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大总统,你选哪个?
04-02Ctrl+D 收藏本站
这个故事要说的是两个总统。一说起总统,我们总会想起美国,但我们今天要说的,是中国的总统,一个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临时大总统,一个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总统。
1
1912年2月13日的这一天,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次重要的权力更替。
南方的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就在这一天,将总统之位让给了北方的袁世凯。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
孙中山(左)与袁世凯(右)
对于这件事,从初中到高中的历史教科书的叙述,一般是给人这样的印象:一直领导革命的孙中山不忍国家继续遭受战火,高风亮节,选择让位,而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所以相信有不少人一直会有这样的不忿:孙中山怎么那么傻?如果换作我,肯定不让!
所以,今天我们就要来讨论这个问题:回到那个中华民族走向共和的黎明前夜——处在当时的环境——到底谁更适合当大总统?
2
我们首先来看看,保障登上权力最高宝座的第一要素:枪。
“枪”就是军队,枪杆子里出政权嘛。
1911年10月10日,武昌一声枪响,全国革命形势星火燎原。但有一点必须看到的是,以帮会起家的“同盟会”以及各种革命团体,进行革命乃至取得成功的主要依托力量,其实是清朝在各地的新军(除上海、广东和广西是民兵商团起义外,其余各地都是新军起义)。
着1905式清军服的官兵和军乐队
新军是甲午战争惨败后,清朝政府痛定思痛,决定有别于八旗兵和绿营,按照西式方法操练、装备和建制而建立的,是全国最有战斗力的军队。
而最早体系化操练新军,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就是袁世凯。
凭借当年的“小站练兵”,袁世凯建立了一支忠于自己的强大军队,培养了一批后来赫赫有名的北洋系将领:冯国璋、段祺瑞、王士珍、曹锟……到了辛亥革命前夕,以当初袁世凯编练的新军为基础,全国的新军完整编制达到14镇(一镇基本相当于现在一个师)、8个混成协(相当于旅)、4个标(相当于团),而其中无论是从战斗素质还是武器装备上,遥遥领先的,就是袁世凯的“北洋六镇”。
相比之下,孙中山其实是赤手空拳的,身边除了一批热血沸腾的革命志士外,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一兵一卒。
袁世凯麾下的北洋军当时接受清朝官员检阅的照片。北洋军的战斗力当时在全国首屈一指
当时,革命军和北洋军的战斗力差距到底大到什么程度?
我们以清军反攻湖北军政府占领的武汉三镇战役为例。
1911年10月30日,袁世凯仔细盘算好了局势,在清廷的催促下,乘坐专车进驻湖北孝感,亲自督战北洋军对起义的湖北军政府发动全面进攻。
与袁世凯同时抵达武汉前线的,是被革命党人称为“军神”的黄兴。黄兴抵达时,当时的湖北军政府都督黎元洪专门让人做了一面大旗,上书“黄兴到”三个大字,然后派人骑马举旗,在武昌和汉口的街道上来回奔跑,沿途欢声雷动。
然而在袁世凯的强大军事实力面前,根本就没什么用——同样是新军对新军,但北洋军只用了两天,就攻克了汉口。
按照当时在汉口的英国传教士埃德温·丁格尔回忆:“革命军中有许多军官,然而看上去全无秩序。每个人都随心所欲,各行其是。”
从黄兴后来组织的一场试图收复汉口的反击战中,多少可以看出当时革命军的实力。
黄兴。1916年积劳成疾,吐血而亡,终年42岁
按黄兴的计划,革命军应该分三路出击汉口,结果第一路的成炳荣部把出击方向搞反了(因为成炳荣喝醉了),官兵们走冤枉路走得筋疲力尽,结果无法出击;第二路杨选青部根本就没行动,因为杨协统(旅长)当天结婚;第三路由黄兴亲自统帅部队,结果手下的甘兴典部带头溃逃,拦都拦不住。
北洋军攻克汉口,在与清廷进行各种讨价还价和恐吓威逼之后,如愿成为“内阁总理”的袁世凯在11月17日,又命令悍将冯国璋率军进攻汉阳——9天之后,汉阳陷落。
攻克汉阳后,清军完全可以一举拿下武昌,彻底端了湖北军政府的老巢,但袁世凯却下令冯国璋停止攻击。
袁世凯需要湖北军政府的存在,因为那是他和清廷讨价还价的重要筹码。
在之后的时间里,袁世凯的军队将炮口对准武昌,一边和革命党议和,一边逼清廷退位。其间不开心时,就下令向武昌城开几炮,震慑下革命党。
在袁世凯的军事实力面前,革命党人完全像是被他捏在手里的小鸟,根本动弹不得。
3
比拳头,比不过,那么再来看看第二个要素:钱。
对于百废待兴的政府来说,钱有时候可能比枪更重要。
1911年5月3日,孙中山(前排右二)在美国芝加哥召集会议,同与会者合影留念
让我们把镜头对准1911年10月12日,辛亥革命刚刚爆发时的孙中山。
按照孙中山自己亲笔写的《革命原起》中记录,那一天,他并不在国内,而是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的一家旅馆里睡觉。
那天,孙中山一觉睡到中午,醒来后,得知了武昌起义的消息。
但是,孙中山并没有选择立刻回国。
他曾说过,自己最快20天就可以返回国内,亲自参加战斗“以快平生”,但他之所以没有那么做,是因为他认为此时他自己最大的作用,不应是在国内的革命前线,而应是在“樽俎之间”——去和西方列强应酬。
去和西方列强会面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要筹钱。
孙中山首先写信给美国国务卿要求会晤,但没有得到任何回音。
随后他就离开了美国,去了英国,当时他希望能得到50万英镑的借款,但是,最终没有拿到一分钱。
随后他又去了法国,他试图向法国东方汇理银行贷款,但又遭到了明确拒绝,他得到的回复是:“四国银行团[1] 对此态度完全一致。银行团和它们的政府决定就财政观点方面严格采取中立,在目前情况下既不发行贷款,也不预付款项。”
孙中山无奈之下只能起身回国,在1911年12月25日回到上海。
在孙中山还没抵达上海之前,就有舆论在说,孙中山这次回来,带回来很多钱,甚至还带回了军舰。而孙中山在抵达后回答《大陆报》采访时说:“予不名一钱,所带回者,革命之精神耳!”
1911年12月21日,孙中山与欢迎者在船上合影
革命当然需要精神,但没有钱,也是万万不行的。
在临时政府成立前,孙中山曾邀请民族实业家张謇担任财政总长(后出任临时政府实业总长),张謇给孙中山算过一笔账:要维持临时政府的运转,每年至少需要1.2亿元,但临时政府的收入,只有4000万,还有8000万的巨大缺口。
张謇告诫孙中山,要各国承认临时政府,一是看政府有没有统一的军队,二是看政府有没有能力支配财政。
但何止8000万,连计划中的4000万(3000万关税,1000万盐税),都收不上来。
为此,孙中山只能发行军用钞票100万,但因为政府信用不够,很快失败。随后又发行中央公债1亿元,结果只卖出去500万元。
各地财政都不支持中央政府,还反过来要钱。安徽都督孙毓筠派专使到南京来要钱,孙中山大笔一挥,批了20万元,专使拿着总统孙中山的批条去财政部领款,得到的答复是:库里只有10块大洋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孙中山只能饮鸩止渴——向日本借款。
孙中山首先想出让的是汉冶萍公司股权。汉冶萍公司是当时中国综合铁矿、煤矿和炼钢为一体的大型企业,日本早就垂涎已久。孙中山的提议遭遇了各方反对,尤其以当时的实业总长张謇最为激烈:其他项目都可以和外国人合资,唯独铁厂铁矿不行;如果一定要和外国人合资,唯独日本人不行!
张謇没劝住孙中山,最终愤然辞职。但最后在巨大的压力下,孙中山还是放弃了和日本合作。
张謇,清末状元,民族实业家。向孙中山辞职后,他选择了袁世凯政府,后出任农商总长,但在袁世凯称帝前愤然辞职
1912年2月3日,走投无路的孙中山又会见了日本政界和财界的联络人森恪,森恪提出:为防止俄国人南下,临时政府可以将满洲交给日本来保护,以此换取日本1500万元的资助。
面对这样荒唐的要求,孙中山竟然答应了。“余等希望将满洲委托给日本,而日本给革命以援助”[2] 。
然而,日本政府的答复更荒唐:钱不借,孙中山必须向袁世凯妥协,委托满洲的问题我们倒是可以继续谈。
之所以孙中山会做出那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是因为当时临时政府的财政已经顶不住了——革命军的部队,每天到陆军部领军饷的都有数十次,武汉前线的部队,已经出现了小规模的哗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钱,孙中山拿什么来维持临时政府?
4
没有枪,没有钱,那么就比人心吧!
孙中山作为革命的先行者和领袖,在当时应该是万众归心吧?
真的未必。
我们先来看看当时西方列强的态度——只取得局部胜利的革命军是否算革命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列强是否承认他们的政府。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成立后的第四天,孙中山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发表《宣告各友邦书》,希望各国尽快承认南京临时政府。
一个月过去了,各国没有丝毫反应。
2月10日,美国驻华公使馆参赞邓尼正式回复孙中山:美国不承认南京临时政府。
和美国持相同态度的,还有俄国和日本。日本的态度,在孙中山借款时其实已表露无遗,他们甚至宣扬要用武力维持中国的君主政体。
列强中,英国和法国没有表态。但法国和俄国是盟友,英国和美国是盟友。早在孙中山去英法借款时,其实已经可以揣摩出这两个老牌帝国主义的态度。
那么,不承认孙中山的临时政府,列强希望承认谁?
早在武昌起义的第二天,美国的《纽约时报》就发表了社论,那篇社论里的一句话,其实已经表露了西方列强一致的态度:“袁世凯是唯一能将和平与秩序给予中国的人。”
外部势力不支持,那么内部呢?令人遗憾的是,不被国际社会承认,又面临袁世凯的压力,孙中山的同盟会已经开始慢慢发生了分裂。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革命党人开始追名逐利,拉帮结伙,跑官要官,另一方面,同盟会骨干宋教仁、谭人凤、陈其美等已经开始策划成立新的政党,而张謇、伍廷芳等立宪派也成立了一个叫“共和统一会”的政党组织。黎元洪和武昌首义的革命党人之间甚至发生了流血冲突。
当初同盟会的骨干和各省都督之所以愿意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是出于现实考虑:可以利用孙中山的声望获得列强的承认,并争取财政的援助。
当这一切都没有实现的时候,开始有人逼迫孙中山让位了。
一天深夜,革命党内一个声望很高又长得很帅的年轻人找到了孙中山,直截了当地希望他让位于袁世凯,并指出:“先生岂欲作洪秀全第二,据南京称帝以自娱,违背驱除鞑虏之誓言乎?”
当时说出这句让孙中山“勃然变色”之话的那个无畏青年,名字叫汪精卫。
而早在1911年的12月9日,汪精卫还接到过另一个人拍给他的电报,其中写道:“项城[3] 雄才英略,素负全国重望,能顾全大局,与民军为一致之行动,迅速推到满清政府,令全国大势早定,外人早日承认,此全国人人所仰望。中华民国大统领一位,断推举项城无疑。”
拍这封电报的,是声望并不亚于孙中山的同盟会二号人物,黄兴。
虽然革命党人对袁世凯始终抱有警惕心理,但在当时内忧外困的形势下,很多人都已经无奈地把信任票投向了他。
5
枪、钱、人心,都已有所交代,最后再来比比“人”。
就是袁世凯和孙中山这两个人本身。
毫无疑问,孙中山是一名出色的革命家,意志坚定,理想崇高。但他的不足也很明显:虽有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火一般的激情,但缺少必要的治国理政经验。更重要的是,长期在海外漂泊的他(被清政府通缉),除了威望之外,并没有自己的军队和可靠团队。
而当时的袁世凯恰恰拥有孙中山所缺少的。
袁世凯26岁就领正三品衔代表清廷镇守朝鲜(相当于朝鲜的太上皇了),在朝鲜12年间多次粉碎日本吞并朝鲜的图谋,成绩可圈可点(从日本人多次暗杀袁世凯就可侧面印证他的工作成绩)。
43岁的袁世凯就任直隶总督。袁世凯在小站练兵时,能叫出每一个班长的名字,经常和士兵同吃一锅饭,睡一条炕。发饷时,他亲自到场,防止长官克扣。士兵往往泪流满面,感恩戴德
甲午战争后,袁世凯大力发展工矿企业,修筑铁路,创办巡警,整顿地方政权,开办新式学堂,包括编练新军,各方面都颇具成效。可以说,从资历、能力、经验、实力、人脉等各个方面,当时全中国要找出一个能和袁世凯比肩的,确实很难。
1912年3月,孙中山和袁世凯有过唯一的一次会面。在那次会面中,孙中山提出了自己的宏伟计划:希望由自己主持,10年内,在全中国修成20万里(10万公里)长的铁路。后来,他又调整为10万英里(16万公里)。
曾经力挺詹天佑主持建造中国第一条自主铁路京张铁路的袁世凯,听完笑了笑,随即大力表示支持。
结果如何?
在孙中山提出造铁路计划的103年之后——截至2015年底,在近几年我国大力修建铁路的背景下,中国的铁路营业里程才刚刚到达12万公里(中国铁路总公司提供的数据。这个里程仅次于美国,已居世界第二)。
革命需要理想和激情,但治国还是依靠理性和实践。
6
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的全盘控制下,清廷颁布了退位诏书。
2月13日,孙中山向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递交辞呈,并同时推举袁世凯出任临时大总统。
2月15日,参议院召开选举大会,17省代表投票选举临时大总统,袁世凯获得17票。
中国历史上一个全新的,但依然充满混沌和迷茫的时代,就此拉开帷幕。
袁世凯与各国公使合影。在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不久,曾经明确拒绝孙中山的“五国银行团”(加了日本)随即放款2500万英镑
馒头说
首先要郑重说明一点:写这篇文章,没有半点贬低孙中山先生的意思。
如果你看过孙中山早年从事革命的那些史料,你会真的很佩服他的坚定信念,尤其是那种百折不挠的精神。他的理念,包括他的行动,都使他无愧于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和开拓者的荣誉。
但另一方面,他一生的重要对手袁世凯,长期以来还是有被低估乃至过分贬低的嫌疑。
由于篇幅所限,无法呈现袁世凯逼宫清廷的前前后后,可以说,袁世凯在1912年前后逼迫清廷退位,是一场完全值得纪念的“不流血革命”。那真是一幕精彩好戏,袁世凯的城府、手段、胆识展现得淋漓尽致。
不过,对袁世凯这个人,更多的还是一声叹息。
一个各方面能力和资源都明显高过同时代任何人的枭雄,凭自己的实力开拓了一个大好局面,最后却下出了一着大臭棋。
当然,这和当时袁世凯身边一群劝进的谋士,以及他的熊儿子袁克定脱离不了关系,但他本人肯定也是难辞其咎,错误估计形势,去开历史的倒车。
一个国父,一个国贼,一念之间,一世英名。
[1] 1910年由英、美、德、法四国在华开设的汇丰、花旗、德华、东方汇理四银行组成四国银行团,企图垄断对华贷款。
[2] 《孙中山年谱长编》上册,陈锡祺主编,中华书局。
[3] 袁世凯是河南项城人,人称“袁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