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 行

04-14Ctrl+D 收藏本站

关灯 直达底部

(一)

周美成《少年游》云:“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 行,读若“行列” 之“行” 。谁行,即“谁处” 。此亦宋元人俗语,词曲中屡见。美成《绕佛阁》结拍云:“两眉愁向谁行展。” 又《花草粹编》载郑意娘《胜州令》云:“番思往事上心,向他谁行诉。”

又有用“伊行” 者,晏同叔《临江仙》云:“如今不是梦,真个到伊行。” 周美成《风流子》云:“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 曾纯甫《诉衷情》云:“身在此,意伊行,思量,不言不语,几许闲情,月上回廊。” 杨无咎《柳梢青》云:“暴雨生凉,做成好梦到伊行。” 蔡伸《极相思》云:“不如早睡,今宵魂梦,先到伊行。” 苏竹里《祝英台近》云:“归鸿欲到伊行,丁宁须记,写一封书报平安。” 《古今词话》载无名氏《转调贺圣朝》云:“把从前泪来做水,流也流到伊行。”

至清人厉樊榭《一络索》犹有“分明新梦到伊行,但道得相思字。” “伊行” 犹言“她那里” 也。亦有用“咱行” 者,如杜安世《木兰花》云:“若言无意到咱行,为甚梦中频梦见。” “咱行” 亦见于柳耆卿《乐章集》,云:“你若无意向咱行,为甚梦中频相见。” “咱行” 犹言“我这里” 也。

亦有用“君行” 者,见于高续古《眼儿媚》:“春今不管人相忆,欲去又相将。只销相约,与春同去,须到君行。” “君行” 犹言“你处” 也。

此外剧曲中有“他行” 、“我行” 、“娘行” 、“官人行” 、“夫人行” 、“嫂嫂行” 、“大师行” ,其义均同,盖凡人称词后皆可用之。张相《诗词曲语辞集释》中已详言之。惟张元幹《浣溪沙》云:“归梦等闲归燕去,断肠分付断云行。画屏今夜更思量。” 此“断云行” ,犹言“断云处” 也,则又不限于人称词后,即名物词后亦可用矣。

张相所举诸例中,有姜白石《踏莎行》云:“别后书词,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 余窃以为疑,“郎” 、“行” 叠韵,恐碍歌唱,此“行” 字似仍以“行旅” 之义为是。周美成《醉桃源》结拍云:“若教随马逐郎行,不辞多少程。” 姜白石《古乐府》之二云:“甚欲逐郎行,畏人笑无媒。” 可证其为“行旅” 之“行” 也。颜师古《匡谬正俗》云:“或问俗呼某人处为某享火刚反,其义何也?答曰:此是‘乡’音之转耳。‘乡’者,居也。‘州乡’之‘乡’,取此为义。”

按:颜注“火刚反” ,正是音“杭” 。因悟宋元人之“行” 字,即唐人之“享” 字,惟唐人诗文中尚未见此俗言,故未得其例。然师古谓“享” 即“乡” 之音转,恐亦未可定论。

余疑“享” 、“行” 并“许” 字之音转,其义更近,“许” ,古音虎,正得一转成“享” ,再转成“行” 也。《乐府雅词》录清真词,已将“向谁行宿” ,改作“向谁边宿” 。陈元龙注《片玉集》,亦已将“两眉愁向谁行展” ,改作“向谁舒展” 。皆后人不解此“行” 字用法,故妄为改易也。谭复堂《少年游》换头云:“芳梅折倩谁行寄。” 此乃误以“谁行” 作“何人” 义,亦未得其确诂。

(二)

余观宋词中凡“行列” 之“行” 用平声者,皆纵行之义。如欧阳修云:“两行红粉一时羞。” 晏同叔云:“分行珠翠簇繁红。” 柳耆卿云:“雁字一行来,还有边庭信。” 苏东坡云:“算应负你,枕前珠泪,万点千行。” 此皆用平声也。

用去声者,皆横行之义。如张子野《西江月》云:“檀槽初抱更安详。立向尊前一行。” 秦少游《采桑子》云:“夜来酒醒清无梦,愁倚阑干。露滴轻寒。两行芙蓉泪不干。” 晁次膺《诉衷情》结拍云:“两行垂杨,一片新蝉。” 辛稼轩《添字浣溪纱》云:“艳杏夭桃两行排。莫携歌舞去相催。” 张叔夏《梅子黄时雨》结拍云:“一行柳阴吹暝。” 姜白石《蓦山溪》云:“两行柳垂阴。” 又诗云:“辇路垂杨两行栽。” 吕渭老《好事近》云:“两行艳衣明粉,听阿谁拘束。” 侯寘《鹧鸪天》云:“寻画烛,照芳容。夜深两行锦灯笼。” 此皆当读去声,“一行” 、“两行” 犹云“一排” 、“两排” 也。

刘龙渊《竹香子》云:“一项窗儿明快。料想那人不在。” 此径用“项” 字代“行” 字,岂当时俗言如是,彼亦不知其即“行” 字耶?又或惟恐人误读作平声,故改用同音假借之“项” 字耶?

晚唐郑史《赠妓行云诗》曰:“最爱铅华薄薄妆,更兼衣着又鹅黄。从来南国名佳丽,何事今朝在北行。” (见《全唐诗》)此“行” 字亦读若“抗” ,“北行” ,犹“北边” ,北方地也。“北” 字一本作“此” ,“此行” ,犹“此处”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