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本来不必牺牲

04-16Ctrl+D 收藏本站

关灯 直达底部

曹操53岁的这一年,刚刚击败袁绍父子,平定北方乌桓,正是踌躇满志的时候。恰恰在这个当口,曹操感受到了人生有限的困扰。但曹操并没有产生那种浮生若梦、及时行乐的消极感叹,而是写了一首名叫《龟虽寿》的诗,吟出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千古名句。其中“烈士”一词迥异于今天的语义——为了正义事业而牺牲自己生命的人,如果这样误解,就无法理解“烈士暮年”的意思——“烈士”既然已经死了,还谈何暮年?

大约在魏晋之前,“烈士”一词从来没有牺牲的意思,而是指有气节有壮志的人。《韩非子·诡使》如此定义“烈士”:“好名义不进仕者,世谓之烈士。”爱惜名誉,追求大义而又不求仕进,不为了做官就牺牲名誉和大义的原则,这样的人才能称为“烈士”。曹操此诗中的“烈士”也是这个意思。曹操将“烈士暮年”和“老骥”并举:千里马虽然老了,伏在马槽里,但是仍然渴望一日驰骋千里;烈士虽然到了晚年,仍然像千里马一样壮心不已。

“烈士”既然是有气节的人,有时为了维护这种气节就要以生命为代价来捍卫自己的原则,因此像忠臣一样,“烈士”常常舍生取义。从这个意义上,“烈士”渐渐才有了牺牲生命的含义。西晋著名文学家陆机在《辩亡论》中写道:“忠臣孤愤,烈士死节。”明确将“烈士”和“死节”联系在一起。唐朝诗人杨炯在《唐上骑都尉高君神道碑》中也说:“烈士徇名,不受黄金之赏。”烈士舍身以求名,视黄金之赏为粪土。

“烈士”今天的含意是后来产生的,直到近代,“烈士”才逐渐演变成为专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必须牺牲生命方能称为“烈士”。

值得一提的是“烈士”和“壮士”的区别。“烈士”是指有气节有壮志的人,是褒义词;而“壮士”只指有勇气的人,是中性词。“壮”的本义是体形高大,肌肉壮实,因此《礼记》说“三十曰壮”,人到三十方到壮年。孔子的学生子路将要担任蒲城宰,请教孔子如何治理,孔子问他:“蒲城民风如何?”子路回答道:“蒲城多壮士,难于治理。”子路口中的“壮士”就是个贬义词,指那些有勇力的不法之徒,因而难于治理。太平天国录取武士分为一、二、三甲,第三甲即称为“壮士”,就是从体魄健壮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