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认识一下唐朝的文房八宝······粥?【笔墨纸砚等】
04-02Ctrl+D 收藏本站
继续在您的新书房里晃悠。所谓“书房”,跟纯粹的“藏书室”不一样,里面除了大量书籍以外,还要有一些能供主人阅读、写画的空间和器具,也就是桌椅书架笔墨纸砚这些,我们也要认识一下,免得闹太多笑话。
您又说了,这也太看不起人了,桌椅笔墨还能不认识?别夸口,就算您是我们唐穿团的忠实老顾客,知道在唐朝“桌子、椅子”可能还不常见,能接受矮书案、低坐床这类家具,别的小文房器具您可能还真不熟悉。
比如一说到“笔”吧,您大概直接就往书案上望过去,去找那种插在圆柱形“笔筒”里的几支十几支毛笔了。这个,您还真看不到,因为唐朝的“笔筒”跟您从古装剧里得来的概念相差很多,那种专门用来容纳大量毛笔竖插进去的“笔筒”,要到明清才普遍出现。
唐朝人说的“笔筒”,或者叫“笔套”,是一截很短很细的长圆筒,大部分是竹子做的,里面只能塞进去一支毛笔,最多两支就挤爆了。这种东西您可以想象成现代的随身装筷筒,对里面的毛笔起到保护、保洁作用并且便于携带。
您说这桌面上不是明明立着一个木刻的圆筒嘛,跟后来的笔筒长得还挺像,难道不是用来插笔的?严肃地答,不是,那个叫“诗筒”。风雅的唐朝文人们平时有了灵感佳句以后,随手在纸头上记下来,投入到这个“诗筒”里,等有时间了再来整理。您要往里面投笔,可就成处处闹笑话的伧俗村夫啦。
既然没有大笔筒,唐朝的毛笔是怎么放在桌面上的呢?难道就随手一扔?那当然也不是,唐朝书案上有各种名为笔床、笔船、笔格、笔架、笔山······之类的文具,形式还是很多样化的,我们只说两种最常见,最有可能出现在您这个普通学生书案上的储笔器。
一种叫“笔格”,猛一看像是交警们用来分隔马路车道的那种“栅栏”,只不过要小得多。大部分是竹木条做的,上下两三层横栏,中间开孔供插笔,两边的竖条和下脚把整座“笔格”固定住。往横栏孔里插笔的时候,记得要笔尖向上,别让柔软贵重的毫毛沾地或者被顺着流下来的水沤烂掉。
另一种叫“笔山”,这个很多现代书法爱好者还在用。案头放置一座成山形的陶瓷根雕等摆件,把毛笔也是头朝上地斜搁在山坳处。这种器具晚唐已经出现,宋以后大大流传开直到今天。
至于毛笔本身,倒是跟今天的模样基本相同了。现代我们说到传统的“文房四宝”,很多人都知道“湖笔、徽墨、宣纸、端砚”,但是在唐宋,最受追捧的却是“宣笔”,即宣州(今安徽泾县)出产的毛笔。
再度有请一直支持我们唐朝穿越事业,不,唐代风俗史研究考据事业的大诗人白居易出场,让他给大家介绍一下宣州的《紫毫笔》:“紫毫笔,尖如锥兮利如刀。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饮泉生紫毫。宣城之人采为笔,千万毛中拣一毫。毫虽轻,功甚重。管勒工名充岁贡,君兮臣兮勿轻用。······每岁宣城进笔时,紫毫之价如金贵······”
在这些“价如金贵”的宣城紫毫笔中,占据了顶尖奢侈品位置的是“诸葛笔”。据说这是一个世代把持制笔技术的大家族,东晋王羲之、唐柳公权等大书法家都曾向诸葛氏写过“求笔帖”求笔。到了宋代,“诸葛笔”更是被炒作得神乎其神,黄山谷《谢送宣城笔》诗云“宣城变样蹲鸡距,诸葛名家捋鼠须,一束喜从公处得,千金求买市中无”,成了“有钱也买不到”的特供品呢。
顺便说,看到白大诗人形容毛笔“尖如锥利如刀”,您会不会觉得有点奇怪?这可是软软的毛刷,又不是钢笔签字笔,怎么会是又尖又硬的样子?哈,其实跟我们现代人印象中那种又长又粗又蓬松的毛笔头相比,唐朝人最普遍使用的笔锋还真是比较短、比较尖和硬,因为他们“写毛笔字”的姿势跟后世差别很大。
唐朝以前,由于书案矮又要求人们写字时坐直腰,大家很少把简牍和纸平铺在桌面上写字,而是左手把纸拿起来,悬空卷成一束,右手执笔,悬腕悬肘,在纸面上凌空书写,右手一边写,左手一边转动纸卷。这个姿势使得上半身没有可凭倚借力的地方,很考验臂力和腕力,笔锋短硬,活动半径小,会比较省劲些。这样写出来的字也一般很小而且端正,后来随着高足家具的普及,写字姿势的改变,笔锋加长加软,那种纵横飘逸的行草大字才更加流行开。
看完了笔和笔容器,我们再来找找墨和砚台。
作为一个还在读书的普通学生,您最好别指望书桌上能摆什么造型奇特、花纹繁复精致的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甚至可能连成条成块的墨锭也不给您用。市面上能买到的平价墨,往往呈粉末状或者碎片丝缕状,黑乎乎的一堆往砚台上一倒,自己磨吧。
这种情况下,您不仅需要一个供研磨的硬质平面(砚台),还需要一个用来磨细颗粒的工具(砚子),否则总不能伸手指去搅墨粉弄得满手污黑吧?市面上常见的古老实用的“砚”,也就是由这两部分组成的:下面一片石面平板,上面一只大小形状便于抓在手里研磨的石头。没有什么刻意追求的造型,一切以便宜耐用为主。
唐代是制墨技术发展很快的时期,从魏晋时出现的用漆烟、松煤制成的“墨丸”,在唐朝逐渐普及和定型。用松烟和胶汁调制而成的各种形状的固体墨锭,质量越来越精良,像祖敏、李阳冰、奚超、奚廷珪等名家制墨“丰肌腻理,光泽如漆”,都是上送皇室使用的贡品。1972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了一锭长11.4厘米的圆柱形墨锭,上书“松心真”三字楷书,历经一千多年都没散碎,是目前所见的最早墨锭实物。您如果用功读书,将来考上进士做了官,就不愁用不上好墨了。而那时候配合墨锭使用的砚台,当然也会更加高级精美。
唐朝的高级砚台也有好多种形制,说说当时最流行的两种。
一种叫“箕斗砚”。顾名思义,这种砚台的形状就像个簸箕,以长方形为主,底部倾斜,便于汇聚磨出的墨汁。据说这种砚开始时很多是取用汉魏晋古建筑,比如曹操“铜雀台”上的旧瓦片磨改加制成的。那些瓦片制造时“澄泥以绤滤过,碎胡桃油方埏埴之”[注35](用织物过滤澄清泥沙,加入核桃油反复捶揉黏土制陶),工艺十分精良,所以用这些瓦片改制的砚台(唐朝前期直接叫“砚瓦”)“贮水数日不燥”,深受喜爱。到唐中期以后,砚匠们直接采用“澄泥法”来做砚,这也是后世四大名砚之一“澄泥砚”的来历。
另一种著名唐砚叫“辟雍砚”。“辟雍”是古代典籍里的一种特殊形制建筑,一般用作高等学校,特点是房屋外面被一道有水的环形沟渠围绕住。“辟雍砚”的样子也符合这个特点,多为陶瓷质,圆形,砚面凸起,砚面与砚壁之间形成一圈环形砚池,在砚面上磨出的墨汁就是流进砚池里储存起来的,供您写字时伸笔蘸用。这种砚从南北朝到初唐时很盛行,因为“辟雍”是全国最高等的学府,那么这种砚除了实用价值以外,还含有祝愿使用者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早日考进大学做官的心意。
有了砚台,有了墨,也不能干磨啊,磨墨的时候还得往砚台上加水才行。
普通人家没钱瞎讲究,用只缺口饭碗盛半碗水放桌面上供磨墨用,也能过活。如果是手里稍有几个钱的文人想追究点情调,唐朝市面上各种等级档次的“水盂、水注”也是花样繁多。
“水盂”其实就是陶瓷小水罐,常见的口径一般在3厘米左右,高在6厘米以下,褐色釉和绿色釉是主流,一般都有扁圆的大肚子和收口或细脖子,有梅瓣、葵瓣、石榴、圆筒等多种式样,以彩条、散点、彩斑、草叶等纹彩装饰。“水注”跟水盂的样子相差不多,最大的区别是有引水用的“流”,是往砚台里倒水的陶瓷杯壶,可以做成龙、凤、狮、虎、象、鸭、狗等多种形状。
既然讲究了,那就成行成套吧。如果书桌上有口小腹大的陶瓷水盂,那么可能还有另一种陶瓷水器,是口大肚子小的碗状物,这是唐朝刚开始出现的新时尚“笔洗”。写完今天的功课,把毛笔伸进“笔洗”的水里涮一涮,把墨洗掉,有利于保护笔锋,唐朝的文人们很流行这种做法,刚才出过场的白居易就有“每一诗成,辄洗其笔”的习惯。唐朝的笔洗大多是算珠形,青釉装饰有彩斑、花卉、联珠等纹饰,其规格口径从8厘米到30厘米以上的都有。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区分桌上这些陶瓷罐的形状——口小肚子大的是用来往砚里倒水研墨的,口大肚子小的是用来洗笔的,可别弄混了又惹人笑话。
以上说的这几样都是用来侍候笔墨砚的,下面来说您书房里的纸。
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纸在唐朝可不是什么便宜的能随便糟践的东西,在大多数人家看来,供孩子读书的全部花费里,“买纸”占了很大比重。普通的一百张白纸就要卖60文钱(相当于现代的60元人民币),更精良的“硬黄纸”可能一张就要3文钱呢!晚唐时传说中名妓薛涛用花草染色制出的彩色笺纸,以及当时的“宣纸”非常有名,这些不易得到的名贵纸就先不说了。
唐朝市面上常见的纸张,主要是麻、藤、楮三种原料制成的,著名产地有益州(现在的四川)、扬州、剡溪等。这些纸张买来送进您书房的时候,一般会裁成大小基本一致的长方形,摞成一沓放在案头或书架上,您写字的时候也是一张一张地取用和书写。如果您文思如泉涌,一口气写了长篇大论十几页的文章,然后想送给别人看,散着送一沓纸过去也行,但更正式恭敬的做法是把这一张张纸粘连起来,做成我们上面说过的“卷子”,再好好装潢一下外表,拿出去才比较像样子。
写太长文章还有个麻烦之处是写好的纸张散放在桌面上,容易被风吹走或者卷乱什么的,这时候就需要另一种文具——“镇纸”。唐朝已经出现了这种东西,有用铜铁等金属做的,像一对带把手的大长尺子;也有用陶瓷做的,大多是动物造型,即在一矩形、方形和圆形的瓷板上,或立或蹲或卧一只动物,如瑞兽、狮、象、虎、马、羊、狗、蛙、鸡等;也有因势将动物底部做成平底的,如龟形镇。唐人爱狮,最为常见的是狮形镇,以蹲狮卧狮为多。
好了,笔墨纸砚及其附属文具基本全了,您就好好地在自己书房里用心攻读典籍准备考试做官吧。学而优则仕,等您十年寒窗一举成名,我们再来给您介绍步入官场之后,即将面临的其他考验。
本篇主要参考资料&深度了解推荐:
罗平章.唐代书艺与长沙窑文具说略.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1(5)
朱国伟.唐代器用赋研究:〔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扬之水.古诗文名物新证(二).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0
扬之水.终朝采蓝:古名物寻微.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注35:引自宋代苏易简《文房四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