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04-16Ctrl+D 收藏本站

关灯 直达底部

我和里克从1986年就开始采访史蒂夫,截至2011年,我们俩有几千页采访笔记、几百小时采访录音和几十篇出版的报道,还有许多未经记载的回忆。我们原本以为直接使用这些采访笔记是最高效的方式,毕竟这些采访稿是在我印象最深刻的时候写下来的。

但这些采访稿的写作目的与这本书并不相符,这本书的写作目的是:描绘史蒂夫不断改进的企业管理技巧与能力,以及改变世界的渴望。我们想要展示他那自学成才的独特天赋,他那充满理想主义情怀的可怕执念,他那严苛死板却又无与伦比的审美标准,以及他那傲慢自大的使命感。他始终致力于给普通人提供全新的工具,让他们得以更好地探索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

因此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故事,虽然有部分内容摘自于以前的采访稿,但却融入了全新的观察与反思,史蒂夫身边的朋友、同事和对手与我们分享了他们的回忆与反思,这些回忆与反思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史蒂夫。本章的注释将对信息的来源做具体的阐释,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

前言

1986年4月17日,我在帕洛阿尔托第一次采访史蒂夫,前言的大部分内容来自于那次采访的回忆与笔记。从1986年第一次采访到2011年10月5日史蒂夫去世,20多年的时间里,我和史蒂夫之间的会谈、采访、电话、邮件往来和闲聊多达150多次,本书所引用的史蒂夫的语录均来自于这150多次交流,除非另外有标注,某些语录曾在我撰写的《财富》和《华尔街日报》专题报道中出现过,但本书并没有直接摘录专题报道中的任何内容。

史蒂夫的生日是1955年2月24日,我的生日是1954年4月9日,我们都于1972年春天高中毕业。除了我对史蒂夫的采访外,本章还用到了2012年7月31日对里吉斯·麦肯纳的采访内容和2014年1月16日对埃德·卡特穆尔的采访内容。

第一章

安拉的花园本章是史蒂夫今后转变的基础。核心故事来源于拉里·布里安特的讲述,布里安特曾是斯库尔全球威胁基金会的CEO,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是史蒂夫的密友,我们在2013年8月23日和2014年1月17日对他进行了两次采访。布里安特和他的妻子吉里贾还陪同我们参观了安拉的花园,吉里贾是塞瓦基金会的联合创始人。其他采访还包括2013年10月14日对劳伦·鲍威尔·乔布斯的采访,2013年10月14日对李·克劳的采访和2012年7月31日对里吉斯·麦肯纳的采访。

故事发生的日期和具体细节摘自几本出版物,包括沃尔特·艾萨克森所著的“官方”传记《史蒂夫·乔布斯传》(Steve Jobs)和迈克尔·莫里茨所著的关于苹果公司早期历史的《小王国》(The Little Kingdom)。关于史蒂夫·沃兹尼亚克的生活和对苹果公司的贡献主要来源于他的回忆录《沃兹传:与苹果一起疯狂》(iWoz: Computer Geek to Cult Icon),沃兹在吉娜·史密斯(Gina Smith)的帮助下完成了回忆录的写作。沃兹和乔布斯在“蓝盒子”项目上的合作细节同样摘自这本回忆录。

家酿计算机俱乐部的背景信息主要来自《沃兹传》,也参考了《小王国》和其他信息渠道,过去20年里,我还与比尔·盖茨和史蒂夫·乔布斯聊起过这个俱乐部。

苹果早期的销售数据摘自公司1980年12月12日上市时所提交的招股说明书,“从1977年4月1日到1977年9月30日、从1977年10月1日到1978年9月30日、从1978年10月1日到1979年9月30日、从1979年9月30日到1980年9月26日,Apple II的销量分别为570台、7 600台、35 100台和78 100台。”

我们参考的网上信息包括:塞瓦基金会网站(www.seva.org);罗尔斯顿·怀特公寓(“安拉的花园”现在的官方名字)的网站(www.ralstonwhiteretreat.org/history.asp);《财富》杂志2008~2014年“最受尊敬企业”排行榜(www/time.com/10351/fortune-worlds-most-admired-company-2014);史密森尼学会于1995年4月20日对史蒂夫进行采访的视频(http://americanhistory.si.edu/comphist/sj1.html);foundersatwork.com(www.foundersatwork.com/steve-wozniak.html),该网站的信息对克劳斯·利文斯顿(Klaus Livingston)的书《创业者的故事:新兴企业的早期故事》(Founder at Work:Stories of Startups’ Early Days)做了补充。

第二章 “我不想当商人”

本章阐释了乔布斯对于担任企业管理者的早期态度,其中的细节摘自描绘苹果公司早期状况的书籍和杂志、我和乔布斯的非正式会面以及同事的回忆。里吉斯·麦肯纳的私人珍藏特别有价值,他跟我们分享了那一时期的笔记、广告文案、年报和书信。麦肯纳所著的书《实时:准备好应对永不满足的客户》(Real Time: Preparing for the Age of the Never Satisfied Customer)以及2012年夏天对他的采访对我们帮助也很大。我们在2012年和2013年一共对麦肯纳进行了3次采访。

我们还参考了《沃兹传》、《小王国》、安迪·葛洛夫所著的《横渡生命湖:回忆录》(Swimming Across: A Memoir)、理查德·泰德洛所著的《安迪·葛洛夫:一个美国人的一生》(Andy Grove: The Life and Times of an American)、T·R·里德(T. R. Reid)所著的《芯片:两位美国人如何发明微芯片并发动变革》(The Chip: How Two Americans Invented the Microchip and Launched a Revolution)以及莱斯利·柏林(Leslie Berlin)所著的《微芯片背后的人:罗伯特·诺伊斯和硅谷的发明》(The Man Behind the Microchip: Robert Noyce and the Invention of Silicon Valley)。我们还引用了刊登于1977年11月14日《纽约客》城中话题的专栏文章《数字化》(Digitization),还有部分信息摘自苹果公司1980上市时提交的招股说明书。

第三章 突破与崩塌

本章描绘了史蒂夫被剥夺管理职权,并迫于压力退出董事会。本章的信息同样来自不同渠道,包括书籍、采访、年报、政府文件以及乔布斯自己的回忆。为了还原1985年4月乔布斯被降职的全过程以及与董事会的冲突,我们对几位当事人进行了采访,并调阅了当时的新闻报道。

除了我对乔布斯的采访,本章的直接引用来自于2012年7月24日对苏珊·巴恩斯的采访、2013年10月14日对李·克劳的采访、2012年7月31日对里吉斯·麦肯纳的采访、2012年6月15日对比尔·盖茨的采访、2012年7月23日对麦克·斯莱德的采访以及2012年10月17日对路易斯·卡西的采访。

我们还参考了以下书籍:史蒂芬·梅尼兹所著的《盖茨》(Gates)、约翰·斯卡利所著的《奥德赛:从百事可乐到苹果,冒险、创意与未来》(Odyssey: Pepsi to Apple, A Journey of Adventure, Ideas, and the Future)、克里斯安·布伦南(Chrisann Brennan)所著的《被咬了一口的苹果:我与史蒂夫·乔布斯的生活》(The Bite in the Apple: A Memoir of My Life with Steve Jobs)、欧文·林兹梅尔(Owen W. Linzmayer)所著的《苹果2.0:世界上最多姿多彩的公司的历史》(Apple Confidential 2.0: The Definitive History of the World’s Most Colorful Company)、迈克尔·希尔兹克(Michael A. Hiltzik)所著的《创新未酬:施乐PARC和电脑时代的到来》(Dealers of Lightning: Xerox PARC and the Dawn of the Computer Age)、史蒂芬·莱维(Steven Levy)所著的《酷毙了:麦金塔的时代,改变一切的电脑》(Insanely Great: The Life and Times of Macintosh, the Computer That Changed Everything)、莫里茨所著的《小王国》以及沃兹和史密斯所著的《沃兹传》。

其他参考的新闻资料还包括:鲍欧·乌塔尔写的《史蒂夫的没落》(The Fall of Steve),刊登于1985年8月5日《财富》杂志;PBS电视台1986年播出的纪录片《企业家》;金门海峡天气网站提供了乔布斯拜访“安拉的花园”当天的天气情况(http://ggweather. com/sjc/daily_records.html#September);苹果的销售数据来自于1980~1984年苹果公司年报。

第四章 下一个产品是什么?

从本章开始,我开始与乔布斯频繁见面,先是作为《华尔街日报》的记者采访他,后来又为《财富》杂志工作。然而刚开始的3年里,我并没有撰写很多关于乔布斯的创业企业NeXT和皮克斯的报道,因为两家公司都不是上市企业,并非《华尔街日报》的关注重点。1989年我开始为《财富》工作,撰写的关于乔布斯的报道逐渐增多,和他的私人关系也越来越密切。本章的大部分内容来自于我的笔记和采访记录。对乔布斯当时同事的采访为本章提供了珍贵的背景材料。

除了我对乔布斯的采访,本章的直接引用来自于2012年7月26日对丹尼尔·列文的采访、2012年7月24日对苏珊·巴恩斯的采访、2012年11月12日对阿瓦·特凡尼安的采访以及2012年7月25日对乔恩·鲁宾斯坦的采访。我们还参考了2014年1月20日与艾莉森·托马斯的邮件往来。

关于NeXT的背景材料,我们参考了以下两本书:兰德尔·斯特罗斯(Randall Stross)所著的《史蒂夫·乔布斯和NeXT》(Steve Jobs and the NeXT Big Thing)以及欧文·林兹梅尔所著的《苹果2.0:世界上最多姿多彩的公司的历史》。

关于太阳公司的增长数据和工作站的行业情况摘自我在1998~2004年之间为《财富》撰写的报道。关于NeXTcube首发仪式的描述来自于我的亲身经历,以及我在1988年10月13日为《华尔街日报》撰写的头版头条新闻,标题是《下一个项目:后苹果时代,史蒂夫·乔布斯的又一次尝试,使用了新系统》(Next Project: Apple Era Behind Him, Steve Jobs Tries Again, Using a New System)。

关于硬盘驱动器的性能和集成电路上晶体管的数量主要有两个信息来源:晶体管密度参考了帕特·基辛格的文章《摩尔定律》(Moore’s Law),该文章刊登于2007年7月13日的《固态电路时事通讯》(Solid State Circuits);关于硬盘驱动器的趋势描述则参考了奇普·沃尔特的文章《克莱德法则》(Kryder’s Law),该文章刊登于2005年7月25日的《科学美国人》。

其他参考的杂志文章包括:约翰·施瓦茨写的《史蒂夫·乔布斯的回归》(Steve Jobs Comes Back),该文刊登于1988年10月24日《新闻周刊》;乔·诺塞拉写的《史蒂夫·乔布斯的第二次降临》(The Second Coming of Steve Jobs),该文刊登于1986年12月《时尚先生》。我们还参考了PBS电视台1986年播出的纪录片《企业家》。

网上资源包括:科罗拉多莱德维尔名人堂(http://www.mininghalloffame.org/inductee/jackling);菲利普·埃尔默·德威特所写的《大厦将倾》(Inside Steve’s Teardown Mansion),该文于2009年4月27日刊登于《财富》网站(http://fortune.com/2009/04/27/inside-steve-jobs-tear-down-mansion/);太阳公司的财务数据来自以下网址(http://www.sec.gov /cgi-bin/browse-edgar?company=sun+microsystems&owner=exclude&action=get company)。

第五章 无心插柳

第五章介绍了乔布斯收购皮克斯的始末,这章内容主要摘自我1989~2006年为《财富》撰写的报道,以及对埃德·卡特穆尔的采访,卡特穆尔最近出版的书《创意公司:客户阻拦灵感的隐形力量》(Creativity Inc.: Overcoming the Unseen Forces That Stand in the Way of True Inspiration)也给我们提供了有用的信息。我们还参考了凯伦·派克所著的《无穷之旅: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的故事》(To Infinity and Beyond: The Story of Pixar Animation Studios)。

除了我对乔布斯的采访,本章的直接引用来自于2012年7月24日对苏珊·巴恩斯的采访、2014年1月16日对埃德·卡特穆尔的采访、2014年5月8日对约翰·雷斯特的采访、2014年5月14日对鲍勃·伊戈尔的采访和2013年10月25日对劳伦·鲍威尔·乔布斯的采访。

第六章 比尔·盖茨来访

本章内容基于比尔·盖茨和史蒂夫·乔布斯仅有的两次正式会面的其中一次,主要信息渠道包括我的采访记录、笔记、回忆以及当时的行业分析。

其中涉及的数据主要来自美国经济事务局的网站(https://www.bea.gov/scb/pdf/2005/01January/0105_Industry_Acct.pdf)。

盖茨的背景信息主要参考了鲍欧·乌塔尔写的文章《成就比尔·盖茨的交易,30岁,3.5亿美元》(The Deal That Made Bill Gates, Age 30, $350 Million),该文刊登于1986年7月21日出版的《财富》杂志;2012年7月23日对麦克·斯莱德的采访和2012年6月15日对盖茨的独家采访。

第七章 幸运

本章讲述了皮克斯如何演变为电脑动画制作公司,信息主要来源于我们对皮克斯骨干员工的采访以及我曾经撰写过的关于皮克斯的专题报道。埃德·卡特穆尔和约翰·雷斯特花了很多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本章还用到了我之前对梦工厂的杰弗瑞·卡森伯格的采访和对迪士尼的迈克尔·艾斯纳的采访,埃德·卡特穆尔所著的《创意公司:客户阻拦灵感的隐形力量》也提供了很多有用的背景信息。

其他参考的出版刊物还包括:凯伦·派克所著的《无穷之旅: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的故事》和戴维·普里斯所著的《皮克斯传奇》(The Pixar Touch: The Making of a Company)。乔布斯对皮克斯的投资让他最终成为亿万富翁,这段内容主要参考了福布斯网站,特别是一篇名为《20年的财富》(Two Decades of Wealth)的文章(www.forbes.com/static_html/rich400/2002/timemapFLA400.html)。

我们还参阅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网站,确认了网景公司1995年8月9日IPO的细节,当时的发行价为28美元,共350万股,总价为9 800万美元。

本章的主要信息来源为2014年1月16日对埃德·卡特穆尔的采访、2014年5月8日对约翰·雷斯特的采访以及对乔布斯的多次采访。

第八章 蠢货、混蛋和守护者

本章发生了一件出乎意料的事:作为NeXT和皮克斯的CEO,乔布斯主动给我打电话,要跟我聊聊苹果公司。他很少和我聊起苹果,因为他从不沉迷于过去,但这一次,他却感觉到苹果已经走上了一条自取灭亡的不归路。那一年,我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想撰写一篇深度报道以分析苹果公司面临的问题,我的消息来源不仅是乔布斯,还听到了公司内外部很多人的抱怨。直到1997年3月3日,我撰写的报道《库比蒂诺正在腐烂》(Something’s Rotten in Cupertino)才刊登在《财富》杂志上,此时距离苹果公司仓促收购NeXT已经过去两个月了。本章使用了那篇文章的素材,也用到了我1995~1997年对微软、NeXT和皮克斯所做的采访报道。苹果公司的财务数据来自其年报。2012年8月对弗雷德·安德森的两次专访也给我提供了很多素材,解释了他如何在1996年春天入职苹果后力挽狂澜、将苹果救出泥潭。

除了我对乔布斯的采访,本章的直接引用来自于对弗雷德·安德森的采访、2012年7月23日对麦克·斯莱德的采访、2014年1月16日对埃德·卡特穆尔的采访、2012年10月17日对路易斯·卡西的采访、2012年11月12日对阿瓦·特凡尼安的采访、2012年6月20日对安迪·葛洛夫的采访和2012年6月15日对比尔·盖茨的采访。

其他参考资料还包括:乔布斯于1997年8月6日在波士顿麦金塔展会上的演讲视频(http://www.youtube.com/watch?v=PEHNrqPKefI);劳伦斯·费希尔撰写的文章《商人:NeXT从电话行业找来了总裁》(Business People: NeXT Finds a President in Telephone Industry),该文刊登于1992年3月19日《纽约时报》,提供了关于彼得·范·凯伦伯格的背景信息。

第九章 也许他们已经疯了

本章描绘了乔布斯回到苹果的最初4年里发生的事,主要素材来自于我在1997~2001年对苹果的报道。尽管当时苹果的情况并不乐观,也有很多质疑的声音,但技术界和商界都在饶有兴趣地观望,看乔布斯究竟有什么手段能让这家公司起死回生。乔布斯知道,向我坦承公司战略的做法对他自己有利,而且那时候我们俩之间已经建立起了对彼此的充分信任。因此,在那几年时间里,他还是比较坦诚的,不像2000年之后那么神秘。

除了我对乔布斯的采访,本章的直接引用来自于对2013年10月14日对李·克劳的采访、2012年7月25日对乔恩·鲁宾斯坦的采访、2012年11月12日对阿瓦·特凡尼安的采访、2012年10月12日对鲁宾斯坦和特凡尼安的联合采访、2014年6月10日对乔纳森·艾维的采访、2012年6月16日对比尔·盖茨的采访和2012年7月23日对麦克·斯莱德的采访。

苹果的财务数据和员工数据摘自1996~2000年苹果报证券会的材料。迈克尔·戴尔建议乔布斯直接关门歇业的话摘自1997年10月6日在奥兰多举办的高德纳研讨会问答环节(http://news.cnet.com/Dell-Apple-should-close-shop/ 2100-1001_3-203937.html);关于设计大师迪特·拉姆斯的背景信息摘自家具设计公司Vitseo的网站(https://www.vitsoe.com/us/about/dieter-rams和https://www.vitsoe.com/us/about/good-design)。iMac和其他电脑型号的技术细节摘自www.everymac.com/systems/apple/imac/specs/imac_ab.html。

第十章 跟着直觉走

本章描绘了苹果如何通过打入一个全新的产业实现扭亏为盈,iTunes音乐管理应用和iPod便携式音乐播放设备的诞生让音乐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乔布斯开始推崇“跟着直觉走”的理念,而不是按照既定的“路线图”亦步亦趋。先是iTunes,然后是iPod,接着是iTunes音乐商店,当时每诞生一个产品,我都会在《财富》杂志上撰写报道,但彼此是割裂的,只有回头分析才会发现,乔布斯和他的团队在直觉的引领下一步步向前走,一个产品的问世直接推动了下一个产品的诞生。本章素材主要取自我为《财富》杂志撰写过的报道。

除了我对乔布斯的采访,本章的直接引用来自于2014年5月1日对托尼·法德尔的采访、2014年4月29日对埃迪·库埃的采访、2014年6月10日乔尼·艾维的采访、2014年4月30日对蒂姆·库克的采访和2012年10月12日对鲁宾斯坦和特凡尼安的联合采访。

比尔·盖茨在CES上的主旨演讲的背景信息摘自微软的在线新闻库,财务数据摘自提交证监会的文件。“iTunes第一周下载量达到27.5万次”的信息摘自2001年1月16日苹果公司发布的新闻稿和2001年的年报。本章参考的其他信息还包括:高德纳公司网站(http://www.gartner.com/newsroom/id/2301715)和Quora.com网站(http://wwww.quora.com/Steve-Jobs/What-are-the-best-storiesabout-people-randomly-meeting-Steve-Jobs/answer/Tim-Smith-18)。

第十一章 做到最好

本章主要讲述了苹果零售店的故事,背景材料摘自《财富》杂志另外两位记者撰写的文章:一篇是德温·伦纳德于2003年撰写的封面故事,分析了iTunes如何成为音乐零售界的主宰力量;另一篇是杰里·尤西姆于2007年撰写的文章,分析了苹果的零售店如何成为全球业绩最佳的零售店。里克曾在《娱乐周刊》担任编辑,他比较了解音乐产业通过iTunes音乐商店向数字化演变的进程。

除了我对乔布斯的采访,本章的直接引用来自于2014年4月29日对埃迪·库埃的采访、2014年4月30日对蒂姆·库克的采访和2013年10月14日对劳伦·鲍威尔·乔布斯的采访。

引用的杂志文章还包括:杰里·尤西姆撰写的《苹果:美国最佳零售商》(Apple: American’s Best Retailer),该文刊登于2007年3月8日《财富》杂志;德温·伦纳德撰写的《史蒂夫·乔布斯谱写的歌曲》(Songs in the Key of Steve Jobs),该文刊登于2003年5月12日《财富》杂志;克利夫·爱德华兹撰写的《对不起,史蒂夫:这就是为什么苹果商店无法成功》(Sorry Steve: Here’s Why Apple Stores Won’t Work),该文刊登于2001年5月20日《商业周刊》。

第十二章 两个决定

本章描绘了乔布斯和他的团队决定打造“智能手机”的曲折过程。背景信息参考了弗瑞德·沃格斯坦撰写的《激战:苹果和谷歌开战并引发变革》(Dogfight: How Apple and Google Went to War and Started a Revolution)以及沃尔特·艾萨克森所著的《史蒂夫·乔布斯传》。

参考的其他书籍和文章包括迈伦·克鲁格的文章《人工现实II》(Artificial Reality II),这篇文章分析了多点触控界面的演变过程。

除了我对乔布斯的采访,本章的直接引用来自于2014年4月15日对吉姆·柯林斯的采访、2014年5月6日和2014年6月10日对乔尼·艾维的采访、2014年5月1日对托尼·法德尔的采访、2013年10月14日对劳伦·鲍威尔·乔布斯的采访、2014年4月30日对蒂姆·库克的采访和2014年4月29日对埃迪·库埃的采访。

参考的网上资源包括:保罗·迪耶兹和达伦·利撰写的文章《钻石触控:多点触控技术》(Diamond Touch: A Multi-User Touch Technology),该文于2003年12月发表,并发布在三菱公司研究实验室的网站上(http://www.merl.com/ publications/docs/TR2003-125.pdf);关于胰腺癌的背景信息参考了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网站(http://www.cancer.gov/cancertopics/ pdq/treatment/isletcell/HealthProfessional);苹果的财务数据和其他公司信息则参考了公司的在线新闻稿档案库。

第十三章 斯坦福

本章讲述了史蒂夫·乔布斯于2005年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所做的演讲,这次演讲之所以不同寻常,是因为乔布斯除了在苹果或皮克斯的活动上讲话外,几乎不在其他公众场合演讲,而且即使在苹果或皮克斯的活动上,也只有当他想推销新产品或新技术时才会发表公众演说。本章的素材主要取自对劳伦·鲍威尔·乔布斯的采访,她和我们分享了乔布斯准备演讲的过程以及演讲当天差点迟到的经历。苹果公司和劳伦·鲍威尔·乔布斯授权我全文引用乔布斯的演讲。

除了乔布斯的演讲外,本章的直接引用来自于2014年4月30日对蒂姆·库克的采访、2014年4月30日对凯蒂·考顿的采访、2014年4月15日对吉姆·柯林斯的采访,以及2013年10月25日、2013年12月6日和2014年4月30日对劳伦·鲍威尔·乔布斯的采访。

第十四章 皮克斯的避风港

文章讲述了2006年早期史蒂夫·乔布斯决定将皮克斯卖给迪士尼的内幕故事,当时两家公司的关系正处于低谷。本章的素材主要取自迪士尼CEO鲍勃·伊戈尔、皮克斯创始人埃德·卡特穆尔和皮克斯灵魂人物约翰·雷斯特的回忆。这个故事的情节就如同皮克斯动画电影的情节,刻画了主人公克服困难、收获成长的经历。2014年上半年对这三位的采访让我们获取了大量有用的信息。

背景信息还参考了两本书:詹姆斯·斯图尔特所著的《迪士尼战争》(Disney War)和沃尔特·艾萨克森所著的《史蒂夫·乔布斯传》。

除了我对乔布斯的采访,本章的直接引用来自于2014年5月8日对约翰·雷斯特的采访、2014年4月30日对蒂姆·库克的采访、2014年1月16日对埃德·卡特穆尔的采访以及2014年5月14日对鲍勃·伊戈尔的采访。

第十五章 整机

本章有多条线索,反映了公司的管理正变得越来越复杂,公司的名字也将由“苹果电脑”改为“苹果”,因为其业务和产品线都已经大幅扩展。2004~2008年,iPhone诞生、高管团队完成人员调整、公司与AT&T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员工人数增加了两倍。与此同时,公司面临众多争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就公司授予高管股票期权的程序发起调查、位于中国的外包生产商的工作环境不尽如人意、与出版社勾结抬高电子书的价格、与其他硅谷大佬达成默契不挖对方的骨干员工等。苹果在不断地发展扩张,iPhone的成功让乔布斯站上了巅峰,然而他的健康状况却每况愈下。我们对多位苹果前高管和现任高管进行了采访,包括CEO蒂姆·库克、分管设计的高级副总裁乔尼·艾维、分管互联网软件和服务的高级副总裁埃迪·库埃、分管公关的副总裁凯蒂·考顿以及Nest实验室的创始人托尼·法德尔,也参考了苹果的新闻稿、提交证监会的材料以及关于期权案的法庭笔录。

除了我对乔布斯的采访,本章的直接引用来自于2014年4月29日对埃迪·库埃的采访、2012年8月8日对弗雷德·安德森的采访、2012年10月11日对阿瓦·特凡尼安的采访、2014年4月30日对蒂姆·库克的采访、2012年7月25日对乔恩·鲁宾斯坦的采访、2014年5月6日和2014年6月10日对乔尼·艾维的采访、2014那5月7日对约翰·多尔的采访、2012年10月17日对路易斯·卡西的采访和2014年5月7日对马克·安德森的采访。

参考的网上资源包括:《快公司》杂志网站fastcodesign.com(http://www.fastcodesign.com/3030923/4-myths-about-apple-design-from-an-ex-appledesigner);苹果前设计师丹·麦尔登的博客(donmelton.com/2014/04/10/memories-of-steve/);2000~2013财年的季度销售数据来自报证监会的材料。

第十六章 盲点、怨恨与咄咄逼人

本章描写的并非事件,而是在苹果如日中天和史蒂夫·乔布斯的健康状况大不如前的情况下,他所表现出来的充满争议的行为和性格特征。他的某些决定和行为导致了监管者的谴责及对簿公堂的结局,另一些行为则只是他直率个性的反映。这些争议的背景素材取自法庭笔录、报纸、杂志以及乔布斯同事的回忆。我们不想对这些事件给出判断,特别是有些法律事件依然在进程中,但我们认为这些事件非常重要,能够反映出乔布斯在巅峰时期的个性和脾气。我们也描述了高管团队成员之间的个人关系以及2005年左右发生的高管人事变动。

除了我对乔布斯的采访,本章的直接引用来自于2014年4月30日对蒂姆·库克的采访、2014年4月29日对埃迪·库埃的采访、2014年4月30日对凯蒂·考顿的采访、2012年8月8日对弗雷德·安德森的采访、2012年7月25日对乔恩·鲁宾斯坦的采访、2012年10月11日对阿瓦·特凡尼安的采访以及2012年6月15日对比尔·盖茨的采访。

参考的网上资料包括:乔·诺塞拉所写的《在商言商:苹果的秘密文化》(Talking Business: Apple’s Culture of Secrecy),该文刊登于2008年7月26日《纽约时报》(http://www.nytimes.com/2008/07/26/business/26nocera.html?pagewanted= all);证监会在线新闻稿资料库第20086号文章,关于苹果公司期权案的处理结果(http://www.sec.gov/litigation/litreleases/2007/ lr20086.htm);美国司法部对苹果、Adobe、谷歌、英特尔、Intuit和皮克斯所达成的互不挖人协议所提起的反垄断诉讼(http://www.justice.gov/atr/cases/ f262600/262654.pdf),以及对苹果和几家出版社抬高电子书价格所提起的诉讼(http://www.justice.gov/atr/cases/f299200/299275.pdf);史蒂夫写的一封公开信《关于Flash的思考》(Thoughts on Flash),解释了不允许用户在iPhone上安装Adobe公司的Flash播放器的原因(https://www.apple.com/hotnews/thoughts-on-flash/);关于苹果向三星提起诉讼的信息来自苹果公司的新闻稿资料库;查尔斯·杜希格所写的《美国如何失去了生产iPhone的机会》(How the U. S. Lost Out on iPhone Work),该文刊登于2012年1月21日《纽约时报》(http://www.nytimes.com/2012/01/22/business/apple-america-and-a-squeezed-middle-class.html);查尔斯·杜希格和戴维·巴博萨所写的《在中国,iPad已经包含了人力成本》(In China, Human Costs Are Built into an iPad),该文刊登于2012年1月25日《纽约时报》(http://www.mytimes.com/2012/01/26/business/ieconomy/apples-ipad-and-the-human-costs-forworkers-in-china.html);查尔斯·杜希格和戴维·科西恩尼维斯基所写的《苹果是如何避税的》(How Apple Sidesteps Billions in Taxes),该文刊登于2012年4月28日《纽约时报》(http://www.nytimes.com/2012/04/29/business/apples-taxstrategy-aims-at-low-tax-states-and-nations.html);戴维·西格尔所写的《苹果的零售军团,忠诚但收入不高》(Apple’s Retail Army, Long on Loyalty But Short on Pay),该文刊登于2012年6月23日《纽约时报》(http://sss.nytimes.com/2012/ 06/24/business/apple-store-workers-loyal-but-short-on-pay.html)。

我们还参考了弗瑞德·沃格斯坦撰写的《激战:苹果和谷歌开战并引发变革》。

第十七章 “告诉他们我就是个混蛋”

本章的内容非常多,包括在乔布斯生命的最后几年中,我与他的交流互动;2009年肝移植手术的情况;公众对中国外包生产商的工作环境的批评;与出版商合谋抬高电子书价格以及与硅谷其他大佬合谋互不挖人的指控。

本章还提到,iPad成为苹果史上销量最好的新产品。本章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乔布斯如何从桀骜不驯的年轻企业家成长为新型消费技术和商业帝国的缔造者,为此我们引用了多位熟悉乔布斯的人对他的评价。

关于乔布斯私人葬礼的信息来自几位参加了葬礼的人的回忆,但他们不愿意透露姓名。我们得到了劳伦·鲍威尔·乔布斯的授权,全文引用了她在2011年10月17日葬礼上发表的讲话。

除了我对乔布斯的采访,本章的直接引用来自于2014年4月30日对蒂姆·库克的采访、2014年5月14日对鲍勃·伊戈尔的采访、2014年4月29日对埃迪·库埃的采访、2014年1月20日对李·克劳的采访、2012年6月15日对比尔·盖茨的采访、2014年4月30日对劳伦·鲍威尔·乔布斯、2014年5月8日对约翰·雷斯特的采访、2014年4月15日对吉姆·柯林斯的采访以及2012年7月23日对麦克·斯莱德的采访。

关于史蒂夫于2011年6月7日在库比蒂诺市议会就苹果办公楼所做的陈述,我们参考了市议会的视频资料库(http://www.cupertino.org/index.aspx?recordid= 463&page=26);关于乔尼·艾维和比尔·坎贝尔于2011年10月20日在苹果总部举办的追思会上所做的演讲,我们参考了苹果公司的在线视频资料库(http://events.apple.com.edgesuite.net/10oiuhfvojb23/event/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