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节
11-17Ctrl+D 收藏本站
人们更愿意相信赵乙的面之词,要按他的话说,是铺板下的女鬼半夜出来,将他兄长赵甲活活掐死,209号本来是个老坟,出过旱魃,赵甲在屋中埋尸,那女子也成了旱魃,要不怎么住在这的人总是口渴,胡同里草木枯槁,井打得再深也没水,209号坟墓的事下子传遍了,至今还有人在说,可是大部分传得走了样,怎么说的都有,加入了很多怪力乱神的内容,实际情况是兄弟俩住个屋子里,哥哥莫名其妙地半夜猝死,兄弟报案说屋里有鬼,随后挖出干尸,此案即是209号坟墓传说的由来。
总之是同天,前后差不了几个小时,三义庙和209号坟墓两地,分别发现干尸,官面儿上不认为那是旱魃,可是不信不行,当天中午不到,西北浓云密布,雷声滚滚,下起场大雨,干枯的河道全有了水,河工们刚挖到海张五那座塔下的洞口,赶上下雨涨水,没办法再往下挖,从此停工。
咱把话说回来,阴历七月十六下午,天气突变,云层中传来闷雷之声,挖大河的活儿不得不停,郭师傅在河边看见天气上来了,想要找个地方躲避,忽然望见有道黑气连天接地,似有龙蛇变化,灰蒙蒙的天越来越黑,这道黑气很快被阴云挡住,再也看不到了,以前认为云雾挂天为龙蛇之变,郭师傅发现云雾有龙蛇变化的方向,应在北宁公园粮房胡同,此时记起张半仙说过的话,粮房胡同凶宅里果然有东西,而且这东西旦出来,定会水漫天津卫,要闹大水了。
第十九章火炼人皮纸
九五八年挖大河防汛,阴历七月十五过后,三义庙和王串场接连发现两具干尸,海河两边水土并不深厚,很少有干尸,外边都传是挖出了旱魃,不管谣言是真是假,反正随后下起大雨,连下了两天两夜,河道泛涨。
变天之前,郭师傅看见远处有道黑气,方知粮房胡同凶宅埋宝的传言不虚,这东西快成气候了,再不想点办法,迟早有天要水漫海河,淹没天津卫,蓦地想起听过老时年间的个传说,咱们要把整个前因后果说明白了,又得往前说,是清朝末年发生的事。
那个时候的大清国内忧外患,正是四海动荡,天下大乱,天津卫出过位奇人,那是在南门口摆摊算卦的催道成,人称催老道,以算卦说书为生,也没见他算得有多准,唬弄外来的还行,当地人全知道催老道算卦是“十卦九不准”,但是催老道会说古经,能说全套的精忠岳飞传,岳飞乃是被我佛如来收在头顶佛光中的金翅大鹏鸟,只为女土蝠听我佛讲经时放了个拐弯屁,惹恼了金翅大鹏明王,口啄死女土蝠,因此被贬下界,半道又啄死了铁背虬龙,投胎托生成了抗金保宋的岳飞,女土蝠和铁北虬龙也投胎来找岳飞报仇,有这些神怪佛道相互间的因果报应,加上岳家军怎么打金兵怎么摆阵怎么破阵,说起来更是悬念迭起扣人心弦,那时候的人们专爱听这些,催老道不仅会说,还会胡编,在江湖上颇有人缘,那年头有人缘就是有饭缘,他连说书带算卦,勉强混口饭吃。
别看催老道混得不怎么样,据说他可有真本事,手段非同小可,只是命里担不住,有能耐却不敢用,所以日子过得很紧,他也不是真老道,有家有口,穿身破旧道袍,用来摆摊充门面。
那年好几个省同时闹饥荒,先是黄河泛滥,随后蝗灾接着旱灾,种不下大田,赤地千里,城里还凑合能活,城外饿殍遍野,人都饿红了眼,谁还顾得上算卦听书?催老道家里等米下锅,只好去赶白事会,当时有个大户人家的老爷死了,缺个执事,执事就是站到灵堂前,等僧人们超度完了,他要念诵祭文,此外如果有人过来祭拜,从大门外由信马引进正堂,执事便在旁边吆喝:“叩头,二叩头,三叩头,家属还礼。”前来吊孝的人们和家属全听执事吆喝,让下跪就下跪,让磕头就磕头,相当于灵堂上掌局的主管,俗称“大了”。
这家财东老爷去世,要办白事会,正好缺少位执事,催老道应了差,操持白事看似容易,却不是谁都能做,旧社会迷信忌讳太多了,可说到稀奇古怪的事,识文断字儿之人也没有催老道懂的多,自称“谋赛张良、智欺诸葛”,灶王爷灶王奶奶、五湖四海龙王、前后地主财神,没有他不熟的,他寻思“这活儿不错,有个脑袋会说话的都能做,闭着眼也不会出错,管吃管喝还拿份犒劳,可比在南门口摆摊喝西北风好多了,从摆灵到出殡共是七天,七天之内算是不用发愁没地方混饭了,往后再说往后的”,哪成想由此惹下场大祸。
二
财主家当天半夜要雇工搭过街灵棚,转天开始吊唁,催老道应了白事会的差,先领份定钱,回家准备,起个大早,穿戴齐整出门,头几天揭不开锅,饿得前心贴后背,本想到了白事会上再吃,不过按规矩去了得先干活儿,过了晌午才开饭,他心想:“肚子里没东西吆喝起来哪有底气,头天去可别给人家吆喝砸了,得找个地方吃了早点再去。”正好路过家“大福来锅巴菜”,抬腿进去要了两个烧饼碗锅巴菜。
锅巴菜是天津卫特有的种早点,价钱很便宜,俩大子儿碗,催老道往常好吃这口,可当下赶上荒年,要不是得了白事会的定钱,也舍不得吃,等伙计把锅巴菜端上来,催老道看还得是大福来的锅巴菜,佐料全,锅巴薄,做得就是那么地道。
大福来是上百年的老字号,店主姓张,相传受过皇封,早年间没有多大名气,人们不认,但是真材实料绝不含糊,绿豆磨面摊成煎饼,凉透了切成小片,芝麻酱配上诸般佐料调成卤汁,吃的时候抓切好的锅巴放进卤汁,盛到碗里,浇麻酱、咸料、腐乳、辣椒油,再放上点香菜,隔几条街都能闻到这个香美气味,卖相也好,有天来了个阔老头,带着几个跟班,吃完这家的锅巴菜连声说好,转天位御前侍卫到门前,跟掌柜的说道:“恭喜恭喜,你的大福来了。”掌柜的不明其意:“我家小本买卖哪来的大福?”御前侍卫告诉掌柜的:“昨天皇上微服私访到你店中,吃了你做的锅巴菜觉得好,要赏你。”从此这家的锅巴菜名动天下,慕名而来的食客络绎不绝,开了十几家分店,掌柜的将店名改为“大福来”。
催老道手头窘迫,两三个月未尝此味,这天吃得口滑停不下,连吃了三碗锅巴菜,方去办白事的财主家应差,他倒霉就倒霉这三碗锅巴菜上了,到得白事会,人家这边大门前的灵棚已经搭好了,两个信马个在大门里,个在二门外,灵堂设在正屋,超度诵经的和尚老道请了屋,本家是老爷亡故,少爷少奶奶披麻戴孝,以下众家人和各路亲朋,全在灵堂外候着,催老道去的时候已经开始诵经念咒了,赶紧装扮好站到灵前,旁边有个给他打下手的叫吴大宝,是催老道挂名的徒弟,也是跟着混饭吃的位,目不识丁,扁担横地上不知道念个,拎个茶壶,等着给诵经的和尚老道们斟茶倒水,催老道曾说吴大宝这名起得不好,吴等于无,大宝指的是元宝,连其来是个大宝没有,手中无钱,那不是穷光棍又是什么?
和尚道士在灵棚中超度亡魂,这里边不都是僧人,有在家的居士,都得会念经,那也是门功夫,死人前七天为头七,到送路出殡为止,每天都要念五捧经,上午两段下午两段,夜里再来段大的,其中的空档由执事念祭文,让孝子贤孙和前来吊唁的人上来磕头,催老道就干这个,耳听诵经已毕,第捧经念完了,展开祭文诵读,他常年在南门说书算卦,嘴上有功夫,装模做样,声情并茂,听得灵堂下哭成片,念完祭文该吆喝吊唁磕头了,催老道往左右看,心说:“大事不好!”
三
原来催老道前几天没怎么吃饭,肚子里没食儿,早上连吃三碗锅巴菜,挂不住了,念完祭文几乎憋出虚恭,急着上茅房,可是几十号吊唁的人排在灵堂外,只等执事吆喝上去磕头,总不能让这么多人在此干等,如何是好?
催老道眼珠子转,将在旁边打下手的徒弟吴大保拽过来,又把那份祭文塞到吴大宝手中:“为师得去趟茅房,你先在这招呼着,为师平时怎么吆喝你就怎么吆喝,孝子跪,叩头,再叩头,三叩头,孝子之后是儿媳妇,记住了吗?”
吴大宝不认字,祭文他念不了,吆喝磕头他听得多了,没有什么难的,告诉催老道:“师傅你放心,这活儿交给我了,您赶紧去吧,带草纸没带?”
催老道顾不上多说,抓起地上的烧纸,风急火急,捂着肚子奔茅房去了。
吴大保放下茶壶,手捧祭文,⒌⒐Ⅱ开始吆喝吊唁,招呼声孝子跪,本家少爷排在头个,谁先谁后,这都是有顺序的,按人头招呼不会出错,那位少爷听执事叫到他,立即进灵堂跪倒在地,大放悲声。
接下来吴大宝该吆喝“叩头”,可他是蛤蟆垫桌腿儿,鼓起肚子硬上,眼看灵堂上下那么多人都瞧着自己,不免有些怯场,他紧张忘了词,心里想的是“叩头”,吆喝出口变成了“跟头”。
那位少爷生在有钱人家,人情世故概不懂,也没经过白事,这是头次,之前有人告诉他,在灵堂上定得听执事的,执事让你做什么你做什么,该磕头就磕头,该哭就使劲哭,要不然别人准说你不孝,他只记得这番话,听执事吆喝“跟头”,他打愣,“跟头”什么意思?翻跟头?他怕担不孝的骂名,不会翻跟头也得翻,反正是蛤蟆垫桌腿儿,鼓起肚子硬上吧,当即双手和脑地顶地,撅起屁股在灵堂上翻了个跟头,堂上堂下的人都看傻了眼,怎么意思这是?
吴大宝吆喝顺了口,让孝子翻了三个跟头,等本家少爷翻过跟头,往下是这家少奶奶,怀有六七个月的身孕,心里明白躲不过去,谁敢担不孝的骂名?可实在是翻不了跟头,苦求道:“趴地上给您打个滚行不行?”
这时候堂下吊唁的人们不干了,哪有让孝子在灵堂上翻跟头的?灵堂上的执事不是催老道吗,怎么换了吴大宝?不免认为吴大宝是受催老道指示,故意搅闹灵堂,这比刨人祖坟还要可恨,大户人家结交的都是有权有势之辈,这些人没个好惹的,腿上拔根汗毛也比吴大宝和催老道的腰粗,当即叫来伙如狼似虎的家丁,放倒吴大宝,顿乱棍揍个半死,又气冲冲去找催老道算总账。
催老道刚从茅房出来,听得风声不对,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好汉不吃眼前的亏,脚底板抹油溜出城,时不敢回去,身上又没几个钱,想先到乡下避避风头,拿白事会那份定钱买了几天的干粮,胡乱裹上,路走过南洼地界,出城后但见各处庄稼荒芜,路上听到消息,河南有大批灾民造反,朝廷调遣直隶驻军镇压,杀戮甚重,沿途尽是逃难北上的饥民和乱兵,地方上多有逃亡之屋,走到后来连饥民也看不到了,人都饿死了,到处是死人,他心下惨然,凄凄惶惶的独行,途中经过片坟地,只见坟头后转出条黑狗,个头都快赶上牛犊子了,口中叼着个小孩,瞪起两个血红的狗眼,对着催老道呲牙低吼。
四
催老道手无寸铁,以为要在坟地中喂了狗子,却是命不当绝,忽然又蹿来条恶狗,张口来夺黑狗叼着的死孩子,两条野狗相争不下,催老道趁机落荒而逃,漫洼野地中没有路径,他东撞头,西撞头,跌跌撞撞也不知该往哪走,行出二里多地,忽然站住不走了,他那双眼也贼,看出路旁这块地不太对劲儿,地上的乱草枯黄打蔫儿,但是土层跟周围的地皮样,这就知道地底下准有古冢,年深岁久坟头已经没了,也不见墓前的石兽石碑,大概是古冢墓砖外面裹了层白膏泥,所以地上的草长不起来,他走上前拔出草根来看了看,果然带有老坟土的阴气,封土下有白膏泥的至少是个王侯墓,若在以往,催老道不敢动挖坟盗墓这份心思,但是逃荒在外,身上没钱寸步难行,各地天灾人祸不断,也没处卖卦,能在路边遇到座古墓,岂不是现成的财帛?
催老道心想不做二不休,左右是个歹,不如盗了古墓,取出金玉珍宝,远走高飞。想得挺好,可他不是专门吃倒斗这碗饭的人,虽然会看风水找阴阳宅,却没有掏土挖洞开桃园的手艺,孤身个人盗墓取宝有些吃力,好在荒村野地,周围十几里不见人烟,只要有水有干粮,在附近荒村中找间破屋住上几天,什么时候挖出东西来什么时候算完,他打定主意,想先备齐水粮,还得踅摸两件挖坟的家伙,要不然没法下手,此时红日西坠,催老道担心再遇上野狗,见距古墓不远有条道路,这是个路口,官道边上有条不起眼的岔路,路旁长草没人,荆棘丛生,好像很多年没人走过了。
催老道久走江湖,心知小道不好走,豺狼土匪哪个也不好惹,便顺着官道往前走,刚走不远,迎头过来只毛驴,可能是逃难之家跑丢的牲口,这毛驴也是命大,没让难民们宰掉吃肉,催老道大喜,心说:“真是想什么来什么,这头毛驴正好给老道我驮东西。”他上前牵过毛驴,骑到驴背之上,这来得了便宜,又不敢走大道了,怕碰上丢驴的人,掉头走了小道,有驴子至少不用怕野狗了,毛驴急了撂蹶子,野狗纵然凶恶,也惹不起驴马骡子类的大牲口。
此外有种迷信的说法,僵尸怕驴叫,催老道白得了头毛驴,盗墓的胆子可壮多了,他骑上驴顺着小路往前走,路径崎岖,好不荒凉,那毛驴子脾气倔,走三步退两步,约摸行出二里,瞧见路旁是处荒村,盗挖古墓并非天两天能干完的活儿,必须找个地方过夜,心想此村距古墓不远,不如在村中找个遮风挡雨的房子住进去,晚上睡觉,白天挖坟,于是牵着驴走过去,荒芜的田地间有锄头,顺手捡起让毛驴托着,留待挖坟之际使用,到了村口,暮霭苍茫中,看到路旁石碑上刻着“玄灯村”三字。
催老道心里嘀咕:“好古怪的村名,玄者黑也,玄灯村可不是黑灯村吗?难不成晚上家家户户都不点灯?”
五
催老道闯荡江湖多年,不在乎个人在荒村野店中过夜,眼看“玄灯村”是个无人的废村,村里人可能全都出去逃难了,却不知为何起了这么个古怪村名,不得不多加提防。他牵驴进了村,只见村子布局十分奇特,房屋围成圈,所有的门窗都朝内开,不南不北,村子当中是块空地,当中有个大石灯,状甚古老,少说也有几百年之久,走进去才发现,此地并非无人荒村,仅有户人家,住了个六十来岁的老汉,脸色发灰,身边带个蠢汉,也是土里土气,看样子是父子二人。
催老道见村子里有人居住,那就不方便自己找住处了,上前打个稽首,对那老头说自己是个卖野药的道人,到村子附近挖草药,想在这村子里找间屋子住几天,干粮吃食自己全带好了,请老头行个方便。
老汉说:“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何况周围除了这玄灯村,再没有可以投宿的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不住这还能住哪?不过村中的房屋大多年年久破败,墙颓壁倒,透风露雨,只怕屈尊了道长。”
催老道说:“咱走江湖的人,出门在外,不挑宿头,有间破屋土炕即可,总好过露宿荒野。”
老头见这道人执意要在村中借宿,就用手指了指旁边,说道:“道长如果不嫌弃,可以到那间屋子里住两天。”
催老道千恩万谢,问老汉:“村子里为什么只有老丈与令郎二人,其余的村民到哪去了?又为何叫玄灯村,莫非晚上不能掌灯?”
老汉摇头说:“年头不好,村里人全出去逃荒了,只留下我和这傻儿子在此拾荒捡柴挣扎过活,其余的事吗,道长你就别多问了,我是看你没地方过夜,这才好心留你住下,你住在这村子里无妨,却须依我三件事。”
催老道心说“穷乡僻壤,规矩还不少”,口中却道:“不多不多,不知是哪三件事,还请老丈示下。”
老汉说:“其,道长夜里点灯无妨,但是天黑之后,不管听到看到外边有什么,千万不可理会,更不准走出屋子半步。”
催老道暗自纳罕,晚上不准出屋?村子里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好在他是白天挖坟盗墓,此事可以依从。
老头问:“其二,不分早晚,道长切不可踏进我们爷儿俩住的屋子。”
此刻天色将晚,催老道站在门外,那老头和蠢汉站在门内,看不到屋里的情形,无非是间村屋,能有什么值钱物事,还要防贼似的防着外人?却不知村中为何有此规矩?“
老头说:“道长别多心,我全是为了你好,只是不便明言,你还要依我第三件事,那就是什么都别问,能答应你便住下,倘若不答应,趁早去找别的地方投宿。”
催老道忙说:“贫道外来是客,主人既然吩咐下来,又怎敢不从。”
他口中虽然这么说,但是听就知道,村中定有不可告人之秘,可是为了盗墓取宝,他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只求有个地方过夜,挖开古墓之后立刻远走高飞,当即应允下来,天黑之后,他闭门不出,吃了块干粮充饥,只在屋中睡觉,头天就这么住下了,躺到床上和衣而卧,他想起之前听那老头所说的番话,心知晚上肯定出事,睡觉也睁着只眼。
六
总之是同天,前后差不了几个小时,三义庙和209号坟墓两地,分别发现干尸,官面儿上不认为那是旱魃,可是不信不行,当天中午不到,西北浓云密布,雷声滚滚,下起场大雨,干枯的河道全有了水,河工们刚挖到海张五那座塔下的洞口,赶上下雨涨水,没办法再往下挖,从此停工。
咱把话说回来,阴历七月十六下午,天气突变,云层中传来闷雷之声,挖大河的活儿不得不停,郭师傅在河边看见天气上来了,想要找个地方躲避,忽然望见有道黑气连天接地,似有龙蛇变化,灰蒙蒙的天越来越黑,这道黑气很快被阴云挡住,再也看不到了,以前认为云雾挂天为龙蛇之变,郭师傅发现云雾有龙蛇变化的方向,应在北宁公园粮房胡同,此时记起张半仙说过的话,粮房胡同凶宅里果然有东西,而且这东西旦出来,定会水漫天津卫,要闹大水了。
第十九章火炼人皮纸
九五八年挖大河防汛,阴历七月十五过后,三义庙和王串场接连发现两具干尸,海河两边水土并不深厚,很少有干尸,外边都传是挖出了旱魃,不管谣言是真是假,反正随后下起大雨,连下了两天两夜,河道泛涨。
变天之前,郭师傅看见远处有道黑气,方知粮房胡同凶宅埋宝的传言不虚,这东西快成气候了,再不想点办法,迟早有天要水漫海河,淹没天津卫,蓦地想起听过老时年间的个传说,咱们要把整个前因后果说明白了,又得往前说,是清朝末年发生的事。
那个时候的大清国内忧外患,正是四海动荡,天下大乱,天津卫出过位奇人,那是在南门口摆摊算卦的催道成,人称催老道,以算卦说书为生,也没见他算得有多准,唬弄外来的还行,当地人全知道催老道算卦是“十卦九不准”,但是催老道会说古经,能说全套的精忠岳飞传,岳飞乃是被我佛如来收在头顶佛光中的金翅大鹏鸟,只为女土蝠听我佛讲经时放了个拐弯屁,惹恼了金翅大鹏明王,口啄死女土蝠,因此被贬下界,半道又啄死了铁背虬龙,投胎托生成了抗金保宋的岳飞,女土蝠和铁北虬龙也投胎来找岳飞报仇,有这些神怪佛道相互间的因果报应,加上岳家军怎么打金兵怎么摆阵怎么破阵,说起来更是悬念迭起扣人心弦,那时候的人们专爱听这些,催老道不仅会说,还会胡编,在江湖上颇有人缘,那年头有人缘就是有饭缘,他连说书带算卦,勉强混口饭吃。
别看催老道混得不怎么样,据说他可有真本事,手段非同小可,只是命里担不住,有能耐却不敢用,所以日子过得很紧,他也不是真老道,有家有口,穿身破旧道袍,用来摆摊充门面。
那年好几个省同时闹饥荒,先是黄河泛滥,随后蝗灾接着旱灾,种不下大田,赤地千里,城里还凑合能活,城外饿殍遍野,人都饿红了眼,谁还顾得上算卦听书?催老道家里等米下锅,只好去赶白事会,当时有个大户人家的老爷死了,缺个执事,执事就是站到灵堂前,等僧人们超度完了,他要念诵祭文,此外如果有人过来祭拜,从大门外由信马引进正堂,执事便在旁边吆喝:“叩头,二叩头,三叩头,家属还礼。”前来吊孝的人们和家属全听执事吆喝,让下跪就下跪,让磕头就磕头,相当于灵堂上掌局的主管,俗称“大了”。
这家财东老爷去世,要办白事会,正好缺少位执事,催老道应了差,操持白事看似容易,却不是谁都能做,旧社会迷信忌讳太多了,可说到稀奇古怪的事,识文断字儿之人也没有催老道懂的多,自称“谋赛张良、智欺诸葛”,灶王爷灶王奶奶、五湖四海龙王、前后地主财神,没有他不熟的,他寻思“这活儿不错,有个脑袋会说话的都能做,闭着眼也不会出错,管吃管喝还拿份犒劳,可比在南门口摆摊喝西北风好多了,从摆灵到出殡共是七天,七天之内算是不用发愁没地方混饭了,往后再说往后的”,哪成想由此惹下场大祸。
二
财主家当天半夜要雇工搭过街灵棚,转天开始吊唁,催老道应了白事会的差,先领份定钱,回家准备,起个大早,穿戴齐整出门,头几天揭不开锅,饿得前心贴后背,本想到了白事会上再吃,不过按规矩去了得先干活儿,过了晌午才开饭,他心想:“肚子里没东西吆喝起来哪有底气,头天去可别给人家吆喝砸了,得找个地方吃了早点再去。”正好路过家“大福来锅巴菜”,抬腿进去要了两个烧饼碗锅巴菜。
锅巴菜是天津卫特有的种早点,价钱很便宜,俩大子儿碗,催老道往常好吃这口,可当下赶上荒年,要不是得了白事会的定钱,也舍不得吃,等伙计把锅巴菜端上来,催老道看还得是大福来的锅巴菜,佐料全,锅巴薄,做得就是那么地道。
大福来是上百年的老字号,店主姓张,相传受过皇封,早年间没有多大名气,人们不认,但是真材实料绝不含糊,绿豆磨面摊成煎饼,凉透了切成小片,芝麻酱配上诸般佐料调成卤汁,吃的时候抓切好的锅巴放进卤汁,盛到碗里,浇麻酱、咸料、腐乳、辣椒油,再放上点香菜,隔几条街都能闻到这个香美气味,卖相也好,有天来了个阔老头,带着几个跟班,吃完这家的锅巴菜连声说好,转天位御前侍卫到门前,跟掌柜的说道:“恭喜恭喜,你的大福来了。”掌柜的不明其意:“我家小本买卖哪来的大福?”御前侍卫告诉掌柜的:“昨天皇上微服私访到你店中,吃了你做的锅巴菜觉得好,要赏你。”从此这家的锅巴菜名动天下,慕名而来的食客络绎不绝,开了十几家分店,掌柜的将店名改为“大福来”。
催老道手头窘迫,两三个月未尝此味,这天吃得口滑停不下,连吃了三碗锅巴菜,方去办白事的财主家应差,他倒霉就倒霉这三碗锅巴菜上了,到得白事会,人家这边大门前的灵棚已经搭好了,两个信马个在大门里,个在二门外,灵堂设在正屋,超度诵经的和尚老道请了屋,本家是老爷亡故,少爷少奶奶披麻戴孝,以下众家人和各路亲朋,全在灵堂外候着,催老道去的时候已经开始诵经念咒了,赶紧装扮好站到灵前,旁边有个给他打下手的叫吴大宝,是催老道挂名的徒弟,也是跟着混饭吃的位,目不识丁,扁担横地上不知道念个,拎个茶壶,等着给诵经的和尚老道们斟茶倒水,催老道曾说吴大宝这名起得不好,吴等于无,大宝指的是元宝,连其来是个大宝没有,手中无钱,那不是穷光棍又是什么?
和尚道士在灵棚中超度亡魂,这里边不都是僧人,有在家的居士,都得会念经,那也是门功夫,死人前七天为头七,到送路出殡为止,每天都要念五捧经,上午两段下午两段,夜里再来段大的,其中的空档由执事念祭文,让孝子贤孙和前来吊唁的人上来磕头,催老道就干这个,耳听诵经已毕,第捧经念完了,展开祭文诵读,他常年在南门说书算卦,嘴上有功夫,装模做样,声情并茂,听得灵堂下哭成片,念完祭文该吆喝吊唁磕头了,催老道往左右看,心说:“大事不好!”
三
原来催老道前几天没怎么吃饭,肚子里没食儿,早上连吃三碗锅巴菜,挂不住了,念完祭文几乎憋出虚恭,急着上茅房,可是几十号吊唁的人排在灵堂外,只等执事吆喝上去磕头,总不能让这么多人在此干等,如何是好?
催老道眼珠子转,将在旁边打下手的徒弟吴大保拽过来,又把那份祭文塞到吴大宝手中:“为师得去趟茅房,你先在这招呼着,为师平时怎么吆喝你就怎么吆喝,孝子跪,叩头,再叩头,三叩头,孝子之后是儿媳妇,记住了吗?”
吴大宝不认字,祭文他念不了,吆喝磕头他听得多了,没有什么难的,告诉催老道:“师傅你放心,这活儿交给我了,您赶紧去吧,带草纸没带?”
催老道顾不上多说,抓起地上的烧纸,风急火急,捂着肚子奔茅房去了。
吴大保放下茶壶,手捧祭文,⒌⒐Ⅱ开始吆喝吊唁,招呼声孝子跪,本家少爷排在头个,谁先谁后,这都是有顺序的,按人头招呼不会出错,那位少爷听执事叫到他,立即进灵堂跪倒在地,大放悲声。
接下来吴大宝该吆喝“叩头”,可他是蛤蟆垫桌腿儿,鼓起肚子硬上,眼看灵堂上下那么多人都瞧着自己,不免有些怯场,他紧张忘了词,心里想的是“叩头”,吆喝出口变成了“跟头”。
那位少爷生在有钱人家,人情世故概不懂,也没经过白事,这是头次,之前有人告诉他,在灵堂上定得听执事的,执事让你做什么你做什么,该磕头就磕头,该哭就使劲哭,要不然别人准说你不孝,他只记得这番话,听执事吆喝“跟头”,他打愣,“跟头”什么意思?翻跟头?他怕担不孝的骂名,不会翻跟头也得翻,反正是蛤蟆垫桌腿儿,鼓起肚子硬上吧,当即双手和脑地顶地,撅起屁股在灵堂上翻了个跟头,堂上堂下的人都看傻了眼,怎么意思这是?
吴大宝吆喝顺了口,让孝子翻了三个跟头,等本家少爷翻过跟头,往下是这家少奶奶,怀有六七个月的身孕,心里明白躲不过去,谁敢担不孝的骂名?可实在是翻不了跟头,苦求道:“趴地上给您打个滚行不行?”
这时候堂下吊唁的人们不干了,哪有让孝子在灵堂上翻跟头的?灵堂上的执事不是催老道吗,怎么换了吴大宝?不免认为吴大宝是受催老道指示,故意搅闹灵堂,这比刨人祖坟还要可恨,大户人家结交的都是有权有势之辈,这些人没个好惹的,腿上拔根汗毛也比吴大宝和催老道的腰粗,当即叫来伙如狼似虎的家丁,放倒吴大宝,顿乱棍揍个半死,又气冲冲去找催老道算总账。
催老道刚从茅房出来,听得风声不对,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好汉不吃眼前的亏,脚底板抹油溜出城,时不敢回去,身上又没几个钱,想先到乡下避避风头,拿白事会那份定钱买了几天的干粮,胡乱裹上,路走过南洼地界,出城后但见各处庄稼荒芜,路上听到消息,河南有大批灾民造反,朝廷调遣直隶驻军镇压,杀戮甚重,沿途尽是逃难北上的饥民和乱兵,地方上多有逃亡之屋,走到后来连饥民也看不到了,人都饿死了,到处是死人,他心下惨然,凄凄惶惶的独行,途中经过片坟地,只见坟头后转出条黑狗,个头都快赶上牛犊子了,口中叼着个小孩,瞪起两个血红的狗眼,对着催老道呲牙低吼。
四
催老道手无寸铁,以为要在坟地中喂了狗子,却是命不当绝,忽然又蹿来条恶狗,张口来夺黑狗叼着的死孩子,两条野狗相争不下,催老道趁机落荒而逃,漫洼野地中没有路径,他东撞头,西撞头,跌跌撞撞也不知该往哪走,行出二里多地,忽然站住不走了,他那双眼也贼,看出路旁这块地不太对劲儿,地上的乱草枯黄打蔫儿,但是土层跟周围的地皮样,这就知道地底下准有古冢,年深岁久坟头已经没了,也不见墓前的石兽石碑,大概是古冢墓砖外面裹了层白膏泥,所以地上的草长不起来,他走上前拔出草根来看了看,果然带有老坟土的阴气,封土下有白膏泥的至少是个王侯墓,若在以往,催老道不敢动挖坟盗墓这份心思,但是逃荒在外,身上没钱寸步难行,各地天灾人祸不断,也没处卖卦,能在路边遇到座古墓,岂不是现成的财帛?
催老道心想不做二不休,左右是个歹,不如盗了古墓,取出金玉珍宝,远走高飞。想得挺好,可他不是专门吃倒斗这碗饭的人,虽然会看风水找阴阳宅,却没有掏土挖洞开桃园的手艺,孤身个人盗墓取宝有些吃力,好在荒村野地,周围十几里不见人烟,只要有水有干粮,在附近荒村中找间破屋住上几天,什么时候挖出东西来什么时候算完,他打定主意,想先备齐水粮,还得踅摸两件挖坟的家伙,要不然没法下手,此时红日西坠,催老道担心再遇上野狗,见距古墓不远有条道路,这是个路口,官道边上有条不起眼的岔路,路旁长草没人,荆棘丛生,好像很多年没人走过了。
催老道久走江湖,心知小道不好走,豺狼土匪哪个也不好惹,便顺着官道往前走,刚走不远,迎头过来只毛驴,可能是逃难之家跑丢的牲口,这毛驴也是命大,没让难民们宰掉吃肉,催老道大喜,心说:“真是想什么来什么,这头毛驴正好给老道我驮东西。”他上前牵过毛驴,骑到驴背之上,这来得了便宜,又不敢走大道了,怕碰上丢驴的人,掉头走了小道,有驴子至少不用怕野狗了,毛驴急了撂蹶子,野狗纵然凶恶,也惹不起驴马骡子类的大牲口。
此外有种迷信的说法,僵尸怕驴叫,催老道白得了头毛驴,盗墓的胆子可壮多了,他骑上驴顺着小路往前走,路径崎岖,好不荒凉,那毛驴子脾气倔,走三步退两步,约摸行出二里,瞧见路旁是处荒村,盗挖古墓并非天两天能干完的活儿,必须找个地方过夜,心想此村距古墓不远,不如在村中找个遮风挡雨的房子住进去,晚上睡觉,白天挖坟,于是牵着驴走过去,荒芜的田地间有锄头,顺手捡起让毛驴托着,留待挖坟之际使用,到了村口,暮霭苍茫中,看到路旁石碑上刻着“玄灯村”三字。
催老道心里嘀咕:“好古怪的村名,玄者黑也,玄灯村可不是黑灯村吗?难不成晚上家家户户都不点灯?”
五
催老道闯荡江湖多年,不在乎个人在荒村野店中过夜,眼看“玄灯村”是个无人的废村,村里人可能全都出去逃难了,却不知为何起了这么个古怪村名,不得不多加提防。他牵驴进了村,只见村子布局十分奇特,房屋围成圈,所有的门窗都朝内开,不南不北,村子当中是块空地,当中有个大石灯,状甚古老,少说也有几百年之久,走进去才发现,此地并非无人荒村,仅有户人家,住了个六十来岁的老汉,脸色发灰,身边带个蠢汉,也是土里土气,看样子是父子二人。
催老道见村子里有人居住,那就不方便自己找住处了,上前打个稽首,对那老头说自己是个卖野药的道人,到村子附近挖草药,想在这村子里找间屋子住几天,干粮吃食自己全带好了,请老头行个方便。
老汉说:“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何况周围除了这玄灯村,再没有可以投宿的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不住这还能住哪?不过村中的房屋大多年年久破败,墙颓壁倒,透风露雨,只怕屈尊了道长。”
催老道说:“咱走江湖的人,出门在外,不挑宿头,有间破屋土炕即可,总好过露宿荒野。”
老头见这道人执意要在村中借宿,就用手指了指旁边,说道:“道长如果不嫌弃,可以到那间屋子里住两天。”
催老道千恩万谢,问老汉:“村子里为什么只有老丈与令郎二人,其余的村民到哪去了?又为何叫玄灯村,莫非晚上不能掌灯?”
老汉摇头说:“年头不好,村里人全出去逃荒了,只留下我和这傻儿子在此拾荒捡柴挣扎过活,其余的事吗,道长你就别多问了,我是看你没地方过夜,这才好心留你住下,你住在这村子里无妨,却须依我三件事。”
催老道心说“穷乡僻壤,规矩还不少”,口中却道:“不多不多,不知是哪三件事,还请老丈示下。”
老汉说:“其,道长夜里点灯无妨,但是天黑之后,不管听到看到外边有什么,千万不可理会,更不准走出屋子半步。”
催老道暗自纳罕,晚上不准出屋?村子里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好在他是白天挖坟盗墓,此事可以依从。
老头问:“其二,不分早晚,道长切不可踏进我们爷儿俩住的屋子。”
此刻天色将晚,催老道站在门外,那老头和蠢汉站在门内,看不到屋里的情形,无非是间村屋,能有什么值钱物事,还要防贼似的防着外人?却不知村中为何有此规矩?“
老头说:“道长别多心,我全是为了你好,只是不便明言,你还要依我第三件事,那就是什么都别问,能答应你便住下,倘若不答应,趁早去找别的地方投宿。”
催老道忙说:“贫道外来是客,主人既然吩咐下来,又怎敢不从。”
他口中虽然这么说,但是听就知道,村中定有不可告人之秘,可是为了盗墓取宝,他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只求有个地方过夜,挖开古墓之后立刻远走高飞,当即应允下来,天黑之后,他闭门不出,吃了块干粮充饥,只在屋中睡觉,头天就这么住下了,躺到床上和衣而卧,他想起之前听那老头所说的番话,心知晚上肯定出事,睡觉也睁着只眼。
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