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通过重读笔记提高自我

04-13Ctrl+D 收藏本站

关灯 直达底部

学以致用的读书体验

本章讲述的是笔记读书法的最后一个步骤。写读书笔记的五个步骤中,最后一步就是“活用”。如果想要以第三章做好的读书笔记为跳板,帮助自己进行原创文章或思想的输出,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必须说,这一步还是离不开读书笔记。通过写读书笔记,读书已经成为一次成功的体验。而做笔记的最后一步要做的就是把这次读书体验利用起来,将其转变为自己的精神财富。

首先我们需要区分两个概念,“吸取精华”意味着原封不动地吸取书上的知识,而“读书体验”具体如下:

“书上写的这些,我是这么理解的……”

“以此为契机,我想到了这样一件事……”

对比之下你会发现,只有在读完书后对书中内容做出反应,进行主动思考,才能真正掌握这本书的内容。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我才会在第三章强调一定要把自己的感想写在读书笔记里。

读书笔记是一种升华工具,可以让读书活动完成从生搬硬套到独创思维的飞跃。

之所以称读书为“体验”,是因为它会让你想起关于这本书的书评、博客文章、商务书籍和生活中的对话。这些点点滴滴,都会成为某种思考的线索。

在读书笔记这一产物中再生产出原创文章,就像把一把刀磨得更加锋利。在原创文章中产生的思想,也一定是更加细致、深刻的。

在撰写和参考笔记的过程中,我们持有的信息会随之更新,同时也会不断发酵。如果更进一步写出书评,甚至还会有更多新的发现。

从购书清单开始,反复阅读一本书,消化内容后提炼出精髓——通过这样一个过程,我们自然能够轻松理解、掌握书中的内容。

积极输出促进思想内化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漫无目的地与人说话时,虽然说的内容是支离破碎的,但在阐述的过程中,语言会不断得到整理,思维也会逐渐清晰。

为了向对方传达自己想说的内容,我们会自觉地把原来杂乱无章的想法组织起来,然后才能通顺地说或写出来。由此可见,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可算是最常见的思想输出。哪怕是你自认为非常了解的事情,一旦需要向别人说明或写下来,还是会出现很多模糊不清的内容。正因为这样,演讲和写作都需要经过全面的准备才能开始。

知道自己要在别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后,我们才会去调查那些我们从未在意过的出处、资料,重新审视自己的观点,建立起系统的知识体系。这时你会惊讶地发现,这个补充学习的过程就像从零学起一样,需要费不少功夫。而能够正视这些辛苦工作的人,最后都不再对知识一知半解了。

就拿对政治的了解来说,我们可能会在理发时与旁人闲聊几句政治话题,每天接触政治的记者也数不胜数,可是能正经写出政论的人却少之又少。这说明即使掌握再多信息,如果不去积极输出,也无法形成知识体系。也就是说,人并不是因为无所不知而去发表演讲或出书,而是通过演讲和出书让自己达到了新的高度,成为某一领域内的专家。

这样看来,写读书笔记时遇到的“应该摘抄哪段文章”“应该如何评论这点”这两个问题,实际上就是思想输出的第一步了。

读书笔记并不是写完放好就万事大吉了。如果在读书时发现了感兴趣的内容,就应该扎实地多看几遍,偶尔还需要把读书笔记完完整整地翻一遍,了解自己到目前为止都读了什么书。这样的反复输出,也可以说是在对自己灌输思想。而通过这样的过程,已经消化过的信息又经历了一次精细的咀嚼。

在固定场景中重读笔记

为了更好地消化书中内容,我们需要重读读书笔记。每重读一次,每增添一条评论,都是加深理解、开放新视野的好机会。可是,如果只是漫无目的地翻开笔记本开始看,恐怕不太容易集中精神。怎样重复阅读才让人更容易坚持呢?

我建议选择一个固定的场景进行重读。首先,在自己的生活圈里选择一个“重读笔记时间”,睡前或是洗完澡以后都可以。

像我就把重读时间定在了晚饭后到睡前的空闲时间(大概是 19 点到 21 点之间)。在这个时间段里,有时候需要洗衣服,有时候需要给孩子洗澡,还要帮忙做点别的家务,孩子也会在这个时间跑来跑去,在这样的环境里是没办法静下心来读书看报的。但如果是看笔记,因为在书写的时候就会注意把内容安排得很分散,只需要花几十秒就可以全面浏览了。同样是重读,这可比重读一遍原书要简单多了。

还有在出差途中乘坐飞机或火车时,读书看报期间感到疲劳时,甚至是闲得无聊时,都可以拿出笔记重读一遍。总之,要为重读笔记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就像出于好奇而翻读旧报纸,为了消磨时间而翻看字典或图鉴一样,在不知不觉中吸收信息。

你翻开几周前制作的读书笔记时也许会感慨“哎呀,我原来想过这么奇怪的事情”,而当你翻开两三个月以前的笔记时说不定就会惊讶,“原来我还读过这本书”。这就是重读笔记带来的惊喜。

养成重读的习惯

如果你决定了要在什么地方重读笔记,却迟迟不能开始行动,不如尝试把重读时间也安排好。具体做法是量化重读频率,可以是一周一次,也可以三天一次。把重读计划写在日历或笔记本里,可以提醒自己。到了预定的那一天,不管发生了什么,你都会要求自己把读书笔记打开。

如果不想特意去量化时间,也可以规定自己“笔记本用完后一定要重读笔记”,在此过程中还可以把重要的笔记转抄到新的笔记本上。那么,在什么地方重读笔记比较好呢?在公司或者拥挤的电车里似乎是行不通的。就像读书一样,看笔记时也需要独处,这样才能集中精力。

推荐在自己家或公司附近找个安静的咖啡馆。可以在那里安静地读读书、做做笔记,或是重读过去做过的读书笔记。麦当劳和星巴克虽然看起来很嘈杂,但也会有人少的时间段。如果可以的话就多去几次,调查好不同时间段的客流量,如果某个时间段适合重读笔记,选择这样的地方也未尝不可。

写读书笔记的时候,要多思考怎样写能更方便日后的阅读,比如可以在笔记本里粘贴一些纪念品、复印件,这样看起来会很漂亮,而且会比只有手写文字的笔记本更有吸引力。

在制作“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时,如果选择喜欢的钢笔和墨水认真书写,那么再打开笔记的时候心情一定会很舒畅。正是这些细微之处决定了重读笔记本时的情绪。

而且如果你绞尽脑汁为了下次重读设计内容,就会对笔记本产生感情,走到哪里都自觉带着笔记本,这样自然会增加笔记本的使用频率。

就像我之前说的,可以写在笔记本里的并不仅限于读书相关的内容,还有日常的记录和突发奇想。所以,凭自己的意志去书写、参考的话,不知不觉中也会增加重复翻阅的机会。

我在工作时会把笔记本放在桌子上,感觉思绪进入死胡同或是有些疲劳的时候习惯把笔记本拿出来翻翻看。就这样,重读笔记成了我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乐趣。

在重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即使是漫无目的地重读,也会有些新的发现,遇到意想不到的好句子。读书笔记里记的大多是自己亲手抄下的选段,过一段时间再拿出来看看,会发现过去觉得很美好的文章更美好,以前只是一知半解的语句现在已经可以彻底理解了。

2013 年 1 月,我在读过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的《各种各样的人》(平凡社)以后写了相关的读书笔记。最近重读这本书的读书笔记,我看到里面有篇《美国派》,这是 1926 年卡雷尔·恰佩克写给纽约报社发行人的一封信,主要内容是对美国文化进行批判。

虽然不太明了,但我总觉得这篇文章里面“有些对我来讲非常重要的内容”(当时正值年初,我做笔记的热情也比较高),于是我花了几天时间,把多达九页的全文都抄了下来,还写了评论。

抄写的时候,让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是恰佩克盖房子的小故事。他当时想盖一座古典风格的房子,开工以后却迟迟没有进展,因为瓦匠和木工们要么罢工,要么热衷于聊天,不然就是大中午去喝啤酒,结果一座小小的房子竟然花了两年才建成。据说这样的房子在美国只需要三天就可以盖起来,但是,恰佩克认为这种“迟缓”正是欧洲精神的伟大之处。在这两年的时间里,他会去工地做监工,与工匠们交流,“我和我的家就这样建立起了非常亲密的关系”。

当时我就觉得这个故事很棒,但又不知道怎么表达,于是只写了一句“有意思”。但这次重读竟然让我领悟到了这个故事的精髓,那是我在读到下列原文时想到的。

我在欧洲做过很多工作,期间听别人说在美国有这样一位大人物,他会在火车上口述一封信,让秘书帮自己写下来,会在汽车上为大型会议做准备,或是边吃午饭边开小会。而我们传统欧洲人则是该吃饭的时候就吃饭,该听音乐的时候就专心听。这两种生活方式恐怕都是在浪费时间,但都没有浪费自己的人生。(P289)

读到这里,恍然大悟的我赶紧拿起笔画了线,并这样写道:

浪费时间不算什么,但请不要浪费人生。

我之所以觉得恰佩克盖房这个小故事很有趣,是因为故事里登场的恰佩克和工匠们虽然花了两年时间才把房子建起来,但都过得很充实。也就是说,他们虽然浪费了时间,但都没有浪费人生。

这段话,至今依然是我生活中重要的座右铭。

如果你想在多读几遍书后就有个人发现,恐怕是很难的,因为并不是说工作或办事的时候顺便看一眼书就能有效读书。但读书笔记不一样,只要有一点空闲就可以简单地重读一遍,带来新的发现。

通过重读为思想增色

在阅读读书笔记,也就是那些摘抄和评论时,有时甚至可以达到重读一遍原书的效果。很少有人愿意花费跟第一次阅读一样的精力去把原书重新读一遍,所以我推荐重读一遍读书笔记。像这样:

·想要简单回顾时——重读读书笔记

·想回忆起更多时——参考书中的重点段落

·想从头开始看起时——重读原书

按照自己对参考的需求,可以随意安排自己重读原书或笔记。但不管是读书还是读笔记,最重要的是能够回忆起书的内容。你可以通过读书笔记来丰富本次读书体验,也可以偶尔从书架上拿下笔记重读一遍,这样的积累会让你真正掌握书中的内容。

当你不耐烦地觉得“这本书我读过很多遍”时,你已经开始有了自信。如果说读书是为了丰富自己的思想,那么读书笔记的作用就是让自己更有深度。有位评论家说:“如果拥有五本可以随时拿来重读的书,那么你已经成为一位出色的读书专家了。”为了发现这样一本只属于自己的好书,在首次阅读一本书的时候,就要注意不只要享受其中的内容, 还要为了重读而认真地做好笔记。

重读的效果不仅仅是加深记忆,还可以谱写自己与书之间特别的故事。如果把一本书比作一个“场所”,那么读书笔记就是在这个场所拍摄的照片。在不同时间去同一个场所拍照,拍出来的照片都会有所不同,而过一段时间再去看这些照片,对那个场所的印象也会发生变化。

你可以重读一遍读书笔记,也可以索性重新写一遍读书笔记,这些都是你独创的本书专属阅读法。如果你真对一本书很有感情,我建议你在几年后重读时重新做一次读书笔记。比如,我很喜欢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每次重读时都会再做一次读书笔记。因为这样的不断重复,我会在看报的时候忽然想到“这部分好像《一九八四》中的那一幕”,遇到什么事都能马上将其与书中的内容联系起来。

这样的书只要再有三本,就有足够的信息可以随时拿来参考。遇到现实中的问题时,多想想“那本书里是怎么说的”“那位作者是怎么说的”,像这样退几步考虑大局,就可以避免目光短浅地下结论。

过去的读书体验在读书生活中的运用

读书的时候,“事先扫平障碍”是道重要的工序。先从简单易懂的部分开始读起,能帮助理解较难的内容。比如看完一本书的前半部分以后就写一部分笔记,写好了再去读剩下的部分,会比只是从头到尾读一遍理解得更深刻。如果觉得很难做到,可以逐章、逐项地写读书笔记,一点一点地进行。

同样的原理也适用于同时阅读几本书的情况。如果读不懂《微观经济学》,就先读一遍《漫画经济学》,做好笔记后再去读前者会更容易理解。在读较难的专业书时,也可以运用这个方法来过渡。

初次读一本书时,如果以前读过这位作者写的其他书,也可以拿出当时的笔记重读一遍。通过这样的过程,你可以回忆起以前读书时的场景,带着当时的问题去读。“以前读这位作家写的书时,他这个观点总是让我很困惑,这次不知道会不会理解”,带着这个问题去读这本书,一定会得到跟之前不一样的答案。

读过一本书后到第二次拿起书的这段时间里,读者本人会经历一些事,发生一些改变。因为我们每天都会在日常生活中收获一些新的知识或信息,所以,对书中内容的感想和理解自然也会发生改变。

所谓“摘抄”的对象是当时自己认为很重要的段落,“评论”的对象是当时自己的问题、思想和表现力。单是作为思想的仓库,读书笔记就具备坚持下去的价值。

所以读书时最好不要让自己“空手上战场”,而是做好准备,把过去的读书体验运用到今天的读书生活中。

在博客上写书评

如果把读书过程比喻成做菜,那么第二章的“购书清单”就是购买食材,第三章的“写读书笔记”就是洗菜切菜,接下来要说明的“通过读书笔记进行思想输出”就是开火炒菜了。

好的读书笔记就像认真洗好切好的蔬菜和鲜肉一样,可以随时拿出来根据需要进行输出。那么,从读书笔记的制作和重读中得到原创的文字和点子以后,该怎样输出这些素材呢?

如果你按照之前的方法做好了读书笔记,那么现在就可以把那本书放到一边了。因为这一步只需要一边参考写好的读书笔记,一边将输入脑中的学问输出。在这一阶段,可以把已经掌握的信息反刍、回味一遍。

接下来就让我具体介绍如何通过读书笔记写博客、内部通知或商业文书,甚至解决个人烦恼。

有时候写完读书笔记还想再写点什么,这时,我想你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博客吧。现在很多人的博客都是以书评为主,这也算是种潮流了。

如果事先做好读书笔记,在博客上写书评时自然会有很多话可说。举个例子,在我的“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里有这样一段话,格式参考第三章,○后面的内容是摘抄,☆后面的内容是评论。

[081015]《浓香与美味的秘密》/伏木亨/新潮新书

○那些老鼠进食时就像苦行僧一样有自制力,每次只吃一点,总是长不胖。只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浓醇的香味。

比如奶酪、火腿、香肠、薯片和糖水,这些食物的味道香浓,在人类眼里都很有诱惑力。用这些食物代替实验室的固体饲料放在老鼠面前,老鼠们会不停地吃,自然很快就长胖了。(P17)

☆老鼠会控制食量,只摄入身体所需的卡路里。但如果食物有了香味,老鼠的食量就会超出必需的分量。那么香味是人工食物才有的吗?还是说追求香味是生物的本能?这么说,让人发胖的大概不是米饭,而是美食吧。

○包括日本在内的亚洲国家的经济大多以农业为中心,所以食物多以植物为主,容易缺乏动物性蛋白质和油脂。为了弥补这种不足,人们用肉类烹制汤汁,在浓汤的香味中得到满足。湿润的气候适合食物发酵,因此亚洲国家的居民还很擅长采用不同的发酵方法将谷物、大豆和鱼等食材中的鲜美味道提炼出来。

如果把北美和欧洲比作油脂文化圈,那么亚洲就是汤汁文化圈。因为欧美人对于食物的满足感都来自油脂,而亚洲人则偏好汤汁。(P178)

☆日本=汤汁和发酵,欧美=油脂和肉类吗?我去欧洲旅行时感觉不适应当地食物也许就是这个原因。当时只想来碗乌冬面。

做过这样的笔记后,再在博客里写书评,就可以写出如下的文章。

食物的“香味”到底是什么呢?这本书给了我们答案。

作者把老鼠比作“苦行僧”,以此来形容它们对食物的自制力。因为即使对老鼠投放再多的固体饲料,它们也不会摄取超过必要量的卡路里。但如果在食物中加入香味,结果就变得不一样了。

“奶酪、火腿、香肠、薯片和糖水,这些食物味道香浓,在人类眼里都很有诱惑力。用这些食物代替实验室的固体饲料放在老鼠面前,老鼠们会不停地吃,自然很快就长胖了。”

这就是香味的力量。面对香味浓郁的食物,人类也会无法自制。如果没有香甜多汁的食物,人类大概是不会发胖的吧。这样说来,对食物不感兴趣的人的身材确实都保持得比较好。

如果你认为香味的真面目只是油脂和砂糖,那就想得太简单了。这些满足人们对食物高要求的香味在不同的民族和文化中是完全不同的。

“包括日本在内的亚洲国家的经济大多以农业为中心,所以食物多以植物为主,容易缺乏动物性蛋白质和油脂。为了弥补这种不足,人们用肉类烹制汤汁,在浓汤的香味中得到满足。”

没错,很多日本人在国外旅行时会很想念酱油和味噌汤。在日本人心中的香味里,汤汁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而在欧美人心中,肉和油是无可取代的。关于这点,作者是这样说的:“如果把北美和欧洲比作油脂文化圈,那么亚洲就是汤汁文化圈。”

以香味为切入点,我们能体会美味中蕴含的意义,感受到不同饮食文化的差异。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去掉最开始和最后的段落,其他部分基本上都是读书笔记里的内容。

双引号里的内容就是○中的摘抄,其他内容则只是对☆中的评论稍加修改。本来读书笔记里有一句:“那么香味是人工食物才有的吗?还是说追求香味是生物的本能?这么说,让人发胖的大概不是米饭,而是美食吧。”这句话除了笔记作者以外谁也看不懂,经过修改以后就变得相对容易理解了。

全文以书评作者的想法、解释和自己对书的印象为主,双引号里的则是直接引用的原文。这种搭配是报纸和杂志中评论和纪实文学经常采用的格式。

“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之所以要把摘抄和评论明确区分开,也是为了加强这种意识。如果不加上两种符号区分开,写书评的时候恐怕就分不出是摘抄还是评论了。

本书介绍的读书笔记可以帮助我们深刻吸收书的内容,磨炼出更好的原创思考。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想办法完全接收并消化书中的内容,这样才能将“借来的”思考准确地转变为属于自己的东西。

做好笔记是写好文章的基础

对摘抄和评论进行明确区别,还可以提高写作水平。

虽然“妈妈进屋来对我说,饭已经做好了”和“妈妈进屋来对我说:‘饭已经做好了’”这两句话表达的意思相同,但我们在书评里也需要把间接和直接引语区分开。

市面上的杂志和报纸刊登的文章都有其明确的规则,这是在任何学校里都学不到的。过去学校只要求在毕业后能写书信或商务文书,很少有人一毕业就能马上写出文章。

现代社会对写文章的要求很高。为了让更多的人愿意读自己的文章,作者更需要积累一些写作技巧。但是,即使做好读书笔记,要写出一篇受欢迎的文章也是很困难的,光是磨炼修辞就需要付出很多精力。不管怎样,把自己的所见所想原原本本地写在博客里,是最轻松的做法。

值得注意的是,写读书笔记可以锻炼对文章结构的组织能力、提高思想输出的质量,写作技巧会得到大幅提升。所以,写读书笔记是件一举多得的事。

读书笔记是一剂解忧药

我目前在网上做了一系列书评连载,名叫“只用三本书提高工作能力!商务书籍大比拼”。连载的主题是读三本相同主题的书,以此解决商务人士的烦恼,如沟通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等。

举个例子,决定把“工作与结婚”作为研究主题以后,我会在一个月之内读完下列三本书,然后向读者提出我的主观建议。

A:倡导保持工作与生活之平衡的书,作者是一位女性管理者(已婚)

B:讲解如何与异性交流的书,作者是一位大学教授

C:提倡“让婚姻为工作提供助力”的书,作者是一对会计师夫妇

从 A、B、C 三本书中找出有用的部分以后,用 C 书来解决 A 书与 B 书相对立的部分产生的问题,再以 A 书的眼光来观察 B 书和 C 书中的事例,每次的情况都不一样,但也都大同小异。总而言之,就是让 A、B、C 三本书互相争论,最后由我自己来做评判。

之所以忽然说起我的连载,是因为这种方法也适合用来解决个人问题。

如果你在烦恼要不要跳槽,那么不一定只有找朋友讨论这一个选择。想参考别人的做法、从书中获得建议,可以先定好“跳槽”“职业规划”“职场选择”“工作方法”这几个主题,选择三本中意的书来阅读。熟读之后边做读书笔记边思考,最后得出结论。这个方法和找熟人商量相比更有说服力,更容易让人做出明智的选择。

我在写连载时,会把自己当作因为某个主题而烦恼的人,每读完一本书、了解过一个观点后都会先做好读书笔记,再在此基础上思考我该如何展开文章、发表怎样的观点。以刚才的“工作与结婚”主题为例,我做了这样的读书笔记:

·A 书要点+评论

·B 书要点+评论

·C 书要点+评论

·论点:结婚的好处与坏处分别是什么?(要点+评论)

·论点:该选择怎样的结婚对象?(要点+评论)

·论点:没异性缘的人要做些什么让自己受欢迎?(要点+评论)

前三点的总结方法可参考“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的做法,但在这种情况下,没必要花费太多时间去做摘抄,所以可以不采取“○摘抄☆评论”的格式,而是采用“○要点☆评论”的方式。

之后三点则是把 A、B、C 三书中针对某个疑问的信息记录下来,再附上我自己的评论。打个比方,这就好像请三位专家围绕某个问题给自己提意见,并让他们进行对比和讨论一样。经过整理总结以后,渐渐就会得出一个假设——“其实就是这样的吧?”但这始终是个假设,还需要重读一遍做过记号的内容和写好的读书笔记(在摘抄过相关内容后,剪下一部分贴在笔记本里),来验证刚才的假设。

“但是这样似乎不太可行?”

“如果 A 书写了相反的论点,该怎么反驳呢?”

“该怎样付诸行动呢?”

一边反复“与自己讨论”,深刻思考,一边反复修正之前的假说,最后得出能让自己信服的结论(见图 4-1)。

图 4-1 如何用读书笔记解决烦恼

这一节名为“读书笔记是一剂解忧药”,乍看像是一句不切实际的空谈,然而这件事并不难做到。只需要一周时间,就可以轻松体会到读书笔记带来的惊喜,这总比连续几个星期都无计可施要好得多。

这种读书体验还有更大的价值:通过某次读书获得的见识,不仅可以用来解决自己的烦恼,还可以在讨论中帮助他人。

创意源自既有信息重组

读书笔记在头脑风暴时也能派上用场。

“所谓创意,只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组合而已。”

美国广告大师詹姆斯·韦伯·扬在《创意的生成》一书中如是说。

如果你经常看这方面的书,这句话大概已经听得耳朵里都起茧子了。筑山节医生把这句话诠释得更加清楚:

“儿时的体验、父母和老师的教导、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我提高时获取的信息、最近读过的书里写的东西、朋友说过的话、工作过程中自然而然学到的知识……这些五花八门的信息再加上临时集中收集的信息,能组合出别人意想不到的独特创意。”(《大脑与心情的整理术》/NHK 出版)

不管有多少信息,如果不重新组合碰撞,是不会产生创意的。一个创意好不好,关键在于如何安排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关系。

信息看起来五花八门,把它们联系起来却并非难事。话虽如此,如果没有具体事例,恐怕谁也无法马上明白该怎么做。

为了激发创意,可以找出过去的读书笔记重读一遍,或是浏览自己的书架盘点、比较各种各样的信息,通过这些途径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举个例子,我对“工作是什么”和“职场是什么”两个问题很感兴趣,但又有些懵懂。我有时也会烦恼是该跳槽还是辞职,对“工作方式”和“职业规划”等方面的问题感同身受,因此会对这个主题更加关注。

在这里,我对同辈和年轻人们有些建议。如果你想以此为主题写一篇文章,可以拿出过去的读书笔记,试试下面这个方法。首先,重读一遍读书笔记。比如《工作三年就辞职,那个年轻人去哪儿了》(城繁幸/竹万新书)的读书笔记,内容如下:

☆跳槽姑且放在一边,我认为一味宣扬干脆辞职或去做义工的观念也是很危险的。现在有些年轻人为了生活,要被迫向权威低头,他们应该怎么做呢?

《上两年班就辞职》(山崎元/幻冬舍新书)表达了相近的观点,于是我写道:

☆作者关于职业规划的建议,在大型公司或上市公司干得起劲的人会更能感同身受。低学历者或 20 岁出头的年轻人可能会看不懂。这明明是本好书,却没有让最需要它的人看到。

通过重新阅读笔记,我更能理解当时提出这种问题的自己了。所以如果要以“工作方式”为主题写点什么,我会把对这两本书的感想组合起来,以这两个问题为轴心进行思考:

·工作能力不强的年轻人该如何谋生

·中小企业员工该如何进行职业规划

作者想表达的信息,也就是这次写文章或制定计划的主旨,应该这样写:

年轻人应该进入社会积累工作经验,不管就职公司是大还是小,这并不代表要与社会对立或者迎合社会。如果不绞尽脑汁做好两手甚至三手准备,如何能与前辈们竞争?为了生存下去,年轻人有必要变得圆滑一些。这是迄今所有关于跳槽和职业规划的书中从没写过的一种自保的“处世之道”。

如果事先做好了读书笔记,当时的所读所想就可以直接打包好留在笔记本里。需要创意的时候,只要再读一遍读书笔记,就可以直接把笔记拿来作为创意素材灵活运用。

读书笔记不仅能为写文章提供创意,还可以为新型企业的工作增添助力。比如读过《别以为自己永远是胖子》(冈田斗司夫/新潮新书)以后,你看到很多读者都喜欢通过逐一记录自己的活动来减肥,对这种减肥方法很感兴趣。把这种减肥方法写在读书笔记里,在日后重读的时候加上另一个创意,比如网络服务、笔记本、空白日历,就能发明可以记录每天活动内容的新商品或新服务(见图 4-2)。

通过索引,找出过去留意到的信息并重组

图 4-2 创意的生成

再举个例子,最近商务人士都热衷于学习,“成人自习室”开始盛行。读过杂志报道的酒吧老板可以把这个信息写在笔记本里。为了更有效率地利用空间,可以让酒吧白天作为自习室开放,就能全天充分利用酒吧,还可以增加收益。

使用笔记本以后,书中的信息不会再被封存在书架里,而是得到了充分有效的利用。只要认真重读笔记,把有用的信息组合起来,就能获得对工作有莫大帮助的创意。

怎样迅速找到目标内容

该怎样从过去的读书笔记中找到特定的某一页,更好地利用读书笔记呢?

实现前面讲过的笔记本一元化之后,只要简单地翻一遍读书笔记,多少能找到些信息。神奇的是,如果重读过笔记,你还能记得信息的大致位置;但如果积攒了很多本读书笔记,在寻找某本时恐怕很难马上想起。这个时候,你需要通过添加便利贴或纸胶带来做个标记,这样就能马上找到需要的内容了。

我推荐给参考过的部分贴上便利贴,这是最简单的方法,请一定试试。带着明确的目的参考过读书笔记以后,就在那一页上贴一张突出的便利贴吧。这样做的话,即使合上了笔记本,日后翻阅时也能想起“我之前参考过这个内容”,因为参考过一次的笔记,很有可能需要再拿出来参考第二次、第三次。下次想读这本书的时候,只需要记得自己记在哪本笔记本上即可。找到了相应的笔记本,再翻看贴了便利贴的那几页,不一会就能直接翻到想看的内容了。

在笔记本外面做好标记

为了更容易找到想看的读书笔记,还可以在笔记本上做记号,来表示某书的读书笔记就在这里(见图 4-3)。你可以用马克笔把书名写在封面上,或者直接把书腰或书签贴在封面上,这样的记号可以直接从外观上把这本笔记与其他读书笔记区分开。

买书时的纪念印章、音乐会的票根或者包装纸的一部分都可以贴在封面上。通过这样的标记,就可以知道笔记本里的内容。

图 4-3 在笔记本上做好标记以区分内容

虽然没有多少书籍的书腰看起来很美观,但文艺作品或已经拍成电影的作品的设计还是比较好的,这样的书腰就可以贴在笔记本上。这样做,无论积攒了多少本读书笔记,都能迅速找出自己想找的那一本。

同理,我还会把电影票根贴在封面上,这样就会知道要找的电影观后感就在那本书里,十分方便。

制作检索用标签

如果一本笔记本中有若干本书的读书笔记,可以在写完笔记后在扉页上添加一个目录,方便马上找到想找的那一页。具体做法可以像下图照片一样,在扉页上写好书名,再在相应书页的边缘涂一个小色块,或者直接贴上纸胶带当作标签 ,正对书名所在的那一行。这样的话,不管多厚的笔记本,都可以像查字典一样轻松找到想看的内容(见图 4-4)。

在笔记本扉页上对应标签写好书名,日后就可以轻松找到想要参考的内容。使用频率较高的笔记本如果用这种方法改造过,效率会得到提高。

标签比便利贴更不容易剥离,更值得信任。贴的时候要注意突出几毫米,这样更便于直接翻到目标页。可以在扉页对应的位置写上书名或资料涉及的领域。

图 4-4 巧用标签

如果积累的读书笔记不满 10 本,用上面介绍的方法查找就足够了。想知道自己要找的内容在哪本笔记本里时,可以先回忆阅读这本书的时间,然后判断大致位置。

好书不管读几次都会有新发现,而好的读书笔记也一样,每次重读都能激发新想法。所以为了能在想看的时候马上回顾,把用完的笔记本改造得更好用吧。

将检索数字化

接下来介绍的方法不仅能让你找出十年前读过的书,还能让你回想起当年读书时的所感所想。

想把读书笔记管理得更完美,可以使用电脑制作读书笔记的索引资料。使用电脑的话,即使资料里有一万个书名,只要点击查找“书名中有‘金融’一词的书”,就可以马上找到。对读书量较少的人,也许翻阅查找就足够了;但对读书量较大的人,这种检索方式再合适不过了(见图 4-5)。

图 4-5 我的索引资料

在文档中编写读书笔记索引。这样做可以通过阅读日期查找到想要参考的笔记。从近十年的一大摞笔记本中轻松找到自己想看的笔记本,这是多么神奇的一件事。

这个技巧再加上前面介绍的便利贴、纸胶带等记号,就算再过几十年也能让你轻松找到想要参考的内容。将很久以前的思考与现在的思考相比较,可以在两者的差别中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为思想输出提供参考。几十年的分离,反而会加深人与书之间的沟通。

在笔记本里输入索引资料时,我把约 200 本笔记编写成了格式如下的几百行文字:

[12]080811 /读书笔记/《江户 300 藩最后的藩主》/八幡和郎/光文社

[13]080903/读书笔记/《局外人》/科林·威尔逊/集英社

(中略)

[190]130905/读书笔记/《黑心企业》/今野晴贵/文艺春秋

输入的信息依次是“笔记本编号”“阅读日期”“笔记类型”“书名”“作者”“出版社” 六项。比如最后一行,意为“第 190 册笔记 2013 年 9 月 5 日那一页是读书笔记,对象图书是《黑心企业》”。

不管想看哪本,都可以在这套资料中找到,比如,想找《局外人》的时候直接查找“局外人”,马上就会知道是在第 13 本里,具体可见图 4-6。

图 4-6 检索过程

索引中“读书笔记”一词,是为方便查找关键词而设的分类标签。加上这样一个标签,即使不用详细的关键词查找,也可以凭借所属范畴来找到。要做的只是把每一条项目输入文档而已。

笔记本的页码是不会变的。所以制作读书笔记的时候只要按照时间顺序来写,就可以为自己的文章找到一个名为“第○本的×月△日那一页”的位置。有了信息的“姓名”和“位置”,查找起来自然会很方便。而且,这种方法还可以通过扫描纸质资料把信息保存为电子版,比手写轻松多了。

如果一本笔记里有十篇读书笔记,那么只需要再花上五分钟,在索引里加上十行读书笔记的资料即可。

杜绝“想不起来”的情况

用索引把读书笔记存进数据库,会让检索变得更简单。想不起书中内容的时候,这份索引会发挥意想不到的威力。

读书爱好者们最常感到烦恼的问题就是“想不起来为什么读这本书”“那个故事是在哪本书里来着”,只要按照本书中的介绍建立参考系统,就能轻松解决这种烦恼。

我是按照这样的步骤进行检索的:

① 检索读书笔记种类

在索引中抽取包含“读书笔记”种类的内容,就可以看到迄今读过的图书列表了,也就是“已读列表”。如果想要一份读书笔记列表,可以将这一步抽取的列表打印出来,查找起来更轻松方便。读过的书名按照读书笔记的制作顺序排成一列,看起来很壮观。浏览列表时,如果看到有些陌生的书名,可以找出来重新读一遍,说不定你会惊奇地发现这本书竟然很好看。

你也可以选择查看现实里的书架,把以前看过的书抽出来随便翻阅几下,那种过程也是很愉快的。但是浏览书架时只会被精心设计的书脊吸引,这也是无法逃避的问题。

在这一点上,电脑里的“已读列表”比书架上并列的书脊更令人一目了然,因为有很多书只要看到书名就足以让人回想起书中的内容了。而且需要在博客上介绍“2013 年最佳图书”或者“那些让我难忘的书”时,这个列表也能发挥作用。

被人问道“最近读过什么好书”时,我会在思考之前先把索引列表拿出来。

② 检索书名

知道书名或一部分书名,就可以通过检索书名得知这本书的读书笔记在第几册的第几页了,比如,搜索“俄罗斯”一词,可以查到如下一行:

[89] 080611/读书笔记/《强权与动荡的超级大国俄罗斯》/广濑阳子/光文社

由此可见,与俄罗斯有关的书籍在第 89 册的 080611 那一页,翻到那一页就可以看到相关摘抄和评论了。

2008 年夏天,俄罗斯军队进入格鲁吉亚时,我就想“这个问题我曾经在某本俄罗斯相关的书上读到过,现在电视上出现的南奥塞梯地区我好像也在某本书里见过”,在看书之前,我选择了用刚才的方法找到了读书笔记并重读。当时我忘了书名,只记得书名带有“俄罗斯”,所以只检索了“俄罗斯”一词,成功查到了之前做的笔记。

像这样通过数字化索引找到笔记,再拿出书籍参考,会比直接打开书去找要简单很多。为了能如此方便,找书时要多一个步骤:

索引→读书笔记→书籍

也许你会觉得很麻烦,但是这样一来,就算是很厚的书,你也会很快找到想找的内容,对专业书等页数偏多的书籍来说,这种方法相当有效。

只要之前认真做了读书笔记,那么只看笔记就可以了。这就好像是过去的自己送给现在的自己一件无与伦比的礼物,让人心情十分愉快。即使当时读书笔记里只记了几个感兴趣的关键词,但只要掌握了关键词的出处页码,也可以为检索提供有力的线索。

③ 检索作者名

需要列出特定作者写的书时,或者想知道“某位作者在哪本书里说了这句话”时,可以通过检索作者名来寻找线索。

大多数人的书架上都会有相同作者的不同书籍,相信很多人并没有把这些书放在一起。因为即使是相同作者出的书,也会分平装和精装,放在一起的话会很杂乱。

这时可以使用检索作者名的方法,让相同作者的书出现在同一个列表里。如果想在这些书里找到写着某个精彩段落的书,可以先结合书名推理,再打开读书笔记找到相应的摘抄,每一步都井井有条。

可以确定的是,这位作者的作品越少,就越容易找到目标书籍。相反,如果已经买了这位作者十几本书,可能就有些难度了。这时还不如把书架上这位作者写的书全部翻找一遍,毕竟有很多作者会就同一个主题写很多本书。

④ 设置关键词

我们经常会在某个阶段对某个领域的书很感兴趣,不知不觉中读了很多相关书籍。

根据当时对某一事物或理论的兴趣,我们也会在买书的时候看准某些关键词,比如“红酒”“减肥”“宠物”“戏剧”“电脑”等,再比如“意大利”“京都”“大正时代”等也是不错的切入点。要验证这件事很简单,只要看看自己的书架就可以了,你买的书一定是有某种倾向的。

以我为例,我从学生时代开始就一直对传媒和出版感兴趣。而几年前一次偶然的鹿儿岛之行也给我带来了很大影响,让我对幕末和明治初期的书籍产生了兴趣。

如果你会像这样坚持阅读某个领域内的书籍,那么在建立读书笔记索引的时候可以在每条的最后做一些小加工,比如:

060725/读书笔记/《战国与幕末》/池波正太郎/角川 【幕末】【明治】

071209/读书笔记/《出版行业的崩坏》/上杉隆/幻冬舍 【传媒】

里的词就是关键词。

这样做的目的是,当你想就某个主题写文章但又找不到切入点或材料的时候,可以通过检索关键词来一举获得参考资料,比如在索引中检索“媒体”这个词时,就可以得到一个以传媒或出版相关书籍为主的列表。

另外,在构思企划案时,我们有时会在重读笔记后再在笔记本里写点什么。那么,为了与读书笔记区分开,可以在索引中建立这样的项目:

[18]080422 /企划案/媒体不受信任的原因

企划案累积至一定数量后,只要检索“企划案”这一标签,迄今写过的所有企划案都会以列表的形式显示。

当然,有些重心不在传媒的书籍与文章中也体现了针对传媒的犀利观点,比如杂志和报纸上的评论。而且,我们在制作索引的时候可能会忘记添加关键词,所以这个方法并不完美。

尽管如此,能立刻显示所有书籍的列表仍然是很有效率的。写这本书的时候,我站在书架前,把所有关于读书方法的书都找了出来,费了好大的力气。如果我添加了“读书论”这样的关键词,就可以一次性浏览每本书的要点和自己的感想,轻松想好这本书的骨架和要点了。

让“书读百遍”不再只是口号

过去的读书法经常会强调“读书要多看多重复”。确实,要想加深理解,只能多读几遍。有句话叫“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见,重读是加深理解的必要方法。但是,这种方法是否适用于现代出版物,我抱有疑问。

除了一部分文艺作品和专业书籍以外,现在大部分图书都是用白话文写成的,需要“读书百遍”才能“其义自见”的书越来越少了。现在大概只有在研究古典书籍时才需要多读几遍了吧。

所以我觉得,重读可以根据需要有选择地进行。

很多人会在想要重读一本书的时候在书架前找很久,但如果做了读书笔记,就可以把繁杂的重读过程变得简单。一般来说,如果出现了以下这样的想法,你就需要重读某本书了。

“那位作家的随笔里有句关于写作前构思的名言。”

“我曾经在那本小说里见过一句很有感觉的话。”

“想找些描写暴风雨前压迫感的语句。”

很少会有人为了这样一些小问题去把书架整个翻找一遍。很多人在找书的同时就已经忘记想要查找的内容了,又怎么会积极地重读呢?但如果有了读书笔记,就可以立即满足这种找书的冲动。每次参考都是一次成功的重读,经过常年积累,自然就可以接近“读书百遍”的效果了。所以说,检索和参考也是读书的关键一环。

参考读书笔记,也是一项以笔记内容为线索进行回忆的过程。只要认真阅读笔记,就能在重读时回想起目标书籍里的大部分内容。这样看来,根据需要进行重读才是最现实的做法。

而且,越是与参考时间相近的信息越有参考价值。也就是说,比起一周前的笔记,三天前甚至昨天的笔记更有参考价值。所以如果在参考过去的读书笔记时有了新的想法,建议把感想重新写在目前正在使用的笔记本里。

书的价值是通过时间体现的。有些书只有在读完一段时间以后才能让人源源不断地感受到其中的魅力。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要预想到经过时间的流逝,有些书可能会被淘汰,也有些书会产生新的火花,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经常整理藏书。

有感兴趣的问题时不要无动于衷,应该马上查找、翻阅笔记。在参考读书笔记的同时回想当时的思路,再与现在更成熟的思想相比较,一定会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这样的读书方法才能真正让书融入自己的思想,是普通的重读无法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