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徒步二十四国,终抵印度
04-16Ctrl+D 收藏本站
古代天竺疆域,介于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之间,地形北广南狭,状如三角。中古时期,天竺地方划分东、西、南、北、中五个区域,称为五天竺。境内有印度河、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三大河灌溉,除西部有沙漠之外,全境土壤肥沃。
中国对天竺还有贤豆、天笃、身毒等称呼。玄奘来到天竺之后,发现这些音译的名称都不太准确,他从正音定名,称之为“印度”。从此之后,中国文献将天竺改为印度,并一直沿用到如今。
玄奘之所以将这片神奇的土地称为“印度”,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印度,翻译成汉语,就是月亮。他把印度比成一轮明月,是因为这个国家圣贤辈出,佛法薪传,在茫茫黑夜里,为众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与方向。同时,月亏月圆,东升西落,生生灭灭,轮转不息,恰似轮回的世界……
公元606年,戒日王即位,统一北印度,推行佛教保护政策。唐僧玄奘西游来到印度之时,正是戒日王在位时期。
玄奘入北印度,首至滥波国。此国周千余里,有寺院十所,僧徒都学大乘。玄奘在此停留三日,再向南行,至那揭罗喝国。在那揭罗喝国王城的东南,有一座阿育王所造的佛塔,高三百余尺。相传,释迦牟尼前生在此拜见燃灯古佛。当燃灯佛经过一片泥水路时,他将自己的鹿皮衣铺于地上,又用自己的长发布地掩泥,让佛通过。因他如此地敬重佛法,燃灯佛当场授记他来世成佛。
再往东南,度过沙岭,来到了佛顶骨城。城中有一重阁,因存放某一世的佛顶骨而著称。据看守佛顶骨的婆罗门说,以摩香末为泥,以布帛包裹起来,放在佛顶骨上面,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形状,可用来预卜未来。玄奘师徒三人试验的结果是,悟净印得佛像,玄觉印得莲花,而玄奘印得一株菩提树。那婆罗门特别祝贺说,几十年来从来没有人能印得菩提树,这预示着玄奘已经觉悟或必然觉悟,得证菩提圣果。
这里的佛迹甚多,玄奘皆一一礼拜致敬,并布施供养。那婆罗门十分热心,他问玄奘:“大唐高僧既然从灯光城过来,可曾去礼拜释迦牟尼佛影?”
玄奘说自己没有听说。婆罗门说:“灯光城西南二十多里,有一座石岭。传说那里的石窟,曾经是一条危害人间的孽龙的老巢。释迦牟尼佛专程来此降伏了孽龙,因而在洞中的石壁上留下了佛影。不过,去那里的路途很偏僻,经常有盗贼出没,因此这两年去的人越来越少,而且全都遭到了抢劫,现在几乎没人敢去了。”
去灯光城,必须走回头路。玄奘不怕费力,很想去瞻礼。但那些迦毕试国王派来护送他的人,因急着完成使命好回家,又听说那里不安全,都不愿意跟去。玄奘想了想,对他们说:“那你们看护着行李先走,等我前往石窟瞻仰礼拜完毕以后,再去追赶你们。”
两个小弟子倒是很想去,玄奘怕不安全,就独自一人前往。回到灯光城,他想找一个向导带路。可是问了半天,没有一个人敢去。最后,一个小男孩说他家离石窟不远,愿意将玄奘带到他家附近的寺院。那寺院早已没了香火,只有一位守门的老人。老者为玄奘的勇气与信念所鼓舞,决定为他引路。
这路果然凶险,山高谷深,曲折难行。因长时间无人行走,路面上长满了杂草,两侧的野草有一人多高,就是有百十人潜伏其中,也很难发现踪迹。他俩刚刚走了三五里路程,突然一声呼啸,从路旁的树丛里跳出五个强盗,手拿明晃晃的钢刀,拦住了去路。
玄奘急忙脱掉御寒的帽子,表示自己是一个出家人。一个为首的强盗高声喊道:“和尚,你往哪里去?”
玄奘合十回答:“贫僧要去礼拜佛影。”
强盗们放肆地哈哈大笑起来:“难道和尚你没听说,这条路上有强盗劫道?”
玄奘老老实实地点点头:“听说了。其他人都因此退却了,只有贫僧一人前来。”
强盗头子一愣,说:“难道你有三头六臂,不害怕强盗?”
玄奘笑道:“贫僧虽然手无缚鸡之力,但强盗也是人呀!为了拜佛,贫僧连毒蛇猛兽都不怕,何况你们和我一样,都是人呢?”
强盗们听了,大眼瞪小眼,茫然不知所措了。多年来,他们过的是刀口舔血的日子,所有人都把他们视作泯灭人性、丧尽天良的洪水猛兽,何曾有人把他们当人看?而今,一个从大唐来的和尚居然说他们是正常人!其中一个强盗感动得当场痛哭起来。剩下的四个人也将钢刀收了起来,说道:“难得法师如此虔诚,为了拜佛不惜身命。既然这样,我们兄弟就护送你前去吧。”
本来是劫道的匪类,现在摇身一变,成了玄奘的护卫。有他们开道,一路自然是鸟语花香,泉水淙淙,山水犹如天然画卷,移步换景,美不胜收。前面,一道百丈悬崖巍巍矗立,上接晴天,下临深涧。一条瀑布飞流而下,泻入山涧之中。东岸石壁上有一个天然石窟,洞口正对着那瀑布。这就是佛影长存的龙窟了。
玄奘站在洞口往里面一望,幽深的洞窟之内黑咕隆咚,什么也看不见。老人说:“法师可一直向里去,大约走五十步,就能触到石洞最底部的岩壁了。你退后几步,再向洞底看去。若是有福报的人,便可以看见佛影了。但是,大多数人没有那福气。究竟看见看不见,就看你的法缘了。”
洞内阴暗潮湿,只能小心翼翼摸索前行。玄奘在一片漆黑中走了五十步,果然触摸到了洞底。他后退几步,整理整理袈裟,跪下礼拜。他一边念诵释迦牟尼佛圣号,一边拜了一百零八拜,然而向石壁看去。眼前依然是一片墨黑,一无所见。
想到自己不远万里而来,却因业障深重,佛祖不肯现影,玄奘心头一酸,悲从中来,不禁泪流满面。他诚心忏悔自己的罪业,然后继续虔诚念佛跪拜。又是一百零八拜之后,山洞的石壁上终于出现了一片钵盂大小的神奇光晕。
玄奘大喜过望。然而,那不过是一瞬,光晕一闪而逝。见此情形,玄奘跪下发誓说:“如来真身之影,亿劫难逢。我玄奘从东土长安而来,若不见世尊身影,决不走出洞窟。”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接连礼拜了两百多次之后,眼前忽然一片大光明。洞底的石壁上,云开雾散,出现了佛的影像,连赤黄色的袈裟也异常清楚。只是莲花宝座以下,稍觉模糊。在佛影的左右及背后,还有菩萨、圣僧围绕,依次出现……
玄奘惊喜万分,高声招呼洞外面的老人和五个强盗进来烧香礼拜。可是,等这六个人举着火把进来的时候,佛影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玄奘立刻想到是火光盖住了佛影,赶紧让他们把火熄灭,然后再次叩头念佛。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佛影终于再次出现了。不过,后来的六个人中,五个人得见,只有一人无论如何也看不到。玄奘焚香散花,礼拜已毕,佛影方才不见。
从洞窟出来,同来的几人莫不欢喜雀跃,大家叹未曾有,都说这是大唐高僧的一片赤诚之心,才感召得佛影出现。那五个强盗更是深感惭愧,一起在玄奘面前跪了下来,发心皈依佛教,并请求玄奘给他们授了五戒。
玄奘追上同伴,走了五百多里山路,到达犍陀罗国。
犍陀罗意为“香花之国”,东临印度河,乃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其都城布路沙布逻(今巴基斯坦白沙瓦),是佛教圣地之一。但玄奘到来之时,这里的佛教已经衰落了,寺宇大半荒芜,只留下许多遗迹让人感怀凭吊。
犍陀罗以及周围的圣迹实在太多了。玄奘一路参观礼拜,所经大塔大寺,都要将高昌王、叶护可汗所施的金银、绫绢、衣服等物拿出来,一一供养。这些古迹,不但见证了这个地方佛教最为昌盛的时代,也记录一大批佛教修行者为了追求真理而献身的动人故事。在这样一个充满岁月沧桑与厚重人文气息的地方,玄奘驻足良久,感慨良多。
残垣默默历风雨,孤塔依依带斜阳。
衰草凄凄人去也,猿啸声声古道长。
玄奘学法的目的地,是中印度的那烂陀寺。按照最近的路线图,他本应该直接往东南方向前进。可是,玄奘是一个思维缜密、行事严谨、虚怀若谷的伟大学问家。他在西行之前,就已经定下了学问百家、博采众长、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的方针。为了走访名师,广交博游,他下决心要周游五印度。古来,迦湿弥罗就是北印度的佛学中心,佛教遗迹众多,而且是第四次结集[35]的所在地。因此,他决定先到北印度,然后再辗转到中印度。
行走千余里,玄奘一行终于来到了迦湿弥罗国。人的名,树的影。玄奘一路西行,离印度越来越近,名气也越来越大。他们一行刚刚到达迦湿弥罗国的边境要塞石门,国王杜拉巴瓦尔达纳便派遣自己的亲弟弟带了车马仪仗,前来迎接。他们溯印度河一条支流而上,沿途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古树参天,香花遍地。迦湿弥罗佛教十分兴盛,沿途寺院众多。玄奘遍访诸寺,一一礼拜。
渐近王城,在一个名叫达摩舍罗的地方,玄奘看到前方彩旗招展,鼓乐齐鸣——原来,国王亲率大臣、高僧等一千多人在此,要举行一个盛大的欢迎仪式。成千上万的人们手持鲜花,等候在大道旁,玄奘一到,大家就开始撒花供养。国王请玄奘坐上一头大象,大家簇拥着这位大唐高僧浩浩荡荡地向王城进发。
王城之内,更是万人空巷。百姓们扶老携幼,挤满了街道两旁,争相一睹这位中国高僧的神采。玄奘所到之处,香花飘洒,香烟氤氲,宛若盛大节日一样热闹。
进城之后,玄奘住在阇耶因陀罗寺。第二天,国王杜拉巴瓦尔达纳派人来请玄奘入宫供养,当地高僧数十人出席作陪。国王筵席,自然十分丰盛。依照佛教应供的传统,宴毕,要请学问最好的高僧讲经说法。正应了那句老话:远来的和尚会念经。国王便请来自大唐的高僧玄奘升座说法,并请本国的高僧们与之辩论。于是,宾主之间你来我往,问得刁钻,答得巧妙,可谓花团锦簇,异彩纷呈。听讲的人无不欢欣鼓舞,陶醉其中。国王大喜,频频鼓掌叫好。
翌日,国王亲自来会见玄奘,问他有何打算。玄奘说自己久仰迦湿弥罗大名,要在这里长期停留,修学佛法。他停留在此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就是抄写经文。
于是,杜拉巴瓦尔达纳国王欣然派给他二十位抄经能手,专门抄写中国没有的佛教经典。一切文书纸墨等费用都由国家供给。另外,国王还为玄奘配备了五个佣人,照顾他的生活。
从此,玄奘有了梵文经藏,为他的学习钻研提供了方便。与此同时,他开始向当地著名高僧僧称虚心请教。僧称老和尚已经七十多岁了,体力已衰,精力不足,本来已经不教授弟子了。但他见到玄奘求法心切,不远万里而来,便不辞辛劳,倾囊相授。他每天上午讲《俱舍论》,下午讲《顺正理论》,前半夜讲《因明》、《声明》。可以说,老和尚拿出了自己毕生的修为,孜孜以授,诲人不倦。玄奘也听得格外用心,如饥似渴,聚精会神。他在中国之时,已经打下了坚实的佛学基础,所以领会得很快,往往能举一反三,洞悉幽微。僧称老和尚对他的才学、悟性都十分赏识,对一同听讲的那些人说:“这位大唐僧人年纪虽轻,但学养深厚,器量宏伟,聪慧敏捷,智力高超。你们之中,恐怕没有人能赶得上他。他意志如此坚定,道心如此坚固,将来一定可以继承世亲兄弟的遗风,弘扬大法。”
那些迦湿弥罗国的高僧听了以后,心中不服。他们大都是参学多年的优秀僧才,在本国罕有对手。他们各展所长,纷纷向玄奘诘难。玄奘为人很谦和,但唯独在佛法上当仁不让。他舌战群僧,气定神闲,酬对应答无一不恰到好处。经过这一番较量,那些僧人心悦诚服。从此,大唐高僧玄奘的名声传遍了北印度。
玄奘在迦湿弥罗参学了一年多时间,直至第二年(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秋天,他才重新起程,向中印度进发。
这一年多,对于30岁——而立之年——的玄奘来说,非常重要。他不但系统学习了佛学知识,而且梵文大有进步,对印度语言也能运用自如。这为他日后前往最高佛教学府那烂陀寺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