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一个自我还是很多个自我?

04-12Ctrl+D 收藏本站

关灯 直达底部

关于“自我”的一个常见印象就是每个思维中都包含着某种偷窥木偶,即它会为我们感受、渴望和选择那些我们所感受、渴望和选择的事。但如果我们拥有这样的“自我”,那“思维”还有什么用呢?而从另一方面而言,如果“思维”能够做这样的事,又为什么存在“自我”呢?这个“自我”的概念是否有什么真正的作用呢?它确实有作用,但我们不能把它看作一个中心化的全能实体,而是看作一种理念的集合,它包含着我们关于思维是什么的印象以及它应该是什么的理想。

此外,我们关于自我通常有两种思维。有时我们认为自我是单一的、自相一致的实体;有时我们感觉自我是去中心化的、四处分散的,就好像我们是由许多代表不同倾向的不同部分构成的一样。对比一下这两个观点:

单一自我观点(single-self view) :“我认为,我想要,我感觉。思考我思维的人是我,我自己,不仅仅是某些无名的、无自我的部分聚集在一起。”

多重自我观点(multiple-self view) :“一部分我想要这样,另一部分我想要那样。我必须更好地控制自我。”

无论哪个观点,我们都不是太满意。我们都有过感觉不统一、动机冲突、强迫感、内部张力、意见不合的体验。我们的头脑中在不断进行谈判,但很少听说有人的思维被看似来自别处的强迫感和命令所束缚。而我们感觉最合理统一的时候,在其他人看来却可能是我们最混乱的时候。

但如果思维内部没有一个单一的、居中占主导地位的“自我”,是什么让我们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呢?是什么让这一神话如此强大有力?这是一个悖论:也许是因为我们的头脑中不存在什么人让我们去做我们想做的事,甚至没有人让我们去想我们想要的事,我们只是建立了我们存在于自己内部这一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