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 经院哲学的形成期
04-16Ctrl+D 收藏本站
第二十三章 约翰·司各脱·爱留根纳:新柏拉图主义的复兴
公元5世纪出现的一本文集被误以为是古希腊雅典最高法院法官狄奥尼修的作品(狄奥尼修被认为是雅典的第一个主教),但是这本书却表现出新柏拉图主义的精神。这本文集激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对中世纪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对这本文集的神秘的泛神论着迷的人中,有一个人叫爱留根纳,他将这本文集翻译成拉丁语,并以此文集为基础,建立了一个哲学体系。公元810年,爱留根纳出生于爱尔兰,在爱尔兰的学校中接受教育,并被秃头查理任命为巴黎宫廷学校的校长。虽然爱留根纳被认为活到公元877年,但我们并不知道他去世的时间。他的哲学体现在他的《论自然的区分》一书中。
参考书
Migne,《拉丁教父学》,第二十二卷。(伪狄奥尼修的著作,希腊语和英语,参见Migne,《希腊教父学》,第三卷和第四卷。)
A.Gardner,《约翰·司各脱》,1900年;H.Bett,《约翰·司各脱·爱留根纳》,1925年;E.von Erhardt-Siebold,《约翰·司各脱·爱留根纳的天文学》,1940年。
第一节 信仰和知识
司各脱·爱留根纳将神学和哲学、权威和理性以及信仰和知识等同起来,认为宗教的真理就是理性的真理。真正的宗教和真正的哲学是一回事。信仰并不是单纯轻信地接受一个命题;它是合理的、明智的信仰。他认为,教义是由理性所发现,并由教会的神父所传达的真理。为了坚持他的理性主义立场,司各脱不得不经常使用比喻的方法来解释《圣经》和教会权威们的著作。
第二节 泛神论
司各脱的神学在人们熟悉的新柏拉图主义和奥古斯丁主义思想的气氛中发展。上帝是所有事物的开端、中点和归宿;万物源于上帝,在上帝之中,通过上帝而存在,并且将复归于上帝。上帝从无中创造了世界,他是没有原因的第一因,从自身中产生万物。或者如司各脱所表述的:自然(作为上帝)是非创造的创造者,是非创造的创造性基质。他根据心灵(逻各斯)中的计划或者永恒的模式创造世界,这世界是他存在的一个表现;他的理智是事物的形式和秩序的原因,并继续影响着事物。或者如司各脱所说:自然(作为逻各斯)是一个被创造的创造者,而自然(作为有逻各斯所产生的事物)则是被创造的,并且没有创造能力。所有事物,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将复归于上帝,并在上帝那里安息,因为上帝是所有创造物的最终目标;在司各脱看来,自然在这一方面既不是被创造的也不是创造性的。上帝作为存在者是圣父;作为逻各斯或者智慧是圣子,作为生命则是圣灵。
宇宙是上帝本质的表现或者产物:万物—上帝的思想、逻各斯和现象世界—皆源于上帝。但是上帝的显现并没有与上帝分离;它是上帝的活生生的表现,而不是被上帝所抛弃的东西。上帝与他的创造物是同一的;他在创造物中,而他的创造物又在他之中上帝在其创造物中显示自己,在此意义上他们是同一的;不可见和不可理解的一使得他自己成为可见的。他自己没有形式和性质,但是能设定形式和性质。在人看来,宇宙似乎是一个分开的、繁杂或多元的宇宙,是神的显现;但是就其本性而言,上帝是一个单一的、未被分割的整体,在这一整体中所有的对立都得到和解。
上帝在世界上无处不在;但是他又是超验的。也即是说,司各脱不愿意认为宇宙耗尽或者甚至降低了神性。宇宙只是神性的不完全的展现,与展现在自然中的神性相比,上帝的神性是无穷尽的。正如一束光可以被看见,一个声音可以被许多人听见,而光和声音并没有减少,万物都分有上帝的存在而并没有减损他的存在的完整性。上帝的本性超越了人的理解能力,无论我们用什么词语都不能表述这一本性:他超越了语言所能表述的任何事物,远远超越了所有思想范畴。实际上,对上帝的任何断言都是在限制他;肯定一种形式就否定了另外一种。上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本质:他超越了善、神性、真理、永恒和智慧。说起来似乎自相矛盾,上帝是不可形容、不可理解、不可知晓和不可定义的基质,对于上帝,我们不能作出任何论断,而就万物都是上帝本性的表达或者显示而言,我们又可以断言上帝的任何本性。
由这一泛神论的学说可以推知:人也是神圣基质的显现;但是司各脱并不愿意得出这一结论,因为这将意味着人类的决定论,并将恶归于上帝。人不只是可感知的肉体,他还是微观的宇宙,是活生生的精神,并且他自己应当为离开上帝而堕落的行为负责。上帝不可能是恶的原因;因为上帝没有恶的观念。如同圣奥古斯丁所宣扬的,恶不过是善的匮乏。逻各斯与人性结合,帮助人们通过与上帝结合,使他们恢复最初对上帝的爱,从而拯救人类。
第三节 神秘主义
万物来自于上帝,又都力求复归于上帝:上帝是万物存在的来源和目标。通过神秘的狂热和对神性的沉思,通过超脱感觉和理性,只沉思上帝存在的不可理解的超越性,人就能够复归于上帝。在这种神秘的无知状态中,我们进入到神秘的黑暗,忘却自我。
司各脱·爱留根纳可以被认为是经院哲学的先驱,他致力于通过将基督教的观点融入一个普遍体系中,从而使得这些观点清楚明白,并且他的哲学中包含了中世纪实在论的萌芽。但是他的思考远不是独立性的,他的学说同正统的观点基本一致,因而在他同时代的学者中不受欢迎。人们不能期望这些学者偏爱这位冒充的狄奥尼修更甚于奥古斯丁。帕斯卡西乌斯·拉伯图斯的工作更为符合时代的需要,他以简化的形式介绍了奥古斯丁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