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则鸣

04-14Ctrl+D 收藏本站

关灯 直达底部

韩愈二十岁考进士,但是三试不第,二十五岁上终于考上了,但是又没能通过吏部的考试,所以没法做官,只好到藩镇手下做幕僚,后来才回京,任四门博士。在当时,人皆以从师学习为耻,而韩愈任博士之后,大胆招收后学,提倡从师,并写下了著名的《师说》,这篇文章直到现在仍然是高中语文课本里的重点篇目。文章开篇就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文章中提到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从师观念,直到现在仍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柳宗元评价说:

今之世不闻有师,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招后学,作《师说》,因抗颜为师,愈以是得狂名。

而韩愈的“狂”不仅体现在“好为人师”上,三十六岁时,韩愈担任监察御史,一年天旱人饥,韩愈上书请求减免赋税,得罪了当政的京兆尹李实,于是被贬为阳山令,遭遇了他仕途的第一次重大挫折。直到顺宗退位,宪宗即位,韩愈才回到京城。遭遇了仕途困顿的韩愈,照理说应该汲取教训,不再作狂夫之言了,可是,元和十五年(820年),韩愈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这件事,将韩愈以斗士的形象列在了儒家先贤的行列之中,也使他以复杂的身份,被列入了中国文化史、诗歌史和佛教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