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德宗道章第四:懂得权变与操控的基本原则
12-20Ctrl+D 收藏本站
世事如棋局般简单,又如棋局般复杂。所以无论做人还是成事,懂点权变和操控之术是不多余的,这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达到目标;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避免灾祸缠身。诚如黄石公所言,在运用权变和操控之术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它的基本原则:本德宗道——以德为本,以道为宗。
1.正确地运用智慧、谋略
【原典】
夫志心笃行之术。长莫长于博谋。
【张氏注曰】
谋之欲博。
【王氏点评】
道、德、仁、智存于心;礼、义、廉、耻用于外;人能志心笃行,乃立身成名之本。如伊尹为殷朝大相,受先帝遗诏,辅佐幼主太甲为是。太甲不行仁政,伊尹临朝摄政,将太甲放之桐宫三载,修德行政,改悔旧过;伊尹集众大臣,复立太甲为君,乃行仁道。以此尽忠行政贤明良相,古今少有人;若志诚正心,立国全身之良法。君不仁德、圣明,难以正国、安民;臣无善策、良谋,不能立功行政。齐家、治国无谋不成。攻城破敌,有谋必胜,必有机变。临事谋设,若有机变、谋略,可以为师长。
【译释】
在做人做事的过程中,最大的智慧莫过于对谋略的正确运用了。
所谓“先谋后事者昌,先事后谋着亡”,在事前就做好谋划,在做事的过程中又能恰如其分滴水不漏地运用,这就是高人。
解读
谋略的运用重在不显山不露水
老子在其《道德经》中特别赞赏这样一类人:“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即在平日里很少“显山露水”、抢风光,这类人表面看上去很不显眼,然而他们却能在暗中默默地将事情完成,丝毫不张扬。能做到不显山不露水,并且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是对谋略家们最基本的要求。
做事太张扬,虽然能够显得自己高人一头,然而却能引来众多人的妒忌,让别人也更关注自己的一举一动(确切地说是更关注我们的失误),这样就会给日后自己的工作带来众多的压力和不便。
清朝皇帝雍正也曾这样认为:“但不必露出行迹。稍有不密,更不若明而行之。”雍正不但是嘴上这么说,在他的执政生涯中也是如此做的。
在雍正皇帝之前,历代王朝都以宰相统辖六部,权力过重,使皇帝的权威受到了一定影响,如果一个君王有手腕驾驭全局,使宰相为我所用,这当然很好。但如果统领军队的宰相超权行事,时间一长便很容易与皇帝、大臣们产生隔膜和分歧,容易给国家添乱子、造麻烦。
在雍正即位之初,虽然掌管着国家的最高权力,但举凡军国大政,都需经过集体讨论,最后由皇帝宣布执行,不能随心所欲自行其是;权力受到了制约,皇位受到了挑战。雍正设置军机处,正是把自己推向了权力的金字塔顶端。简单地说,就是皇帝统治军机处,军机处又统治百官。
军机处还有一种职能,即充当最高统治者的秘书的角色,类似于情报局,有很强的保密性。军机处的由来,是在雍正七年(1729年)六月清政府平息准噶尔叛乱时产生的。雍正密授四位大臣统领有关军需事务,严守军报、军饷等军事机密,以致二年有余而不被外界熟知,保持了工作的高效运转和战斗的最终胜利。
雍正对军机处管理得特别严密。他对军政大臣的要求也极为严格,要求他们时刻同自己保持联系,并留在皇帝最近的地方,以便随时召入宫中应付突发事件。军机处也会像飘移的帐篷一样随皇帝的行止而不断改变。皇帝走到哪里,“军机处”就设在哪里,类似于我们现在的现场办公。雍正对工作、对百官的一些看法,以便察言观色,去伪存真地选用人才。在当今,雍正的这些创造,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工作当中,并产生了不可低估的社会价值。
雍正的第二大特点是对军机处的印信管理得非常严密。印信是机构的符号和象征,是出门办事的护身符和通行证。军机处的印信由礼部负责铸造,并将其藏于军机处以外的地方,派专人负责管理。当需用印信时,必须报告皇上给予批准,然后才能由军机大臣凭牌开启印信,在众人的监视下使用,以便起到相互制约的作用。
设立“军机处”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以前每办一件事情,或者有关的奏折,要经过各个部门的周转,才能够送达皇上。其中如扯皮、推诿、拖沓的官场陋习使办事效率极为低下,保密性能也差,皇上的口谕无法贯穿始终。而自从设立军机处以来,启动军机大臣,摆脱了官僚机构的独断专行,使雍正的口谕可以畅通无阻地到达每一个职能机构,从而把国家大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里。
设立“军机处”,将“生杀之权,操之自朕”的雍正推向了封建专制权力的顶峰。“军机处”由于在皇上的直接监视下开展工作,所以处处谨小慎微,自知自律,奉公守法,树立了一种清廉的官场形象。“军机处”的设置,保证了中央集权的顺利实施,维持了社会的相对稳定和统一,避免了社会的动乱和民族的分裂,推动了社会的繁荣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社会积极意义。
无论在雍正的正史和野史的记载中,雍正帝都是一个喜欢在秘密行事的皇帝,然而这也正是他高明、智慧的一面,故而在他死后的乾隆年间,才会出现康乾盛世的局面。
无论是做人还是处世,若想取得最大限度的成功,首先不要过分暴露自己的意图和能力。唯有这样,事情办起来才不会出现众多人为的障碍和束缚,办起事来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我们将会受到许多意想不到环节的人为阻挠,事情办起来就很难成功了。
2.忍辱方能身安
【原典】
安莫安于忍辱。
【张氏注曰】
至道旷夷,何辱之有。
【王氏点评】
心量不宽,难容于众;小事不忍,必生大患。凡人齐家,其间能忍、能耐,和美六亲;治国时分,能忍、能耐,上下无相怨。如能忍廉颇之辱,得全贤义之名。吕布不舍侯成之怨,后有丧国亡身之危。心能忍辱,身必能安;若不忍耐,必有辱身之患。
【译释】
要想做到平安无事,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忍辱负重了。
大凡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世界这么小,你不碰我,我还会碰你,关键是如何看待,如何处理。得饶人处且饶人,相逢一笑泯恩仇。一张笑脸,一句诚恳的道歉,就能化干戈为玉帛,冰释前嫌,何必为区区小事而斤斤计较、耿耿于怀呢?
没有爬不过去的山,也没有蹚不过去的河。忍一时的委屈,可以保全大家的宁静、和谐,并不损失什么,反而还会赢得一个更为宽阔的心灵空间。何乐而不为呢?
解读
小不忍则乱大谋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在民间极为流行,甚至成为一些人用以告诫自己的座右铭。的确,这句话包含有智慧的因素,有志向、有理想的人,不会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更不应在小事上纠缠不清,而应有广阔的胸襟,远大的抱负。只有如此,才能成就大事,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
那么,到底要忍什么?
苏轼在《留侯论》中说:“忍小忿面就大谋。”这是忍匹夫之勇,以免莽撞闯祸而败坏大事。
忍小利而图大业。这是“毋见小利。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忍辱负重。勾践忍不得会稽之耻,怎能卧薪尝胆,兴越灭吴?韩信受不得胯下之辱,哪能做得了淮阴侯?
因此,在中国传统的观念里,忍耐也是一种美德。这一观点尽管与现代这种竞争社会不合拍,但是,很多学者已经发现,中国传统文化里有些东西并没有过时,相反,其中的学问博大精深,如果运用于现代人的生活,必将使人们受益匪浅。其中,忍耐就大有学问,忍耐包括很多种。当与人发生矛盾的时候,忍耐可以化干戈为玉帛,这种忍耐无疑是一种大智慧。
唐代著名高僧寒山问拾得和尚:“今有人侮我,冷笑我,藐视目我,毁我伤我,嫌我伤我,嫌我恨我,则奈何?”拾得和尚说:“子但忍受之,依他,让他,敬他,避他,苦苦耐他,装聋作哑,漠然置他,冷眼观之,看他如何结局?”这种忍耐里透着的是智慧和勇气。
人生不可能总是风调雨顺,当遇到不如意、不痛快,甚至是灾难时,一个人的忍耐力往往就能发挥出奇制胜的作用。很多时候,因为小地方忍不住,而害了大事,这是得不偿失的。
三国时,诸葛亮辅佐刘备在祁山攻打司马懿,可司马懿就是不出来应战。诸葛亮用尽了一切手段,极尽所能地侮辱司马懿,但司马懿对诸葛亮的侮辱总是置之不理。总之,司马懿就是不出来与诸葛亮交锋。等到诸葛亮的粮食吃完了,不得不退兵回蜀国,战争就这样结束了。诸葛亮六次出兵祁山,每次都是无功而返。司马懿之所以不战而胜,就是因为一个“忍”。
与别人发生误会时的忍耐,那只是一时的容忍,比较容易做到。难得的是在漫长时间里,忍受着各种各样的折磨,而只为实现心中的理想。这种忍耐力是难能可贵的,但也是做人最应该拥有的一种能力。
非洲一位总统问邓小平同志有什么好经验,他就说了两个字:“忍耐。”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忍耐不是目的,是一种策略,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忍耐。人们常说,“忍”字头上一把刀。这把刀,让你痛,也会让你痛定思痛;这把刀,可以削平你的锐气,也可以雕琢出你的勇气。
有人说,忍耐就是一种妥协。其实,妥协不是简单地让步,而是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达成一种共识。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妥协都不仅仅为了“家和万事兴”、“安定团结”,而且还隐藏着一种坚持,这种坚持实际上就是一种坚定的决心。
大庭广众之中,众目睽睽之下,如果互相谩骂攻击,不仅有伤风化,使你斯文扫地,还破坏了社会的文明形象。当然,有时要做到忍,也的确不易。虽然忍耐是让人痛苦的,但结果却是甜蜜的。因此,遇事要冷静,要先考虑一下后果,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去化解矛盾,我们就不至于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纠缠不清,更不会使矛盾升级扩大。
人,贵在能屈能伸。伸,很容易,但屈就很难了,这需要有非凡的忍耐力才行。只要这个人真正有智慧,有才干,不管他忍耐多久,终究会有出头之日,而且他的忍耐力反而会更加富有魅力和内涵。人生很多时候都需要忍耐,忍耐误解,忍耐寂寞,忍耐贫穷,忍耐失败。持久的忍耐力体现着一个人能屈能伸的胸怀。人生总有低谷,有巅峰。只有那些在低谷中还能坦然处之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走过低谷,前面就是海阔的天空。回过头来,那些在低谷里忍耐的日子,那些在苦难中挣扎的日子,那些在寂寞里执着的日子,都会显得弥足珍贵。
忍耐,这是一种宝贵的人生财富!
3.做事之前先修德
【原典】
先莫先于修德。
【张氏注曰】
外以成物,内以成己,此修德也。
【王氏点评】
齐家、治国,必先修养德行。尽忠行孝,遵仁守义,择善从公,此是德行贤人。
【译释】
无论做人做事,但凡有所成就,首先应该做的是修养自己的德行,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成功的标准不止一个,成功的路也不止一条。但要到达成功的终点,就必须有良好的德行修养。古人说:有德有才是圣人,有德无才是君子,无德有才是小人,无德无才是愚人。那些无德有才之人走了狗屎运也有可能一不小心收获些小成就,但那是不可能长久的,最终,他们会因为自己作恶多端而付出代价。
佛家说“境由心生”,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想成功,首先要在心里做个“圣人”,要修炼圣人的德行,然后才能在社会上取得成就。
解读
做大事者品格培养是中心课题
古代人敬重有“德”的之人,尤其是孔子提出的“仁、义、礼、智、信”这五点“德”。良好的品格能带来持久而成功的人际关系。不管是下属,还是合作者,都会把人品作为考察这个领导者的重要标准。
任何一个领导者都应该把品格培养当作自己的中心课题。因为,领导是无法超越来自品格上的限制。很多有杰出才干的领导者,在取得某种层次的成就后就突然崩溃了,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都与人品有关。那些在事业上有高度成就,却在品格上有缺陷的人,常会在成功的压力下遭遇突然的失败,像“红塔”集团的褚时建,“伊利”乳业集团的郑怀玉都是在金钱面前败下阵来。
品格不是靠嘴说出来的,而是用行动做出来的。领导的品格和所作所为是不可分割的。如果一个领导者的心思和行动经常不一致,那么,他的品格当然就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疑点,也就不能获得别人对他的信任了。
企业家冯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大意是说:他去香港,和李嘉诚先生吃了一次饭,感触非常大。“李先生76岁,是华人世界的财富状元,也是大陆商人的偶像。大家可以想象,这样的人会怎么样?一般伟大的人物都会等大家到来坐好,然后才会缓缓过来,讲几句话,如果要吃饭,他一定是坐在主桌,有个名签,我们企业界20多人中相对伟大的人会坐在他边上,其余人坐在其他桌,饭还没有吃完,李先生就应该走了。如果他是这样,我们也不会怪他,因为他是伟大的人。
但是令我非常感动的是,我们进到电梯口,开电梯门的时候,李先生在门口等我们,然后给我们发名片,这已经出乎我们意料——就是李先生的身家和地位已经不用名片了!但是他像做小买卖一样给我们发名片。发名片后我们一个人抽了一个签,这个签就是一个号,就是我们照相站的位置,是随便抽的。我当时想为什么照相还要抽签,后来才知道,这是用心良苦,为了大家都舒服,否则怎么站呢?
抽号照相后又抽个号,说是吃饭的位置,又为大家舒服,最后让李先生说几句话,他说也没有什么讲的,主要是和大家见面,后来大家鼓掌让他讲,他就说我把生活当中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分享吧。然后看着几个外宾,用英语讲了几句,又用粤语讲了几句,把全场的人都照顾到了。他讲的是‘建立自我,追求无我’,就是让自己强大起来要建立自我,追求无我,把自己融入到生活和社会当中,不要给大家压力,让大家感觉不到你的存在,来接纳你、喜欢你、欢迎你。之后,我们就吃饭。我抽到的号正好是挨着他隔一个人的位子,我以为可以就近聊天了,但吃了一会儿,李先生起来了,说抱歉我要到那个桌子坐一会儿。后来,我发现他们安排李先生在每一个桌子坐15分钟,总共4桌,每桌都只坐15分钟,正好一小时。临走的时候他说一定要与大家告别握手,每个人都要握到,包括边上的服务人员,然后又把大家送到电梯口,直到电梯关上才走。”
尽管事情看起来有些琐碎,但谁都能感觉到李嘉诚先生伟大的品格,也正是这种优秀的品格才使他坐到华人首富的位置上。
任何一个组织想要成功,组织的领导者必须树立起正确的行为规范和优秀的品格,并使之成为组织文化的一部分,当这种文化深入到组织的每个角落时,组织成员自然会被这种文化所感染,那又何愁领导不好这个组织呢?
也许有人觉得,有些人道德品质不好,个人修养难以恭维,身边不是同样有许多朋友吗?其实这种所谓“朋友”并非真朋友,而是“伪朋友”。别人与他交往不是冲着他的人品人格去的,而是奔着他的权势去的,是为了相互利用以达到个人目的,充其量只是“势利之交”。一旦其丧失了权力地位,没有了利用价值,那些所谓的“挚友”也就会弃他而去。所以说,要想收获真正的友谊,拥有真正的朋友,最终要靠良好的个人思想道德修养,只有用高尚道德修养赢得的友谊和感情才是真诚的,才会历久弥坚。
4.心诚好善一生常乐
【原典】
乐莫乐于好善,神莫神于至诚。
【张氏注曰】
无所不通之谓神。人之神与天地参,而不能神于天地者,以其不至诚也。
【王氏点评】
疏远奸邪,勿为恶事;亲近忠良,择善而行。子胥治国,惟善为宝;东平王治家,为善最乐。心若公正,身不行恶;人能去恶从善,永远无害终身之乐。复次,志诚于天地,常行恭敬之心;志诚于君王,当以竭力尽忠。志诚于父母,朝暮谨身行孝;志诚于朋友,必须谦让。如此志诚,自然心合神明。
【译释】
人生最大的快乐莫过于乐善好施,最明智的生活之道莫过于诚心待人。
善良是人性光辉中最美丽、最暖人的一缕。没有善良、没有人与人之间真正发自肺腑的温暖与关爱,就不可能有精神上的富有。我们居住的星球,犹如一艘漂泊于惊涛骇浪中的航船,团结对于全人类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为了人类未来的航船不至于在惊涛骇浪中颠覆,使我们成为“地球之舟”合格的船员,我们应该成为勇敢的、坚定的人,更要有一颗善良的心。
《三字经》讲道:“人之初,性本善。”由此可见,人生来都是善良的,只是由于后天环境的影响,有些人不得已而误入歧途,直至后来变得十分凶残。不管怎么说,我们应该做一个善良的人,真诚待人,与人为善,善终有善报。
解读
用恩惠换取恩惠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每天都面临着天堂或地狱的生活。当我们懂得付出、帮助、爱、分享,我们就生活在天堂;若只为自己,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实质就等于生活在地狱里。地狱和天堂就在自己的心里。帮助别人的时候,同时也就是在帮助自己。
有一个人想看看地狱和天堂的差别。他先来到地狱,地狱的人正在吃饭,但奇怪的是,一个个面黄肌瘦,饿得嗷嗷直叫。原来他们使用的筷子有一米多长,虽然争先恐后夹着食物往各自嘴里送,但因筷子比手长,谁也吃不着。
“地狱真悲惨啊!”这个人想。
然后,他又来到天堂。天堂的人也在吃饭,一个个红光满面,充满欢声笑语。原来,天堂的人使用的也是一米多长的筷子,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在互相喂对方!
天堂和地狱拥有同样的食物,相同的食具,相同的环境,但结果却大不相同!天堂与地狱的天壤之别,仅在于做人的“一念”之差;因心态不同,就造成了极不相同的结果。
1977年的《向导》杂志报道了一则故事:
有一个人遭遇暴风雪,迷失了方向。由于他的穿着装备无法抵御暴风雪,以致手脚开始僵硬。他知道自己时间不多了。
结果他遇到了一个和他遭遇相同的人,几乎冻死在路边。他立刻脱下湿手套,跪在那人身边,按摩他的手脚,那人渐渐地有了反应。最后两人合力找到了避难处。他救别人其实也救了自己。他原本手脚僵硬麻木,就是因为替对方按摩而缓了过来。
西晋时,廷尉顾荣应邀赴宴。席间上来一道烤肉,侍者在布菜时,直咽口水。顾荣心中不忍,就把自己的那一份让给了侍者。同桌的人笑他有点呆气,他却认为,整天看着烤肉却吃不到,是很难受的,因而对自己的做法毫无悔意。
此后过了许多年,西晋发生了“八王之乱”。宗室汝南王司马冏、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同、长沙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河涧王司马颇、东海王司马越八王为争权夺利而相互厮杀,国家一片混乱,民不聊生。这时远在边陲的匈奴首领刘渊发现了上天赐予的大好时机,派兵东下,灭掉了西晋。
这场灾难发生在永嘉年间(307~312年),后来,“永嘉”一词就成了一个伤心的象征。永嘉年间的确令人心伤,异族的入侵,引起汉民族极大的恐慌,人们纷纷抛家舍业,扶老携幼地加入向南方逃亡的难民队伍。相比之下,长江以南的东南地区成了一片乐土。滔滔江水隔开了燃烧于江北广大土地上的战火,北方难民也纷纷奔南而去。
顾荣本是江南吴人,自然毫不犹豫地率领全家加入逃亡的难民之中。世道混乱,兵匪横行,逃亡的路上自是险象环生。但顾荣每每身处危急之时,总有人来舍命相救。渡过长江之后,顾荣找到救命恩人表示感谢。问起来历,原来这人就是当年那个接受烤肉的侍者。这令顾荣感慨不已。
爱默生曾说:“此生最美妙的报偿就是,凡真心帮助他人的人,没有不帮助自己的。”这真是一句大实话。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信条。他们的自私本性暴露无遗,他们一味地希望能“人人为我”,却不愿去践行“我为人人”这个前提条件。结果呢,必然导致他们在社会中没有安全感和关爱感。其实,假如人人都能够心怀他人,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即使它的前提是功利性的,那么最终也会惠及自身的。因为处在一个好环境之中,远比处于一个恶劣环境中能得到更多的精神、物质上的双重实惠。
5.看透事物的本质
【原典】
明莫明于体物。
【张氏注曰】
《记》云︰“清明在躬,志气如神。”如是,则万物之来,其能逃吾之照乎!
【王氏点评】
行善、为恶在于心,意识是明,非出乎聪明。贤能之人,先可照鉴自己心上是非、善恶。若能分辨自己所行,善恶明白,然后可以体察、辨明世间成败、兴衰之道理。复次,谨身节用,常足有余;所有衣食,量家之有无,随丰俭用。若能守分,不贪、不夺,自然身清名洁。
【译释】
若说明智,莫过于明辨事物的是非,看透事物的本质。
如果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就有可能把握不准是非,看不透祸福得失,以至于像没头苍蝇似的恣意妄为,那么结果肯定是自寻烦恼,自找苦吃。
老子有句话说得好: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无穷。意思是说:最完美的事物看起来好像总是残缺不全的,但它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永远不可忽视。最完美、最充盈的东西,看起来好像空洞无物不真实,但它的价值是不可限量、无穷无尽的。
老子的智慧就在这里,他总能以独到的眼光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事物的价值取决于它的本质,如果我们的目光只停留于表面,必然会错过许多值得我们去拥有、去抓住的东西。
解读
不要被得失、祸福的表面所迷惑
在老子的眼里,世间没有任何事物是绝对的、孤立存在的,同一个事物也都会以不同的面目呈现出来,就看你用什么样的眼光去对待。天堂或许就在地狱的隔壁,苦难也可成为一笔宝贵的财富,表面上看起来是祸,没准转瞬间就成了福。
古时,塞外有一个老翁不小心丢了一匹马,邻居们都认为是件坏事,替他惋惜。塞翁却说:“你们怎么知道这不是件好事呢?”众人听了之后大笑,认为塞翁丢马后急疯了。几天以后,塞翁丢的马又自己跑了回来,而且还带回来一匹马。邻居们见了都非常羡慕,纷纷前来祝贺这件从天而降的大好事。塞翁却板着脸说:“你们怎么知道这不是件坏事呢?”大家听了又哈哈大笑,都认为塞翁是被好事乐疯了,连好事坏事都分不出来。果然不出所料,过了几天,塞翁的儿子骑新来的马去玩,一不小心把腿摔断了。众人都劝塞翁不要太难过,塞翁却笑着说:“你们怎么知道这不是件好事呢?”邻居们都糊涂了,不知塞翁是什么意思。事过不久,发生战争,所有身体好的年轻人都被拉去当了兵,派到最危险的第一线去打仗,而塞翁的儿子因为腿摔断了未被征用,在家乡过着安定幸福的生活。
这就是老子的《道德经》所宣扬的辩证思想。基于这种辩证关系,我们可以明白,即使是表面看起来很吃亏的事,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生活中此类事常见,有时看似吃亏的事反而是获得更大利益的前提和资本。
生活中的聪明人善于从吃亏当中学到智慧。“吃亏是福”也是一种哲理,其前提有两个,一个是“知足”,另一个就是“安分”。“知足”则会对一切都感到满意,对所得到的一切充满感激之情;“安分”则使人从来不奢望那些根本就不可能得到的或者根本就不存在的东西。没有妄想,也就不会有邪念。表面上看,“吃亏是福”以及“知足”、“安分”会有不思进取之嫌,但是,这些思想确实能够教导人们成为对自己有清醒认识的人。
人非圣贤,谁都无法抛开七情六欲,但是,要成就大业,在选择面前,就得分清轻重缓急,放眼长远,把握事物本来的发展方向。我国历史上刘邦与项羽在称雄争霸、建立功业上就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也得到了不同的结果。苏东坡在评判楚汉之争时就说,项羽之所以会败,就因为他不能忍,不愿意吃亏,白白浪费自己百战百胜的勇猛;汉高祖刘邦之所以能胜就在于他能忍,懂得吃亏,养精蓄锐,等待时机,直攻项羽弊端,最后夺取胜利。
两王平日的为人处世之不同自不待说,楚汉战争中,刘邦的实力远不如项羽,当项羽听说刘邦已先入关时,怒火冲天,决心要将刘邦的兵力消灭掉。当时项羽40万兵马驻扎在鸿门,刘邦10万兵马驻扎在灞上,双方只隔40里,兵力悬殊,刘邦危在旦夕。在这种情况下,刘邦先是请张良陪同去见项羽的叔叔项伯,再三表示自己没有反对项羽的意思,并与之结成儿女亲家,请项伯在项羽面前说句好话。然后,第二天一早,又带着随从、拿着礼物到鸿门去拜见项羽,低声下气地赔礼道歉,化解了项羽的怨气,缓和了他们之间的关系。表面上看,刘邦忍气吞声,项羽挣足了面子,实际上刘邦以小忍换来自己和军队的安全,赢得了发展和壮大力量的时间。刘邦对不利条件的隐忍,面对暂时失利的坚韧不拔,反映了他对敌斗争的谋略,也体现了他巨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刘邦正是把眼光放远,靠着吃一些眼前亏的技巧,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有人说刘邦是一忍得天下,相信这种智慧不是有勇无谋的人可以修炼成的。
这就是老子辩证的眼光,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眼前的亏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日后的福。
6.知足是福多欲是苦
【原典】
吉莫吉于知足,苦莫苦于多愿。
【张氏注曰】
知足之吉,吉之又吉。圣人之道,泊然无欲。其于物也,来则应之,去则无系,未尝有愿也。古之多愿者,莫如秦皇、汉武。国则愿富,兵则愿疆;功则愿高,名则愿贵;宫室则愿华丽,姬嫔则愿美艳;四夷则愿服,神仙则愿致。然而,国愈贫,兵愈弱;功愈卑,名愈钝;卒至于所求不获而遗恨狼狈者,多愿之所苦也。夫治国者,固不可多愿。至于贤人养身之方,所守其可以不约乎!
【王氏点评】
好狂图者,必伤其身;能知足者,不遭祸患。死生由命,富贵在天。若知足,有吉庆之福,无凶忧之祸。心所贪爱,不得其物;意在所谋,不遂其愿。二件不能称意,自苦于心。
【译释】
知足者可保一生平安,知足者幸福常伴左右。人世间的痛苦多半是由欲望太多而不知道及时地遏制引起的。
我们常说:知足者常乐。这不仅仅是一句谚语,也是一种值得所有人铭记在心的人生态度。只可惜很多人只是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而已,所谓“知足”总是被无情的物质主义浪潮所淹没。
解读
随遇而安天地宽
人应当能够承受物质生活对人的身心所产生的影响。现实中的“俗人”往往因穷困而潦倒,但聪明的智者,却能随遇而安或穷益志坚,不受任何影响地充分享受人生,并且能做出一番不平凡的事业来。
苏东坡对人生的旷达态度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
宋神宗熙宁七年秋天,苏东坡由杭州通判被调任密州知州。我国自古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说法,北宋时期杭州早已是繁华富足、交通便利的好地方。密州属古鲁地,交通、居处、环境都没法儿和杭州相比。
苏东坡说他刚到密州的时候,连年收成不好,到处都是盗贼,吃的东西十分欠缺,苏东坡及其家人还时常以枸杞、菊花等野菜做口粮。人们都认为苏东坡先生过得肯定不快活。
谁知苏东坡在这里过了一年后,长胖了,甚至过去的白头发有的也变黑了。这奥妙在哪里呢?苏东坡说:“我很喜欢这里淳厚的民风,而这里的官员百姓也都乐于接受我的管理。于是我有闲情自己整理花园,清扫庭院,修整破漏的房屋;在我家园子的北面,有一个旧亭台,稍加修补后,我时常登高望远,放任自己的思绪,做无穷遐想。往南面眺望,是马耳山和常山,隐隐约约,若近若远,大概是有隐君子吧!向东看是卢山,这里是秦时的隐士卢敖得道成仙的地方;往西望是穆陵关,隐隐约约像城郭一样,师尚父、齐桓公这些古人好像都还存在;向北可俯瞰潍水河,想起淮阴侯韩信过去在这里的辉煌业绩,又想到他的悲惨命运,不免慨然叹息。这个亭台既高又安静,夏天凉爽,冬天暖和,一年四季,早早晚晚,我时常登临这个地方。自己摘园子里的蔬菜瓜果,捕池塘里的鱼儿,酿高粱酒,煮糙米饭吃,真是乐在其中。”
其实,一个人的思想,一旦升华到追求崇高理想上去,能够放宽心境,不为物累,心地无私、无欲,随时随地去享受人生,也就苦亦乐、穷亦乐、困亦乐、危亦乐了!这是没有身历其境的人所难以理解的。真正有修养、高品位的人,他们活得快乐,但所乐也并非那种贫苦生活,而是一种不受物役的“知天”“乐天”的精神境界。
7.做不到心平气和就会痛苦和悲伤
【原典】
悲莫悲于精散,病莫病于无常。
【张氏注曰】
道之所生之谓一,纯一之谓精,精之所发之谓神。其潜于无也,则无生无死,无先无后,无阴无阳,无动无静。其舍于神也,则为明、为哲、为智、为识。血气之品,无不禀受。正用之,则聚而不散;邪用之,则散而不聚。目淫于色,则精散于色矣;耳淫于声,则精散于声矣。口淫于味,则精散于味矣;鼻淫于臭,则精散于臭矣。散之不已,岂能久乎?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有常也;人而无常,不其病乎?
【王氏点评】
心者,身之主;精者,人之本。心若昏乱,身不能安;精若耗散,神不能清。心若昏乱,身不能清爽;精神耗散,忧悲灾患自然而生。万物有成败之理,人生有兴衰之数;若不随时保养,必生患病。人之有生,必当有死。天理循环,世间万物岂能免于无常?
【译释】
世间最令人悲伤和痛苦的事莫过于心烦意乱、精神涣散,最大的病患莫过于内心不平静而导致喜怒无常。
我们的痛苦烦恼似乎永远也没有尽头,一下成功,一下失败,时而悲伤,时而喜乐;在生活里我们东突西窜,越陷越深,找不到一条出路。而黄石公告诉我们,道就是道,不生不灭,欲望太多的人就无法看透迷茫的前途,而平心静气者,却能够灵敏活泼地勇往直前,这才合乎天地所具有的德行。
解读
欲望太多内心就难以平静
有一则寓言:
有位书生准备进京赶考,路过鱼塘时正巧渔夫钓了一条大鱼。便问渔夫是如何钓到大鱼的。渔夫得意地说,这当然需要一些技巧。“当我发现它时,我就决心要钓到它。但刚开始,因鱼饵太小,它根本不理我。于是,我就把鱼饵换成一只小乳猪,没想到这方法果然奏效,没一会儿,大鱼就上钩了。”
书生听后,感叹地说:“鱼啊,鱼啊,塘里小鱼小虾这么多,让你一辈子都吃不完,你却挡不住诱惑,偏要去吃渔夫送上门的大饵,可说是因贪欲而死啊!”
欲望与生俱来。生命开始之时,欲望随之诞生。饿了要吃饭,冷了要穿衣,这是人的本能。仅从生命科学而言,人类绵延生息不绝,可以说欲望是生命的动力。生命停止,欲望则消失。同时,人的欲望的满足,又是生命消耗的过程。
从某种意义上讲,有效地节制欲望,是构建和升华生命,延伸和拓展生命长度的必由之路。
这就不得不让我们想起了性情淡泊、道法自然的庄子。
有一天,秋高气爽,太阳已爬在半空,庄子还长卧未醒。忽然,门外车马滚滚,喧嚣非凡,随后有人轻轻叩门。
原来是楚威王久仰庄周大名,欲将他招进宫中,辅佐自己完成雄霸天下的事业。
楚威王便派了几位大夫充当使者,抬着猪羊美酒,携带黄金千两,驾着驷马高车,郑重其事地来请庄周去楚国当卿相。
半个时辰过后,庄子才睡眼惺忪开门出来。
使者拱手作揖,说明来意,呈上礼单。
不料庄子连礼单瞟也不瞟一眼,仰天大笑,说了一套令众使者大跌眼镜的话:
“免了!千金是重利,卿相是尊位,请转告威王,感谢他的厚爱。”
“诸位难道没有看见过君王祭祀天地时充作牺牲的那头牛吗?想当初,它在田野里自由自在;一旦作为祭品被选入宫中,给予很好的照料,生活条件是好多了,可是这牛想不当祭品,还有可能吗?还来得及吗?”
“去朝廷做官,与这头牛有什么差别呢?天下的君主,在他势单力孤、天下未定时,往往招揽海内英才,礼贤下士。一旦夺得天下,便为所欲为,视民如草芥,视功臣为敌手,真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你们说,去做官又有什么好结果?放着大自然的清风明月、荷色菊香不去观赏消受,偏偏费尽心机去争名夺利,岂不是太无聊了吗?”
使者见庄子对于世情功名的洞察如此深刻,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得怏怏告退。
其中一位使者还如临当头一棒,看破数十年做官迷梦,决定回朝后上奏威王告老还乡。
庄周仍然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登山临水,笑傲烟霞,寻访故迹,契合自然,抒发感情,盘膝静坐,冥思苦想,在贫穷中享受人生的快乐和尊严。
老子说得好:“见欲而止为德。”邪生于无禁,欲生于无度。清代陈伯崖写的对联中有这样一句“人到无求品自高”。笔者很赞成这一观点。这里说的“无求”,不是对学问的漫不经心和对事业的不求进取,而是告诫人们要摆脱功名利禄的羁绊和低级趣味的困扰,去迎接新的、高尚的事业。
有所不求才能有所求,无求与自强是不可分割的。这正是这句对联所反映的辩证法思想。人生在世,不能离开名利等。但对这些身外之物,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保持一定的警觉。一个人只有抛开私心杂念,砸掉套在脚上的镣铐,心地才能宽阔,步履才能轻松,才能卓有成效地干一番事业。
提倡“人到无求品自高”,不是让人们去过那种清贫的生活,而是为了清除社会上的腐败现象,以使那些追名逐利者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
内心的踏实来自于长久努力奋斗的沉淀。欲望是无止境的,人们为满足欲望想出了许多手段,赌博、诈骗、抢劫,还有出卖灵魂肉体。欲望满足的结果并非能心静。
无欲则静,多数人不能做到如出家高僧。在这样一个商品经济社会里,清心寡欲也变得很难。付出不图回报,但必有回报,尽管并非得如所付。尽心尽力地劳动也许不能暴富,总比出卖灵魂肉体来得踏实。
人在心理上追求个一定的平衡,欲望过少缺乏动力,欲望太多心烦意乱,你所要做的就是把握你的心,不要让多余的不着边际的欲心杂念扰乱你生命的脚步。
8.切不可贪图不义之富贵
【原典】
短莫短于苟得,幽莫幽于贪鄙。
【张氏注曰】
以不义得之,必以不义失之;未有苟得而能长也。以身殉物,过莫甚焉。
【王氏点评】
贫贱人之所嫌,富贵人之所好。贤人君子不取非义之财,不为非理之事;强取不义之财,安身养命岂能长久?!美玉、黄金,人之所重;世间万物,各有其主,倚力、恃势,心生贪爱,利己损人,巧计狂图,是为幽暗。
【译释】
人生最浅薄最无耻的事,莫过于通过见不得人的手段取得不义之功名利禄,最大的幽险莫过于贪得无厌、不知羞鄙。
贪图私利,是人的本性;避害趋利,是人的本能。这是无可厚非的。虽自私自利,避害趋利,但并不危害社会、危害他人,实不足为奇。为吃穿而奔波,为富裕而奋斗,为地位而努力,为改变环境而拼搏,只要手段正当,没有危害他人,有何不可?
可怕的是,世界上总有那么万分之一二的恶人、坏人、贪官、污吏,他们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私自利,唯利是图,而是横行乡里,鱼肉百姓,无恶不作,危害他人,危害社会。这样的人是可耻之人,他们的所作所为可耻至极。
解读
不义之富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起胳膊当枕头,这其中也充满生活的乐趣。用不义的手段取得富贵,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孔子的这句名言,影响甚巨,不仅内化成了有道君子的人格精神,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方法和策略。这在西汉名臣疏广的治家方略中可见一斑。
疏广,字仲翁,西汉东海兰陵(今山东枣庄东南)人。他博览多通,尤精《春秋》,先在家乡开馆授课。由于学问渊深,四方学者不远千里而至。朝廷得知后,征调他去都城长安,任以博士太中大夫。公元前71年,宣帝拜请他充当东宫皇太子的老师,为太子少傅,不久转迁为太子太傅。他的侄儿疏受,也以才华过人被征为太子家令,旋又升为太子少傅。从此,叔侄二人名显当朝,极受荣宠。
疏广是一位识大体、知进退的人。他对太子的辅导极其认真,教之以《论语》、《孝经》,晓之以礼义廉耻,希望太子日后担当起治国平天下的重任。当太子十二岁时,他以年老体衰为由,奏请朝廷辞官回家。临行前,宣帝赏赐黄金二十斤,皇太子赠以黄金五十斤。其他公卿大臣,也分别馈送财物,并特意在京城的东郭门外设宴为他饯行。站在大道两旁观看的人们,见送行的车子便有数百辆,都感叹地称他为“贤大夫”。疏广真可谓是家私丰足、荣归故里。
但是,说也奇怪,疏广回到家乡以后,竟绝口不提购置良田美宅。而是将所得财物赈济乡党宗族,宴请过去的故旧亲朋。不仅如此,他还几次询问余剩钱财的数目,意思是要把这些财物都花得一文不剩。疏广的儿孙们很着急,可又不敢言语,只好私下请了几个平时与疏广要好的老人,希望他们能劝说疏广,及时建造房舍和购买田地,使子孙后代也有个依靠。几位老人觉得这些意见是对的,便在相聚时从中规劝疏广,要他多为儿孙们着想,置办家产。
疏广笑着说:“你们以为我是个老糊涂,不把子孙后代的事情惦挂在心吗?我的想法是:家里本来还有房舍和土地,只要子孙们勤劳节俭,努力经营,精打细算,维持普通人家的穿衣吃饭是不成问题的。”老人们还疑惑不解,疏广接着说:“如果现在忙于为子孙后代买地盖房,子孙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愁吃,不愁穿,反而会使儿孙们懒惰懈怠,不求上进。一个人要是腰缠万贯,家中富足,贤能的容易丧失志向,愚笨的则变得更加蠢陋。再说,钱多了还容易招人怨恨,我过去忙于国事,对子孙的教育不够,如今不为儿孙们置办产业,正是希望他们能够自力更生,克勤克俭,这也是爱护和教育儿孙的一个办法啊!”老人们终于被说服,再也不为他的子孙们去说情了。
疏广对待子孙后代,务在劳其筋骨,苦其心志,以使他们成为好逸恶劳的纨绔子弟,同时也使他们自觉地远离“不义”的富贵,表面看来似乎不近情理,但其用心是何其良苦,又何其明智!
人生在世,难免沉沉浮浮,时起时落,关键的是,倘若能够领悟生活的真谛,享受一点一滴的生活所给予的快乐,就可以了解人生的意义所在。虽然,任何人都不喜欢或满足于吃粗粮、喝白水,但相对于用不义的卑劣手段去攫取所谓的“富贵”,君子则宁愿安贫乐道,以此来换取良心上的轻松和精神上的舒畅。
9.傲慢自大者容易变成孤家寡人
【原典】
孤莫孤于自恃。
【张氏注曰】
桀纣自恃其才,智伯自恃其疆,项羽自恃其勇,高莽自恃其智,元载、卢杞自恃其狡。自恃,则气骄于外而善不入耳;不闻善则孤而无助,及其败,天下争从而亡之。
【王氏点评】
自逞己能,不为善政,良言傍若无知,所行恣情纵意,倚着些小聪明,终无德行,必是傲慢于人。人说好言,执蔽不肯听从;好言语不听,好事不为,虽有千金、万众,不能信用,则如独行一般,智寡身孤,德残自恃。
【译释】
自恃有才,就狂妄傲物,目空一切,这样的人最容易成为孤家寡人。
世间的才子们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恃才傲物。多喝了点墨水就以为可以王侯将相了,就以为天下无敌了,并且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和善意的忠告,一意孤行。黄石公的意思是,这样的人不仅孤陋寡闻,也只能以孤芳自赏、孤苦伶仃收场。
解读
自以为是贻误大事
现在有些人,经常自以为是,对周围人的批评根本听不进,认为别人是在侮辱自己,或者瞧不起自己,或者明明知道错了也不改正,这和历史上扁鹊见的蔡桓公很相似。
战国时候,齐国有一个神医名叫秦越人。因为他治病的本领特别高,人们都管他叫“扁鹊”(传说扁鹊是上古时代一位有名的医生)。他原来的名字,反倒没有多少人知道了。
有一天,扁鹊去看蔡桓公。他瞧了瞧蔡桓公的脸色,说:“您有病,病在皮肤里,要是不早治,恐怕要加重起来的。”
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地说:“别瞎说,我什么病也没有!”扁鹊走了以后,蔡桓公笑着对左右的官员说:“医生总是喜欢挑毛病,明明你没有病,他偏说你有病,好显示他的医术高明!”
过了五天,扁鹊又去看蔡桓公。他看了看蔡桓公的脸色,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肌肉里去了,再不治,会更加厉害的!”蔡桓公没有理他,他只好走了。
又过了五天,扁鹊又去看蔡桓公。他皱着眉头对蔡桓公说:“您的病已经蔓延到肠胃里去了,再不治,就危险啦!”蔡桓公还是不理他,他只好又走了。
又过了五天,扁鹊又去看蔡桓公。这回他一见蔡桓公,扭头就走。桓公觉得挺奇怪,马上派人把他追回来,问他:“为什么这一回你一句话不说就走呢?”
扁鹊回答说:“病在皮肤里,用热水一焐,就可以治好;病在肌肉里,扎扎针,就可以治好;病在肠胃里,吃几副汤药,也可以治好;病在骨髓里,那就难办了。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到骨髓里去了,您想治,我也没有办法了!”蔡桓公听了,还是不大相信,只是笑了笑,就叫扁鹊走了。
又过了五天,蔡桓公果然浑身骨头痛。这时候,他才相信扁鹊的话是对的,可是已经晚了。过了几天,蔡桓公就死了。
后来,人们从这个故事中得出了一句成语,叫作“讳疾忌医”,意思是说:明明有病还不肯承认,不愿意医治。用来说明一个人有了过错,别人给他指出来,他还不承认,只落得自己没有好结果。
然而,与此相反的是,历史上有些人不仅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而且还经常自我监督,自我批评。
明代有个叫高汝白的人,他中了进士以后,曾培养他的叔父写信督促他说:“你尽管考中了进士,我并不为此高兴,反而因此担忧。此后你可能会逐渐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所以我希望你每天将自己的行为举止用笔记在本子上,然后寄给我。”高汝白叹息着给叔父回信说:“我一直在您老身边长大,难道您还不了解我,而担心我会放纵自己?”过后他试着问了一个伴随在他身边的老家的人,自己有没有改变。老家的人说:“比起往日是逐渐有所不同。”他这才开始警觉起来,于是,用一个本子把自己每天的言行记录下来,进行检查,发现自己的缺点多得写不完。他很害怕,从此激励自己努力学习,修养品德,逐渐地改掉本子上记录的缺点,后来,高汝白成为一个著名的品行高尚的人,官至提学(主管教育的官吏)。
清朝有一位叫徐文靖的人,也是用类似的方法督促自己每天朝好的方面努力。徐文靖仿效古人:用两个瓶子分别放置黄豆和黑豆,每当做了一件好事时,他便念道:“说了一句好话,做了一件好事。”于是投进一粒黄豆。要是办坏了一件事,便投进一粒黑豆。开始是黄豆少,黑豆多,日积月累,豆子已黄黑各半,久而久之,黄的就多于黑的了。
能够做到胸怀坦荡地接受别人指出的错误和正确的批评,并且有意识地来约束自己,自觉地达到自己制定的标准,一步一个脚印,持之以恒地照这样做,做人做事就会达到圆满的境界。而讳疾忌医,到头来只会贻误大事。
10.用人切忌疑心太重
【原典】
危莫危于任疑。
【张氏注曰】
汉疑韩信而任之,而信几叛;唐疑李怀光而任之,而怀光遂逆。
【王氏点评】
上疑于下,必无重用之心;下惧于上,事不能行其政;心既疑人,勾当休委。若是委用,心不相托;上下相疑,事业难成,犹有危亡之患。
【译释】
最危险的事莫过于任用人才的时候却存有疑心。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古人留给后人的一句良言。然而话说回来,用人者又有多少完全不疑的呢?可以说,很少有人能真正放心地把事关自己前途的重要工作交与他人去做。三国时的马谡因在攻打孟获之时向诸葛亮提出了“攻心”之策,从而赢得了诸葛亮的信任。但后来再派马谡镇守街亭之时,诸葛亮还是派了王平作为马谡的助手。王平名为助手,实为诸葛亮的眼线,他要随时将马谡的用兵情况向诸葛亮汇报。诸葛亮用人尚且如此小心谨慎,更何况不如他的后人呢?
解读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实际上,“用人不疑”仔细分析起来应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是真的知人而不疑,由于太了解一个人了,所以不必怀疑;第二是以不疑的态度或表现去对待下属。事实上,任何一位管理者,在用人的过程中,很少能够做到真正的不疑,他们始终都在观察手下的人才,时刻抱一份警惕之心,一旦发现员工有不轨行为或动向,立即先发制人。但用人不疑还是有它的用武之地的,它可以显示出管理者对下属的信任,从而提高其工作的热情。因此,管理者在这个问题上,尽量朝着不疑人的方向努力,让对方知道你不听信谗言,不乱生怀疑,让他本人和周围的人觉得你“用人不疑”就可以了。
冯异是刘秀手下的一员大将,他不仅英勇善战,而且忠心耿耿,品德高尚。当刘秀转战河北时,屡遭困厄。一次行军在饶阳德伦河一带,弹尽粮绝,饥寒交迫,是冯异送上仅有的豆粥麦饭,才使刘秀摆脱困境;还是他首先建议刘秀称帝的。后来,各将领每每相聚各自夸耀功劳时,他总是独避大树之下。因此,人们称他为“大树将军”。
冯异长期转战于河北、关中,深得民心,成为刘秀政权的西北屏障。这自然招致了同僚的嫉妒,一个名叫宋嵩的使臣先后四次上书诋毁冯异,说他控制关中,擅杀官吏,威权至重,万民归心,当地百姓都称他为“咸阳王”,且有反叛的迹象。
冯异对自己久握兵权,远离朝廷,也不大自安,恐被刘秀猜忌,于是一再上书,请求回到洛阳。刘秀对冯异虽然也不大放心,可西北地区却又实在少不了冯异这样一个人,也就只能暂时维持现状。
一次,冯异率军征讨外虏,领军几十万所向披靡,声名远扬,震动朝野内外。得胜回朝后,刘秀召见众将,对军功显赫的将领都一一进行加官晋爵、赐田封赏,唯独对大将军无封无赏。满朝文武百官无不迷惑,对此议论纷纷。
刘秀对这些议论并不理睬,等了几天即下召命让冯异率众将仍回西北驻守。一路上,冯异心中思绪如麻,翻江倒海,不知皇上心中何意,心想:如果皇上不信自己,嫌自己军权太重,那么我已必死无疑了!可是他却又派自己回西北驻守统领重军,说明还是相信自己的嘛!但是,自己手下众将都有封赏,而对自己却提都不提,这让我以后如何领导众将呢?……我乃朝廷第一大将,与皇上是患难之交,生死兄弟,执掌重兵,他刘家江山有一半是我打的,皇上的命还是我救的呢,没有我冯异,有他刘秀的今天吗?像我这样的功臣估计皇上轻易也不敢动。
冯异刚回到西北军中大帐,皇上派的使者竟随后赶到了,冯异纳闷:刚从京师回来,有多少事说不了,还有什么事呢?使者交给冯异一只盒子,众将不解,都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冯异打开一看,全是信件,再一阅读内容,全是冯异在率兵出征期间,朝廷内宋嵩等臣写给皇帝的奏章,说冯异拥兵自重,控制关中,乱杀权重,企图造反。直看得冯异汗流浃背、长吁短叹。
冯异心想,皇上没有听信别人的话,不但没杀我,又把这些信交给我,继续让我统兵,看来还是信任我的,还有什么比皇上的信任更高的赏赐呢?以后得好好干呀。于是,冯异连忙上书自陈忠心。刘秀回书道:“将军之于我,从公义上讲是君臣,从私患上讲如父子兄弟,我还会对你猜忌吗?你又何必担心呢?”
刘秀真是驭人有术、手腕高明。他的这种处理方式,既可解释为对冯异深信不疑,又能暗示朝廷早有准备,既是拉拢又是震慑,一箭双雕。
事实上,刘秀当时也在心里猜测,冯异到底是不是反叛呢?但刘秀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能够静下心来,表现出对冯异十二分的信任,在事情没有搞清楚之前,永远对部下抱有诚意。何况,刘秀深知,在当时的情况下,即使冯异真的反了,自己不但拿他没办法,而且还可能有亡国的危险。与其这样,还不如让冯异觉得自己信任他,或许事情就不会那么糟了。后来的结果表明,刘秀的决定是正确的。
当然,“表面上”的用人不疑需要运用一套隐蔽的监督手段,这样才会在员工充分感到你的信任、热情百倍地去工作的同时又不敢轻举妄动。
11.自私自利招致败局
【原典】
败莫败于多私。
【张氏注曰】
赏不以功,罚不以罪;喜佞恶直,党亲远疏;小则结匹夫之怨,大则激天下之怒,此多私之所败也。
【王氏点评】
不行公正之事,贪爱不义之财;欺公枉法,私求财利。后有累己、败身之祸。
【译释】
很多失败的事其根源就在于当事人的自私自利。
人的自私本性决定了人的行为,大多数人所作所为必然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但一部分人因权势或际遇而觉得自己可以无所顾忌地去追逐私利,进而走向骄奢,以致最终因私心无度而引火烧身;但有一些堪称君子的人,无论何时都能自律有度。他们不仅一生平安顺达,而且还能够创建功业,留下美名。
解读
私欲太盛者逃不过败身之祸
齐襄公二十八年,齐国的权臣庆封到吴国,聚集他的家族居住下来,聚敛财物比原来更富有。当时的子服惠伯对叔孙穆子说:“上天大概是让淫邪的人发财,这回庆封是又富了。”穆子说:“善人发财叫作赏,淫邪的人发财叫作祸患,上天将要使他遭殃。”昭公四年,庆封被楚国人杀了。以前他的父亲庆克曾诬陷鲍庄,当时庆封谋划攻打子雅、子尾,事情被发现后,子尾刺杀了庆封的儿子舍,庆封逃到吴国。这里说的子雅、子尾是齐国的公子。同一年,齐国崔姓叛乱,子雅等公子都失散了,等到庆氏灭亡后,齐王又召回了这些公子,他们都回到各自的领地。乱事结束后齐王赏给晏子邶殿的60个乡邑,他不接受。
子尾说:“富有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你为什么偏偏不要呢?”晏子回答说:“庆氏的城市多得能够满足他的欲望,而他还贪而不忍,所以灭亡了;我的城池不足以满足自己过分的欲望。不要邶殿并不是拒绝富有,而是怕失去富贵。而且富贵就像布帛有边幅,应该有所控制,使它不致落失人手。”这是说富人不能随意增加财富,否则将自取灭亡。
人富了,就容易产生骄横之心,富而不骄的人,天下很少有,富者要忍富,不能因比别人富,去欺压别人。
对于贫寒清苦的生活,有些人以为苦,而不少名士、隐士则有他们独到的见解,从中也可以看到他们把忍受清贫的生活当成一种修身养性,战胜人性中贪欲的一种方法。他们不以此为苦,反以此为乐。
与之相反,让自己人性中最阴暗的一面不加抑制地放纵的人,往往都像庆封一样,最终身败名裂。但偏偏这样的人层出不穷。
东汉外戚梁冀,官至大将军,掌权20年。他强占无数民田,洛阳近郊,到处都有他的花园和别墅。后来被抄家时,家财达30多亿,相当于那时全国一年租税收入的一半。另一个大宦官侯览,前后霸占民宅380所。他的住宅,“高楼池苑,堂阁相望”,雕梁画栋,类似皇宫。西晋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王恺用麦糖洗锅,石崇就用白蜡当柴烧。王恺用紫色丝绸做成长40里的步障,石崇就用织锦花缎做出更华丽的步障50里。结果,梁冀、石崇、侯览都在“八王之乱”中被处死了。
四川人安重霸,在简州做刺史,贪得无厌,不知满足。州里有个姓邓的油客,家中富有,爱好下棋。安重霸想贪他的财物,就把姓邓的传来下棋。只许他站着下,每次落一子,就要他退到窗口边,等安重霸思考好了,再让他过来,这样一天也没下几十个子。这样姓邓的站立得又饿又累,疲倦不堪。第二天再传他去下棋。有人对他说:“太守本意不是下棋,你为何不送东西给他?”于是姓邓的送上三个金锭以后,再不叫他去下棋了。这种人的行为看起来让人觉得好笑,不可思议,但他们的结果往往“不好笑”,也往往在人们的意料之中。安重霸最后身首异处、他所聚敛的家财一分也没带走。这种放纵私欲,聚敛财富,恃权骄奢的人,其实是在进行一场人生的冒险游戏。最终于人于己,皆为不利,并且没有任何积极的意义。
“人是自私的动物”,这句话没错。任何人都必须承认自己和他人的自私性,也必须承认为自己谋求利益的合理合法性。但这些都必须是有限度的,在古代,“度”是人性容忍的底线,在今天,“度”就是法律的范围。否则,一旦人的私欲决堤泛滥,以致侵害到别人,甚至严重触犯法度,那么,必然会遭到怨恨和惩处。古往今来因私欲太盛而招致祸患的例子,不胜枚举。这种教训是值得人们在现实中引以为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