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节

11-17Ctrl+D 收藏本站

关灯 直达底部
这时候,太阳已经升起,原本黑黝黝的海面变得成澄净、碧蓝,大海美得像一块翡翠,可是谭老却知道,这块大翡翠下,却隐藏着最可怕的怪物!
他提着鱼叉,对着海面大声咒骂着,从船尾一直走到了船头,希望那水下会出现什么,一个怪物,或者是一场海啸,哪怕是出现自己儿子的尸体,他已经做好了战死的准备。
第517章字条
但是很遗憾,不管他怎么咆哮,那海面上依旧平静如镜,看不到任何波澜,只有远处的海鸟还在低低地飞翔着,捕捉着海上的小鱼小虾。
谭老狠狠抛出了鱼叉,鱼叉稳稳地插中了一只海鸥,将它从半空中打到了海里,那海鸥扑腾了几下,终于带着鱼叉缓缓沉到了海底。
过了一会儿,又过了一会儿,那海面上依旧平静,平静得没有任何涟漪!
谭老发了狂,他发疯一般跑到船舱里,将船舱里的被子、床铺,乃至食物、烈酒都扔到了海里,他希望水下怪物能闻到人类的气味,能浮到水面上和他战斗,但是一切都没有用,随着这些东西慢慢沉默到水下,那海面上还是什么都没有。
谭老的眼泪就流下来了,他知道,一切都无法挽回,晚了,太晚了,他恨自己为何昨晚没有跟他们一起,他恨自己为何没有在台风来临时覆灭在大海里,他恨自己白发人送黑发人,他恨……
在那一瞬间,他想放弃一切,就这么跳进大海,也跟着儿子他们逝去,但是在最后一刻,他猛然想到了自己的小孙子,他狠了狠心,终于放弃了。
他老泪纵横,一瓶又一瓶喝着烈酒,把自己灌得酩酊大醉,就这么醒了就喝,喝完就睡,随便那小船顺着湾流在海上漂泊。
就这样,也不知道漂了多少天,有一艘去南海捕鱼的渔船发现了他,将他救了上去,带了回来。
从此,老人孤身一人,默默抚养那一个婴儿长大。
他终生再也不去南海……
讲到这里,老人的眼角也湿润了,逗比冯早已经忍不住抱着老人大哭起来。
我用手背使劲擦着眼睛,刚想开口安慰几句老人,声音却哽咽了,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瞎子使劲咳嗽了一声,擦了擦眼角,也没有说话。
过了好久,他们爷孙两个的情绪才平复下来,我也安慰了他们几句,气氛终于缓和了下来。
这时候,瞎子小心翼翼地提出了一个问题:“谭老,我们以前听那个花格子说,你们是在蜈蚣岛出的事?”
谭老摇摇头:“我们是被台风刮走的,那个地方,谁也不知道是哪里,更不能说是蜈蚣岛。”
我说:“那他说的蜈蚣岛那里全是血水,怪物……”
谭老淡淡地说:“那是我骗他的……”
我又问:“这么说,谭老也没去过蜈蚣岛?”
他硬邦邦地说:“没去过。”
瞎子说:“那谭老……”
谭老粗暴地打算了他的话:“我刚才就说过,终生不会再去南海,这些你们想都不用想。”
逗比冯赶紧说:“爷爷,他们两个救了我的命,要不是他们,我现在还被困在那个大山洞里呢。”
谭老冷哼一声:“他们救你,还不是想让你带他们去蜈蚣岛!告诉你,去了蜈蚣岛,你也是死,还不如就死在山洞里呢!”
谭老口气硬得要命,气氛一下子冷下来了,我和瞎子讪讪地坐在那儿,也不好说什么,就看着逗比冯百般恳求谭老,但是谭老理也不理他。
看着情况不对劲,我赶紧给逗比冯使了个眼色,就说天不早了,咱们先睡觉吧,有什么事情到了明天再说。
这一夜,我在床铺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来回想着谭老说的那个故事,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儿,又一时间想不到到底是哪儿不对劲。
后来,我终于想明白了,是笛声!
按照谭老说的,他们在暴风雨里听到了隐隐约约的笛声,他们也是跟着那个笛声才冲出的风暴,活了过来。
那么后来,那些人全都神秘失踪了,会不会是跟那个笛声有关呢?
换句话说,那些人会不会是被那个吹笛的白衣少年给接走了呢?
再想想,当年谭老分明说过,他的爷爷也听过那个笛声,分明是知道这些事情的,为何没有提醒其他人呢?
难道说,谭老在讲这个故事时,有意隐瞒了什么?难道说,他有什么苦衷,当年的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
不过,逗比冯的父母确确实实是失踪了,他们又去了哪里?
就这么想着,熬了半宿,我终于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第二天早晨,那个怪物一走,我们也赶紧告辞了。
这一夜睡得七荤八素的,让我头晕眼花,回去后赶紧补觉,结果在脱衣服时,却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衣兜里被塞进去了一个纸条,纸条上写着一行字,让我的心一下子绷紧了。
第518章海鲜
那个字条,用正楷端端正正写了一句话:要活命,速离开!
我一下子愣住了。
这个字条传达的意思很明显,就是威胁我,要是不想死,那就赶紧离开。
这是谁给我的字条呢?
把纸条给瞎子看了看,他冷哼一声,倒头就睡,说怕什么,那孙子真要是有种,早就把咱们给杀了,还用得着这样偷偷摸摸地传纸条?
瞎子心宽似海,身子一歪,躺在草垛上就睡着了,很快打起了响亮的呼噜。
我却怎么也睡不着,在那想着纸条的事情。
我其实有些怀疑,这个字条是谭老塞给我的。
从一开始,他就对我们表示了极大的抵触,虽然后来我们救了他孙子,他的态度也没有好转多少。
第二次见他的时候,他听到蜈蚣岛后,脸色大变,当即把我们赶了出去,在送我们下楼时,却低声对我说了一句:“赶紧走!这里不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