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 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①

04-14Ctrl+D 收藏本站

关灯 直达底部

无恙年年汴水流②,一声水调短亭秋③,旧时明月照扬州。

曾是长堤牵锦缆④,绿杨清瘦至今愁⑤,玉钩斜路近迷楼⑥。

【笺注】

①红桥:桥名,在江苏省扬州市。明崇祯时建,为扬州游览胜地之一。王阮亭:王士禛,清代文学家,字贻上,号阮亭。王士禛于顺治十七年(1660)至康熙二年(1663)任扬州推官。期间,王士禛曾撰写《红桥游记》,文中记载:“游人登平山堂,率至法海寺,舍舟而陆径,必出红桥下。桥四面触皆人家荷塘。六七月间,菡萏作花,香闻数里,青帘白舫,络绎如织,良谓胜游矣。予数往来北郭,必过红桥,顾而乐之。登桥四望,忽复徘徊感叹。当哀乐之交乘于中,往往不能自喻其故。王谢冶城之语,景晏牛山之悲,今之视昔,亦有怨耶!壬寅季夏(康熙元年,1662)之望,与箨庵、茶村、伯矶诸子偶然漾舟,酒阑兴极,援笔成小词二章,诸子倚而和之。”康熙二十三年(1684),词人随驾南巡之扬州,撰成此词。

②汴水:即通济渠,古运河名。隋大业元年开,分东西两段:西段起自东都洛阳西苑引谷、洛水,贯洛阳城东出循阳渠故道至偃师入洛,由洛水入黄河;东段起自板渚引黄河水东行汴水故道,至今开封市别汴水而东南流。唐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泗水刘,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③水调:曲调名。明胡震亨《唐音癸签·乐通二》:“《海録碎事》云:‘隋炀帝开汴河,自造《水调》。’按,《水调》及《新水调》,并商调曲也。唐曲凡十一叠,前五叠为歌,后六叠为入破。”唐杜牧《扬州》:“谁家歌水调,明月满扬州。”

④长堤:隋堤。隋炀帝时沿通济渠、邗沟河岸修筑的御道,道旁植杨柳,后人谓之隋堤。锦缆:锦制的缆绳,精美的缆绳。唐杜牧《汴河怀古》:“锦缆龙舟隋炀帝。”

⑤绿杨:清曹贞吉《浣溪沙·步阮亭红桥韵》之一:“绿杨深处见红桥。”之二:“玉树歌来犹有恨,锦帆牵去已无愁。”

⑥玉钩斜:古代著名游宴地,相传为隋炀帝葬宫人处。后泛指葬宫人处。迷楼:隋炀帝所建楼名,故址在今江苏省扬州市西北。唐冯贽《南部烟花记·迷楼》:“迷楼凡役夫数万,经岁而成。楼阁高下,轩窗掩映,幽房曲室,玉栏朱楯,互相连属。帝大喜,顾左右曰:‘使真仙游其中,亦当自迷也。’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