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木

04-14Ctrl+D 收藏本站

关灯 直达底部

李煜、纳兰性德两位词人的理想、志向在前面已经说明,不复累述。他们以纤柔善感的赤子之心,以不染凡尘的纯洁去感受人生,将纯真的性灵用自然浅畅的语言熔铸成词,抒发未酬之志,哀伤一生之不平。

木生火

“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便工”,正因为李后主的悲惨境遇、多愁善感和旷世诗才,故“以血书”,“以词哭”。

李煜词笔,挥洒自如,常常以寥寥数笔写人间大悲,以怀念昔日之荣盛反衬今日之凄清。

王国维评论李煜:“词至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将本不登大雅之堂的词引入上流社会,变俗为雅,开辟词话新境界的开拓者就是李煜。清末词人王鹏运称李煜为“词中之帝”,词帝之称由此而来。

而纳兰性德亦选择了用诗词来寄托和抒发自己有志不达的苦闷忧愁。无论是抒写幽思恋情,还是抒发兴亡之叹都能倾心吐腑,王国维评论纳兰性德:“纳兰性德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由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两人都曾有过至情至性的情感经历,亦因此有了至伤至悲的满腔愁绪,用那至真至纯的情感写就那至善至美的词作,都以非比一般的才华与人生顿悟实现了词风的超越。

纳兰性德与李煜同样用满腔的泪水,刻骨铭心的爱恋,永久的哀痛,无尽的思念,以痴极恸极的挚情至语来倾诉,真乃“古之伤心人”也。

后人评说之众,多说无益。我们只需亲身体会,细细诵读便知纳兰性德词与后主词是用血泪凝成的。词中捧出的是他们怦怦跳动的真心,火热得足可以燃烧读到它们的人。

正是因为李煜、纳兰性德以志为木,以词为林,树立起自己独特的标格供世人仰望,才使他们真正的事业与成就在政治之外的文学领域燃起了熊熊烈火。

这团火照亮了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的天空,给他们带来了在诗词界的巨大成就,永远闪耀的名望与地位。

他们的悲情造就了他们的绝世名作,他们用生命来写就的词,根本就无需过誉,只凭流传千年、百年后仍然脍炙人口,就足以说明他们的成就。

木克土

土在这里代表的是王权和势力,这两样与他们的理想与志向更是格格不入。

李煜为王权所累,纳兰性德却是鄙视王权与封建势力。二人的悲剧也在于都不得不屈从王权和那股强大的势力。然而压力越大,内心的反抗也越大。

当李煜刚开始享受王权带给他的便利时,他的王权却被生生夺去了。继而赵匡胤又用手中掌握的王权把他沦为阶下囚。赵氏兄弟的责难侮辱,只能吞下去,不能说、不能诉。他将满腔的悲愤愁闷化为一阕阕悲词,做着最无力的反抗。是的,不然他又有什么办法反抗呢?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阕《虞美人》最终成为绝命词传至今天,用千年的时间告诉世人他的不甘心。

与李煜相比,纳兰性德的反抗直接表现在字里行间。在君主政治的统治下,官僚们都是结党营私、互相排斥的,纳兰性德最看不惯这种事情。

除却自身“用非其志”的遭遇,纳兰性德看到更多的是那些真正有才能耿直的有识之士遭到当权派的排挤,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如顾贞观、姜宸英、严绳孙等人。

这使他气愤不平至极,写下许多与好友唱和愤世之词。

金缕曲·赠梁汾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竟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在这首《金缕曲·赠梁汾》中,他慷慨激昂地站在了顾贞观之类受朝廷排挤的人才一边,把朝廷里的官员形容成因嫉妒而散布谣言陷害之辈。他为有才能的人抱屈,也对“自古以来”压制人才的那种权势表示了强烈的不满。

虞美人·凭君料理花间课

凭君料理花间课,莫负当初我。眼看鸡犬上天梯,黄九自招秦七共泥犁。

瘦狂那似痴肥好,判任痴肥笑。笑他多病与长贫,不及诸公衮衮向风尘。

这些纳兰性德极为欣赏的人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生活窘迫,而一些庸碌之才、鸡犬之辈却青云直上。

他对官场上的争权夺利、尔虞我诈、腐败糜烂现象鄙视且气愤,在词作中毫无顾忌地进行揭露和讽刺。

在这个层面上说,纳兰性德已经不只是一个仅仅写些凄美艳词、风花雪月、顾影自怜的富家公子了。

能够将官场的丑陋看得如此清楚,对国家命运的忧思,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作为当权者纳兰明珠的儿子,真正的贵族,纳兰性德能够有这样的眼界和心境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在这方面,他与沉浸在自我中的李煜相比,眼界和心胸要开阔远大得多,因为他的眼中有“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