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记 20世纪大萧条后美国信息开放、技术创新之路
04-13Ctrl+D 收藏本站
1933 罗斯福总统发起“炉边谈话”,广播技术开始在美国政治生活中得到大规模使用
1936 盖洛普领导的美国舆论研究所在总统大选的民意调查中击败《文学文摘》,把民意调查推进到科学化的历史新阶段
1940 罗斯福首次将民意调查的方法引进到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
1945 美联社的执行主编库珀首次提出并定义“知情权”
1946 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费城问世
1948 美国报纸编辑协会成立了“世界信息自由委员会”,致力于推动信息自由
1955 IBM的两名雇员辞职创办了全世界第一家独立的专业软件公司:Computer Usage Company;国会议员摩斯提出《信息自由法》草案,倡导制度化的信息公开;IBM推出了第一款商用硬盘存储器,每兆字节存储量的单价约为6000美元
1958 “软件”(Software)这个概念被正式定义并在出版物中使用
1960 美国举行了历史上第一次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此后电视在政治生活中得到大规模应用
1962 “圣灰星期三”的风暴促成了军民联手的“海浪监测计划”,传感器技术开始进入民用领域
1965 联邦政府第一次提出“中央数据银行”方案,计划把政府部门所有的数据库都整合联结起来;摩尔提出摩尔定律:计算机硬件的处理速度和存储能力,一到两年将提升一倍;约翰逊总统签署《信息自由法》
1966 联邦政府交通安全管理局开始实施循“数”管理的方法,此后交通事故死亡率不断下降;联邦政府劳工统计局开展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纵向社会调查,该调查长达24年
1969 IBM宣布停止免费配送软件的做法,软件和硬件开始分开定价
1970 IBM的研究员科德发明了关系型数据库
1973 美国在医疗卫生领域制定推出了第一个最小数据集
1974 美国通过《隐私法》,该法重点防止政府滥用其保存的公民信息和数据记录
1975 美国通过《信息自由法修正案》,将信息是否公开的最终裁判权赋予法院,此后知情权得到了切实保障;盖茨创办微软公司
1976 乔布斯成立苹果电脑公司;美国通过《版权法》,规定政府的工作成果不适用版权保护,其数据和信息只能全民共享、免费发布;盖茨发表《致爱好者的公开信》,软件专有的概念开始成为软件产业的主导;美国通过《阳光政府法》,公民获得了旁听政府会议的权利
1980 为规范联邦政府的信息收集工作、减少“信息扰民”,美国通过了《纸面工作精减法》
1983 麻省理工学院的斯托曼发起自由软件运动,设立GNU项目;耶鲁大学的塔夫特教授出版了《定量信息的视觉展示》,成为数据可视化的开山之作
1988 施乐公司的科学家韦泽提出“普适计算”,预测人类的第三股计算浪潮将是:万物皆联网,无处不计算
1989 图灵奖的主办单位计算机协会举办了第一届数据挖掘学术年会,数据挖掘的技术开始兴起;高德纳咨询公司的德斯纳为“商务智能”给出了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定义
1991 GNU项目基本完成,成功推出了免费操作系统“Linux”
1992 恩门出版《数据仓库之构建》一书,第一次给出了数据仓库的定义和构建方法
1993 每兆字节存储量的单价下降到1美元左右;关系型数据库的发明者科德定义了联机分析及其构建方法;克林顿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开始兴建覆盖全美的光纤通信网络;司法部部长雷诺发布《雷诺备忘案》,规定政府所有的信息适用于“默认公开推定”
1994 纽约街头警察梅普尔发明设计了“CompStat”警务信息管理系统,此后风行全国
1995 尼葛洛庞帝出版了《数字化生存》一书,率先提出了后信息时代的概念
1996 美国通过《电子信息自由法》,规定政府的电子记录也属于信息公开的范围
1997 南加州大学的切诺柏教授第一次定义了“云计算”的概念,指出计算的边界将由经济的规模效应决定
1998 麻省理工学院的万维网联盟提出下一代互联网“语义网”的定义和构建方法;开源软件的概念被正式提出并定义,开源促进会成立
1999 美国客户关系管理软件提供商Salesforce提出了“软件即服务”的概念
2000 巴尔的摩市市长奥马雷推出基于城市管理的数据分析系统“CitiStat”,随后全美多个城市效仿;美国通过了《数据质量法》,对政府所发布数据的质量进行了规范
2001 高德纳咨询公司指出,全世界的数据开始在数量、种类、增长速度三个维度爆炸;“9·11”恐怖袭击事件爆发,美国开始制定一系列保守的法案和计划,司法部发布了埃斯克劳特备忘案,否定了信息的“默认公开推定”原则;加州州政府首次应用数据挖掘的技术来打击社会福利项目中的滥用和造假
2004 联邦政府农业部启动“全国动物身份识别系统”项目,为全国的新生牲畜装配移动传感器的耳标,监控动物疫情;联邦政府国土安全部成立了国家可视化分析中心,推动数据可视化技术在政府部门的应用
2006 亚马逊公司推出首款硬件服务的云产品“弹性云计算”(EC2);布什总统签署《科伯恩—奥巴马法案》,其后联邦政府数据开放网站USAspending.gov上线发布,成为美国预算开支透明的里程碑
2007 美国通过《开放政府法》,再度扩大信息公开的范围;美国开放公共数据的推动者在加州举行了第一次专门的集会,制定发布了开放公共数据的8大标准;《连线》杂志主编凯利和技术活动家沃尔夫创办了网站quantifiedself.com,成为自我量化运动的枢纽
2008 奥巴马当选总统,因其强大的互联网动员能力,被称为首任“网络总统”,互联网在美国政治生活中开始得到大规模的应用;华盛顿特区政府推出“城际数据仓库”的项目,向全社会开放城市管理的公共数据
2009 奥巴马就任总统,并在上任首日签署了《透明和开放的政府》总统备忘案,其后任命了联邦政府历史上第一位首席信息官和首席技术官;联邦政府数据开放门户网站Data.Gov上线发布;奥巴马宣布“白宫访客记录”将在互联网上公开发布
2010 每兆字节存储量的单价下降到1美分左右;联邦政府的年度信息技术预算为784亿美元,是全世界最大的信息技术消费者,其拥有2094所数据中心、约10000多个信息管理系统、2000个域名和24000个网站;联邦政府举办了第一次开放政府数据的国际会议,英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十几个国家的1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为应对大数据的挑战,联邦政府正式提出了“大数据战略”
2011 美国信息产业的巨头EMC宣布建立“数据英雄奖”,联邦政府首席信息官昆德拉获得首届大奖;联邦政府正式发布《联邦政府云战略》,在政府部门全面推行“云计算”;美国和巴西共同发起成立“开放政府联盟”,并发布了《开放政府宣言》;奥巴马在白宫召开了第一次推特会议;共和党举办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总统候选人推特辩论;美国气象局在全国2000多辆客运大巴上装备传感器,实时收集沿途地点的温度、湿度、光照度等天气数据;联邦政府宣布将与印度政府合作,把Data.Gov打造成开源平台,向全世界开放
2012 美国政府启动“大数据研发计划”,投入2亿多美元推动大数据提取、存储、分析、共享、可视化等领域的研究,并将其与历史上对超级计算和互联网的投资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