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 边缘
04-12Ctrl+D 收藏本站
如果给你呈现太细节的东西,你就很难认出一个事物。要确定你看见的是一个风筝,寻找纸、木条和线是有帮助的。但如果你要用一台显微镜,那你感知到的东西完全不是风筝的属性,而仅仅是纸、木条或者线的细节特征。这些内容可能会让你辨认出某个特别的风筝,但不能够认出其他风筝。超过某个特定水平的细节,人们看到的内容越多就越不知道自己看的是什么!记忆也是如此,在较低水平的细节上,它们应弱化联结。
低水平带(lower band) :超过了某个特定水平的细节,对之前情境的记忆越完整,就越难与新情境相匹配。
为了解释K线为什么需要一种较高水平的边缘,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孩子一开始学会了建塔,但是现在想建造一幢房子的例子。如果我们记得太多关于之前目标的事,就可能会遇到另一类困境!
高水平带(upper band) :能够唤醒太高层级智能体的记忆会倾向于为我们提供不适合当前情境的目标。
为了明白我们的K线为什么应该弱化某个特定水平之上的联结,来想象一下这样一种极端形式。设想有一种记忆特别完善,让你可以完全再现过去某个特定时刻的完整细节。它会抹杀现在的“你”,你会忘记自己本来想让记忆做些什么!
两种边缘效应都是为了让我们的记忆与当前的目的更加相关。中间的水平带会帮助我们找到记忆中的事件与当前的情形有什么一般的相似之处。较低水平的边缘提供额外的细节,但不会把它们强加给我们,我们只会在没有真实的细节时以“默认的方式”来利用它们。与此类似,较高水平的边缘会回想起一些以前目标方面的记忆。不过同样,除了在当前的情形没有给出更引人注目的目标时以默认方式出现,我们也并没有被强制使用它们。可以这样说,较低水平的边缘关注的是结构方面的事,而较高水平的边缘关注的是功能方面的事。较低的水平表述的是现实的“客观”细节,较高的水平表述的是与目标和意图有关的“主观”事物。
同样的一条K线的边缘为什么可以涵盖如此不同的领域呢?因为为了思考,事物和目标,也就是结构和功能之间需要有紧密的联系。如果不能把每件事的细节与我们的计划和意图联系起来,思考到底有什么用呢?想想看在英语里,指代事物和指代这些事物的目的常常使用的是同样的词语。在你建造一幢房子时,需要用什么工具来锯开(saw)、固定(clamp)和粘牢(glue)木头呢?很明显,你会用锯(saw)、夹钳(clamp)和胶水(glue)。[1] 看看这些“意思”有多么令人惊奇的力量:只要一听到一个词的名词形式,我们的智能体就会努力展示出这个词的动词行为。这种把意思和目的联结在一起的现象并不只限于语言,我们还会在其他类型的智能组中看到许多这样的例子,不过这种联结在语言中所受的限制最小。
[1] 此处作者举了一个例子说明英语中事物及其目的常用同样的词,但中文并不与其对应。——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