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5 统一的弊端
04-12Ctrl+D 收藏本站
为什么我们的大脑要构建起那么多独立的思维领域,而不是像科学家那样尝试用一种统一的方法去看待世界上的所有事物呢?这是因为后者的思维方式即便是在我们最普通的日常生活中也是很不实用的。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物理领域和社会领域的运行规则有多大的差异。如果你想把家具挪到另一个房间,你通常会把它推过去。但是如果你想让客人挪动,直接推他们过去就太粗鲁了。下面我们就来对比一下物理几何世界的规则与社会领域的规则有哪些区别。物理法则看上去都非常有秩序:
--一个静止的物体,除非有其他物体推动,否则将一直待在原地。
---一个运动的物体,除非有外力使其停止,否则它将一直保持运动状态。
----一切没有支撑的物体都会向下坠落。
-----两个物体不可能同时占据同一个位置。
------……
这些物理法则对我们来说都简单易懂,婴儿们却无法理解,因为他们现在还不会表述“事物”“位置”“移动”“邻近”这些小组件。事实上,每个孩子都需要很多年才能培养出理解这些物理规则的能力。
与物理法则不同,我们对社会行为的理解往往会基于不同的评判准则。比如我们看到一个移动着的普通物体,最显而易见的解释是,极有可能有另一个物体在推它。但当我们看到了一个移动着的人,根本不会想到这种解释,因为我们的脑自动就把这种想法隔离掉了。我们在预测一个人对某句话或某个手势会做出什么反应时,极少用到颜色、形状、位置这些物理属性,我们使用的是完全不同的一些概念。要想预测一次社会行为所产生的结果,我们必须能够充分了解每个参与者的精神状态,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还必须建立起人物的特征、性格、动机和计划的概念。所以说,物理世界普遍适用的法则对社会领域毫无帮助,反之亦然。
平常的孩子刚开始说话时,早期只能说一些单词来区分出有生命的物体,他们常常会用一个简单的词语去描述所有的动物以及任何可以自行移动的物体,例如汽车。根据我们的判断,这种现象肯定不是偶然的。
对成年人来说,支配着物理世界的法则看上去要比人类社会的规则简单和有序得多。那么是不是对婴儿来说,也是更容易先掌握物理法则再慢慢了解社会和心理活动的规则呢?事实并非如此,正相反,社会领域的规则起初才是更简单的!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婴儿想要一个玩具,旁边刚好有一个富有爱心的成年人。那么,婴儿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发出一个请求信号——一个手势、笑容或者大哭,就可以达到目的。而如果要让这个婴儿计划好把玩具从初始的位置推到自己面前的轨迹并进行操作,就比登天还难了,他不可能协调好整个复杂的流程。所以从一个弱小婴儿的角度来看,社会法则才是最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