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发出可能被接受的邀请
04-13Ctrl+D 收藏本站
大多数社会交往上很成功的人都积极地把别人拉入到自己的生活中。他们经常采用的最重要的两种方式就是:主动与希望认识的人交谈;向希望作进一步了解的人主动发出邀请……治疗学家:如果让你写一本关于自己的书,你会给书定一个什么书名?
病人:我不知道……你觉得……《什么也没发生》怎么样?
治疗学家:是不是应该叫《发生了的一些事情》?
病人:嗯,我想《什么也没发生》就刚好……很多时候,我都感觉自己像一个银行的保安……我看着周围来往的人,但是却置身于这个世界之外——这个世界和我没有任何关系……我的存在对别人也毫无意义……
治疗学家:你感觉自己像个生活的旁观者。
病人:是的,只是个旁观者……即便奇迹发生,我碰上一个人,但是也没有什么结果。
治疗学家:你是说遭到别人的排斥?
病人:也不是。我们只是交谈,之后就互相道别,仅此而已。
治疗学家:你没有邀请他们来拜访你?
病人:没有。我想他们要是真的喜欢我,应该会主动邀请我的。
大多数人都倾向于被动地做出反应。他们等着别人主动投来目光、送来微笑、主动打开话题以及发出邀请。因为他们遇到的大多数人也同样在等待,所以常常是到头来双方都很失落。
与这些被动等待的人交谈,常常会听到他们消极地抱怨“事情总是没有什么结果”。其实确切一点,他们应该责备自己“从来没有尝试过”。
大多数在社会交往上很成功的人都积极地把别人拉入自己的生活中。他们经常采用的最重要的两种方式就是:主动与希望认识的人交谈;向希望作进一步了解的人主动发出邀请。第六
章讲了一些主动交谈的策略,而以下要介绍的是一些小的建议,它们能有效地增大别人接受你邀请的几率:
双重视角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兴趣。如果你能在考虑自己兴趣的同时,也照顾到对方的喜好,那么你的邀请就更可能被接受,而对方也会感到很高兴。也许你喜欢玩牌、摔跤及20世纪40年代的浪漫电影,但是这不能说明对方也一定有同样的爱好。
要做到双重视角其实很简单:只要问问对方喜欢什么活动,然后选择一项你也喜欢的,邀请他参加。
如果你计划活动的时候不考虑到双方的想法,那你很可能会遭到拒绝。而且即便对方点头同意,你也会后悔的。几年前,我邀请邻居马里奥去钓鱼。我当时非常想带他一块去,所以对他说的小时候晕船的事没放在心上,也没注意到他希望去打网球的暗示。
钓到第一条鱼后,马里奥开始脸色发白,觉得有些头晕。呕吐之后他稍微好受了一些,但是在这之前,他已经溜到船底,趴在那条乱蹦乱跳的鱼旁边,呻吟着对我说:“我说过了我晕船。”
这就是没有采用双重视角的后果。
态度直接
要是能在第一次会面结束之前得到对方的肯定答复,那就再好不过了。告诉他你想到的活动,包括日期、时间、地点,或许你可以用双重视角告诉他你觉得他会玩得开心,然后问他是否感兴趣。
不要开口就问:“星期六晚上有什么事情吗?”很多人(包括我在内)在回答的时候都感到很尴尬:“没有,什么事情也没有。”这样说过之后,有些人会感到很愤慨,因为现在只有接受你的提议,或者提出另一项建议,或者干脆说宁愿什么也不做也不愿和你呆在一起。
小处着手
比起50美元,你更愿意借给我50美分,不是吗?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他人。要求的越少,得到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对一个刚认识的人来说,他更愿意和你去喝一杯咖啡,而不是去吃
一顿七道菜的中国大餐。
“年轻人,过来吃个汉堡吧!”隔壁的邻居吉姆就是这样和我熟悉起来的。(顺便提一下,吉姆已经84岁高龄了,在他眼中70岁以下的人都属于年轻人。)我非常诚恳地接受了他的邀请,因为这对我来说是很小的事情;吉姆又笑得很开心,让我觉得一定会很有意思。而且,我总是对汉堡情有独钟!在互相交谈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吉姆也喜欢去海边散步,于是第二个星期我就邀请他一同去了。
我去年认识的一位女士也是用从小处着手的方法和我熟悉起来的。她只是打电话过来说:“艾伦,几个朋友星期天在我家聚会吃早午餐。我希望你能够来。”尽管之前我并没有对她感兴趣,可我还是接受了她的邀请,因为这听起来并不像是“约会”,它应该是很有趣的,而且也不会花很多时间和精力。
随意一些
也许你没有意识到,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对方的回应。如果你的邀请听上去像是生与死的重大事件,就不如一块聚聚、高兴高兴这样的邀请容易被人接受。
看看以下两种邀请,你更愿意接受哪一种:1. 对方目光朝下,一脸忧心忡忡,双手抱于胸前,声音低沉地对你说:“我知道你很忙,但是我……我希望我们能找个时间一起出去玩。也许有了这样的机会,我们会成为很好的朋友。
你考虑一下,星期六上午能不能和我一起去体育馆打壁球。”
2. 他直接看着你,坦诚地微笑着,用随意的口吻对你说:“很高兴认识你,我想星期六上午和你一起去体育馆打壁球,你看好不好?”
我在圣地亚哥用这两个例子对20个人做过测试,问他们更愿意接受哪一个邀请。19人选择了第二个,只有一个女生选择第一个。(她是心理学的学生,说是正在写一篇论文,所以很想弄明白第一个人的问题所在。)
如果遭到拒绝
如果对方拒绝了你的邀请,他也许不是在排斥你。也许他想与你相处,只不过不喜欢你提议的活动,或者已经有了约会。如果这样的话,他通常会解释清楚,你们可以重新安排。
如果对方拒绝了你的邀请,也不给任何解释,你可以提议换个时间或者活动项目。如果对
方仍然拒绝,也没有任何解释,那就可以断定他对你不感兴趣。千万不要向对方询问原因,你不会得到真实的回答,而且只会把局面闹得更僵。相反地,你应该礼貌地离开,并且对他说:“很遗憾你不能去。”或者“很高兴认识你。”或者把电话号码告诉他,让他方便的时候给你打电话。
不过,你也可以选择坚持你的邀请。彼得?戈德希密特(Peter Goldschmidt)是华盛顿区的一名律师,一次在《旧金山新闻》上看到一篇对我的采访,于是打电话来说有些问题想和我探讨一下。我当时抽不开身,接下来三次他在市区的时候我都没有空,而且我的态度也很冷淡。
但是彼得仍然坚持给我打电话,于是去年2月我们终于在圣地亚哥见了面。我很高兴,从那以后,我们就成了好朋友。
与此相似,演员查克?康纳斯(Chuck Connors)在一次大学返校节游行上看到了他未来的妻子,他打了六次电话后,她才最终答应赴约。鲁丝?芭吉(Ruth Buzzi)未来的丈夫曾经给她打了30次电话后,他们才最终见面。
如果得到肯定的回答(很可能你会成功的)玩得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