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03-15Ctrl+D 收藏本站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72]
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不忒,复归于朴。[73]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74]
【注释】
[72] 这里的“无极”非常重要。统治非常导致极端。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专制国家当中。所谓“无极”是指统治原则的不执着、变化;而不是指统治本身不是一个极端。当然,原则的变化是有条件的。可以说,整个《道经》所讨论的正是变化的条件。
[73] 如果注意一下,溪、式,谷都是指“规范”,“制约”,“模式”这样的概念。
所以要提醒注意,老子所讲的“无”并不是一般常识的所谓“什么也没有”。但如果我们咬文嚼字一下,可以看到,所谓“什么也没有”之中,恰好是基于对这个“有”字的否定。这就是说,其实还是“有”的。
进一步讲,《老子》一书之费解也是基于这个道理。老子是从矛盾的两个极端来把握问题的。但老子只是从一个角度阐述了问题,或者说,老子是从“否定”的角度出发,对问题进行论述。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老子已经给了回答了,“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这就是说,如果老子正面阐述问题的话,就很容易被“下士”认为是废话。
[74]中国哲学认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所以如果简单将“德”理解为“道在万事万物中的映现”,就和“器”混淆了。所以德的更加精确的含义是“主观”。“德”本身就强调了主观的能动因素,因此与规律本身还是有差异的。而且我们也可以看到,老子的“圣人”与孔子的“圣人”的概念是近似的,二者都是“士大夫”阶级,为官长。“大制不割”,这就是说要保证权力的集中统一——在这一点上,老子、孔子和法家并不存在矛盾。只不过孔子的“礼”一经实行,就很难再有能力进行扩张,而且也很难“不割”了。
【译文】
知道了刚强,却守着柔顺,成为天下的溪涧;成为天下的溪涧,就能使永恒的“德”不失去。永恒的“德”不失去,就能回到无知无欲的婴儿状态。知道了洁白,却安守暗昧,便可以成为天下人的法式;成为天下人的法式,就能使永恒的“德”不变。永恒的“德”不变,就能回复到无终极的“道”。知道了荣耀,却安守卑弱,成为天下的川谷,成为天下的川谷,永恒的“德”就能充裕,回复到质朴的“道”。质朴的“道”分散之后,便成为万物,圣人运用它们,就成为它们的长官。所以圣人对它们只有很大的裁成而不会加以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