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忧乐到心头范仲淹

04-14Ctrl+D 收藏本站

关灯 直达底部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是前泾州知府滕子京被贬到岳州担任知府的第二年。这一年,他主持重修了洞庭湖边的名楼岳阳楼,按照惯例,他也邀请了一位文人写一篇文章来纪念此事。滕子京对这篇文章充满了期待,因为他请的人,是自己的同举进士,当时已经名满天下的大文豪——范仲淹。两个人都希望这篇文章能名垂千古。一千年后,历史证明,他们做到了。

自幼孤贫的勤学书生

端拱二年(989年),范仲淹出生在徐州,他的父亲范墉曾任职于吴越王幕府。范仲淹出生的第二年,父亲就去世了。范仲淹的母亲谢氏孤苦无依,只好带着尚在襁褓中的儿子改嫁山东淄州一户朱姓人家,范仲淹也改名叫朱说(yuè)。

朱说从小读书就十分刻苦,至今还流传着他勤学的佳话。朱家是当时的富户,但是为了励志,朱说二十一岁就到附近的醴泉寺读书,生活极其艰苦。每天他只煮一锅粥,凉了之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拌上一点韭菜和盐,就是一顿饭。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自己并不是朱家后人,便下决心脱离朱家独立生活,于是独自前往南京(当时的南京即今河南商丘)读书。

在南京期间,朱说仍然昼夜苦读,由于经济拮据,仍不得不靠喝粥度日,甚至有时候粥都不能保证。他的一位同学知道之后,告诉了自己的父亲,于是给朱说送来了许多饭菜,可是直到饭菜放坏,他还是一点都不碰。问及原因,他说:“我很感激你的厚意,但是如果现在就习惯了丰盛的食物,以后就喝不下粥了。”他晚上读书疲乏了,就用凉水浇脸,然后继续苦读。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宋真宗率领百官到亳州朝拜太清宫,路过南京,全城万人空巷,争睹天子容颜,只有朱说闭门读书。别人来叫他,他随口说了句:“将来再见也不晚。”就在第二年,他果真中了进士。

得中科举的朱说终于实现了自己脱离朱家独立生活的心愿。他被任命为广德军司理参军,这是一个从九品的小官。上任之后,他就把母亲接来,赡养侍奉。两年后,他调任集庆军节度推官,这时候,他恢复了范姓,改名仲淹,字希文。

刚直不阿的“三光大臣”

范仲淹入仕之后,最初十多年一直担任地方小官员。据史载,每到一处,他总是关心百姓疾苦,兴利除弊。加之他学识渊博,因此声望很高。当时的应天府知府晏殊听说他的才名,专门请他来创办学校。范仲淹担任学官尽心竭力,把自己的俸禄都用来奉养四方士人,学者们“多从质问,为执经讲解,亡所倦”(《宋史·卷三一四》),但是范仲淹的兴趣显然不仅仅在教育上。

据《宋史》本传记载,范仲淹担任学官的时候,就向皇帝上了一封万言书,提出了择郡守、举县令、斥游惰、去冗僭、慎选举、抚将帅等施政措施,条条击中北宋王朝的积弊,轰动一时。经过晚唐五代对文人的滥杀之后,很多文人不愿涉足政治,以悠游卒岁为时尚,但是范仲淹却常常纵论天下事,“奋不顾身”。《宋史》说:“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

范仲淹的风骨,从他对待刘太后垂帘事件中可见一二。

宋仁宗登基时年仅十三岁,在晏殊的建议下,由章献刘太后垂帘听政。天圣七年(1029年)冬至这天,太后要接受皇帝率领百官的朝贺,范仲淹上书极谏,认为皇帝侍奉太后属于家事,应该用家人礼,不应该让百官同时跟随朝贺太后;还上书请太后归政。汉代的杜根也做过同样的事,他曾经上书劝当时的邓太后归政皇帝,结果邓太后大怒,叫人把杜根抓起来装在布袋里摔死。幸好行刑的人仰慕杜根的人品,没有用力,杜根被摔昏死过去,又被扔到城外。邓太后不放心,派人检查,杜根装死,眼睛里长出了蛆虫,才让邓太后相信他已死,杜根以此侥幸逃生。也多亏宋代对大臣言事的优容,范仲淹上书触怒了太后,也仅仅是被贬河中府。

章献刘太后去世之后,朝廷一帮大臣又趁机跳出来指责太后生前的不是,而仁宗因为谣传生母李妃可能是为刘太后所害,也对刘太后十分不满。这时曾被刘太后迫害的范仲淹却站出来说:太后受先帝遗诏,护持陛下十多年,应该掩其小过,以保全太后的圣德。(太后受遗先帝,调护陛下者十余年,宜掩其小故,以全后德。《宋史·卷三一四》)可见其君子之风。

不过刘太后对权力也太过于贪恋,她去世前还留下遗诏,要杨太妃担任皇太后,继续她的事业垂帘听政。这时候范仲淹又激烈反对:“今天一位太后去世了,又立一个太后,天下人将会怀疑陛下没有一天能离开母后的帮助了。”刚刚得到实权的仁宗当然不会再生活在太后的羽翼下,加之范仲淹的进谏,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明道二年(1033年),京东和江淮一代发生旱灾和蝗灾,范仲淹请求朝廷派使者赈灾,可是仁宗不予理会。范仲淹对仁宗说:“如果宫中半天不吃饭会怎样?”皇帝无言以对,只好派他去安抚灾民。

而范仲淹的直谏也惹得皇帝十分不快,不久,便借口郭皇后被废事件,把范仲淹贬到睦州去担任知府了。范仲淹每到一地,都兴利除弊,政绩卓然,几年之后又被召回朝廷。已经经过两次贬谪的范仲淹似乎并没有汲取教训,而是直言不改,这次,他针对的目标是当时权倾一时的宰相吕夷简。

吕夷简是北宋重臣,史载“夷简当国柄最久,虽数为言者诋,帝眷倚不衰”。但是吕夷简任人唯亲,把自己的亲信、党羽都安插在要职上。而刚回京师不久的范仲淹对此十分愤怒,他将京官升迁情况绘制成了一幅《百官图》,一一指出一些官员被破格提升,其实只是因为宰相在假公济私,吕夷简十分恼怒。

北宋官制冗杂,军事颓败,经常受到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范仲淹上书说:“洛阳地势险固,而汴京四方受敌,太平的时候应该定都汴京,而天下有事的时候应该建都洛阳,现在就应该在洛阳营建宫室。”皇帝问吕夷简的看法,吕夷简说:“这不过是范仲淹的迂腐之论罢了。”范仲淹与吕夷简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后者指控范仲淹结党营私,于是范仲淹又被贬谪到了饶州。

范仲淹虽然三次被贬,但是声望却与日俱增。第一次被贬时,亲朋们为他送行,说:“此行极光(非常光荣)。”第三次被贬还有人称赞他说:“此行尤光。”范仲淹大笑说:“仲淹前后已是三光了。”

载喜载悲的羁旅之思

虽然面对贬谪,范仲淹表现出的似乎是智者的乐观和通达,但是,当送行的亲友都各自散去,词人独自踏上这漫漫的羁旅之途的时候,心中浮起的,恐怕还是深深的孤独与悲凉吧?

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男人的眼泪,只能是在没有人看见的时候悄悄流出。

秋天的天空总是那么高远,但高远得让人感到更加的空寂和凄清。黄叶凋落,漫天纷飞,似乎是词人随风飘零的命运。地平线那端,是词人前往的目的地,也是词人未知的命运。这萧瑟的秋季,最容易激起迁客骚人的无限愁思。去国怀乡,忧馋畏讥,满目萧然,怎能不让人感极而悲呢?夕阳西下几时回?词人更在问自己:又一次离开京城之后,自己还有回来的那一天吗?

战士的泪,映着宝剑的寒光,滴落在酒里。这样的夜,词人心里浮起的,还是家乡依依的垂柳,飘飞的雨雪吧。不眠的词人盼望在这孤寂的夜里能够做到关于家乡的梦,可是,真正做了这梦,醒来时,难道不会后悔一晌贪欢吗?羁旅宦愁是士人不变的主题,对正直敢言的范仲淹来说更是如此。在这黄叶飘飞的秋季,词人再次离开,怀着对故土无尽的眷恋,但是,却没有丝毫的悔意,更没有奴颜媚骨的哀求。

多年以后范仲淹写出了那句传诵千古的名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是,这里的泪,并不是词人哀叹自己仕途坎坷的泪,而是映射出对乡梓无限眷恋的泪,这泪折射出的光辉,给后来无数遭受挫折者,照亮了离开家乡的路。

两百多年后,元代的王实甫在《西厢记》里化用了范仲淹这首词的前两句。在张生上京赶考时,崔莺莺长亭送别,满怀凄怆地唱道: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别离的愁思,穿越了时空,被不同的人吟唱,被不同的人品味。而每当我们再次仰望这秋天湛蓝高远的天空时,也会想起一千年前那位倔强而刚强的男人,也会看到发黄的书页上,那滴没人看见的泪。

无可奈何的边关愁绪

我曾在拙著《在唐诗里孤独漫步》中谈道:

每个朝代都有边境,但却不是每个朝代都有边塞。边境是一个地理意义的概念,它意味着山川、界河、烽火台;边塞是一个审美意义的概念,它意味着大漠孤烟、夜雪弓刀、金戈铁马。或者说,边境是现实化的边塞,而边塞是诗化的边境。而要将边境诗化为边塞,不仅要有雄厚国力支持下的国民豪迈的自信,也要有能在沙场和诗坛两个战场都能纵横驰骋、游刃有余的诗人。

因此,汉代有边塞,唐代有边塞,而到了宋代,连称边境都勉为其难,最多只能称边关了。而边关,只能意味着固守防线,用消极的防御来维持暂时的平安罢了。

景祐五年(1038年)十月,党项族首领李元昊称帝,建立大夏国,史称西夏。此后,宋夏每年交战,宋军每战必败。康定元年(1040年),范仲淹被任命为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并请知延州(今陕西延安)。

宋代对军事的忽视在与外族作战中被充分暴露出来。范仲淹到任之后惊奇地发现,宋军很多骑兵竟然不会披甲上马,射手们射出的箭竟然就落在一二十步开外。“武备废而不修;庙堂无谋臣,边鄙无勇将,将愚不识干戈,兵骄不知战阵,器械朽腐,城郭隳颓”。王伦反叛的时候,一些州县官弃城而逃,朝廷要全部诛杀这些人,范仲淹就指出:“朝廷平时讳言武备,敌人来了却要官员为国家而死,这样做是正确的吗?”在他据理力争之下,这些守令得以保住性命。

面对西夏的崛起和宋朝军事的衰朽,范仲淹认为应该固守边关,坚壁清野,使敌军无隙可乘,于是他修固边城、精练士卒、招抚部属。但是好大喜功的大臣们却还高叫出击。庆历元年(1041年),宋军进攻西夏军队,好水川和定川寨的两战,损失兵将一万余人。节节失利之下,宋仁宗被迫放弃了主动出击的战略,而采用范仲淹固守边隘的主张。

范仲淹将延州建设成西北边境坚不可摧的堡垒,西夏人把他称为“小范老子”,以区别于以前频频丧师失地的范雍,还说“小范老子胸中自有百万雄兵”。

范仲淹是北宋少有的了解军事的大臣,皇帝对他十分倚重。当时大将葛怀敏在定川战败,敌人大举入侵,关中震恐,百姓纷纷逃亡山中。范仲淹率领六千士兵从邠州、泾州驰援。定川之败的消息传到朝廷时,仁宗指着地图对左右说:“如果范仲淹能够出兵救援,我就无忧了。”后来范仲淹出兵的消息传到朝廷,仁宗大喜说:“我就知道范仲淹是可用之才啊!”

但是,这样的坚守却是无可奈何之下的权宜之计,也就在这里,范仲淹写下了著名的《渔家傲·秋思》。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宋朝的边关,已不再有“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的战功,也不再有“欲饮琵琶马上催”的豪迈。衡阳的大雁去了又来,来了又去,而驻守边关的将士却不知何时能够回到故乡。暮色渐起,戍角悲鸣,层峦叠嶂之下,孤城紧锁,天地一片怆然。但是,即使是这样的悲凉,这样的无奈,这位坚强的男人的凛凛生气却没有被湮没。即使是悲,也不愿是悲哀,而宁愿是悲壮;即使是被迫退守孤城,心里也总挂念着建功立业。明代沈际飞说,“燕然未勒”句,悲愤郁勃,那些穷塞主哪里能有这样的词句!(参见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

的确,真正伟大的作品,需要有伟大心灵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心灵,不是醉生梦死、蝇营狗苟之辈能拥有的。当文人们还沉醉在花间的旖旎、婉约的柔情之中的时候,范仲淹用一首词撕裂了漫天的花雨,露出了青黑色的天幕,宋词的那一个辉煌的时代,即将到来。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事实上范仲淹一生中从未到过岳阳楼。滕子京请他写文章的时候,范仲淹刚因为“庆历新政”失败,而被贬到邓州(今河南邓州市)。

庆历三年(1043年)四月,宋夏局势有所缓和,范仲淹被调回东京,升任参知政事(副宰相)。此时,北宋官僚机构越来越冗余,行政效率越来越低,内忧外患接连不断。在严重的危机面前,宋仁宗委派范仲淹等人实行改革。范仲淹很快呈上了著名的《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了包括严明官吏升降制度、限制高官推荐人做官、严密贡举制度、修整武备等十条改革建议。宋仁宗接受了范仲淹的建议,于是,北宋轰动一时的“庆历新政”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范仲淹罢免了一大批尸位素餐的官员,一次,枢密副使富弼有些担心地说:“您这样勾掉了官员的名字罢免他们,恐怕他们一家人都会痛哭啊!”范仲淹说:“一家哭总比一路哭好!”(路是宋代的行政单位之一)

“庆历新政”和很多改革一样,触动了权贵的既得利益,于是,也和很多改革一样,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它的失败。仅仅一年,在巨大的压力下,宋仁宗宣布废除一切新政,并将范仲淹贬到了邓州。就在这时,滕子京请求范仲淹为重新整修的岳阳楼作一篇记。

坐在邓州的花州书院里,范仲淹写下了这篇名垂后世的《岳阳楼记》。此时,他眼前也许浮现出了屡次被贬途中的悲凉,远谪遐荒时的痛楚,薄暮冥冥,虎啸猿啼,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这样的心情,没有切身体会的人,是断然不能写出的。也许词人又想起了自己多次被重新起用时的志得意满:把酒临风,宠辱偕忘,其喜洋洋者也。面对想象中浩荡的湖水,范仲淹终于明白了,人生总要历尽磨难,尝尽痛苦,但是,在更高的维度面前,这些都不重要,真正的男人,应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这更高的维度,便是作为一个士大夫的担当精神,作为一个士人,对天下苍生的责任感。于是,一个振聋发聩的声音穿越千山万水,从邓州的这个小院里,传到了烟波浩渺的洞庭湖边,响彻在这碧水蓝天之际: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也?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在写完《岳阳楼记》七年之后,皇祐四年,范仲淹去世,谥号文正。范仲淹并不是一个纯粹的词人,他的词留传到现在仅有数首。但是,他用自己的人生为宋词之旅插上了一个显明的路标,这个路标指向以前从未有人指过的方向。于是,词人们开始寻回在晚唐五代时期丢失的风骨,寻回士大夫的精神。宋词开始逐渐走出男欢女爱的苑囿,用唐诗的精神去关注天下苍生,用杜甫白居易的眼光去凝视时代的悲凉。

范仲淹在祭拜东汉著名隐士严光时,曾写过一篇《严先生祠堂记》,这篇文章的结句,也许正好可以为范仲淹自己做一个精彩的注脚: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