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反腐的四种比喻

04-16Ctrl+D 收藏本站

关灯 直达底部

2015年3月,一篇《皇甫平新论反腐:砍树救林 除恶务尽 标本兼治》的报道提出,\"无论如何,反腐都必须解决树倒根在的问题\"。反腐的\"树\"——大树和小树(老虎和苍蝇)——似乎不难理解。但是,什么是\"根\"呢?是腐败下面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呢?还是什么特别根牢固实、动他不得的人物?或者是必须对\"树之长成\"负责的个人或制度?因此,\"树倒根在\"不是一个简单比喻,而是一个需要作多个部分细节解释的\"玄学\"(metaphysical)比喻——寓言往往就是这种比喻的叙事形式。

玄学比喻最著名的代表是英国17世纪的一些善喻诗人,如约翰·邓恩(John Dunn)。18世纪英国批评家约翰逊(Dr. Johnson)把邓恩等人称为\"玄学派诗人\",他指出,他们体现在诗中的\"才趣\"是\"把截然不同的意象结合在一起,从外表绝不相似的事物中发现隐藏着的相似点\",\"把最不伦不类的思想概念勉强地约束在一起\",这就是所谓的\"奇想\"(conceit)。

对腐败的\"树倒根在\"比喻具有奇想的特征,因为国家社会和制度中政治人物的\"腐败\"和自然界里的\"树\"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它们之所以被结合到一起,是比喻者的\"意向作用\",并不是\"客观如此\"。

比喻者似乎是知道这一点的,因此,他对自己的比喻作了这样的解释说明,\"砍树救林,除恶务尽,标本兼治,必须解决树倒根在的问 题。这个根,既有历史形成的错综复杂的人事因素,但更主要的,是体制机制的不完善。如果树林里有一棵树病死了,倒了下去,可能是这棵树本身出了问题;但是如果一片树都成为病树,倒了下去,那就不一定仅仅是树本身的问题,更可能是土壤和水分出了问题。所以,砍树救林,标本兼治,一定要边深入反腐,边抓住典型案件深刻总结经验教训,从体制制度方面深化改革,为党政官员不能贪、不想贪营造良好的‘土壤和水分’的健康成长环境条件\"。

皇甫平用\"病树\"来比喻腐败,但人们更经常是用\"病人\"\"患病\"\"治疗\"来比喻腐败。有人说,腐败犹如癌细胞,已经在国内政治经济的各个领域广泛扩散开来,现在反腐为时已晚。也有人说,现在反腐扩大化了,就像给肿瘤病人做化疗一样,病人会从此虚弱下去。但也有人说,反腐是壮士断腕、刮骨疗伤,是动手术切割肿瘤和病变组织,可以做到精细操作,不误伤健康肌体。

还有一种是用民间组织内部需要防微杜渐来比喻国家政权防腐必须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英国学者詹姆斯·里森(James Reason 提出的瑞士乳酪理论(Swiss Cheese Model)被用于解释飞行、海航等安全事故的发生。事故的原因存在于安全组织的每个防御层部分,每个部分都会有多多少少的小孔洞(再完善的制度里也会有腐败分子),如果忽视这些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小孔洞(平时不加警惕),一旦一些孔洞连通起来,就会发生灾难性的结果。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时常可以听到的所谓\"塌方型\"腐败。

再有一种是\"借古喻今\"的比喻。2013年末,《大清相国》成为又一本因领导人推荐而洛阳纸贵的著作。据称,这本书由于讲述铁腕治吏的故事而对当今的干部整风有现实借鉴意义。这令人想起在这之前,也是因为领导人推荐,托克维尔的《旧时代与大革命》也曾走红过一阵。有学者总结这本书的现实意义:第一,旧制度最大的弊端是统治者的腐败,这种腐败没有带来经济的凋敝,相反却促成了前所未有的物质繁荣,然而也正是这种繁荣加速了大革命的到来。第二,旧制度统治者的腐败主要表现为统治阶级的没落。统治阶级失去了它过去的社会管理职能,脱离了人民,它所造成的社会不平等成为引发法国大革命的根本原因。

用大清国(包括\"铁帽子王\")或18世纪法国的事情来引起联想,借以暗示当今中国的问题和解决、防止之道。用类比来进行思维非常普遍,常常运用在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的问题思考过程中,它可以为了解一个陌生的问题提供一个可能是熟悉的路标。

然而,一切比喻都是跛脚的,在当今许多公共讨论中大量借助比喻,一个原因是,比喻在政治讨论中提供了一种点到为止,但不予明说的\"委婉\"言说方式。无论是树根、癌症、瑞士乳酪或是历史人物,它们提出的问题大多是尽在不言之中,而对问题的回答则都是以\"能说\"的勉强代替\"不能说\"的。虽然在说,其实并不是涉及问题本质的深入讨论。

人们很容易满足于类比,但是,正如斯泰宾在《有效思维》中所指出的,\"我们必须记住,哪怕是一个很好的类比,也总有那么一个点,到了那里,这个类比就垮了下来。\"而且,有人会利用类比来进行诡辩或欺骗而不是说理,\"目的是劝说我们接受他们的意见,可是并不向我们提出任何可以为一个有理性思维的人所能接受的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