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古莫扎特
04-12Ctrl+D 收藏本站
音乐界把2006年定做“国际莫扎特年”,因为这年是莫扎特诞辰二百五十周年。于是很多音乐厅早就做好准备,推出特别节目大肆庆祝。唱片公司更是不会错失促销的好时机,一套套的专辑甚至全集排着队出版。这种盛况,我们在1995年就见识过了,因为那年是莫扎特逝世的两百周年,一生一死,五十一百,都是音乐产业搞市场营销的好借口。但是比起十多年前,今年有个明显不同的地方,那就是标榜“本真”(authenticity)的唱片和演奏越来越多。喜欢古典音乐的人一直有个迷思,那就是尽量追求作曲者的原意。所以唱片评论常见这样的句子:“×××的技巧完美,但是很难让人信服这是对于巴赫最准确的诠释。”又或者:“×××是值得祝贺的,因为他让我们无瑕地听到了贝多芬的声音。”也就是说,一个乐团也好,一个独奏家也好,不只要在老曲子上玩出新意,还要不懈地寻找作曲家最真最原始的意思,如此演绎方可称作“权威”。
大概三十年前,追求原意开始变成追求原音,在一大堆学者考证的支持下,出现了一批古乐团和用古乐器演奏的表演者。此后一发不可收拾,时至今日,古乐已经是个庞大的门类了。所谓古乐,指的不是中世纪和更古老的音乐作品,而是用当年的乐器,当年的演奏手法,演绎当时的音乐。例如莫扎特,其实是个很近代的人,但当年的乐团规模和今天已相去甚远,我们实在不该用上百人的大乐团去演奏他那些原来只是写给几十人小乐队的交响曲。
这个说法听起来很有道理,因为莫扎特年代的乐器和今天的确大不相同。比方说钢琴,如今的钢琴是种发展得相当完美的乐器,发出来的声音幅度很大,音质雄浑。但是莫扎特弹的维也纳琴却只有五组六十一个键,发音清脆,弹起来有特殊的颗粒感。再说音高,18世纪的音高标准要比今天低上半度,所以按照古乐家的看法,弹一首G小调的曲子实际上该变成降G小调。再严格一点,甚至要讲究演奏和聆听的环境。像巴赫的大部分作品,就该在教堂里演出,因为那里的音响效果才是当年巴赫听见的声音。古乐大师加德纳(John Eliot Gardiner)近来推出的一系列极受好评的巴赫声乐唱片,就都是在教堂里录音的。
古乐潮流兴起之后,许多“老”一派的音乐家很有意见,认为演奏不能盲目崇古,使用古代的乐器更不一定是古人的意愿。他们争辩说,假使可以的话,莫扎特也会乐意把他的歌剧交给今天编制这么庞大的乐团演出。换句话说,莫扎特以前使用人数少一大半的乐队,其实是被迫的,如果条件许可,他老人家一定觉得乐手人数越多越妙。
争来争去,还是音乐演奏的“本真”迷信累事,总觉得演出得“真”,比“美”还重要。到底我们听音乐是为了美好的感受,还是为了听实话呢?更何况,什么才算古人听到的声音?你就算用上最权威的原谱,最正宗的乐器,然后用最传统的手法在巴洛克教堂里演奏维瓦尔第,我们听众也是现代人呀!说到底,这是诠释学和接受美学早就谈过的老问题,什么东西都可以按照古方法炮制出来,但是听众的感觉和头脑是无法复古的。所以古乐家们再怎么费尽心思,我们也无法再现当年的音乐,因为我们究竟是现代人。
维也纳和萨尔茨堡有不少专门哄游客的莫扎特音乐会,乐手都戴上假发穿上古装制造复古的气氛。看来今年他们该给听众也配上一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