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的人都想要个妈妈

04-12Ctrl+D 收藏本站

关灯 直达底部

跟其他许多东西一样,我们对亲密感的需求也来自我们的原生家庭。大约在6~9岁时,我们开始认识到父母并不能提供给我们所需要的全部关爱、包容和安全感。随着逐渐长大,我们慢慢产生了一种幻想,幻想着将来会有一位理想的伴侣来填补我们心灵上的空虚。这种幻想在青春期达到顶峰。于是我们从少年时期就开始期待着“坠入爱河”,体验真正的“亲密感”。那些从父母处得不到的东西,我们想要从伴侣身上得到。

我们的内心悄悄盼望着伴侣可以带来期待已久的灵与肉的完美结合。那些更富有幻想的人希望伴侣“具有我想要的一切”,其余的人则认为可以把伴侣改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示例┊

朱迪思的父亲曾经因为情感和精神问题数次住院治疗。她的母亲也时常高度焦虑,根本没有能力照顾别人。作为三个孩子中年龄最大的一个,朱迪思幼年时就独自一人承担起了整个家庭的重任。因此,她总是梦想着有一天能够逃离这个家庭,过上正常的生活。

第二次婚姻失败之后,她开始向心理和婚姻咨询师寻求帮助,试图找到自身的问题所在。虽然长大之后成为一名能干又漂亮的女性,但是她成年之后的人生却跟自己原来期望的大相径庭。

她在咨询和治疗中发现:她总是期望丈夫可以给她带来良好的自我感觉,而这正是她从父母那里没有得到过的东西。因此,她在感情上是“追逐者”。但正是因为她从来没有体验过真正的亲密感,所以即使丈夫对她很好时,她也会感到害怕和不安。她会选择那些亲疏舒适度与她原生家庭相同的男性,所以他们提供不了她想要而又害怕的真实感情。当她和那些可以给她带来真正温暖和感情的男士交往时,却会不断疏远,甚至断绝关系。

如果人们幼年时缺乏必要的关爱和指导,长大后就容易产生强烈的幻想,幻想将来会有一个“特殊的人”给自己带来美好的生活。他们真正爱上的是这个想象中的伴侣为自己带来的感觉。当现实与想象不符时,他们就会愤怒、沮丧、失望,甚至感到备受伤害。然后,他们就会绞尽脑汁去思考如何从对方那里得到自己想要的感情。

当人们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往往会认为是某人的责任。如果他们埋怨自己、认为自己错了的话,就会尽力迎合对方的喜好,以取得对方的赞许和热爱。他们这是舍弃自我,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如果他们认定是对方的错,就会想尽各种办法来改变对方。这些方法包罗万象,也许是奉承吹捧,也许是批评,甚至可能是肉体上的攻击。

┊示例┊

莱拉是三姐妹中最大的一个。她的童年很不平静,搬过很多次家,还曾经多次离开父母,跟亲戚一起生活。她的父母经常打架,所以她认为自己结婚之后,一定要有一个稳定、快乐的家庭。她学会了很多生存技能和生活技巧,认为这些技能可以帮助自己实现梦想。但是她最终嫁给了汉克,他是一个性情孤僻的独生子。汉克的家庭理念跟她完全不同。他很不合群,不爱养育子女,也不喜欢家庭生活。他只是想要个人来照顾他、崇拜他罢了。因此,夫妻双方都与对方的期望截然相反。当家庭矛盾出现时,他们二人都会以各自原生家庭中的方式处理家庭冲突。这样一来,莱拉变得越来越像她从前憎恨的“恶毒”母亲,而汉克也越来越像他那冷漠的父亲,并且像他父亲一样频频外遇、离家不归。他们开始经常搬家、常常吵架。而他们19岁的女儿贾妮所说的话跟当年莱拉的话完全相同:贾妮说她想要“稳定、幸福的家庭生活”。但是她跟男朋友交往的模式却与母亲跟父亲交流的方式完全一致。

莱拉和汉克都对他们的家庭生活抱有期望,而这种期望的基础却是他们各自童年未能满足的需求。他们结婚时,想当然地认为对方一定能够提供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而事实上也是如此,他们往往会坚持要求对方满足自己的需求。因此,他们会相互指责,并且希望对方做出相应的改变。事实上,他们对于亲密的家庭关系都感到不适,甚至他们的女儿贾妮也是如此。

在家庭关系中,过分的“亲密”和过分的“疏远”都有可能产生不良的后果。夫妻在发生过亲密关系之后可能会打架,这种现象并不鲜见。这是因为他们害怕过分亲密的关系会让他们失去独立的自我身份,或者让他们变得容易受到伤害。很多人都误以为建立亲密关系就意味着个体独立地位的丧失。在他们看来,过分亲密与过分疏远一样,都是十分可怕的。因此,人际关系与家庭关系中一个极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学会亲密、开放、包容,并同时保持自己独特的自我个性。这一点是可以做到的,在下面的章节中,我们将详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