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的时间简史
04-12Ctrl+D 收藏本站
王朔在一次采访(原文为《王朔:我现在真正有无所畏惧的感觉》,见《三联生活周刊》,2007年第4期)中提到他读的几本书,这几本书分别是《时间简史》《金刚经》《坛经》《杜尚访谈录》《一颗原子的时空之旅》。所有这些书中,我只读过《时间简史》,那也几乎是史前发生的事了。我在美国的时候,听说《时间简史》很好卖,霍金自己也很得意,认为他的书比麦当娜的《性》更加畅销是一件得意的事。一直没有机会看,后来出了很漂亮的图画版本,就为女儿买了一本,顺便看了。第一觉得写得并不十分通俗,所以于不懂物理的人并没有太大的益处;第二觉得也不如温伯格的《最初三分钟》,后者即使物理学家看了也有收获。霍金的书,可能真的像麦当娜的书一样,时尚的人拿来看了,对于书中描写的东西有一个朦胧的印象,满足了感观的需要,也满足了时尚的虚荣。
《一颗原子的时空之旅》的作者是劳伦斯·克劳斯(Lawrence M.krauss),是一个研究宇宙学的人。他在美国有很大的名气,主要是因为写了《〈星际迷航〉的物理学》,《星际迷航》是一部在美国连续演了几十年的科幻电视连续剧。《一颗原子的时空之旅》中译本发表于2003年,可惜我没有看过这本书,不敢评论。我推测,克劳斯的书应该比《时间简史》通俗,因为我听过他的演讲。最近的一次是2005年在新加坡参加纪念爱因斯坦的物理年会,他讲暗能量。演讲之后,我记得同样被邀请去做演讲的一位在美国的华人教授很愤愤不平,因为克劳斯太会演讲了,很有煽动力,这位教授不平他忽悠听众。不过,他还是承认宇宙学中的任何话题在西方特别是美国很有市场,因为富人关心宇宙和人类的起源,以及宇宙和人类向何处去。富人关心了,就不愁政府不支持宇宙学研究。
王朔看的另外几本书我一本也没有看过。虽然王朔作为著名的老愤青很看不上时尚,那几本书何尝不是时尚?他曾开过一个他讨厌的词的单子,其中包括“米兰·昆德拉、博尔赫斯、海德格尔、哈贝马斯、维特根斯坦、玛丽·杜拉斯、张爱玲、王家卫”,如果我们将这个单子自然延长,就会有《金刚经》、杜尚、霍金,没准哪一天还包括王朔自己。我在这里写王朔又何尝不是在揪住时尚的尾巴?
我试过读《金刚经》,效果是我理解《金刚经》比王朔理解《时间简史》还要困难。比方说,世尊对须菩提说:“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让我弄懂这句话,不如让我去看几个将范畴论用到弦理论中的莫测高深的公式。
说到众生,从采访中能看出,王朔读《时间简史》与追求众生平等有关。他说:“我给你看两眼,我都写到物质起源了,我看了《时间简史》那几本书,明白这回事,众生平等不是瞎说的。众生平等多牛啊。”我想他的意思不是霍金同学突然变成了一个社会思想家,他的意思是,通过物理、宇宙,他看到了人类的渺小。你再有名,再有个“王朔时代”,与宇宙的140亿年年龄比起来,不过一瞬。有时代的人都这样了,你在这个物质社会中做了一次官,掌握过几回资源,或是有过几次话语权,都是无足轻重。我想这可能是王朔将宇宙学科普拿来和佛经一起读的原因。
争论50后、60后、70后还是80后又有什么意思?可见王朔还在修行的过程中。50后、60后掌握资源,70后奋斗,80后搅局吹牛,等时间一平移,还是如此,只是将0前面的数字变动一下而已。我觉得,除了科学,任何从事其他人类活动的人大体可以作如是观。为什么科学就不同了?科学这里有个规范,有个很难打破的规律,你做出了成绩,不论你是什么“0”后。阿尔伯特同学26岁时发现狭义相对论和光量子,就相当于现在的80后。当然,不要说中国,就是全世界,人类的创造力高峰期似乎变了,没有哪个80后这么牛了。所以,才有了“0”后的战争。
第一个看到王朔将物理学理解错了的大概是三联的记者袁越。在他的博客“土摩托日记”中,他指出以下这些话“(人人平等)绝无例外,因为是守恒的”“涅槃是什么啊?就是能量圈”“物质泯灭以后变成光子,光子泯灭以后变成辐射”都是胡说八道。
胡说八道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再将王朔的几段话拿出来看一下:
拿高中物理完全可以把《金刚经》重新解一遍,说的就是能量守恒,其实就是教你生命的源头、归宿是哪儿。涅槃是什么啊,就是能量圈,人死后会回到物质状态了,物质也会湮灭的,物质湮灭以后变成光子,光子湮灭以后变成辐射,辐射是能量。只是用不同的语言说,其实聊的是同一件事,这就是宇宙真理。
物质会湮灭这不错,但物质不会随随便便地湮灭,它需要反物质。物质反物质遇到一起就会湮灭,变成光子或者其他什么。通常,物质不会湮灭,物质只是变化了。在地球上,经常发生的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很难,很难将一个原子核变成另外一个原子核,更谈不上湮灭了。接着,王朔说光子湮灭成辐射就更搞笑了,辐射就是光子,光子就是辐射,没有分别。这里我们认真纠错绝没有完全否定王朔说的人生的意义,我不反对王朔这么思考人生。
接着他说:
我们都在这个循环中,根本没有什么,昙花一现而已,别再自己吹牛了。宇宙有一个基本法则,任何偶然都是必然的,别投机取巧,没有便宜事,因为能量守恒。你把一个人杀了,你无非改变他的物质存在的状态,能量还在。哪儿去了,转为负数,坠着你。能量守恒,就是从原点出发必返回原点,中间不管跳多远,飞多高,变多大,最后归零。但是零不是什么都没有,这说起来就长了,我得写才能说清楚。
他这里的“转为负数”比较有意思。能量可以是负的,结合能就是如此,引力能也是如此。宇宙中的物质大多来自于引力的负能,王朔应该知道宇宙开始于暴涨,物质能量都是那时起源的,能量守恒,有了物质,就有了很大的引力负能,是不是坠着你,我们不得而知。自然,人死了不是转为负能,这是明明白白的事。
我想王朔在这里关心的不是物质之间的转化和能量守恒,他关心的是两个终极问题,宇宙和生命的起源和归宿。王朔活到五十,开始向哲学的路上走,开始成仙了。对于这样一个人,这是不可避免的。早就有人说过,王朔的玩世不恭其实是一种认真,他在新浪的视频中就说,他比谁都认真。骂人是认真,灭这个灭那个是认真,没有比他更认真的了。我相信他这些话,一般人如果还是为了吃为了穿,或者为了吃得好穿得好,或者为了有身份,不会这么认真,不会开始讲生死问题。生死对他的触动很大,他说:“那时候有一些事情,梁左、我哥、我爸在那几年前后去世,我突然觉得死亡离我特别近。我多怕死啊。我得知道死是怎么回事啊。”
这和西方有宗教信仰的人一样,西方从富人到一般人,都想知道死这一终极问题的答案,他们有一个精神生活。科学之于他们,不仅仅是为了解决今生的现实问题,不仅仅是现世的生存,还包括三生中的“往生”“来生”。现在有一个著名的Templeton基金会,Templeton这老头子特别支持研究宇宙学,特别支持用非正统的方法的人、没有得到其他资助的人。他甚至计划在中国也支持几个这样的人。西方的“实用科学家”们无论怎么抱怨,都不能阻止政府花大钱来做高能物理、宇宙学、空间探索这些大科学计划。因为这里有一个很深层次的原因,有一个需求。王朔这样的少数人在东方也有这样一个需要。
袁越同学还反对文科的同学谈理科的事:
我并不是说霍金比王朔牛多少,起码霍金就写不出“有请作家吃饭的没有?”这样有趣的话来。而且,霍金的这本《时间简史》也写得不咋地,远不如王朔的小说好玩,我看完立刻送人了。但是,假如霍金会说中文的话,他绝对有权利评论王朔,但是王朔却没有权利评价霍金,甚至连拿霍金当思想武器的资格都没有,因为王朔根本不可能理解霍金的思想,连人家的皮毛都碰不到。这就是文理科的区别,你还别不服气。
他说的每一句话我都赞同。不过我和袁越的看法不同的是,王朔如果想建立什么思想体系是可以来找理论物理帮忙的,只要他不捞过界就行。他也可以借用《时间简史》来支持他的想法,支持他的不屑和骂人。历史上那些利用科学来装饰他们的哲学理论的不懂科学的人、半懂半不懂的人还少了?悟一下道不妨,建立一个思想体系也不妨,只是不要认真地说,一说就错。不用说学文的人了,就是学理的人去说别人的行当,同样容易错。
王朔的愤青只是愤在表面上。其实,我们谁的骨子里没有愤青的成分?王朔只是比大多数人敢说而已,他没有什么顾忌,年少成名,也算成功人士。他自己说,他年轻的时候不是不说,只是别人不知道而已。这种个人的成功,既是他骂人的资本,也是他开始在《时间简史》和《金刚经》里寻找他思想武器的原因。
什么人敢说我现在有真正无所畏惧的感觉?佛敢说,知生死而后无所畏惧。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我不知道是不是有这个意思。王朔到没到这个份上?可疑。但他开始成仙了应该是没有疑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