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节
11-17Ctrl+D 收藏本站
于是我告诉他,他是我爷爷,在文化大革命时被关进来的,如今十几二十来年了,一直没他的消息,肯定还关在牢里,你再帮我好好查查吧。
这位漂亮的女警一听说是文革破四旧时的犯人,立即就将说:“你回去吧,我能很确定的告诉你,我们这里没有你要找的人,当时抓的那些人早在改革开放后就全部平反释放了。”
听到这话,我真的是一头雾水,我说:“这怎么可能,你们如果放人了,怎么我爷爷一直没有回家呢?”
漂亮女警虽然长的好看,但是却并不怎么热情,冷冷的说:“这个就不是我能管得着的了,反正没在我们这。”说完,她就拿起桌子上的报纸看了起来。
看到她这爱理不理的样子,我心里就直来火,心说当初你们随便抓人定罪,如今人失踪了,你们说一句没在这儿就不管了么?
所以,我当下就敲着窗口上的玻璃窗叫道:“喂,你们怎么能这样,人是被你们抓来的,如今人不知死活,你们就不能认真的查一查吗?就算你说放出来了,可是谁知道放没放呢?”
这个年轻的女警也腾的一下站了起来,将手中的报纸往桌上了扔,翻了个白眼,说:“这些不关我的事,我只受理访客,如今你要找的人不在我们这儿,所以你不要在我这儿吵了。”
见她不愿帮忙,我就气的骂道:“你们不是为人民服务的吗,如今我要你帮我查个人,你凭什么爱理不理。人是你们抓来的,现在人一直没有消失,到底人放没放,什么时候放的,你们总得给我个解释吧!”
我声音很大,结果所有人都望向了我,而这时来了两个男警,一边冲过来,一边指着我喝道:“敢在这儿闹事,你小子活得不耐烦了是不?”
这两个警察一冲上来,就不断的将我往大厅外推拉,要把我给赶出去。
我当时就闹不明白了,老子来找你们查个人,你们就这个态度为人民服务么?当下就一甩,一下将其中一个大力推我的民警一下甩倒在地,而另一个民警见我动手了,立即就从身后拿出警棍朝我脑袋上砸来,不过我从小就跟爷爷学了拳脚,而且与鬼魂打斗也练就了一身本事,见到对方对我出手,我急忙闪身,然后一脚踹到了他的胸口上,把他踹倒了出去。
这一下可就热闹了,就在我与那两名警察动手之后,不久就跑出了七八个警察,而且手里还拿着枪,顿时我就只有双手举起投了降。
当天,我被押到了县城的警察局,经过审问,他们得知我的闹事的原因后,除了把我刑拘了十几个小时之外,倒是没有怎么为难于我。
不过,也因为我这么一闹,监狱的领导倒是来到了警察局,特意来告诉我,我爷爷早在几年前就放出来了,而且还把当年的资料给我看了,显然,爷爷是真的放出来了。
就这样,我蹲在警察局关了一个大晚上。不过我也不是没有收获,最起码知道爷爷没有在大牢里了。
可是,这样一来,又有了新的问题。既然爷爷不在牢里,既然他一早就出来了,可是他为什么没有回过村里呢?那么他又会去哪了呢?是生,是死,我一无所知。
从警察局走出来,已经是次日上午了,望着刺眼的太阳,苦笑了一笑,爷爷,你到底去哪了?你让我找的好苦啊!
心中惆怅,一时之间不知道该从何查起。之前我还有个目标,想着来监狱找爷爷,可是如今却连这唯一的线索都没有了,面对着大江南北,人海茫茫之中,我又该去哪里寻他呢?
叹了口气,最后只得收回目光,朝旅馆走去,先回家吧,回了家再做打算。
下午,在县城的车站上了回陈家镇的班车。客车驶出县城,接着就是进了茫茫的群山之中,道路有些颠簸,山里的路还没有硬化,都还是黄泥公路,特别是下过雨,所以黄泥路上到处都是一个一个的泥坑,坐在这种车里颠簸的让人晕头转向。
车里人并不多,车上空荡荡的只有七八个人,这些人大都是一些陈家镇里的村民,不过我却都不认识,毕竟陈家镇也不小,其中有七八个村子哩。
他们穿着都很朴素,衣服不仅发旧,而且还很老款,散发着一股浓郁的山里人气息。若是这种人去到城里,显然是会被人视之为乡巴佬的,就如同我之前在城里一样。不过,如今的我虽然从城里来,但是见到这些质朴的山里人,心里倒是觉得特别的亲切。
是啊,城里虽然有金钱美女,但是却也有着人心险恶,很多东西让人迷了心智,看得到却得不到。在城里经历过冷落、勾心斗角的伤心日子,如今再次见到眼前这些质朴的村民又怎么会不觉得亲切呢?
村民们见我看向他们,于是一个大叔便笑着跟我打招呼,问我,小伙子这是去外面打工来吧?
我笑着点点头,问他们是哪个村的。
他们说是李村的。李村,也就是陈家镇里的一个村子,离我们村也就十几里山路。
想到他们是李村的,我突然就想起了李神婆,因为李神婆就是李村的人,当年因为文化大革命的破四旧运动,李神婆也被红卫兵绑了起来,最后与爷爷一起关进了县城大牢。之前有听村里的老支书讲过,李神婆早已经放出来了,可是爷爷切一直毫无消息。如今,听到眼前这位大叔就是李村的,我心里就一动,急忙问大叔:“老叔,你们是李村的啊,那你们一定认识你们村的李神婆喽?”
第六十六章通阴婆
那个村民见我问到李神婆,不由立即点头说,自然认识。同时,他也好奇的打量起我,问我是哪个村的,说李神婆在破四旧时被关了十几年,大部份像我这年纪的人都不知道有她这么个人了,怎么我会知道李神婆这么一个人。
也对,李神婆被抓走时我那时也不过是个啥事不懂的小孩子,按理来说的确不会知道有这么个人,他的好奇也不为过。
我笑了笑说:“我是陈村的,就是你们李村的隔壁,所以小时候听说过李神婆这个人。听说李神婆以前被抓了,现在放出来了,她现在可还在家?”
那个老叔点了点头,随后惊讶道:“小伙子你怎么突然问起她来,难道你遇上啥邪门事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难办喽,如今李神婆虽然在家,但是却不再给人看事喽!”
看来这位老叔是以为我找李神婆解灾呢,不过突然听到李神婆不给人看事了,我倒是很好奇,于是问道:“为啥不给人看事了,她以前不是常替人消灾解难的么,挺好的一个人呀?”
我说的并没有错,李神婆的确是挺好的一个人。能解灾看事,晓得阴阳,所以平时常为附近的穷苦百姓看事解灾,谁家有啥问题,找他解决准没错。而且还能过阴问事,比如给死去的亲人带个话呀,或者请她把死去的亲人喊上来之类的,都能搞得定。这在以前的陈家镇这片地方可是出了名的,就连胡子土匪也要惧她几分。而且她乐意助人,经常是免费给附近的穷苦百姓排忧解难。
就是这么一位神婆,却又只有一点毛病,那就是脾气倔,他如果要是看不惯你这个人,你说出花来,或是给上金元宝来她也不会帮。而且她还极度的孤僻,基本上是不与人交往。据说他一天经常是从白天到晚上都一个人,也无儿无女的,平时就连出门都少得很。有人看见过他曾经自己自言自语,后来大家知道了她的能力,这才知道她自言自语是跟鬼打交道呢,懂“过阴”术,于是她又多了个外号,叫做“通阴婆”。这个称呼并没有任何贬低的成分,而是形容她能和鬼打交道,神通广大的意思。
虽然李神婆脾气比较古怪,但是平常乐于助人的心性却摆在了那儿,十里八村无人不晓的,这样一个好人,如今怎么可能不帮人了呢?
我好奇的望着眼前这位李村的大叔,大叔叹了口气说:“大家也不晓得是咋回事,反正自从她从县城放回来后,就一直呆在家里,说是耳朵聋了,眼睛也瞎了,很是可怜的一个人。起初村里有人见她回来了,就去找她看事,结果被李神婆给赶了回来,刚开始大家还只是以为李神婆不想给他看事,可是后来又有村民去找她,结果通通被赶出了门,而且嘴里还骂个没停,说自己没有法力了,通不了灵了,叫大家以后别再去找她了。”
听到这话,我惊讶的嘴巴都张大了,心说李神婆咋变了个人似的呢?这完全不是之前李神婆的风格嘛,因为以前的她可是个热心肠,不可能见死不救的。
不过我转念一想,似乎又想通了一点,要知道她是为啥被红卫兵抓起来,被平白无故关了十几年的?不就是因为当年这些本地人给她扣了一顶牛鬼蛇神的大帽子么?不就是当年本地人把她抓起来三天一小斗,五天一大斗的么?那年月,完全就忘记了以往的恩情,转瞬间就把她当成了人民的公敌,灭之而后快。
你说,如今李神婆还会愿意帮你你么?想起这些,就好像想起了十几二十年前我和爷爷的遭遇,被村民们五花大绑着,押到村里大礼堂批斗的情景,想起了被大家关在又臭又湿的牛棚里的日子,心里五味杂陈,很不是滋味。
遥想当年,若不是爷爷苦求着老支书将我保了下来,或许我也就是如李神婆一样的命运了,当年就会被当成小神棍被批斗来批斗去的,如今能不能活下来都还两说着呢。想到这里,我到是挺感激爷爷与老支书的,是他们二人救下了我。
当然,抛开往日的陈年旧恨,或许李神婆没有记恨于大家。但是想起以往的那起运动,破除迷信,打倒一切牛鬼蛇神,立四新。千千万万的红卫兵们举起了“铁扫帚”把她五花大绑,又关又斗的,你想想,刚刚从这场灾难中解放出来的李神婆,她还会敢帮大家解灾看事么?
所以,想到这些因素,我倒是觉得李神婆不再帮人解灾看事很正常了,说明她心里如明镜似的。
这时,那个大叔接着说:“不给大家看事解灾也就算了,可是大家看到她又聋又瞎的怪可怜的,所以村民们想送的柴米油盐给她,可是她也不领情,通通给扔了出来。唉,总之,小伙子如果你是想找她看事的话,就算了吧,你就算是找她,也会被赶出来的。”
听完大叔的话,我微笑着点点头,表示明白了。心里却想着,改日一定得去李村找李神婆,因为当年她跟我爷爷被关在一块,如今只有她才或许知道我爷爷的消息了。当然,我是不担心她会把我给赶出来的,因为我只要告诉她我是陈国栋的孙子,相信她还是会卖爷爷一个面子的。当然,就算她要赶我出来,这李村我也还是得去一趟。
心里这般计较着,接着我又和那村民聊了会儿天,无非就是聊聊家乡如今怎么样了,是否村村通了路,是否还靠山吃山,年轻人是否都出城赚钱了。
那位大叔也十分的健谈,他告诉我,山里哪会有什么变化呀,别说你才出去没几年,就是过个百年回来也还不就那样子。
我想想也对,无论政策怎么样变,也很难改变到这个穷乡僻壤的深山里来,这里的人注定了靠山吃山,这里的人也不会有什么奢望,所以他们自给自足,靠着几亩粮田过着小日子。有时我倒是觉得他们很幸福,不用像城里人想那么多,心不大,便容易知足,知足的人才能长乐,难道不是这样么?
不过,他也告诉我,如今村里的年轻人的确都出门到城里去找事了,山里只留下一些老人与小孩。不过,这些年轻人却每年出去也带不回几个钱来,都编成顺口溜儿了,说“打工打工,越打越空”,表露着这些外出打工者们的无尽苦楚与无奈。
聊着聊着,车便到了陈家镇,陈家镇依旧没怎么变,街道还是那样的街道,不大不小,只是少了些许土坯房,比离开时多了一些砖瓦房,看来改革开放了也还是有人先致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