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思维状态与倾向

04-12Ctrl+D 收藏本站

关灯 直达底部

许多当代科学家都认为“思维状态”是一种古旧的说法。他们觉得这种理念太“主观”,不够科学,他们更愿意以信息加工的理念为基础建立心理学理论。在问题解决、模式识别和心理学的其他一些重要方面,这种观念的确产生了许多不错的理论,但整体而言,它对于描述我们的性格倾向、态度和感受是如何工作的并没有太多用处。

是像许多人想的那样,我们的感受本质上就更加复杂一些,难以用语言来描述吗?不一定:我们关于态度和感受的记忆可能来自相对简单的K线机制,不过还是不好表述。这是因为K线可以轻松记录相对宽泛和弥散的活动,之后可以一次就激活它们。这有助于解释一个比较熟悉的心理现象:

我们觉得最容易回想起来的正是那些我们觉得最难描述的经验。

举例而言,一个乐器新手可能会记得第一次参加演奏会时的感受;一个技艺比较熟练的业余爱好者会更记得音乐本身,比如节奏、和声还有旋律;但只有技巧熟练的音乐家才会记得音色、声乐的和谐还有乐曲的改编等细节。为什么我们觉得回想态度和感受比描述到底发生了什么更容易呢?这正是K线类记忆会产生的效果。设想有一种情感或性格倾向中有许多智能体的参与。这需要建构一条巨型的K线,之后我们可以用它让自己重新体验与之前近似的复杂状态,这是比较容易的,只要重新唤醒同样的活动就可以。但这不会让我们自动就可以描述那种感受,那完全是另一码事,因为这需要我们能用更简洁的语言表达方式来总结那种庞大而分散的活动。

是否能轻松地描述某个活动,并不能让我们判断出当时思维状态的复杂程度。某个特定的思维状态包含的信息数量和种类也许都太多,用少量的词汇根本无法表达,但怎么看都不算很复杂。此外,那些我们可以用语言表达的事,在很大程度上都受我们学会使用那些语言的社会过程限制。为了让一个词语对其他人产生可以预测的效果,我们对于词汇的应用必须遵循严格、公开的准则,而每个个体私人的内部信号不需要受到这种限制。来自我们非言语智能体的那些信号与K线之间产生的联结可以迅速扩展去唤醒其他智能体。如果这样一个社会中每个成员都唤醒100个其他智能体,那么只需要3~4步,其中单独一个智能体的活动就可以影响其他上百万的智能体。

一旦我们用K线的方式考虑记忆,至少从原则上就很容易想象一个人如何回忆之前一次复杂经验的一般印象。但一个人为什么能够很容易就理解一种具体的陈述(比如“约翰的糖比玛丽多”)就变得很难解释。如果这种理论是正确的,就正好与传统观点相反了。传统观点认为,思维如何能轻松地处理“事实”和“倾向”很容易理解,如何能拥有弥散而难以解释的倾向却不太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