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盛世中坎坷 天下谁人不识君
04-14Ctrl+D 收藏本站
王昌龄,字少伯,生卒年不详,一些资料记载,他生于698年左右,卒于756年前后。关于他的籍贯,正史中也没有记载,有人说他出身太原王氏,又有人说他是京兆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年),王昌龄中进士,任秘书省校书郎,开元二十二年,又应博学鸿词科登第,授氾水县尉的官职。
王昌龄一生做的官都很小,最大的不过是江宁县丞罢了,后人也就因此称他王江宁。而且,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被贬的原因,史书里只含混地说了四个字:“不护细行。”王昌龄不是什么达官贵人,似乎犯不着正史为尊者讳,于是,我倒是愿意把这话理解为莫须有。而被贬了官还被加上莫须有罪名的诗人,心情应该是愤懑不平的吧?他在《芙蓉楼送辛渐》里曾经不无凄凉地说:如果有亲友问起我的情况,你一定要告诉他们,我的品德没有改变,不是像别人传说的那样糟糕啊!(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悲凉之情,跃然纸上。
杜甫曾经发牢骚说:“名岂文章著。”其实他也许错了,中国固然是一个官本位的社会,做了官,固然对扬名更有好处。《旧唐书》里关于崔颢、孟浩然、王昌龄都是一笔带过,唯有高适单独立传,也就是因为高适后来当了将军。但是以布衣之身能在这貂裘簪缨之中以自己的才华取得一席之地的诗人,也就注定了将超越那些本纪世家而成为不朽。杜甫自身就是这样,王昌龄也是这样。
王昌龄在世时就享有诗名,被称为“诗家夫子王江宁”,把他比作诗歌中的孔子,的确是冠绝海内了。因为诗名很盛,王昌龄与当时很多著名诗人都有交往,年轻的时候,他和孟浩然是好朋友,曾经“二人数年同笔砚”。他跟王之涣、高适等人也是好友,现在还流传着他们“旗亭画壁”的典故。(参看上章《用时代来书写人生》)开元二十七年(739年),王昌龄因事被贬谪岭南,孟浩然以诗相送。(《送王昌龄之岭南》)经湖南岳阳,他遇见李白,于是写诗赠之。(《巴陵送李十二》)次年,他由岭南返回长安,并被任命为江宁县丞,不久又受毁谤,被贬为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李白听说之后,既痛心朋友的遭际,又牵挂朋友的安危,于是写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常建在《鄂渚招王昌龄张偾》一诗中曾为王昌龄鸣不平:“谪居未为叹,谗枉何由分。”可是,权位者一句模棱两可的“不护细行”就傲慢地化解了一切,于是,傲视权贵的李白,只好把对朋友的牵挂与思念托与明月,陪伴朋友的旅程了。
王昌龄最好的朋友是孟浩然,而孟浩然甚至为了这个好朋友搭上了自己的命。开元二十八年(740年),王昌龄由贬所回长安,路上他去拜访孟浩然。孟浩然当时背上生疮刚好,医生嘱咐不能喝酒,但是好朋友久别重逢,大喜过望。孟浩然根本不顾医生的嘱咐,与王昌龄痛饮,结果引得旧病再次发作,回天乏术,演出了一场真实版的“舍命陪君子”。不过,孟浩然在临终时,大概也是微笑着的吧:用这样的方式,与这样的朋友告别,也许这才是最诗化的告别方式。
王昌龄的生年不详,卒年也不详,只是在《新唐书》里有一段简单的记载:安史之乱爆发之后,王昌龄离开了龙标,往东北走。没人知道他要去哪里,只知道他应该是走向自己的归宿。在安徽境内,刺史闾丘晓杀害了王昌龄。没人知道闾丘晓为什么杀他,甚至连“不护细行”这样的官样文章,刺史大人也不想烦心去做了,一代诗杰就此陨落,此时的王昌龄,还不到六十岁。
让人们略微感到一些安慰的事情发生在王昌龄去世之后:宰相张镐率军与叛军作战,命令闾丘晓派军增援,可是闾丘晓没能按时赶到,违犯军令,按律被判死刑。死到临头,闾丘晓求饶,说家里还有老人需要奉养,希望宰相能网开一面。张镐冷冷地看着他,只说了一句话:“那王昌龄的家人应该由谁供养呢?”闾丘晓听后默然无应,最终被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