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炎(三首)

04-14Ctrl+D 收藏本站

关灯 直达底部

张炎(1248—?),字叔夏,号玉田、乐笑翁,原西秦人,张俊之孙,后住在临安。宋亡,在四明(今宁波)设卜市,又曾往燕京。有《山中白云词》,论词专著《词源》。

高阳台.西湖春感

接叶巢莺[1],平波卷絮,断桥[2]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3]。更凄然,万绿西泠[4],一抹荒烟[5]。当年燕子[6]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7]。见说[8]新愁,如今也到鸥边[9]。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10]。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1]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之二:“接叶暗巢莺。”“接叶”,叶子茂盛,互相接近。

[2]“断桥”,在杭州西湖白沙堤东,离城颇近,故曰“归船”。《武林旧事》卷五“孤山路”条:“断桥,又名段家桥,万柳如云,望如裙带。”

[3]蔷薇开在晚春。贾岛《题兴化园亭》:“蔷薇花落秋风起。”杜牧《留赠》:“蔷薇花谢即归来。”

[4]“西泠”,在西湖白沙堤西。《武林旧事》卷五:“西陵桥,又名西林桥,又名西泠桥。”

[5]上片实写西湖,光景宛然。“能几番游”云云,意甚哀愁,却淡淡说出。“且伴蔷薇住”是一折,“到蔷薇春已堪怜”是一折,更何况“万绿西泠,一抹荒烟”呢。正因以上含蓄顿挫得力,结语就格外显得沉痛。

[6]以下三句说当时贵族的凋零。“燕子”用刘禹锡《金陵》诗“旧时王谢堂前燕”意。

[7]“韦曲”在唐长安城南明德门外,韦后家在此。宋之问有《游韦曲庄叙》,杜甫《奉陪郑驸马韦曲诗》二首之一:“韦曲花无赖。”又《赠韦七赞善》:“杜陵韦曲未央前。”其下自注引俚语“城南韦杜”云云。“斜川”在江西星子县,陶潜有《游斜川诗并序》。这里用典借指西湖,与上用断桥西泠等实在地名不同。“苔深”“草暗”言胜地荒凉,无人游赏。

[8]“见说”犹“听说”,以下至结尾皆指自己,却用“见说”二字虚提一笔,托之他人口气。

[9]鸥鸟忘机,本不知愁,听说它如今也知道愁了,其意盖自谓。

[10]“浅醉”,不成醉;“闲眠”,未成眠。

念奴娇[1].夜渡古黄河与沈尧道[2]曾子敬同赋

扬舲[3]万里,笑当年底事,中分南北[4]。须信平生无梦到,却向而今游历。老柳官河,斜阳古道,风定波犹直。野人惊问,泛槎何处狂客[5]?迎面落叶萧萧,水流沙共远,都无行迹。衰草凄迷秋更绿[6],惟有闲鸥独立。浪挟天浮,山邀云去,银浦[7]横空碧。扣舷歌断[8],海蟾飞上孤白[9]。

[1]原题《壶中天》,即《念奴娇》。

[2]沈氏名钦。

[3]“舲”,有窗的小船。《楚辞.涉江》:“乘舲船予上沅兮。”孔法生《征虏亭祖王少傅》:“若人鉴殆辱,解绂扬归舲。”

[4]“底事”,何事,犹“为甚”。《文选》卷十二郭璞《江赋》李善注引《吴录》:“魏文帝临江叹曰:天所以隔南北也。”本指长江而言,这里或借指黄河。

[5]《孝经援神契》:“河者水之伯,上应天汉。”张华《博物志》:“旧说天河与海相通。近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来甚大,往反不失期。此人乃立于槎上,多赍粮,乘槎去。忽不觉昼夜,奄至一处,有城郭舍屋,望室中多见织妇。见一丈人牵牛渚次饮之。惊问此人何由至此,此人即问此为何处。答曰:‘君可诣蜀问严君平。’此人还问君平。君平曰:‘某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即此人到天河也。”(俱《初学记》卷六引。今本《博物志》卷十,文字较详。)又《太平御览》卷八引《集林》:“昔有一人寻河源,见妇人浣纱,以问之,曰:‘此天河也。’乃与一石而归。问严君平,云:‘此织女支机石也。’”当是同一故事的另一传说,或较后起。作者夜渡黄河,以乘槎客自比,而以野人比牵牛,不涉织女,但与“河源”云云亦似有关,故两引之。“槎”亦写作查,栰(筏)也,即木排竹排。古亦称桴。《论语.公冶》马融注:“桴,编竹木,大者曰栰,小者曰桴。”

[6]“绿”,黄绿色。古诗:“秋草萋已绿。”谢朓《酬王晋安》:“春草秋更绿。”周邦彦《蕙兰芳引》:“霜草未衰更绿。”“更绿”者,还有些绿意。

[7]“银浦”,银汉,即天河也。李贺《天上谣》:“银浦流云学水声。”

[8]苏轼《赤壁赋》:“扣舷而歌之。”

[9]旧说月中有蟾蜍,且传为嫦娥所化。如《后汉书.天文志》注引张衡《灵宪》:“姮娥遂托身于月,是谓蟾蠩(蜍)。”“蟾”“兔”俱可作为月的代称。“海蟾”即海月。“飞”字状月的移动。颜延年《为织女赠牵牛》“姮娥栖飞月”,李白《渡荆门送别》“月下飞天镜”。“孤白”为月的形况。王禹偁《再泛吴江》:“随船晓月孤轮白。”本篇题为“夜渡黄河”,所写海月飞上,当亦是下半夜光景。

解连环.孤雁

楚江空晚[1],怅离群万里[2],怳然惊散。自顾影欲下寒塘[3],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4]。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5]。谁怜旅愁荏苒[6]。谩长门夜悄[7],锦筝弹怨[8]。想伴侣犹宿芦花[9],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10]。暮雨相呼[11],怕蓦地玉关重见[12]。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13]。

[1]雁南飞,旧传在彭蠡、衡阳等处,皆春秋时楚地。

[2]“离群索居”,见《礼记.檀弓》。崔涂《孤雁》二首之一:“如何万里计,只在一枝芦。”

[3]杜甫《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鸟影度寒塘。”刘长卿《宿怀仁县南湖》:“寒塘起孤雁。”崔涂《孤雁》二首之二:“寒塘欲下迟。”

[4]本句合用雁行排字与雁足捎书二意。既不能排成雁字,只凭孤雁传书,引起下文“因循误了”意。“雁字”见中卷李清照《一剪梅》注[3]。

[5]“帛书系雁足”,苏武以此得归;又“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并见《汉书.苏武传》。“残毡拥雪,故人心眼”,即从苏武留胡时设想,意谓一雁孤飞,音信难凭,致误了久困在胡地之故人的凝盼,亦有愧对之意。王勃《九日怀封元寂》:“九秋良会夕,千里故人稀。今日龙山外,当忆雁书归。”词意亦近之。

[6]“旅愁荏苒”,承上。“荏苒”,亦有迁延耽搁之意。

[7]“长门”,宫名,借陈皇后事,言宫怨,又一哀愁境界。杜牧《咏雁》:“长门灯暗数声来。”

[8]“锦”者,美丽的形容,银筝犹言锦瑟也,筝柱斜列如雁行,称雁筝。贯休诗:“刻成筝柱雁相挨。”(《全唐诗》卷八三七录其断句)钱起《孤雁》:“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瑟二十五弦;筝,传说破瑟为二,十二弦或十三弦,筝亦瑟类。桓伊抚筝歌“怨诗”,见前叶梦得《八声甘州》注[2]。

[9]陆游《闻新雁有感》:“新雁南来片影孤。冷云深处宿菰芦。”

[10]当指雁回到北方。《礼记.月令》:“季冬之月……雁北乡向。”即所谓“春前”。

[11]前注[3]引崔涂《孤雁》二首之二,其上句为:“暮雨相呼失。”

[12]《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五:“怕,……犹云如其也;倘也。……怕蓦地云云,言倘忽然重见旧时伴侣也。”

[13]上书续云:“旧侣重逢,孤雁不孤,则何羞于双燕矣。”以双燕反结孤雁,章法正和前录史达祖词以“画栏独凭”反结双燕相同。史梅溪词《双双燕》为咏物之正格。本篇咏孤雁自来亦很有名,人称之为“张孤雁”,除描摹姿态,用典贴切,与史词相似外,兼多家国身世之感,写法在同异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