所开,即便札记。”根据另外两位理学创始人程颐和程颢记载,张载在写他的哲学著作《正蒙》时,“处处置笔砚,得意即书”。
许多大儒们的札记,本身就是了不起的学术著作。例如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顾炎武在读书时一有所得,就记录下来,最后形成了三十二卷本的《日知录》。另一位学者潘耒在《日知录序》中评价:“先生非一世之人,此书非一世之书。”意思是顾炎武和这部书都会流芳后世。事实也的确如此。比如我们现在经常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出自其中。又如清代的史学家赵翼的《二十四史札记》,是清代三大史学名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