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后记
04-02Ctrl+D 收藏本站
《恶俗》是美国作家保罗·福塞尔继《格调》之后的又一本社会批评力作,从关注的层面和写作风格看,《恶俗》都称得上是《格调》的姐妹篇。本书虽然初版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但对今天的美国、今天的中国,对今天世界上许多国家而言,都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这本书的修订工作,主要是在旧版译稿基础上,一句句对照英文原书,修正翻译错误,规范人名、地名、物品等的译法,并在需要加以注释的地方加了脚注,以便于读者理解作者的本意,尽可能地将本书刻骨又诙谐的讽刺挖苦、毫不留情的揭露批判等种种精彩传达给读者。作者惯于引经据典,涉及的话题又包罗万象,还采用了很多暗喻、暗讽的手法,虽然已尽力避免,但因知识水平有限,难免会有疏漏,读者若发现某处译文不恰当或有更好的译法,欢迎随时向我们指出,我们会在重印时加以修正。
这本书所讨论的,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而是人类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当然,这也许才是真正重要的。对人类生活的观察、研究和思考所产生的著作,几千年来早已汗牛充栋了,本书不过是大海中一粒小小的水滴。作为出版者,我们只希望带给大家一些非主流的声音,和一个严肃的思考者对人类生活的思考。
作者认为,这是一个恶俗大爆炸的时代。如果按作者对恶俗的定义,在今天的中国,我们看到的恶俗丝毫不少于作者笔下的美国。
在以经济发展为纲、主流价值观趋向实用功利的这个国家,人们对体面生活、社会地位和成功的追求,或许已经使我们太过疲惫了,在疲于奔命的工作之余,就很容易选择相对轻松的感官娱乐方式,比如吃、玩、娱乐节目、八卦新闻等等;并学习相对实用的技能,比如成功学;我们不想费神去思考严肃的东西,更不懂得应该警惕网络、电视等媒体给我们灌输的价值观。并且,在经济相对富裕以后,我们已经迫不及待地需要通过外在的方式,来展现自己的品味了。于是,伴随着对浮华的表面事物的追求,对表象而非内在的重视,服装、化妆品等装饰性行业和娱乐业都兴旺发达起来,包装成为许多行业的制胜法宝,伪饰、做作、炫耀、浅薄大行其道。于是,许多事物的表象与实质渐行渐远,也就为恶俗创造了土壤。你看看那些标榜“豪华”、“奢侈”的房产广告,装修堂皇、菜肴却极其一般甚至偷工减料的高档餐馆,或煽情或励志的电视综艺节目……哪一样不恶俗?
也许有人会觉得作者的措辞太过尖锐刺耳,但尖锐刺耳不等于没有真知,包容也不意味着就要接受恶俗和愚蠢。并且,对善于伪装的恶俗而言,也许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淋漓尽致地揭露其虚伪做作的真面目。
这本书可以用来消遣,精彩绝妙的讽刺挖苦能让人拍手称快;也可以用来学习,作者对一些现象的描述和剖析非常准确,常给人豁然开朗之感;还可以当参考资料用,你肯定会在书中看到你熟悉的许多人和事,从而学会在这个喧嚣的社会中看清真相,这样才能更理性地思考、更清醒地生活。
福塞尔早已看透了这个恶俗的世界,并早早预言,这样的世界还将持续很多年。在睿智、犀利、风趣的福塞尔离开之后,这个世界还真的那么恶俗吗?这种恶俗真的无可救药吗?这就需要我们擦亮眼睛,并保持警惕了。
最后,感谢石涛老师为本书新版所做的一切。
服务热线:133-6631-2326 188-1142-1266
读者信箱:[email protected]
2016 年 12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