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来之食”的“嗟”原来是表示轻蔑
04-16Ctrl+D 收藏本站
“嗟来之食”是指含有侮辱性的施舍。人们要么把这个成语理解成“施舍来的食物”,要么理解成“嗟!来之食”,即“喂!来吃东西”的意思。这两种理解都是不对的。
这个成语出自《礼记·檀弓下》,原文如下:“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这段话的意思是:齐国正当饥荒之年,有一个叫黔敖的富人心肠很好,堪称慈善家,在路上准备了一些食物,饥民路过的时候就供给他们食物,虽然不多,但是足以果腹而不至于饿死。这一天有一个饥民路过,这个人很奇怪,拿袖子蒙着脸,甚至饿得没有力气穿上鞋子,拖拉着鞋子踉踉跄跄地走了过来。黔敖左手拿着食物,右手端着汤,大声对这人叫道:“喂!吃!”这个饥民抬起头看看慈善家,回答道:“我就是不吃嗟来之食才饿成这样的。”慈善家黔敖非常惭愧,追上去道歉,但是这人坚决不吃黔敖的食物,终于活活饿死了。
对于这件事,孔子的学生曾子评论道:“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恐怕不应该这样吧!慈善家无礼‘嗟’的时候,当然应该离去,不吃他的饭;但是当慈善家道歉的时候,还是应该回过头来吃他的饭。”
由此可见,这个饥民跟曾子的境界完全不一样。曾子是此一时彼一时,该饥民却是宁死不屈,宁死不吃“嗟来之食”,终于活活饿死。曾子在这种情形下肯定不会饿死。这就是儒家的虚伪之处。
“嗟来之食”的“嗟”读作jiē,是呼唤的声音,在这个成语中是指轻蔑的呼唤,意同“喂”;“来”不是过来,而是语助词,没有实际意义;“之”也是语助词,同样没有实际意义。因此,“嗟来之食”这个成语就其实际意义来说,应该写作“嗟!食!”,即“喂!吃!”,其中轻蔑的语气比起“喂!来吃!”重得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