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学习智慧: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用知识坚固脊梁

04-12Ctrl+D 收藏本站

关灯 直达底部

1.强迫不如鼓励,“硬手腕”百无一用

“学习”这个问题,自古以来都是父母和孩子的心头结。父母看重的是成绩,而孩子却总是害怕分数不好而被父母骂,甚至承受皮肉之苦。很多中国式教育都是如此,中国父母的口头禅就是:“对于你来说,学习是最重要的事情,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以至于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对学习越来越厌烦,其实并不是他们真的讨厌学习,而是父母的教育方式让他们很反感。

而英国父母从来不用强迫的手段让孩子去学习,从来不说“你一定要做出这道题”,或是“考不到前三名就别吃饭”等强制性的要求。

英国人斯蒂文在谈到自己父亲的时候,总是感慨父亲在自己成长过程中起到了多么大的作用。

斯蒂文在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因为车祸丧生了,而父亲的工作非常忙,经常加班或出差。他一周大概只能见到父亲一次面。这给斯蒂文留下了更大的“自由”空间,也造就了他调皮、贪玩的品性。

虽然父亲的工作非常忙,但是他并没有对儿子的学习置之不理,他总是会抽空到学校了解斯蒂文的表现。当父亲得知斯蒂文学习成绩处于中上等水平,是个“可造之材”时,便找斯蒂文谈了一次话,虽然他们有一段时间没见面了,但是父亲仍然想给儿子一种亲切的感觉。“亲爱的斯蒂文,我们很久没有谈心了吧,今天我刚好有空,我们聊聊怎么样?”

看到父亲这种亲切的态度,斯蒂文顺从地坐到了父亲的身边。父亲先摸着他的头询问了一些生活上的事情,然后握着他的手说:“孩子,爸爸没有太多的时间关注你,这让我觉得很愧疚。在学习方面我觉得你是个上进的孩子,老师也和我说你成绩不错。只要再用点心,以后上个名牌大学并不是很难的事情。但是爸爸最关心的还是你的身体,要注意劳逸结合,别累坏了身体。”

听完父亲的话,斯蒂文内心感到十分愧疚,但更重要的是他能感到父亲对自己是绝对信任的。于是,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不能辜负父亲的信任和关爱,不能让父亲失望。

事实证明,这位父亲的鼓励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在的斯蒂文已经是剑桥大学的一名优秀学生了。

如果这位父亲当初不说那样激励的话语,而对贪玩的孩子一味地进行呵斥,强迫他去学习,他每次见到孩子的一句话如果是“赶快去写作业”、“快点学习去吧”这样的言辞,斯蒂文还会心生愧疚吗?还会好好学习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他会觉得父亲除了在乎自己的学习成绩以外,根本就不关心他本人。这时,他对学习的厌恶感会急剧上升。

一句话能够感染一个人,影响一个人,甚至改变一个人。很多孩子的人生,很可能就因为父母的一句话发生了重大的转折。

英国人认为鼓励孩子学习,首先要给他足够的信任,觉得他能够做好;其次是要他量力而为,要结合自己身体、能力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不要强迫孩子做与他的能力相差甚远的事情。孩子听完父母的话,在感受到莫大鼓励的同时,还要感受到真诚的亲情,他的心底会觉得温暖无比,同时,学习的劲头也更足了。

在英国的爱丁堡住着一个小女孩,她从小体弱多病,最不愿意上体育课,每次体育课的跑步她都是倒数第一名。这使自尊心极强的她感到非常沮丧和自卑。每次上完体育课回到家里就闷闷不乐,饭也吃不了几口。

察觉到这一变化的妈妈,关心地问道:“宝贝,为什么不高兴啊?能不能和妈妈说说呢?”

看着妈妈关切的眼神,小女孩委屈地道出了实情,怯怯地看着妈妈,她以为妈妈会批评她。但是,这位妈妈不但没有批评她,反而对她安慰道:“没关系,你身体本来就不好,能把全程跑下来就已经很不错了,跑最后一名不代表什么,不必因此而自卑。但是,宝贝你要记住,你要给自己定一个小小的目标——只追前一名,跑过在你前面的那个同学。”

女孩用力地点点头,表示记住了。再上体育课,有跑步这个项目的时候,她就暗下决心超过前面的同学,她奋起直追,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不到一个学期,她就跑到了全班同学的中间位置,她开始觉得跑步并没有那么难,渐渐地开始喜欢上体育课。

在学习中,每当遇到什么困难,或是学习成绩落后的时候,妈妈总是鼓励她:“只追前一名!”“如果你在每次考试中都能超过一个同学的话,那是很了不起的成就呢!”

就这样,在妈妈“只追前一名”理论的鼓励下,这个女孩以十分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到美国哈佛大学。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当初连跑步都费劲的小姑娘,会奋起直追,不仅是跑步上,还有学习中,成为令人羡慕的优等生。

“只追前一名”就是所谓的前进一点点。没有目标和希望,就失去了奋斗的方向和动力。但是如果给孩子强加上太高的目标,或太大期望的话,就会让他有种渴望不可及的感觉,结果往往会半途而废。

这位英国妈妈就非常聪明,她不会用强制的手段告诉孩子一定要跑多少名、考多少名,因为这样会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反而会产生厌学的情绪。而是采用了非常巧妙的鼓励方法,给她定了一个明确且可行的目标,真实且适度的期望,从而使这个女孩在轻松的氛围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相比而言,很多中国父母的身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当孩子兴高采烈地拿着成绩单,大声说道“妈妈,我这次考了80分,比上次高5分呢”时,中国妈妈往往会说:“才高5分你还有脸喊呢,人家隔壁的小胖子这次考了90分呢,你才考80分,有什么可炫耀的!”

这样做往往会极大地伤害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让他觉得提高5分不算什么,父母也不会重视,索性自暴自弃,任由学习成绩下滑。

当然,鼓励孩子学习还需要因人而异,有时候并不是一个道理就能说通的,还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孩子特别调皮、贪玩,身为父母的你们就应该因势利导,比如孩子玩得大汗淋漓,你就可以适时对他说:“歇一歇,去做会儿功课,做完了功课,可以玩得更尽兴。”

如果孩子的性格比较内向,每天一放学就直接回家哪都不去,你就要鼓励他多和小朋友玩玩,从而减轻学习压力带给他的心理负担。大脑得到放松后,也许学习上的思路会更开阔。

比如孩子做完作业后,你可以说:“现在作业已经做完了,你可以出去和小朋友玩一会儿,放松一下大脑,这样明天才更有精力学习!”或者说,“学习虽然很重要,但也要懂得劳逸结合,我们不要着急,慢慢来。该玩的时候就要尽情地玩,该学的时候就要认真地学,我们要把学习变成快乐的事情。”

由此可见,与其强迫孩子去学习,闹得双方不愉快,不妨学学英国的父母,用鼓励的言行勾起他对学习的兴趣,这才是明智之举。

智慧锦囊

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英国父母从来都要求自己先调整好心态,要求自己不能对成绩不好的孩子动不动就发火,或是用斥责的口吻、强迫的态度去对待孩子,而是应该学会鼓励孩子,让他重拾自信。

首先,任何孩子都不是常胜将军,不要因为他这次考了第一名,你就要求他永远都是第一名,这样会给他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从而产生厌学的思想。而是应该用善解人意的话语,降低孩子的消极情绪,并激发他学习的潜能。

其次,“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肯定会有比你的孩子更优秀的孩子,此时你要鼓励孩子学习别人身上的长处和优点,并将其转化为自己学习的动力。

最后,制定一个“只追前一名”的阶段性目标,为每次的目标设定一个简单易行的计划,然后把重点放在完成计划和实现目标上,而不是只关注孩子的成绩单。

2.父母是“书童”,和孩子共同进步

很多中国父母都知道读书的重要性,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从小喜欢读书,以此来增长知识。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中国父母往往从幼儿时期,甚至婴儿时期就给自己的孩子买各种各样的儿童读物,以及语文、数学、英语等知识性很强的书。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买账”,很多孩子的自制力比较差,尤其是年龄比较小的孩子,经常是翻两页,就把书丢到了一边。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上的坏习惯也是越来越多,这令很多中国的父母头疼不已。

其实孩子的这种问题是普遍性的,英国的小孩也有这种问题,但其不同在于,英国的父母不会像中国的父母那样,当孩子出现上述问题的时候,就只知道催促、斥责,在孩子屁股后面唠唠叨叨。因为他们知道,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会让他更讨厌读书。

英国的父母采取的是“以身作则”的方法,自己与孩子一起看书,也就是所谓的“亲子共读”。这样做,不仅可以调动起孩子阅读的乐趣,还能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从而实现共同进步。

安娜的父母平时的工作比较忙,而且在教育孩子上没有太多的经验和成熟的理念,只是机械地告诉安娜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等,再加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安娜已经完全可以独立思考,经常会违抗父母的“圣旨”,所以,进入小学二年级以后,安娜身上的毛病越来越明显,比如不喜欢刷牙。

安娜的妈妈——这位英国的年轻女士并没有急于批评安娜的不良行为,而是从一本故事书中得到了启发,书里面主要讲的是,小熊不听妈妈的话,平时总是偷吃糖果和蜂蜜,而且非常不喜欢刷牙,以至于牙疼起来直打滚,妈妈只好将它送进了医院。于是,妈妈把这个故事拿给安娜看。看完这个故事后,安娜每天早晚都仔细地刷牙,可见效果非常明显。

之后,尝到读书甜头的安娜,就像换了个人一样,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给爸爸妈妈背诵今天所学的诗歌,而安娜的父母每次都不忘给予掌声鼓励,让她越来越自信。但是,孩子终归是孩子,他们的天性就是贪玩,安娜总是因为小朋友的召唤就“一去不复返”。

所以,为了收回安娜贪玩的心,安娜的妈妈决定与她一起读书,共同切磋。她们在《爱丽丝漫游奇遇记》里经历了神奇、美妙而怪诞的梦幻之旅;在《海底两万里》中跟随着尼摩船长一起探索海底的奥妙……每一本书都让孩子获益匪浅,而安娜的妈妈居然也迷上了这些儿童读物。通过对这些书的阅读,安娜与妈妈的心灵仿佛都经过了彻底的洗礼,感受到世间的真诚与温情。而妈妈也发现小安娜越来越乖巧懂事,而且知道体谅父母的辛苦,自己能做的事都自己做,从此养成了独立自主的性格。

一个个精彩的小故事,不仅能够让父母感受到现实生活中体会不到的神奇意境,而且还让孩子增长见识,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并让孩子在学习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也摒弃掉了身上的不良习惯。可见,英国妈妈这种给孩子找个“大书童”的办法,实在非常有益。

阅读能够将孩子的求知欲诱导出来,为其智商的发育打下坚实的基础,更能够给他带来玩乐所不能给予的无限快乐。这在凯尔身上就表现得淋漓尽致。

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早慧儿童有一个共同特点——喜欢阅读。英国心理学家经过统计发现,大概有45%的天才男孩和47%的天才女孩,在5岁前就开始阅读了。所以,英国人认为,阅读对孩子的一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好的书籍不仅能够让孩子增长知识,而且还能树立良好的品质,增强自信。也正因此,英国父母往往会充当孩子的“书童”,陪同孩子读书,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很多中国父母可能会说:“我们也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呀,而且也陪着孩子读书,可效果怎么就不如英国人好呢?”事实上,这些父母都进入了“误区”,根本没有领会英国父母所说的“亲子共读”的真谛!

1.“亲子共读”不只是父母的事

“亲子共读”,顾名思义,这不是父母单方面地讲故事,或是阅读文章,因为其主要目的是还是为了孩子。而且在选择书籍的时候,也不要一味地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应该多尊重孩子的意见,看他是否喜欢,是否有兴趣,这样才能调动起孩子看书的积极性。

另外,最好是全家人一起上阵,轮流与孩子共读,而不是把责任推给一方。因为男女的思维模式不同,只有父母轮流与孩子共读,才能让他接受到更多的知识。

2.“亲子共读”不等于单纯的认字

很多父母为了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或是满足自己向别人炫耀的虚荣心,总是抓住每一个看似可以给孩子“进补”的机会。美妙的事情瞬间变质了,甚至给孩子留下了阴影。英国父母觉得,让孩子认字是好的,但是不能强来,如果孩子喜欢,自然而然就会记住这些字。

3.不可过早责令孩子独立阅读

“亲子共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孩子有些依赖父母,但同时也是培养亲子关系的最好时机。如果在孩子还无法自己阅读的情况下,就强行停止与孩子共同阅读,就会给孩子心理带来不良影响,他会怀疑父母是否还爱自己,否则为什么不陪自己读书了呢。

除此之外,如果在孩子无法独立阅读的时候,就不给其陪伴,事实上,那本书对孩子的作用也不大。

4.游戏、电视不可少

适当地让孩子与小朋友玩一玩,让他看些自己喜欢的节目,也是有好处的,因为他可以从电视和游戏中学到不一样的知识。另外,如果你用过于强硬的态度命令孩子只能看书、不能看电视,孩子很可能会将两者对立起来,他们会认为自己不能看电视的主要原因在于可恶的书籍,你想他们还会对阅读产生好感吗?

所以说,身为父母的你们不可忽视“亲子共读”的行为,要想让孩子对书本感兴趣,提高学习能力,树立自信,增加父母与孩子间的感情,以英国的父母为榜样,没错的。

智慧锦囊

父母陪孩子一起阅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容小觑的一个必要环节。因为它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热爱读书的习惯,还会让其从中懂得很多人生哲理。当然,父母还需要提供适合自己孩子年龄段的课外读物。

如果孩子年龄比较小,不妨给他们选择一些以鲜艳图画为主的书;而对于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可以给他们选择文字上有拼音的书。同时,给孩子选择书籍的时候,要结合他们的知识积累程度。孩子的年龄越大,可以给他选择文字越多、思想越丰富的书,这样他不仅能够学习到社会知识,还能了解自身的社会价值,从而会形成更深的、更广阔的思维方式。

3.努力就好,不要苛求第一

李先生是一位年轻的成功企业家,不管做什么事他都充满自信,但是一谈到教育孩子的问题,他就垂头丧气,如同一只斗败了的公鸡。李先生坦言,从儿子出生后,他就下定决心将其培养成比自己还优秀的人才。所以,他从儿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其独立和自理能力。儿子刚断了奶,李先生就要求他用勺子吃东西;儿子刚会走路时摔倒后,李先生会任凭他在地上大声哭,哪怕是手脚摔出了血,也不会扶起他,因为他想让儿子自己爬起来;儿子刚学会说话,李先生就一遍遍地教他诗词歌赋,因为他想让儿子早点起步,从而赢在起跑线上。儿子上学后,李先生更是要求儿子每次考试都要得第一,哪怕是儿子已经很努力地考了个第二名,也会遭来父亲的一顿训斥……

最后,让李先生伤心的是,儿子不但没有赢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反而输了,而且输得还很惨。现在,儿子每次遇到新鲜事物的时候,都会表现出极大的恐惧感,不敢接近和尝试。有时候还会自己一个人缩在角落里,看着其他小朋友嬉戏打闹,自己却一言不发,表现得很内向,甚至有些自闭。

毋庸置疑,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的孩子优秀,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但是你不能忽视了孩子的成长规律,不能对孩子太过苛刻。孩子刚断奶,就让他用勺子吃饭,孩子刚学说话,就让他背诗词歌赋,孩子上学后,不管他是否努力了,都要求他每次必须考第一……这无疑是在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要知道,成长时期的孩子都喜欢接触新事物,但又非常害怕失败。如果对一个刚上学的孩子,要求每次考试都得拿第一的话,孩子的内心就会留下“只许成功,不需失败”的暗示,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越来越怕失败,这种暗示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从而形成很沉重的心理负担。甚至开始封闭自己,不敢尝试新事物,在学习中也会变得被动、消极。李先生的儿子就是父母重压下的“牺牲品”。

而英国父母在这个问题上却采取着截然相反的态度,他们从不看重名次和成绩,而是更注重过程,不管做什么事,尤其是在学习上,他们只要求孩子尽自己所能就可以了。

杰克很小的时候就从英国的一个小镇,随着父母来到中国生活。因为他的妈妈虽然是英国人,但是爸爸是中国人,由于工作原因,他们决定在中国定居。

杰克虽然在中国长大,但却接受着与中国孩子完全不一样的家庭教育。他现在已经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了,这么多年来,父母从来没有给他请过一次家教,也不逼着他参加这样那样的辅导,更不会苛求他的学习成绩永得第一。

杰克的父母对孩子有一个原则:希望孩子身体健康,做任何事都积极努力。长大后可以自食其力,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好,没有必要处处争第一,做强者,只要保持一颗平常心足矣。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应试教育使学生们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杰克所在的小学也不例外。由于英式家庭教育的关系,小杰克对自己在班里成绩的排名和个人得失,真的都“无所谓”。班里很多成绩好的同学大多都在外面参加奥数、英语等多项课外补习,而小小年纪的杰克对这些却能坦然面对,他还会开玩笑地说:“我与这些中国学生在进行一场不公平的竞争呢!”

其实,这位英国妈妈还是有自己教育之道的,比如,他会鼓励杰克去竞选班长的职位,鼓励他用自己的压岁钱为贫困的或身患顽疾的同学捐款,积极主动地尽自己所能为班里同学服务,这些都是杰克妈妈非常看重的事情。杰克要想当一名好班长、好干部,自然会努力让自己各方面都优秀起来,当然也包括学习成绩。

有一次,杰克放学回来,就对妈妈大声喊道:“妈妈,妈妈,你猜我这次考了第几名?”这位英国母亲笑着问道:“第几名啊?”“第三名!”杰克自豪地回答,“我这次数学虽然只考了81分,但在班级里已经是很不错的了,还有好多同学都没及格呢!因为这次数学的卷子很难,老师都这么说的。”

“是吗,我儿子真的很棒,妈妈也觉得你考得很不错,因为妈妈看见你是用功学习的,连你们的班主任都是这么认为的。孩子你要记住,其实考第几名都不重要,关键是你学习的态度,只要努力就好。”

听完妈妈的话,杰克更加有信心了,在下一次的期末考中,居然取得了个全班第一的好成绩。这与英国妈妈的教育方式是息息相关的。

成绩固然重要,但是英国父母更看重的是孩子做事的态度和身心的健康。杰克的父母从来不苛求孩子完美地做事,哪怕是学习上也不要求他拔尖,但是小杰克的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这就是因为父母给了他足够的信心,相信他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每个人都会经历大大小小的失败,只有经历失败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孩子亦是如此。孩子也应该有自己的空间,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需要独立地处理一些事情,作为家长不应该干涉孩子的正当行为和思想。

他们有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并为之不懈地努力,不管结果怎样,这都是成功的表现。而每一次的失败都是成功路上的一次难得的经验,是一种检验孩子的测量方式——虽然这也并非孩子所希望使用的“尺子”。

英国心理学家认为,也许孩子在努力向目标奔跑的过程中,会遭遇到绊脚石,会受到猝不及防的打击,这时候父母不要责怪,更不能打击,而是要让他知道,这些都是他行程中最微不足道的小挫折,前面还会有更多的险滩和荆棘,挡在通向成功的路途上。只要孩子努力想办法清除这些障碍,勇往直前,就是最棒的。

因此说,中国的父母要记住,努力就是孩子通往成功的基石,就是他逐渐长大、成熟的标志,是实现理想最扎实的脚步,家长应该为此感到欣慰和骄傲。

智慧锦囊

从前,有一个国王让一位神箭手射面前的靶子,国王对他说:“我给你三次机会,如果你每次都能射中十环,我就赏你万两黄金,如果你有一次没有射中十环,哪怕是射中了一个九环,你就得死。”于是这位神箭手怀着激动又忐忑的心情,射中了两个十环。可是当他射出第三支箭的时候,由于内心压力太大,发挥失常,与中心有所偏离,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神箭手丧了命,国王也失去了一个重要的部下。

苛求孩子得第一的父母就像故事中的国王一样,是愚蠢的,因为期望值越高,孩子的压力越大,原本是最好的结果也可能越糟糕。其实,失败未必不是好事,因为孩子的每一次失败过后便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也许孩子努力后的收获很小,但是,即便再小也是有成果的,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结果,涓涓细流也会汇成江河。

所以说,肯定孩子的努力要比苛求第一重要得多。

4.制定学习任务,走“自主”路线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学习好的孩子大多都有明确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反之,没有明确学习目标的孩子成绩会比较差。这就像我们大人一样,由于生活中有95%以上的人都没有明确的人生规划,所以真正的成功者就只剩下那不足5%的人。

由此可见,制定学习计划对孩子学习态度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在生活中,引导孩子制定学习任务就显得尤为重要。

英国人认为,引导孩子制定明确、可行的学习计划,对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大有裨益。所以,他们会在每学期前帮孩子制定一份详尽的学习计划,从而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爱丽丝——这个毕业于剑桥大学的英国妈妈就深知制定学习任务的重要性,所以她也开始将这个好习惯传承到宝贝女儿身上。

“宝贝,这个学期,你是怎么打算的?”每当新学期一开始,爱丽丝就会这样问女儿。

“我的数学成绩还不错,会保持下去,语文差了点,会继续努力的。”女儿信心满满地说。

“那你觉得怎样才能提高语文成绩呢?”

“努力学。”

“光是努力还不够吧,关键要掌握好学习方法。”

“……”女儿懵懂地抬起头看着爱丽丝。

“妈妈这里有个小建议,可以供你参考:四个字的要诀,就是‘多读多练’。‘多读’就是尽可能多的朗读课文,‘多练’就是多练习写作文,这些方法都有利于你语文成绩的提高,你觉得怎么样?”

“是啊,我这次作文才得了20分,满分是30分呢!”女儿怯怯地说道。

“嗯,那在平时就要多练习,你觉得应该怎样练习呢?”爱丽丝继续问道。

“多写作文吧。”

“对,多写作文没错,但光这样还是不够的,写日记会不会有锦上添花的效果呢?”爱丽丝接着说,“把你每天遭遇的事情写出来,如果遇到了困难,就写出解决的心得体会。过一段时间再看,就能从中得到很多经验和教训。比如,以后你长大了,看看小时候还因为妈妈没有买的某件玩具而哭鼻子,是不是很有趣?”

“哦,我明白了,写日记。”女儿兴奋地说。

“当然,其他课程也不能放松。你再好好想想,把这学期的学习任务详细地列出来,然后贴在墙上。每天按着这个任务来学习,看下次考试有没有进步,好吗?”爱丽丝温柔地看着自己的女儿说。

“好的,我亲爱的妈妈。”女儿顽皮地回答。

于是,第二天爱丽丝就看见女儿的书桌前多了一份这学期的计划书:

1.这学期的目标是争取挤进全班的前三名。

2.数学成绩争取维持在满分的行列,并在妈妈的指导下,开始四年级下学期课程的预习。

3.语文成绩争取达到90分以上。每天提前半个小时起床,阅读课文。晚上做完作业后,把当天有意义的事情记录在自己的日记本上。

4.历史课、美术课、音乐课和体育课的成绩也不能落下,争取保持在95分以上。

5.每天晚饭后,做完功课,并预习完第二天的课程后再去玩或看电视。

6.每个周末,都要温习一下这周所学的内容。

7.每天早睡早起。

8.希望爸爸妈妈给予监督。

从此以后,女儿基本都会很自觉地按照这个“学习任务表”进行。当然,有时候由于年龄所限,女儿自制力不够,也可能会禁不住“诱惑”将计划抛到脑后。每当碰到了这种情况,爱丽丝都会给予督促,也会偶尔有些小通融,只要不过分,爱丽丝都是允许的。

比如女儿在看动画片,可是睡觉的时间已经到了,但是女儿还不准备上床,爱丽丝就会允许她看完正在看的那集。如果这集过后,女儿还想看下一集的时候,爱丽丝就会故意用激将法说:“宝贝,我想你给自己制定的这个目标太高了,恐怕完不成吧?”

“才不会呢!”女儿的自尊心因此受到了一点打击,“我现在就上床睡觉。”

在爱丽丝的悉心指导下,女儿逐渐养成了自觉学习的好习惯,自己给自己制定学习任务,并且会按照任务进行学习。效果也非常明显:成绩不断得到提高。

其实,每个学期结束,过后,爱丽丝都会和女儿仔细分析上学期的成绩,找出长处和问题所在。长处会继续保持,对于存在的问题,她们会一起商量、分析,并最终将其解决。下个学期一开始,爱丽丝都会“建议”女儿制定学习计划,并针对之前出现的问题给出适当的建议,让女儿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计划。

而有了具体的学习任务后,爱丽丝的女儿就知道了自己在这个学期应该做什么,应该加强哪方面的学习。有了明确的目标,学习自然就有了动力。自觉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也就慢慢地学会了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学习效率也会随之提高。

当然,中国的父母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孩子一回家,就开始复习功课。但是,他们往往是一会儿拿起数学书做两道题,如果遇上了不会的难题,就拿起英语书背两个单词,如果碰到不会读的单词,又会拿起语文书看……一个晚上下来,看起来很用功、很忙碌,但是学习成绩却一直在下滑。

而中国的父母每每看到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或举步不前,就会对孩子大声斥责,或是困惑不已,甚至变本加厉地增加孩子学习的时间,加重孩子的学习负担,而没能真正地看到孩子学习成绩退步的症结。这在中国是很普遍的现象。

试想,没有目标的学习,如同在黑暗中向前摸索,没有方向和终点,又怎么能够调动起孩子的积极性,促使孩子为寻找合适的学习方法而努力呢?

英国教育学家认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一个又一个的目标,否则,他的学习和成长便会停滞不前。可见,培养孩子制定学习任务是多么重要。

当然,一些中国父母也会帮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和任务,但是他们往往只是按照自己的要求,给孩子制定过高的学习任务,以至于孩子每次都不能完成。小明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小明常说:“妈妈给我定的任务太高,我根本无法达到。”原来,小明的学习成绩在班级处于中等水平,所以妈妈每次看到他的考试成绩就异常着急,所以总是将“进入前十名”的任务列在计划中,但是这个任务对于小明来说是可望不可及的,面对一次次的失败和父母的强制性学习,小明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成绩越来越差。

在引导孩子制定学习任务的时候,父母们应该摒弃这种“独裁式”教育方式,向英国的父母学习,让孩子走“自主路线”。当然,这并不是说父母就可以完全撒手不管,父母也要从旁监督指导,适时地提出一些“建议”,引导孩子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任务。

由此可见,引导孩子制定学习任务还真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中国的父母们,你们做好准备了吗?

智慧锦囊

引导孩子制定学习任务,是每对父母需要面临的问题,因为这样才能提升孩子学习能力,从而树立起自信。那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要了解孩子在学习上的优点和弱势,清楚症结所在,才能“对症下药”, 知道哪些方面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哪些方面可以提高一些。

其次,父母在帮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前,要耐心地听听孩子的想法。因为毕竟具体的实施对象是孩子,所以要尊重他的意愿,这样才能激发出他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再次,在帮助孩子制定学习任务的时候,要考虑到他的实际能力,而且任务要具体、明确,可行性强。比如让孩子的某个学科进步多少分,每天记下几个单词等,以便父母和孩子能够和以前的成绩有所对照。

最后,制定完学习任务后,父母还要对其进行督促和检查,当孩子在思想和行动上有所懈怠的时候,就需要父母及时提醒和鼓励,这样才能帮助他将任务坚持到底。

相信在父母的耐心帮助和指导下,每个孩子都会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从而得到一天天的进步,一点点的超越,在“自主”路线的引导下,终会取得成功。

5.杜绝“暴力”,考低分并不代表“笨”

湖南长沙一名刚上小学二年级的小男孩亮亮,因为期末考试没有达到父亲的要求——年级第一名,而被父亲用铁棍打得浑身伤痕累累,还被迫光着身子、挂着牌子当街游行。那个很显眼的黄色牌子上面写着:“二年级期末考试得不到全年级第一名成绩的话,就光着身子到学校门口游行。”

亮亮的母亲说:“亮亮以前的成绩一直是全年级的第一名,只是今年考了个第五名,没有达到他爸爸的要求,他爸爸才打他的。他爸爸要求亮亮以后读到博士的学位。”而亮亮的父亲却不以为然:“我没有让他参加各种比赛,只要求考第一根本不算什么。而且现在这么简单的知识都考不了第一,真是太笨了,以后可怎么办!”

亮亮认为自己每天回家都要写字、背诵、默写,一点玩的时间都没有,觉得很累。如果做得不好,就会被父亲骂是“笨蛋”,而且还会经常挨打,以至于只要父亲在身边,即便是会做的题也会做错,看见父亲就有一种恐惧感,怕得不行。当被父亲拉去游街时,更是觉得很丢人,恨不得一头钻到地底下。

当然,亮亮父亲这种望子成功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尤其是像亮亮这样没读过多少书、靠摆地摊度日的父母,更是希望孩子日后能有出息,不再步父母的后尘,但是亮亮父亲这种用铁棍抽打和游街示众的做法过于简单和粗暴,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甚至会给孩子造成很深的心理阴影。

我国自古奉行“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时至今日,“体罚”还被很多中国父母视为教育孩子的“法宝”,甚至还有不少父母将其奉为至理名言。可以说,在中国,像亮亮父亲这样,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而采取“棍棒教育”的父母并不在少数。

然而,英国父母认为,“暴力手段”很容易造成不可弥补的严重后果,使孩子产生诸如说谎、固执、怪癖、焦虑不安、懦弱以及犯罪等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

事实证明,的确如此。经常遭受体罚的孩子,性格会变得非常孤僻,不合群,日后步入社会,会在人际交往上产生更大的心理障碍。而父母打孩子,还会导致孩子养成说谎的坏习惯。为了避免皮肉之苦,孩子不得不采取欺瞒的手段对付父母,可一旦被父母发现,就会遭到变本加厉的惩戒,这样一来,孩子下一次做错事或是成绩考得不好,就更不敢说出实情,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除此之外,经常挨打的孩子因为害怕父母的“暴力”行为,就会对其产生一种“绝对服从”的心理,而伴随着这种心理成长的孩子,往往容易自卑、懦弱、被动。尤其是当众遭到父母打骂的孩子,自尊心更会受到严重伤害,常常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从而丧失自信。

在英国,为了维护儿童的身心健康,英国政府公布过这样一项法规草案:禁止父母对孩子进行各种体罚。父母不得用皮带、棍棒等各种器械痛打自己的孩子。如果孩子确实犯了很严重的错误,允许父母用手打,但是不能打孩子的头部和脸部,也禁止揪孩子的耳朵。

英国父母大多不会打孩子,尤其不会采取中国父母的很多极端行为,他们深知这种教育方式对孩子而言,弊远远大于利。当孩子成绩没考好的时候,更不会说出“你真笨”、“你真傻”、“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等会严重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语言,因为如果经常对孩子说这样的话,就会让孩子认为自己真的很笨,什么都做不好,从而做什么事都没有自信,就真的什么都做不好了。

英国父母对孩子要求比较低,倡导宽松式教育。大多数父母只要孩子能够顺利通过考试,按时升学毕业就已经很满足了。他们不会因为孩子的分数而对其进行体罚,他们觉得分数不能代表一切,一两次考低分更不能说明孩子的头脑笨。他们认为让孩子从考卷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是关键所在。

英国妈妈艾米讲述了自己教育儿子的亲身经历。

“儿子现在在一所大学教课,而且他还经常会在家长会上介绍我的教育方法。”这位妈妈骄傲的说道,“他上小学的时候,学校对成绩的评定是不打分数的,而以‘优’、‘良’、‘及格’和‘不及格’为标准,‘优’就代表85分以上的成绩。他的成绩大多都是在‘优’的行列,偶尔也有步入‘良’或‘及格’的时候。但是在我的印象里,他每次的考卷都有或多或少的错误,也就是说几乎没得过满分。我不愿意强化分数的重要,所以不会直接过问他的学习成绩。只是在暗中关注他的学习情况,经常和他聊聊学校里面的事情,也就会经常与老师沟通。

老师会让父母在发下来的考卷上签字,我和他爸爸绝对不会因为孩子成绩的好坏而兴奋或失望。如果考得好,孩子会表现得很高兴,我们自然也会表达自己高兴的心情;如果考得不好,孩子的情绪会有些沮丧和失落,我们就会告诉他:虽然没考好,你可以从中发现哪些方面有欠缺,如果试卷上的题都是你会做的,虽然分数很高,但却无法发现自己的问题,那不是很遗憾吗?这样说就可以将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将注意力放到学习上。

同时,我还会适当地对他进行激励,因为孩子还是需要一些浅显成就感的。比如,他有一次期中考试的数学得了75分,回到家后,我并没有对他的成绩进行评价。而是让他自己先改正做错的那些题,经过修改后,她改对了12分的题,但是还有两道加起来13分的题没改对。我就马上在他改对的题上打个对勾,然后在原来的分数旁边写上‘87’,告诉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使分数变为了87分,而不是之前的75分了。

剩下的两道题他可能想一想就能改对,也可能需要父母给他讲讲,或是需要第二天请教一下老师,总之不论什么时候改对,我都会最终写上100分。

不管孩子之前的成绩有多差,只要改对,成绩就会有所提高,这样,他就会发现过程与结果是有一定联系的。后来,我的儿子就认识到,只要能够改正错题,哪怕只是一道,也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如果把所有的错题都改对,每次考试都会得满分。这样做能够让孩子知道学习态度的重要性,从而也让他意识到,成绩的高低是由自己掌握的。而这些进步都是打骂所无法获得的。

事实也证明我的教育方法是正确的,孩子在以后的考试中不断取得进步,最终考上自己心仪的学校,现在从事自己梦寐以求的教师职业。我感到很欣慰。

在英国,没有一个父母认为考低分就代表头脑笨,因为头脑聪明、智商高的孩子也未必学习都好,都能成才,相反,那些头脑不是很聪明的孩子长大后却往往能取得成功。

其实,孩子考低分的原因有很多,也许他的智商在班里不是最高的,但这决不是考低分的决定因素,有可能是因为父母给了他太多心理压力,当他的分数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和既定标准时,父母表现出的失望、焦虑和生气等不良情绪,甚至“棍棒相加”,给他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导致他在考试中不能正常发挥。

然而,中国父母往往就喜欢凭借单纯分数的高低来评价孩子学习的好坏,稍有不满就拳脚相加。而英国父母则恰恰相反,他们觉得分数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孩子掌握知识的状况,并不能完全说明孩子的智商水平和学习水平,而且打骂、责备只会让孩子产生厌学和畏惧的心理,对其成长极其不利。

此外,英国父母比中国父母更注重孩子考试失利时的心理和情感变化,他们发现,孩子在考试中取得不理想的分数时,通常都会伤心、难过,甚至产生内疚感。而此时,父母如果总是骂孩子笨,甚至挥拳相向,就会让其更加自卑,负疚感也会更加强烈,学习成绩自然不会提高。

所以,英国父母在面对孩子成绩不好的时候,都会像英国妈妈艾米那样,对孩子多进行鼓励,让他知道分数低和智商没关系,并不是因为自己“笨”才考低分的,让其重拾自信,相信自己有再次取得优异成绩的能力,从而减轻孩子的心理重压,让其更好地学习。

智慧锦囊

英国心理学家指出,人的能力包括很多种,除了智力以外,还有语言、社交、操作以及运动能力。别说考低分不能代表孩子智力低下,就算代表了孩子智力低下,也不能说明孩子综合能力有问题,那么,父母有什么理由看到孩子某次的低分而产生失望的情绪,甚至对孩子“大打出手”呢?在这一点上,英国父母是十分明智的。他们总是耐心地帮助孩子认真分析没考好的试卷,总结学习情况,对其优点和进步给予适当的肯定,指出不足和问题所在,并耐心启发孩子,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分数的高低。

也许很多中国父母认为,“棍棒教育”能对孩子产生机理作用,比英国父母那种苦口婆心地教导更直接、更有效。其实不然,打骂会对孩子造成严重的身心创伤,如果经常在他成绩不好的时候采取打骂的方式,就会使孩子产生严重的心理压力,从而造成孩子表现越来越差,认知能力难以得到发挥。

所以,奉劝中国的父母,放下“棍棒”,因为这样的教育方式真的得不偿失。

6.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喜欢些什么呢?

有人说,兴趣是行为的动力。只要一个人对这件事感兴趣,即使面前有再多的困难和障碍,他都会心甘情愿地勇往直前。

比如,孩子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直到天黑都不想回家吃饭,急得父母四处找。好不容易找到了,可是孩子还沉迷在“捉迷藏”的兴奋中,不愿意回家。父母们有的连哄带劝,有的连拉带拽,甚至有的连打带骂,才让孩子极不情愿地回家去。

而现在又有很多孩子非常迷恋网络游戏,玩起来作业也忘了写、饭也忘了吃,如果父母将家里的电脑锁上,他们便会成为网吧的常客,经常会背着父母和老师偷着玩,而且一玩就是几个小时,甚至通宵,但仍然觉得时间太短,总是玩不够。

事实证明,兴趣,使人不怕苦和累,使人废寝忘食,使人执著地努力付出。试想,如果一个孩子将“捉迷藏”、打网络游戏的积极态度和执著的热情用在学习上,那么结果可想而知——学习成绩肯定很好。英国人就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将其应用于家庭教育当中。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父亲——艾尔弗雷德·罗伯茨就是这样一位从孩子兴趣入手的伟大父亲。

撒切尔夫人是世界著名的政治家,以“铁女人”的称号而闻名。她连续三次蝉联首相的职位,开创了英国政治历史的先河。她对因循守旧而停滞不前的英国的发展和变革,起到了不可磨灭的积极作用。撒切尔夫人认为,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父亲是对其影响最大的人。

撒切尔夫人的父亲——艾尔弗雷德是格兰森市的一名市政官,他除了经商以外,还会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和教会活动,在当地颇有威望。

艾尔弗雷德没有接受过正规学校的高等教育,他完全是自学成才。而后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奋斗,逐渐使自己的家境变得比较富裕,并在小城中享受较高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撒切尔夫人2岁的时候,他作为一名无党派人士,被选入市议会,并在此任职长达25年的时间,于1945年担任格兰森市的市长。

虽然家境比较殷实,但是艾尔弗雷德和妻子始终勤俭持家,过着克己宽人的生活。在他们的教育和熏陶下,撒切尔夫人也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经常用节省下来的钱帮助有困难的人。

5岁时的撒切尔夫人,迷恋上了钢琴,而且弹得还非常不错,等级在不断提高。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父亲在政治上取得的成就,唤起了撒切尔夫人的政治热情,幼年时期的她就对政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父亲在政治上的积极追求和明辨是非的道德观,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撒切尔夫人,她是在政治氛围的熏陶下长大的。

青少年时期的撒切尔夫人颇有理想和抱负,这都要归功于父亲的教育与影响,而她日后的信仰和政治主张,也与父亲的教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发现了女儿身上的巨大潜能后,父亲对其给予了极大的期望。他抓住一切机会对撒切尔夫人进行培养和教育,但是父亲却从不强迫她做什么,这些培养和教育都是在其感兴趣的基础上而进行的。因为艾尔弗雷德始终认为,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孩子对这件事感兴趣,才能全身心地投入,从而做出成绩。

撒切尔夫人在小学的时候就聪明好学,在课堂上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向老师提问题。而在家里,撒切尔夫人的小脑瓜里也有数不完的疑团,而此时的父亲就成了“百科全书”,总是耐心细致地对其进行解答。他将自己渊博的知识,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坚定的人生信念,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女儿。

中学时代的撒切尔夫人是在英国著名的凯蒂文女子中学度过的,这个时期的她,已经慢慢流露出与众不同的强烈个性。父亲曾这样教诲她:“孩子,不要去做那些很普通、很平常的事情,因为那些都已经被人做过了。要下定决心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并设法说服大家遵循你的方式。”父亲的教导,使撒切尔夫人从小就有自己坚定的信念和主见。

后来,这种影响一直伴随着撒切尔夫人到大学。在著名学府牛津大学的4年学习生涯中,撒切尔夫人的政治热情得到了更多的激发与升华。

纵观撒切尔夫人的成长之路,父母对她的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父母没有理所当然地将其培养成为一名钢琴家,而是按照她自己的兴趣和喜好,给予培养和教育,使其最终成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

可见,兴趣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相当大的。英国父母认为,孩子学习的驱动力是对所学教材产生的兴趣。每个孩子都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的关注,从而进行积极的研究和探索。就像撒切尔夫人,因为对政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关注政治,并对其倾注热情、付出极大的努力,从而取得成功。

但是在中国,很多父母却总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孩子身上,在教育中无视孩子的特长和优势,限制他们的兴趣与爱好,禁锢了孩子的正常发展。

泽泽从小就非常喜欢小动物,而且对研究小动物的生活习性非常热衷。初中时候,他常常因为观察小动物而追随其到树上、墙角下,而弄得满身泥土。父母非常生气,认为他的这种行为是不务正业,于是就想方设法地阻止他出去玩。

父母希望他好好学习弹钢琴,以便中考的时候能够加分。开始,他总是背着父母偷偷地跑到附近的公园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有一次,他把一只黑色的蜘蛛带回了家,父母看到后大发雷霆,斥责他不应该碰这样脏的东西,爸爸还将那只蜘蛛踩死,妈妈竟然将他积攒了多年的装着各种标本的“百宝瓶”给摔碎。那一刻,泽泽的泪水夺眶而出,自己在房间里静静地待了一个下午。

从此以后,泽泽的学习成绩不断下滑,并且变得非常内向和暴躁,令父母非常头疼。

泽泽之所以从一个活泼好动的小男孩,变成了沉默寡言的孩子,而且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追根究底是父母主观臆断的教育方式造成的恶果。父母强行剥夺了泽泽的兴趣爱好,而由此导致其自卑心理,认为自己没眼光、没本事,否定自己对事物的判断力,变得越发没有自信,这种心理延伸到学习上,也就自然导致了成绩下滑的不良后果。

其实,古今中外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几乎都是因为兴趣而激发出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推动了人类的进步与发展。达尔文因兴趣将昆虫放进自己的嘴里,爱迪生因兴趣学习母鸡孵小鸡,珍尼·古道尔因兴趣与黑猩猩一同生活了十几年……

可见,良好的兴趣能够引导一个人朝着正确的目标挺进。兴趣并不是“三分钟”热度,并不是一时的玩乐和喜好,只有引导孩子发展兴趣,才能将其心中的小小火种点燃,最后成为熊熊烈火。尤其是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学习,父母更应该挖掘、培养孩子的兴趣,引导孩子爱上学习,这样才能提升他的学习能力。

英国人认为,学习如果能够给孩子带来快乐,那么他一定就会爱上学习,孩子年纪越小,越是要对其培养直接兴趣。比如一个孩子喜欢画画,可是他并没有画出一个人或一个事物,只是用五彩的蜡笔在纸上随便涂抹,任由各种颜色的线条在纸上延展。这时,父母不应该对其进行斥责“你画的是什么啊?乱七八糟的”、“你能不能画出个正常的图画给我看看”……类似这样的语言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谁知道他的思维和想象不正随着他的画笔在遨游呢?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要给他自信,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样他才能继续下去。

由于孩子年纪小,缺乏足够的毅力,可能会半途而废,这时父母再利用孩子的直接兴趣,激发其刻苦努力的精神,同时从孩子的思想和实际出发,对其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提高他的间接兴趣,就能够激发孩子的对学习的兴趣,激起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其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

当然,英国人并没有完全任凭孩子的兴趣肆意发展,而是刻意地创造对培养孩子学习兴趣有利的客观条件。在英国人看来,就如同肥沃的土壤可以培育出好庄稼一样,良好的家庭环境也能够培养出聪明好学的好孩子。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老师,所谓“言传不如身教”,如果父母整天夜以继日地混战在麻将桌、牌桌上,那么再督促孩子学习,孩子的兴趣也不可能放在学习上,而是转移到“如何打好牌”上了。但是,倘若父母饭后手捧一本书,或端坐在书桌前伏案写作,孩子耳濡目染,就会将精力投入到学习上。

智慧锦囊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果父母不考虑孩子的兴趣所在,不了解孩子到底喜欢什么,而是将自己的主观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那样势必会扼杀孩子的积极性。

父母忽视孩子的优点特长,不从孩子的想法和实际情况出发,这样做既满足不了孩子的需求,还会使孩子认为父母对其不理解、不尊重,从而产生逆反心理,怎么会对学习产生兴趣呢?

正如英国的一位教育家所言:“兴趣是引导孩子发展的最好老师,对学习产生兴趣的孩子才会学得轻松快乐,而且不知疲倦。”

因此,限制自己孩子兴趣的中国父母们,赶快放手,让孩子在自己的兴趣和喜好中尽情翱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