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从爱情中脱身

04-14Ctrl+D 收藏本站

关灯 直达底部

关键词:

附会

警句: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

爱情既是最容易被亵渎的东西,也是最容易被拿来亵渎一切高尚情操的工具。

这实在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情,任何阳春白雪若想变身为流行作品,打动千千万万的低端读者,就必须添一些爱情八卦的猛料。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今天,都有无数的爱情受害者,而越是名人,越是一身故事的人,受害的概率自然也就越大。

以下就是宋代某好事者通过“实地走访”而得来的一剂爱情猛料:

苏轼被贬谪黄州,过着有职无权、迹同软禁的日子,幸而他是个天性乐观而豁达的人,在节衣缩食、“闭门思过”之余,每日一有闲暇,总会以读书自娱。在文化普及程度绝不算高的古代,读书可以算是一件相当性感的事情。青春少女倾听男子的朗读声,那感觉正如今天的女生在演唱会的喧扰人群中听摇滚巨星的激情嘶吼。所以当苏轼的读书声越过院墙,日复一日地落入邻家少女的心底时,她越发陷入迷狂的情绪里无法自拔。

及笄之年的少女正是让父母操心婚姻大事的时候,但她除了院墙那边读书声琅琅的主人,心里已再容不下任何一名男子。由崇拜而生的爱情最是激动人心,她疯狂地崇拜着他,转眼间他便已是她的全部世界。

于是在那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里,她以决绝的姿态拒绝了一切求婚者,更以义无反顾的姿态提出了自己的婚姻标准,这标准只有一个,就是读书能读到如苏轼那般动听。

这是一场注定没有结局的爱情,在苏轼后半生宦海浮沉的岁月里,那位雪泥鸿爪般的邻家少女无一日不思念着他那迷人的声音,于是在郁郁中独身以终老。苏轼对这份痴情所做的唯一回报,就是填了一阕《卜算子》来哀悼这一段无凭的缘分: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点明时间,一派清冷的夜色;“幽人独往来”,这人便是苏轼自己,幽独徘徊,或许正在吟诵着什么;“缥缈孤鸿影”以喻邻女,在院墙的那边缥缈难见。“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那恨是他幽独的恨,亦是她思念的恨,他们同样孤独,遗弃了世界也被世界遗弃,隔绝了彼此也被彼此隔绝;“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她为了他而拒绝了所有的求婚者,拒绝了父母为自己安排的一切美好姻缘,只为了不曾为她回首的他寂寞终老。

2.

不,有考据派站出来说:事情并不是这样的。这首词无关于黄州,爱情的悲剧发生于苏轼的家乡眉州。那时候苏轼尚未取得功名,还只是一名在勤学苦读中憧憬着功名的学子。

勤学中的苏轼常常读书读到深夜,他那充满魅惑的读书声飘越院墙,落到了邻家一名富家少女的心底。她不可救药地爱上了他,不惜在夜半时分悄悄溜出家门,敲响了他那扇原本只为寂寞而预备的房门。

少年苏轼在错愕中感动,在感动中却并未忘乎所以,他以儒家君子的操守发乎情而止乎礼义。但他毕竟也在被爱中爱着对方,虽不是“七月七日长生殿”,却也有“夜半无人私语时”,他们海誓山盟,约定待他功名得中之后一定以衣锦还乡的姿态来向她明媒正娶。

思念虽然痛苦,希望却无比甜蜜。最甜蜜的日子并不是心愿实现的那一刻,而是在实现之前那漫长的一段忐忑期待的过程。这故事理应没有悬念,因为我们皆知道苏轼是宋代最耀目的科举明星,是完美诠释了“少年得志”一语的俊彦。但是,正如许许多多同类的故事一样,中举后的苏轼忘却了曾经的誓言,另外娶了妻室。

多年之后,苏轼不知为何忽然记挂起了那一段让他有愧于心的初恋,便打听那位邻家女子的遭际。她应该早已嫁人,却不知嫁给了怎样的人。然而旁人带回来的消息是残酷而惊心的:她死守诺言,不嫁而死。

苏轼愈愧疚,愈思念,无边的愁绪便以这一首《卜算子》排遣出来。

每当“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的时候,都会有什么东西在咬啮着他那颗流血不止的心。

3.

当然,以上的爱情故事都是古代的好事者附会而成的,这首《卜算子》其实是苏轼感怀身世的作品。当时他刚刚经历过乌台诗案的折磨,险些丢了性命,与其说是谪贬黄州,不如说是被发配到了黄州。他是黄州的囚徒,所以为自己的命运悲悯;他更与所有人一样是命运的囚徒,所以为亘古以至于无穷的一切节操之士悲悯。这首词之所以不朽,不为爱情,只为这一份悲天悯人的情怀。

词句里,被放逐到社会边缘的士人与失群的孤雁难分彼此。若不嫌美感尽失,其字句可以约略迻译如下:梧桐树上挂着一弯残缺的月亮,滴漏悄无声息,夜已深了,只有一个幽独的人自来自去,身影缥缈不清,如同失群的大雁。这大雁受了惊,回头张望,心中的恨意无人能够领会。

它飞过了一个个的高枝,却发觉那都不是落脚的地方。天色愈发寒凉,它终于在清冷而寂寞的沙洲上歇宿下来。

苏轼其实还是幸运的,因为他毕竟还有一片寂寞而寒冷的沙洲可以落脚。若换到一个不似宋代这般有宽容士大夫风气的时代,连沙洲中的一粒沙怕是也没有的。

苏轼名字考

苏轼,字子瞻。苏氏一门父子三人都是当时的文坛宗匠,更被明人一并推举入“唐宋八大家”之列,可谓荣光无两。然而苏洵在给两个儿子取名的时候,也只和普通人一般寄予平安的期望而已,并不追求更多。苏洵专门写有一篇《名二子说》,解释苏轼、苏辙兄弟名字的含义,大意是说:“轼”是车子上的扶手,是一辆车所有部件中最不重要、最不受人重视的一个,然而若缺了轼,一辆车便不完整。长子性情疏狂,父亲最担心他因为做人不够低调而惹祸,所以为他取名苏轼,希望他能够有所警醒。“辙”是车轮压过的痕迹,若说起车子的功效,车辙是没有份的。虽然如此,在车仆马毙的时候,祸患也并不会牵累到车辙。所以说车辙最善于在祸福之间找到自己安稳的位置。父亲为次子取名苏辙,是寄托了低调求全的期许。苏轼字子瞻,人们乘车或扶轼而望,或登轼而望,“轼”与“瞻望”意义关联。苏辙字子由,“辄”与“经由”意义关联。这两兄弟的名与字,的确是巧妙而见出苦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