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省将出台政策,遏制长安房价过快上涨——住宅
04-02Ctrl+D 收藏本站
朋友,您想一夜致富吗?您想成为资本神话的主角吗?您想赶上盛唐长安房地产业最后一波暴涨浪潮吗?欢迎报名参加唐穿炒房团!本团特邀长安房地产界资深人士、著名学者、公共知识分子鹿志屹女士作为导游顾问。她将带领您参观长安城各种类型、各种档次的住宅,有什么问题,请不必客气,随时提。
那位先生您问什么?“岑忙打蒙攻给裂错别一本或没?”对不起,麻烦您说普通话,好吗?“请问大明宫几垒钞票一平方米?”
我谢谢您,皇宫和官府公衙都不进入房地产市场流通,您怎么不去买北京紫禁城啊?我们能参观到的最高级的住宅,也就是宰相府档次的,还得是个已经败落入官,由官府发卖的宰相府,才能空荡荡的没人管,由我们进去看呢。
说走就走,各位请跟我往东北边来。
为什么往东北?因为长安城的三大皇宫区域都在北城,其中最重要的大明宫是在东北角,所以就带动了周围区域成为全城地价最贵、最能彰显身份的居住区。您想想,达官贵人都是以经常进宫朝见皇帝为炫耀资本的,长安城那么大,那时候又没直升机、豪华跑车、地铁……住所离皇宫远的话,进宫一次就得累个半死啊。
所以,长安人以居住地划分特性的话,应该说是“东贵、西富(西半城住了好多胡商)、南贫贱”。北呢?北边住的是皇帝那一家子,谢谢……
现在我们来到了崇仁坊,那边是坊门……哎,那位团友别乱走,要参观的住宅大门在这边。
您问为什么不进坊门?长安城的民宅不都是被围圈在一个个坊里,得先进坊,再进宅吗?嗯,表扬一下,这位团友显然对唐朝的城市和住宅很了解,不过您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前头已经说了,我们今天要参观的第一所房子曾经是一位宰相的府第。唐制规定,王公贵戚和三品以上的大官,可以自己家在坊墙上开大门,不经由坊门,自家出入。所以我们从城内主干道上,就可以直接进宅子的大门啦。
来来,这就是宰相府的外门。怎么啦,各位?为什么大家都一脸失望啊?
嫌这大门不够气派?围墙也太土了,就像个农村地主大院似的。哈哈,别着急,继续跟我走。
您现在看到的外墙,是由黄土一层一层夯筑起来的,什么涂料都没抹,就是夯土的本色。这种外墙一般要绕宅一圈,把整座府第围起来,作为一种保护和界限划分。这墙虽然简陋,但墙内就是宰相家的私人地盘了,乱入要被打死的哦。
大家再看土墙中间的这乌头门,确实也比较简陋,就是三根木柱横竖一搭,像个草字头“艹”形状,其中突出在横梁上面的那两根柱头,通常要雕饰一下并涂成黑色,所以叫乌头门。
各位往前走啊,跟我进门来。往前看,看见前面老远那座飞檐重楼、华丽气派的白墙红大门了吧?那个才是宰相家的正门呢,刚才我们进的只是外门。被骗了吧,哈哈。
别着急往正门奔,大家先看看我们的左手处。这儿有一间挺大的厅房,原来叫“阍室”,就是宰相家门卫的住宿和值班室。当年宰相在位时,有谁要来拜见,得先到这里来通报。
“阍室”后面,夹在外墙和宅墙之间,是一个很大的院子,通常用作马厩。唐朝的达官贵人没有家里不养马的,代步工具嘛,就跟现代权贵们买豪华跑车一样。如果这院子特别大,那除了马厩以外,还可能在这里建仓库甚至菜园子,然后马夫等奴仆也搭个草棚子住这里。
好了,我们返回去,进正门。
那位走得有点儿喘了啊,这外门和正门之间的空地确实比较大。这也是有原因的,当年宰相权势正盛的时候,每天来谒见的各色人等络绎不绝。他们大多骑着马带着仆人过来,主人通报以后被让进正门去了,他带的仆人和马匹就得在正门外这块空地上等着。据说最夸张的情形,这么一大块空地被占得满满当当,连个插针的缝儿都寻不着,来晚的人家只能退到乌头门以外去等呢。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宰相被抄家败落以后的情形,空地上已经长满荒草啦。从外门到正门之间的路,原来是砖石铺过的,现在也是砖碎石乱,只能勉强看出个形来。
大家注意看这里,正门外的地面上,这儿有一排长坑,门那边的对称位置也有。这个就是安放“戟架”的地方,也是宰相身份地位的见证。
什么叫“戟架”?这是很有唐朝特色的一种建筑物装饰品。朝廷规定,三品以上大官和王公贵戚可以在正门外面排列竖立一根根长戟,官品越大,列戟越多,从十根到十六根不等。戟顶往往还绑有幡旗,风一吹,呼啦啦地抖动,就像现代建筑物门前的旗杆似的,这些长戟要插在木制的底架上。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座唐朝宰相府真正的大门吧。
这座大门楼高二层,左右宽度相当于三个房间,前后深度则有五架房梁。屋顶是悬山式的,顶上覆盖着黑色的陶瓦,屋顶两角还各有一只上翘的“鸱尾” [57]。
支撑起二层门楼的一根根大柱子,还有两扇好大的门板,都被刷上了朱红色的漆,所以老杜一形容权贵人家就感叹说“朱门酒肉臭”。至于柱子之间的墙壁,虽然也是夯土筑的,但是土层外面会抹上厚厚的白色涂料,显得高雅洁净。当然,现在这些白墙已经被风雨吹打得污损了。
这座门楼,还有门楼两边延展开去的白色宅墙,全都建筑在突出于地面的台基上。这些台基,也是先由夯土筑成矮矮的长方体或者梯形体,外面再包一层砖石,砖面上再造门楼或垒墙。对着门洞的台基处,要凿铺出几级石阶来,如果台阶比较高比较长,旁边还有栏杆让人扶着爬阶。
来,大家跟着我进大门。留意一下这两扇大门上的铜头乳钉和兽嘴衔环的门把手,这两样东西在唐朝都是刚出现不久,算是新鲜事物,看来那位宰相还是个潮人呢。
哇,好大的院子,是吧。
哈哈,这就是唐朝建筑物的共同特征啊,可能不精致、不华丽、不舒适,技术含量不高,但只要有条件,唐朝人就努力把房子院子桥梁道路修得又高大又宽阔,稳稳当当、方方正正的。
我们来看宰相家的院子。基本上,所有唐人宅院都是在“四合院”的基础上做局部变化。四合院大家都熟悉吧,用正房、东西厢房、回廊、门厅等围合起来的方形闭合院落,前后左右一进套一进的。宰相家这个外宅部分,虽然很大很宽阔,但也是由好多个四合院套起来的,其中最大的一个院子,就是现在我们进了大门所在的这个,据说当年这里举办过好多次马球赛呢!
院子的地面,大部分是砸实的黄土,只有主要道路用砖石铺了一下。各个房前屋后,种植着花草树木,但是不太多,主要的园林景致在后面的内宅部分。
各位跟我来,请参观前面这座正对着大门的高大建筑。这是整个宅院里最精华、最抢眼的部分,也是最能标志宅院等级的代表性房屋—正堂。打个比方,这屋子就相当于北京紫禁城里的太和殿,长安大明宫里的含元殿,是一家之主会客,摆重要宴席,召开全家会议,乃至死后停棺材举行拜祭的地方。据说那位宰相光在这间正堂上就砸了一两百万文钱,足够买一整座一般性豪宅的了。
唐朝的四合院,与各位比较熟悉的老北京明清四合院,最大的区别也就是在这个正堂上。大家想想,老北京四合院,一般是院子四面有屋有墙,中间空着,用来种树、架藤、养花、挂鸟、摆金鱼缸,夏天还绷上天棚遮凉。
唐朝这个四合院,除了四周有屋,有墙,有回廊,院子的正中间,孤零零四边不靠的,就矗着这么一座华丽的正堂。如果说典型北京四合院是“口”字形的,那么典型的唐朝四合院就是“回”字形啦。
正堂的建筑风格,跟大门保持一致,也是黑瓦屋顶、朱红柱子、砖砌台基。一般人家也是用白涂料来抹正堂的内外墙,不过我们这位宰相啊,为了炫耀有钱,弄了一堆香料和红粉涂料,居然把正堂的外墙抹成了大红色。据说刚建成的时候,一靠近正堂,人们就觉得异香扑鼻。那位客人,您是过敏体质?别担心,别担心,这么长时间下来,现在连红墙都褪色褪得差不多了,更闻不到什么味道了。唉,装修污染真是害人哪。
我们上正堂的台阶吧,那位腿脚不太利索的团友小心点儿,别人扶一把,或者扶这旁边的栏杆也行。大家再注意一下这些栏杆,一般人家的台基上,有些木头做的栏杆已经算不错的了,宰相家这栏杆可是上好的石头雕砌成的哟,跟皇宫里的差不多。老实说这也蛮犯忌讳的,怪不得他后来那个下场呀。
推门,我进屋啦,大家跟紧了,最后面的那位团友您不用关门—唉,说晚了。
门一关,室内光线明显暗下来了。虽然门两边有两扇朝南的不小的直棂窗,其他三面墙上也在高处有开窗,窗户上糊的白纸现在还破损了不少,漏光更多,但是正堂太大、太深了嘛。南边靠近门窗的地方还有点儿亮光,北边屋内深处,几乎啥都看不清了。
为了解决这个采光问题,有的主人家干脆就不建正堂的南墙,而用几根柱子与北、东、西三面墙一起支撑屋顶,做成个半露天的戏台模样。还有更不怕冻的,四面墙都不建,纯用柱子撑起屋顶,把正堂盖成一个大亭子。反正有钱人家不在正堂里睡觉,嫌冷的话不去就行了。
宰相已经因为被抄家搬走了,现在正堂里没有什么家具,空空荡荡的。不过就算有家具,各位也不用指望走进来能看见八仙桌、太师椅,嘿嘿。
那么当初这里是怎么摆设的呢?我来比画一下,堂上正中靠北的这里,原来摆放着一架很大的屏风,据说是金银珠宝镶嵌的紫檀装框,锦面上是名家绘制的山水人物画,总之很贵重就是了。
屏风前面放着一张大床,可不是让您睡觉的床,主要是用来坐人的,有点儿像后世的罗汉床。床面上铺着厚软的茵褥,床上床下都可以放几案,用来搁东西。床上还有凭几,放在坐者身前让人往前倚靠的。
大床前,两边各放着一排小型坐床,也各配茵褥几案。此外,角落里立着各种香炉、暖炉、灯烛等,整个房间用帐幄、帘幕分隔和装饰。
哦,我还忘了说地面。北方城市很少用木地板,大家看我们脚下,是用雕纹花砖铺砌的室内地面,另一种高级做法是用水磨石平铺,光亮如镜,也更容易清洁。不过达官贵人们还不以此为满足,像我们那位宰相,当年居住的时候,常年在地面上再铺一层厚厚的宣城红地毯,也就是白居易斥责过的“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58]。
当宰相在正堂举办最隆重盛大的宴会时,舞女们就在红地衣上翩翩起舞。如果来表演的舞乐队规模太大,室内施展不开,那么他们就在堂外的空地上举行演出,而宰相和客人们则坐在堂口观看。
前来谒见宰相的各色人等,如果不是很熟的人,在“阍室”通报以后,就算被请进来,一般也要先在门楼耳房或者侧厅厢房等地候着。什么时候宰相有空儿了,再被叫上正堂,见面行礼说事儿。总之,包含正堂在内的外宅,都是家里男主人会见客人、讨论公事、进行社交活动的地方,女眷和小孩子是不能随便往这里乱跑的。
外宅就参观到这里吧,大家跟我走,下面我们到内宅去看看。
外宅和内宅之间,要被墙和门分隔开。中间这道门后世俗称“二门”,通常也有人看守,外人不得乱入,内宅婢女也不准乱出。
进了二门,大家看,前面又是一座孤零零的堂,不过要比外宅的正堂规模小一些。这是由女主人主管的内堂,也叫寝堂。
如果是普通人家,这里就算是男女主人的卧室了。不过宰相家嘛,房子多,他家夫人只在这里接见她自己的客人,主持家务,进行一些社交活动。
内堂和其他所有主人经常使用的房子的建筑风格,跟大门、正堂是一致的,只是规模小一些,有些细节部分不那么奢侈华贵。值得注意的是……大家抬头,往上看。
外宅正堂是一座高大的单层建筑,内堂则是一座二层小楼。这种二层小楼在我们一会儿要参观的很多个内院、园林里也还会看见。大家走近点儿,发现了什么没有?
这小楼的一层,是四面有墙的,看上去墙还很厚实。而二楼则像个亭子,只用木柱支撑,没有墙,是完全显透于室外的。我们现在站在内堂外头,就能清楚地看到二楼地上放着一具很大的坐床。
不过再看仔细点儿,二楼四面屋檐下,都有竹卷帘,现在是卷成一束吊在上面。如果女主人上了楼,坐下来看风景,侍婢只要把竹帘放下来,形成半透明的效果,就可以起到遮蔽人身而不妨碍观景的作用。
这种用帘幕当墙的透空阁楼,在长安城非常流行。长安的冬天并不算太冷,夏天却非常闷热,所以在高处迎风纳凉是件很舒服的事。
大家这边走,再穿过几重四合院,花草树木渐渐多起来了吧。我们去唐朝宰相的后花园看看。
这宅子真大呀,您看,后花园里居然有一个不小的湖泊,湖上还能划船呢!大家也走累了吧,我们上船歇一歇,沿着湖岸看景。
这些假山奇石、绿林青草、繁花游鱼、珍禽异兽,都先不说了,估计各位团友也都见得不少了。大家注意园子里这些建筑,这边水榭,那边歌台,无论是几层楼,哪怕只有一层,也几乎全是没有墙面的全木柱式结构,有私密需要的时候用帘幕、屏风、行障什么的来遮挡一下就行。
大家真是走累了啊,都没精打采的。我来说个香艳的宫闱秘闻给各位提提精神吧。
话说有一年的端午节,玄宗和杨贵妃在兴庆宫湖上的“水殿”里正午睡,被一群宫嫔的叽喳声吵醒了。睁眼一看,那群女人凭栏倚槛,正在看雌雄两只[59]在水里那啥呢。玄宗皇帝也是个豁达的,搂着贵妃,隔了一层绡帐跟宫嫔们说:“尔等爱水中 ,争如我被底鸳鸯。”可见宫里的“水殿”也是这种没墙的全通透框架式结构,天子贵妃那啥,只叫下人设一层轻纱帐,意思一下,隔开就行啦。
这位客人您问啥?这宅院到底有多大?全走完看一遍得多久?哟,这可不好说了,要取决于我们团的行走速度和参观的仔细程度。目前为止,我们只看了外宅的主院、正堂,内宅的内堂,路过了内宅的一些院子,进了后花园一角……对,我们现在极目所见的只是后园一角,那边还有老大一片呢。
我们现在相当于看了一座现代化大别墅的车库、门厅、客厅、一间主卧室和花园一角,那什么厨房啦,卫生间啦,地下室啦,佣人房啦,很多间客卧、更衣室、洗衣房、阳台功能区几乎都没涉及呢。而且,一座别墅才能住几个人啊?这座宰相府第,极盛时连主人带奴仆雇工一千人都不止,这还不算那些来打秋风蹭饭的穷亲朋故、旧门生、同乡。
那边的团友别吐血啊。大家要是实在太累了,这座宅子就参观到这里为止吧,反正那些厨房、厕所、奴仆房也没什么好看的,比正室的华丽轩敞程度是差远了。这位您问这所宅院售价多少?
哎,这倒是正题啊。
其实,要跟现在北京、上海的房价比起来,这房子真是一点儿都不贵!占地将近五万平方米的一座豪宅,官府标价仅500万文钱!500万文钱!唐朝开元通宝跟现在人民币的比值,安史之乱前大约是1∶1,安史之乱后是10∶1左右。
也就是说,唐朝前期,您出500万元人民币,就能在长安城的黄金地段买这么一座五万平方米的豪宅!唐朝后期更便宜,只要50万元啊!
团友们,先别激动,听我说,听我说……标价这么便宜,那是有原因的,就是要买这宅院,除了出钱以外,还有很多附加条件。
最重要的,唐朝人住房子都得按照等级来。像我们今天参观的这宰相旧宅,这种建筑规格,只有三品以上的达官贵人才能住。像各位这样的平民百姓,就算再有钱,买了房子自己住进来,那就叫逾制,要被抓起来的,轻则打屁股流放,重则说你谋反,杀头都有可能呢!
所以啊,您各位要真打算买这房子,交了钱拿了地以后,得先把那些壮观威严的门楼、外墙、正堂什么的拆毁了。然后,这块地太大,也不能全作为您自己一家人的住所,要分割成几座宅院,自己住一座面积规格不逾制的,其他宅院或者倒卖,或者出租,反正麻烦多了去了。
所以很多高官重臣的后人,如果家道败落,住不起大宅了,卖又卖不出去,往往干脆就捐给宗教信徒,改建成佛寺、道观、尼庵(这些宗教建筑一般不存在逾制问题)。
要我说,如果各位真心想炒房赚钱,倒不如去关注一下那些地段、位置、面积、规格都算中等一般的民宅。长安城的主要住房需求和市场都集中在那种房屋上,像刚进入官场的低级官员啦,参加科举的外地考生啦,来做生意的商人啦,他们要买或者租的房子,也大多是那种。
好的,既然各位感兴趣,我们这就去看看。什么?都走不动了?那好吧,我给大家简单描述一下吧。
首先是地段和面积。中等房屋大多集中在长安城中间的那些里坊,总的趋势是:价格差不多的房子,越往南,面积越大;越往北,面积越小。要取个平均面积的话,稍微像样点儿的设施齐全的宅子,怎么也要占个10亩地吧。我们现在参观的宰相大宅可是占地近百亩。
这种用来出租出售的房子,为了避免逾制的麻烦,大门往往不开在宅院正中间,而是开在东南角“巽”[60]位上,这也是有讲究的。
没有外墙和外门,只有一圈宅墙,白色或者土黄色。正门也很朴素,一般就是乌头门了。进门以后,就是外宅的院子,院里有正堂,也是建在台基上的独栋屋子。
隔一道墙和门就进内院,内堂兼作主人的卧室,内院里有些假山花木,也兼作花园了。就这么前后两进院子。
下人住在靠墙的耳房里,马圈和仓库则沿着宅墙外另搭一个院子,在宅墙上掏个门出入。如果那个院里还养着猪,就挨着猪圈建厕所,结构跟近代农村还普遍使用的“连茅厕”[61]一模一样。
至于价格嘛,视情况从几万钱到十几万钱不等。租金?也要视情况而定,每月1贯钱应该算是比较贵的了。
而且,我听从尚书省户部传出来的小道消息,说朝廷要出台整治房价的政策了,最先实施的是对房租的限价令,规定最贵的商业黄金地段,商业门脸房的月租金不得超过500文钱。
不过,大家都知道,这种限价令什么的,政策本身就很模糊,每月限价500文钱,不是按平方米或者屋子数算的,而是按“间”算,每间500文钱。大家都知道唐朝的房子很大,那么就又规定大家一起来抬头数房梁,每两根房梁罩住的空间就算一间……总之,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而这种政策的执行力也就……
从安史之乱前后看,房地产买卖价格几乎没有大的变化,还因为货币贬值导致了实质上的房产贬值。应该看出,唐代总的来说,地广人稀,即使京城这些人口最密集的大城市,也有大量可供建房的空地。和现在不一样,唐代房地产买卖增值的空间很小,靠炒买炒卖是不行的。如果想在房地产上赚钱,还是要选好地段购房后出租,因为唐代租售比很高。
总之,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唐朝的房价还是可以接受的。对唐朝人来说,贵不贵就要看他们赚钱的多少了。如果您要再进一步深入考察这方面,那得先去研究唐朝人的平均收入,或者唐朝公务员的工资啥的。改天有时间,我给大家推荐一位这方面的大忽悠……啊不,经济学家。今天我们就到这里吧,有投资意向的请私下联络本人。
本篇参考文献&深度了解推荐:
傅熹年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樊锦诗主编,孙毅华,孙儒僴著.解读敦煌.中世纪建筑画.武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