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工业革命的传播

04-12Ctrl+D 收藏本站

关灯 直达底部

正如所有智人起源于一个共同的非洲祖先那样,所有工业社会都源自英国这个共同的先驱,每一个都有自身的显著特征。尽管英国工业革命源自人们无法规划的各种力量的会聚,不过,通过精力充沛的企业家或强大的政府推行的计划,或这两种因素的结合,工业革命能够在其他地方被复制出来。

第一批模仿者在地理上和文化上很接近英国——比利时、法国、普鲁士和美国,它们构成了工业革命的第二个阶段。到 19 世纪 80 年代,在俄国和日本已经开始了第三个阶段。

西欧

大不列颠试图阻止本国工业创新的出口。英国法律禁止新技术的输出和技术型人才向外移民。不过,其他国家派人员到英格兰学习它的秘密;他们贿赂企业家建立工厂,用小船偷偷将机械运回国。

比利时是英国之后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它的煤炭和铁矿储备彼此相邻;企业家利用走私的机械在比利时开展商业活动。1834 年,政府开始建造全国性铁路网。

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法国的工业革命要慢一些,不过,工业化进程在其他国家遭受的破坏可能少很多。法国的阻碍因素包括相对落后的农业体系、周期性的革命和战争以及煤炭资源的相对缺乏。在输掉了普法战争(1870—1871)之后,法国被迫把唯一一个煤炭和铁矿资源丰富的地区,即阿尔萨斯-洛林割让给德国。不过,法国在 1830 年成功地建立了世界第一家百货公司。

事实证明,投资新工业的资金与新技术一样重要。在英国,17 世纪末创办的英格兰银行提供了相对廉价的投资资金。当工业化加速时,大银行在工业化中承担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德意志地区的犹太银行家梅耶·阿姆谢尔·罗斯柴尔德(Mayer Amschel Rothschild,1744—1812)的五个儿子是 19 世纪欧洲金融的开创性人物。他们每一个都在一座重要城市(伦敦、巴黎、法兰克福、那不勒斯和维也纳)站稳了脚跟,并促进了所在国的投资。例如,当法国政府在 1842 年决定修建国家铁路网时,巴黎的罗斯柴尔德银行家商定以英国资本投资法国铁路,该铁路网在 19 世纪 60 年代基本完工。

在 1871 年统一前,德意志地区不是一个国家。统一前,独立的邦国自行征集货物的关税,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 1830 年关税同盟的成立。到 19 世纪 40 年代,德国各邦国才完全废除农奴制。因此,德意志地区的工业革命比法国稍晚,以铁、钢、煤炭和化学工业为主。在政府的大力参与下,铁路网络在 19 世纪 50 年代得以修建。大型公司或垄断企业(卡特尔)控制各个部门,这与英国和法国有很大不同。1830 年到 1840 年间,德意志地区煤炭产量翻了一番;1840 年到 1870 年间,又增长了 7 倍(参见地图 11.1)。

  

地图 11.1 工业的欧洲,大约 1850 年。

到 19 世纪中期,工业在英国和中欧地区涌现

美国

新建立的美国政府在这一时期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如同英帝国一样,美国也是一个帝国,它占领了土著居民的大片领土。在欧洲人带来的新疾病的侵袭下,这些土著居民的人口已经急剧减少。美国政府所取代的,大多是小农文化(不像西班牙在中美洲和秘鲁所取代的文化),那里不存在延缓变化速度的农业传统文明,也没有来自传统精英的抵制。同时也不存在世袭贵族、国家教会和法定的阶级差异。殖民者基本上可以从零开始。技术变革能够被迅速采纳。美国相对远离欧洲混乱的政治和战争;殖民者握有很多机会。美国不但再现了英国的工业化模式,而且大大扩展了工业化的范围。

19 世纪 20 年代,在私人企业家而不是中央政府的倡导下,美国的工业化率先在纺织业启动。英国的机密通过塞缪尔·斯莱特(Samuel Slater,1768—1835)和弗朗西斯·卡伯特·洛厄尔(Francis Cabot Lowell,1775—1817)到达美国。1789 年,斯莱特在一位商人资助下离开英国前往美国,并且凭借记忆(书写材料很可能被没收了)在罗德岛建立了美国第一家纺织工厂。洛厄尔在 1810 年至 1812 年间访问了英国,回国之后设计了第一台动力织布机,并且建立了第一家把机器纺纱和织布结合在一起的工厂。19 世纪 50 年代,艾萨克·辛格(Isaac Singer,1811—1875)成功地研制了第一台在商业上很成功的缝纫机,由此促进了纺织业的发展。

美国的铁路建设从 19 世纪 30 年代持续到 70 年代。政府为铁路的修建提供大量土地;私人公司也资助铁路修建,有时还有来自欧洲银行家的贷款。在美国(以及后来的俄国)这种大国,铁路运输以其廉价产生了巨大影响。

美国内战(1862—1865)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工业战争,它极大地刺激了美国北部的工业化,在军火生产方面尤其如此。内战之后,美国的武器制造商寻找海外市场。战争产生了其他一些国际性影响,例如,埃及的棉花生产在战争期间兴盛起来(取代了美国南部的棉花生产),但在战后却破产了。古巴在战争期间增加了它的棉花和烟草销售,在战后经历了商业萧条,导致国内出现一次反抗运动,这次反抗加速了西班牙帝国的崩溃。

内战之后,美国的工业化在几乎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出现急剧增长。19 世纪 70 年代,安德鲁·卡内基(Andrew Carnegie)引进了贝塞默的高炉炼钢技术,从而降低了钢的价格。1901 年,美国钢铁公司的年度预算是美国政府预算的三倍。这种工业发展的资金大约有 1/3 来自英国、法国和德国;一战前,美国在国际上一直都是债务国。从 19 世纪 70 年代到 90 年代,欧洲和美国经历了严重的萧条,那时,美国的工业品供过于求,紧接着引发了多家银行倒闭。到 1900 年,美国已经在工业品总产量上超越了英国,美国生产的工业品几乎占世界工业品总产量的 24%,而英国大约为 19%。

截至 1870 年,除意大利南部、西班牙大部分地区以及美国南部之外,西欧大多数国家和美国都已经走上了工业化道路。在西欧和美国之外,还没有哪个国家热情地支持工业化。俄国贵族仍旧喜欢用粮食和木材换取国外的机械和工业制成品。同样,拉美地主喜欢商业而不是制造业。英国击败埃及之后,迫使埃及降低关税,从而导致埃及工业的破产。在印度,铁路是唯一繁荣起来的工业部门。在中国,英国的限制和中国传统精英的抵制,使得中国的工业化举步维艰。

日本和俄国

1870 年之后情况有所改变,日本和俄国政府决定赞助工业化。他们的决定并不完全出于自愿。俄国在输掉了与法国、英国和土耳其的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之后,不得不面对农奴制似乎与现代生活不相容的问题。在日本,美国舰队于 1853 年驶进东京湾,用军舰和枪炮要求日本开放港口与工业国家进行贸易。由于原材料严重不足,日本不得不想办法解决。

通过一场没有造成大规模破坏的短暂内战,日本于 1868 年结束了旧制度;随着 15 岁的年轻皇帝即明治天皇(1868—1912 在位)的登基,日本很快迎来了一个新时代。日本以前没有统一的货币和国家军队;每个领主(大名)都拥有自己的军事力量(武士)、法律和收税系统。在巩固政权和废除封建制度之后,明治政府制定了一项发展计划,通过利用现代西欧提供的一切事物来改造日本;由于几乎没有资本家为发展计划投资,因此,政府提供了绝大部分资金。

一些封建贵族摇身一变,成了成功的商业领袖和一种新的工业精英。农民获得了他们的土地以及肥料和工具,农业产量不断增长。通过丝绸生产的机械化,日本丝织品比手工生产的中国丝织品更便宜。城市工人的游行示威遭到残酷镇压,他们直到 1920 年才获得选举权。

自然资源尤其石油的匮乏,致使日本很早就具有扩张主义倾向。1894 年到 1895 年,日本打败中国,占领了台湾岛和朝鲜半岛;为了一试身手,与正在进行工业化的俄国进行对抗,1904 年到 1905 年,日本打败俄国,把影响扩张到朝鲜半岛和满洲(中国东北——编者注),并且在那里搜寻本国缺乏的一些原材料。

到 1900 年,欧洲(包括俄国)和美国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 85%,日本为 2.5%。(中国超过了 6%,这个数值仅仅能反映出中国领土的大小而不是工业化程度,印度不到 2%。)不过,通过政府的直接政策和投资,日本在工业化的速度上成功超越了俄国或西欧,并且没有经历大规模集体动乱。同样,日本对它的权威性君主制度也进行现代化改造,从而使得它足以在工业化早期阶段保留下来。

俄国的工业化道路比较坎坷;俄国在开展工业化时,也经历了暴烈的社会和政治革命。俄国是一个根深蒂固的乡村社会,受到一种传统的贡赋型专制政府统治,俄国人直到 19 世纪才开始现代世界的社会和政治发展。君主或沙皇不受任何人约束。名门贵族主导着整个社会;许多贵族已经西化,法语说得比俄语还要好,尽管他们没有正式参与政治。1861 年之前,大多数俄国人是农奴,被束缚在主人的地产上,任由主人宰割,他们的状况与奴隶相差无几。

在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失败之后,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 1861 年解放了 2200 万私有的俄国农奴,1866 年又解放了 2500 万国有农奴。他的改革目标指向工业化,在缺乏私人企业家的情况下由国家指导,并且从发展铁路的计划开始。俄国政府建立银行、聘请外国工程师并制定关税以保护国内新兴工业。1892 年,财政部启动了连接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大铁路项目。到 1900 年,俄国在世界工业品总产量中的份额达到 8.9%,超过当时的法国,俄罗斯帝国在世界所有国家中排名第四。

然而,俄罗斯帝国存在一个基本的矛盾:在寻求工业化的同时,保留了很无能的沙皇和贵族统治。沙皇专制体制内部也是矛盾重重,主要原因在于,沙皇尼古拉二世没有同工业和商业精英们紧密合作,这与日本明治天皇完全不同。19 世纪末期,俄国工业工人的数量仅占俄国总人口的 5%,他们每天要工作 13 个小时,也无法通过合法途径来表达他们的苦难。俄国在 1905 年日俄战争战败之后,国内就出现了暴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也爆发大规模工人罢工。沙皇尼古拉二世粗暴地镇压了暴动,但又被迫进行有限的政治改革,后来又食言,改革也没有带来政治稳定。结果,俄国政府不仅要处理农民和工业工人的不满,也要处理大量受过教育的精英和商业精英的不满。无能的统治在一战期间到达危急关头。共产党人通过 1917 年革命最终获得了政权。在残酷的内战之后,共产党人——他们建立了一个有纪律、有凝聚力的精英组织——开始解决一个两难问题,即在落后的俄国进行工业化(参见第 12 章)。

回顾一下,我们看到了工业化的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开始于 18 世纪后期的英国。第二次浪潮开始于 1820 年至 1840 年间,工业化扩及比利时、瑞士、法国、德国和美国,一直持续到 19 世纪末。第三次浪潮大约开始于 1870 年,工业化传播到俄国和日本。19 世纪开始工业化的这些国家,在 20 世纪都变成了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