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 跨领域通信
04-12Ctrl+D 收藏本站
我们常常把自己喜欢的事物描述成“高贵的”“高尚的”“神圣的”。为什么我们会用空间的高度去形容这些事物呢?我们也常常用空间的概念去说时间,就好像未来在我们“前方”,而过去留在了“背后”。我们还把困难看作行走过程中遇到的“障碍物”,用图表表示那些根本没有形状的事物。是什么让我们能够把很多技巧用在各种其他的用途上呢?这得益于一个有条理的“跨领域通信”系统,它也是我们的多忆体和并行代原体家族中的一员。
在每个瞬间,都有几个思维领域在活跃地运行。它们有着各自独立的程序,但是又必须相互竞争以控制向上指向语言智能组的忆体。究竟哪个多忆体能够在下一个句子-框架中扮演起点的角色呢?是玛丽的胳膊或手,还是玛丽作为聚会客人的社会角色?有时候语言智能组看起来好像一次只能关注到一个领域。
这可能从一方面解释了为什么语言学家很难去对句子-框架中词汇的作用进行分类。每当一个语言智能组分配了一些多忆体和独原体去解释一个短语时,就会立刻有不同的思想分支开始转化它们在各个思维领域中的作用。而每次思维领域之间控制权的转换,都会影响到下一个作用于语言智能组的忆体的确定。这就导致一个短语的字面意思有可能随时都在变化。
上一秒占据主导权的语言还处于运行最成功的思维领域中,下一秒它就有可能经历最大的困境。每一次关注点的转变都关系着我们对五花八门的措辞会做出怎样的解释,而这又反过来影响了下一个占据主导权的思维领域的确立。
以“玛丽把风筝给了杰克”这个句子为例,一开始听众注意到的可能是玛丽作为一位聚会客人的社会角色,于是社会-框架的并行代原体做出了玛丽理所应当带一件礼物的判断。但是听众的财产领域思维很快又开始关注玛丽对这个礼物的所有权以及她是如何掌控它的。这种关注点由社会领域到财产领域的转换,就会对接下来的语句处理产生影响。比如它决定了后文中“杰克的风筝”这种短语指的是杰克刚好拿着的风筝,还是杰克自己拥有的另一个风筝。
各个思维领域在不断积累自我能力的同时,也会时常试图去挖掘其他思维领域的技能,因而我们的大脑可以利用从空间领域学来的框架去表述时间和思考社会关系。我们的链状思维技能或许最能说明这一点:无论它们最初发生在哪一个或几个领域中,我们最终都能把它们运用到可以组成序列的(任何领域的)任何物体、时间或思想中,从而使这些思维链条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式,包括空间顺序、心理逻辑或是社会等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