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埋没孩子天赋的六重罪

04-12Ctrl+D 收藏本站

关灯 直达底部

无论在哪个时代哪个地方,人们如果在一个特定的家庭、村庄、城市或者一个特定的社会中长大,他们的身上就会留下当地的烙印。孩子会形成相同的价值观,追求同样的目标,也分担同样的忧愁。由此,所有人都成了某个文化共同体的一部分,这种同化的程度远比我们想象得要深。

由于这种经验会导致大脑中产生特定的神经元连接模式,而这种连接模式又决定了人们的思维、感知和行为,因而所有人都必然会成为他所在社会文化的载体。尤其当母亲或父亲试图将自己学到的、他们认为重要的东西继续传授给孩子时,这种倾向会更加明显。这些东西在每个家庭中必然是不同的,因此,基督教家庭和伊斯兰教家庭会有不同的观念,富裕的家庭和贫穷的家庭也有不同。大城市和小乡村会存在巨大的差异,而巴西的家长也会和德国的家长有着不同的想法。所以,我们说,世界各地的孩子都是在不同的价值观环境中长大的。今天,我们已经开始理解传授经验会对孩子已有的天赋产生怎样的影响。

以前,贫困还是人们生活中最大的难题。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有许多地方无法摆脱贫困。在这种情况下,自然灾害、饥荒、战争、流亡和压迫就成了孩子和家长最主要的经验。在这种情况下,父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单纯地保证生存,同时他们也会尽可能早地将这种观念和技能传授给孩子。因此,没有孩子能避免这种社会环境造成的压力。

当然也有家庭和社会群体成功应对了这种压力,并培养出一定的技术和能力,也获得了可实现继续发展的知识和认知。例如,通过种植经济作物或饲养家畜,他们能获得一定的财富,使自己不再完全受制于生存的压力。为了维持这种简朴的富足状态,父母必须确保孩子尽可能有效地学会这些技能。

因此,促使成人掌握这些技能的外部压力被转化成内部压力加到了孩子身上。由此,我们今天称为“教育”的过程开始成形。这个过程所要实现的目标就是通过奖励和惩罚,使孩子不仅能按照成年人认为必要和正确的方式做事,还能学会有利于增加财富的各种技能。此外,他们还需要掌握一些沿袭下来的知识,这些知识曾帮助家庭、氏族或社会摆脱贫困、压迫和依附关系等最初的外部压力。

孩子对父母或其他成年关系人的依赖感越强,这种教育方式就越容易成功。孩子也越容易在惩罚的威胁或奖励的诱惑下成长为“教育者”所希望看到的样子。

直到20世纪末,这种方法一直收效良好,直至今天,许多社会都还在使用这种教育方法。但有两种发展趋势会导致这种“教育模式”瓦解并被另一种方式替代,而这个过程可能比我们大部分成年人所能想象的要快得多。

第一种发展趋势从几代前就已开始显现出来:在西方民主国家长大的孩子对其“教育者”的依赖感正越来越弱。他们很小就独立出来,不再依赖自己的父母,并拒绝接受别人强加的责任。在成长过程中,他们能从同龄人团体中获得强有力的支持。他们对父母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少。因此,儿童和青少年很早就开始做他们自己想做的事,无论是来自家长还是老师,甚至来自警察的压力都无法再影响他们。他们对惩罚和奖励的“免疫力”越来越强。凡是他们不喜欢的,他们就不做。

这让许多家长感到绝望,因为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孩子学会了父母教给他们的东西,但这些知识并不适合今天的社会。它们无法实现任何目的,至少不是人们想要的结果。许多父母或许还能和他们幼小的孩子和睦相处,但当孩子长大后,情况就不一样了。因此,茫然无措的父母只能越来越倾向于把他们的教育尝试转移到孩子成长的早期,但这个时期的孩子最需要的并不是教导、奖励或惩罚。父母的不安也会让孩子失去方向。孩子被各种无法解答的问题包围着,就算做出了决定,他们也不会懂得可能引起的后果。六个月大的孩子就得面对这样的问题:你要这个还是那个?而事实上,他们根本还无法理解其中的意义。

这样的预言并不过分:这种教育方式很快就会过时。在这种教育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儿童开始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而且出现问题的时间越来越早。同样,也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因为压力过大而无法正常地接受教育。许多家长因为这种失败而苛责自己,进而放弃了教育。越来越多的德国人认为德国的家长就是无法正确地处理与孩子的关系。

第二种会对教育产生影响的发展趋势是现代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变,这种变化正以令人目不暇接的速度发生着。在这个灵活且彼此关系密切的世界中,体察别人的感受并懂得如何在团体中生活的能力正变得越来越重要。人们需要打起精神,去学习独特的知识与技能,掌握主动权,并承担起必要的责任。这个社会迫切需要能独立思考且具备良好团队精神的人才。这些人从小就学会了如何与他人相处,也能分清他们自己的需求和对别人应有的期望。

新的世界需要强烈的个性,而不是忧愁。

但孩子要想发展出强烈、自信且慎重的个性,并开发出既有的天赋,就必须先获得被接纳的体验,他们必须感受到来自外界的善意,相信人们能接受真实的他们。他们需要能从中获得成长并增强能力的任务和挑战。

这是理想的情况,但现实往往并非如此。如果得不到需要的,孩子就会痛苦。因而,他们需要寻求能够减轻痛苦的办法,让痛苦变得可以承受。如果找不到自己需要的,他们就会接受目前能得到的,称为“替代性满足”。例如,电脑游戏就可能成为这种替代品。当孩子只是网页上的一个人物,一个只需要插电就能活动的人物时,当屏幕上的兰博和坏人对战时,或者当孩子动动手就能让整支幽灵军队行进时,他或许也会在短时间内感到满足。但事实上他更愿意和父亲一起玩,可惜他不在身边,或者也可以和母亲一起,但她没有时间。玩具公司的开发部门通常有专门的心理学家,他们知道该如何设计玩具,以满足儿童和青少年未得到满足的需求。事实上,现代媒体、时尚、音乐行业、旅行社甚至整容医院都是为了让人们获得他们真正想要却未能得到的东西。

替代品的本质就是你无法得到本以为能够得到的东西。替代性满足并不能让人获得真正的快乐,它们不能满足对真正的依恋关系和自我发展与开发的需求。但所有人都选择了忽略真相。他们使这些本没有意义的事蒙上了重要的假象。他们努力获得短暂的快乐,激活大脑中所谓的奖励中心,并任其留下一丝淡淡的回味。当儿童或青少年为了做那些至少能让他暂时获得解脱与快乐,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痛苦的事时,他会在这种短暂的兴奋状态下使用大脑中的相关连接,因而,这些连接自然也就得以不断强化和稳固,并形成固定的行为模式,在他们的生活中不断重演。他们的痛苦来自于无法和父亲实现有效的交流,无法和母亲建立起联结,他们无法得到父母的关注,也无法向父母展示真实的自己。这种体验令人沮丧,无论多么强大的孩子都会被打倒。他们看着自己步入歧途,逐渐丧失了造物主送给每个孩子的珍贵礼物,而这种失去又会成为沉重的压力,使他们不堪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