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自尊意识:重视孩子的自尊心,打造理想的“身价”

04-12Ctrl+D 收藏本站

关灯 直达底部

1.常开家庭会议,重视知情权

很多中国父母在家里做某些决策的时候,几乎不会告知孩子,更不会询问他们的意见。他们会认为,小孩子懂什么?这些事和他们根本没有关系,何必要告诉他们呢?

而英国的父母却认为,虽然孩子的想法还不成熟,对很多事情的看法还不完善,但是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主体,他们对和自己有关系的事情是有感情、有想法的。所以,他有权利参与家庭的重大决策。

英国父母在作出搬家这样重大决策时候,也不会完全自己做主,不理会孩子的想法。他们往往会开个家庭会议,将家里的成员,只要是有自主意识的都召集来,通过举手表决来决定是否搬家。如果孩子予以强烈的反对,并说出充分的理由,父母也不会强制搬家的。

布鲁克林夫妇都是工薪阶层,他们好不容易攒了一些钱,想换一个大点的房子,因为两个孩子都慢慢长大了,以他们现在所居住的60多平米的空间,确实有些拥挤。他们想从英国的一个叫威克的小城市搬到一个港口城市——利物浦。

但是他们还不知道13岁的儿子和10岁女儿的看法,所以决定召开一次家庭会议。

一天晚饭后,他们的家庭会议正式召开了。布鲁克林夫妇刚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就遭到了一对儿女的强烈反对。

“不,爸爸,我现在所在的学校非常好,而且这里有很多我的好伙伴,我不想离开。”儿子大声说道。

“我也是,妈妈,我刚参加了学校的舞蹈班,老师说我很有天赋,我真的不想在这个时候离开。”女儿显得很委屈。

“宝贝们,”布鲁克林温柔地说道,“我知道你们都已经熟悉了这里的生活环境,熟悉了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而且与他们相处得也非常好,这一点让我和妈妈感到很高兴。说明你们有很好的人缘,大家都很喜欢你们。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现在我们住的房子这么小,以后你们越来越大了,哥哥和妹妹是否还能继续住在一起呢?”

“当然不能,我可不想永远和他(她)挤在一个小房间!”儿子和女儿异口同声地说道。

“对啊,所以,为了你们的将来考虑,我们需要一个大房子。这样一来,妹妹想买钢琴也有地方放,哥哥想拉大提琴也有储存空间。况且,我们要搬去的那个城市,是一个富于创新的地方,孕育了很多著名的艺术家。另外,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到哪儿都会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欢的。这也是考验你们人品的好机会呢!”妈妈接着说。

听妈妈这么一说,儿子和女儿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他们从小就怀揣成为艺术家的梦想,自然就欣然同意了。最后,搬家的决策通过举手表决而全票通过。

在日常生活中,布鲁克林夫妇也非常重视孩子的自尊心,家里的大事小情,他们经常采取开家庭会议的方式来决定。他们认为成年人看问题的角度和孩子肯定是不同的,父母认为有利的事情,孩子未必觉得好。如果讨论的事情,父母和孩子的看法有出入的话,就要看谁说的更有道理,但是一定要让孩子享有知情权。

布鲁克林夫妇并没有强迫孩子听自己的,而是用道理征服了孩子的心。这也是尊重孩子的一种表现。而且,主动告知孩子搬家的事宜和原因,在搬家前先带孩子过去熟悉一下新家的环境,看看是否有合适的小伙伴,这样,孩子搬过去之后就不至于彷徨无依了。

这种让孩子享有知情权的家教方式在英国非常普遍。可是在中国,这种情况却很少见。一个14岁的中国小女孩曾对自己的父母提出了这样的建议:“我恳求参加家庭会议。以前,爸爸妈妈常说我是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参与也是胡闹捣蛋。但是现在我已经长大了,有自己的辨别能力和主见。而且,我也是家里的一个成员,也有权利知道和我有关的事情,并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常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样不仅能多一个人的办法,而且还能提高我的分析能力。可是,每次你们都用‘这是我们大人的事,小孩别瞎掺和’的言语把我支开,你们一点都不尊重我。”

这样的孩子在中国相信不在少数。当孩子逐渐长大以后,就希望自己能够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能够独立自主,可是,很多中国父母却意识不到这一点,总是用“你还小”、“你不懂”、“等你长大再告诉你”等语言阻止孩子参与的行为,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英国父母则恰恰相反,在孩子3岁左右的时候,他们就赋予了他知情权。

贝拉非常有音乐天赋,只要音乐一响起,她的手脚就开始有节奏地跟着舞动,而且一点不怯场,经常在亲戚朋友面前表演。

一天,一个邻居看见贝拉的表现,便对贝拉的妈妈说:“黛西,你的女儿这么有音乐细胞,为什么不让她去学跳舞呢?以后一定可以成为舞蹈家。

听邻居这么一说,黛西也觉得很有道理。但是她又一想,虽然女儿表现出了一些艺术方面的才能,但这并不代表她想从事这个职业,专门往这方面发展。于是经过考虑,她决定叫来丈夫和女儿开了家庭小会议。

一家三口围坐在餐桌前,小小年纪的贝拉虽然只有3岁,头刚刚高过桌面,但是父母并没有剥夺她的知情权。妈妈开口问道:“宝贝,你喜欢跳舞吗?”

“喜欢。”贝拉用稚嫩地声音回答道。

“那爸爸妈妈送你去学习舞蹈,好不好?”爸爸轻声问。

“不好,我不想去。”

“为什么呢?”

“那里没有小朋友,我要和小朋友在一起玩。”显然因为孩子太小,还不太理解学跳舞的含义。但是起码贝拉的父母已经征求了她的意见,告诉了她这个事实。

黛西觉得这样光和她说,她还不能完全理解。于是,第二天,黛西将女儿带到了舞蹈班,打算让她体验一天,如果她真的不喜欢就算了。结果,等黛西下午去接贝拉回家的时候,没想到贝拉还意犹未尽地不想走,用她的话说是:“这里有漂亮的老师,动听的音乐,还有好多小朋友,我很喜欢这里,我要上舞蹈班。”

黛西此时才知道,女儿是真的很喜欢跳舞。

英国父母在作出某些决定前,只要是和孩子有关的,都会告知孩子实情,并尊重孩子的意见。黛西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妈妈,虽然孩子只有3岁,还分辨不清事情的真伪,但是她也有自己的意识,会说“喜欢”与“不喜欢”。因为学习舞蹈的人是贝拉,所以,黛西觉得完全有必要让女儿知道这件事,并真正考虑孩子的想法。

由于孩子还没有分辨能力,所以黛西带着孩子去体验一次,让她亲身感受“舞蹈班”是什么样子,亲身体验到底喜不喜欢,而不是把孩子的话当儿戏,光听不考虑。

英国人认为,经常召开家庭会议,允许孩子享有知情权和参与权,这样才能让他感觉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分量,从而建立起良好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可见,知情权对孩子来说多么的重要,所以,父母不能轻视家庭民主的重要性,更不能忽视家庭民主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常开家庭会议,主动向孩子通报一些家庭大事,给予孩子“知情权”,孩子就会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尊重和重视,从而做任何事都会信心满满。

智慧锦囊

中国父母大多都会在物质上尽量满足孩子,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呵护孩子,其实,“父母的尊重”才是孩子最想得到的。尊重孩子,重视孩子的自尊心,是给孩子最好的爱。

而英国的父母在这点上就做得很好。他们会经常召开家庭会议,让孩子获得知情权,把孩子当做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遇到关系到家庭的大小事情,比如搬家、买房子,甚至父母离婚,都会告知孩子,并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大大增加了孩子独立面对问题的勇气和信心。

2.尊重隐私,给日记本上把锁

想象一下下面的情况:

你去打扫女儿的房间,无意间发现她的日记本放在书桌上,但是没有上锁。

你儿子每天晚上都用无绳电话在自己房间打很长时间,有时电话的另一边是女孩。

你那不到十岁的孩子经常把吃了一半的汉堡包放到书包里,因此,你每周都要帮他清理一次书包,但是这次你打开书包的时候,没有看见未吃完的汉堡包,却发现了一张折好的纸条。

此时,你是否会打开日记?是否会拿起听筒?是否会看那张纸条?

英国的一位心理学教授认为,孩子在青少年时期对隐私权的重视,超过他一生中的任何一个时期,包括成年期,如果你觉得隐私对自己很重要,那么它对孩子的重要性并不亚于父母。

每个人都有不愿意告诉别人的小秘密,这就是隐私。在西方的很多国家,都立法保护别人的隐私,尤其是孩子们的隐私。而在家庭里,父母更是十分注重保护孩子们的隐私。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在位期间,就曾专门要求英国新闻投诉委员会主席盖伊·布莱克出面保护自己孩子的隐私,“让他们远离新闻媒体的镜头”,遭到拒绝后,布莱尔便紧皱双眉,而他的夫人切丽更是怒发冲冠,就像火山爆发一样。

英国专家认为,从婴幼儿时期开始,孩子就有了自己的隐私,但此时,他们还比较依赖父母;少年时期的孩子可能还是将父母当做学习、模仿的榜样;进入青春期以后,孩子便出现了成人意识,接触社会和人生的范围更广,自主意识也逐渐增强。

在这整个过程中,孩子的隐私内容慢慢增多,范围也逐渐扩大。为了保护自己的隐私权,孩子们想出了各种招数:在网上写日记,短信看完就删掉,用网络聊天代替打电话……

其实,孩子对父母刻意保持距离和对隐私有越来越强的渴望,是孩子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意思就是:“我属于自己,父母没必要知道我的所有,我正在发现自我,我不需要父母的监视。”这属于孩子的正常心里渴望。

赖斯莉,这位英国妈妈有一个12岁的女儿——劳拉。她非常尊重女儿的隐私权,她从来不会偷看女儿的日记,或翻她的东西,赖斯莉认为,“那些东西都属于私人物品,我也不愿意别人随便翻我的皮包,或偷看我的信件”。

赖斯莉她在青春期的时候,也有写日记的习惯,她也不想被任何人偷看,包括自己的父母:“这并不是因为我写了见不得人的东西,只是因为这是我个人的思想,只有我有权力看。”所以,赖斯莉非常明白女儿的感受。

当劳拉过完12岁生日以后,赖斯莉就告诉她:“宝贝,你已经是个大姑娘了,要学会自立,遇到问题要试着自己解决。如果碰上实在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告诉爸爸妈妈,我们会帮助你的。”然后,赖斯莉从包里掏出了一个带锁的日记本,告诉她,如果有什么话不想和父母说,就写在日记里,然后上好锁,以免爸爸妈妈因为好奇而偷看。

劳拉对父母的行为很感动,也对父母越来越信任,愿意和父母沟通,并会主动、自愿地告诉他们一些小秘密。

有一次,劳拉放学后就跑进了自己的房间,赖斯莉发现孩子有些不对,便在外面敲了敲门,说:“宝贝,妈妈可以进来吗?”

“可以,你进来吧。”劳拉轻声说道。

赖斯莉走进劳拉的房间,并坐在她的身边,笑着说:“我亲爱的宝贝今天好像有些不对劲哦,能和妈妈说说吗?如果不愿意说也没关系,你可以写在日记里,然后锁上,把自己的小秘密藏起来。”

听完妈妈的话,劳拉沉思了片刻,然后说:“妈妈,我想告诉你,我需要你的帮助。”

“那好啊,如果你信得过妈妈,妈妈也很愿意‘为你效劳’。”赖斯莉打趣道。

于是,劳拉从包里掏出了一张小纸条,递给了赖斯莉。赖斯莉打开一看,上面写着“劳拉,你好,我很喜欢你,希望可以做你的朋友。”落款的署名是:仰慕者安徒生。

“呦,我的女儿都有仰慕者了,真是了不起。这说明你在很多方面都很优秀,他才希望和你做朋友。如果这个小伙子想追你的话,他就需要努力了,当然你也不能懈怠,如果一直被一个男孩子仰慕也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情呢!”赖斯莉似乎比女儿高兴得多。

“妈妈,那我应该怎么办呢?”劳拉小声地问。

“你也可以给他写个小纸条,告诉他,如果你们能同时考进大学的话,就考虑和他交往。所以现在的任务就是两个人一起努力学习,使自己各方面变得更优秀,这样才能为你们成为朋友打下良好的基础啊!”

“妈妈,我知道怎么做了。”劳拉似乎已经理解了妈妈的话,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第二天,劳拉按照妈妈的话,很好地处理了她与那个男孩的关系,那个男孩看到她写的纸条后,也倍受鼓舞,从此以后,两个人开始一起努力学习。等到期末一看,两个人的各科成绩也都名列前茅。

这就是英国父母面对孩子隐私时的处理方式。当劳拉进入青春期后,父母就把她当成一个大人对待了,并给予孩子足够的私密空间。主动给孩子送上带锁的日记本,在父母尊重孩子隐私的同时,劳拉也对父母产生了一份信任。由此才会出现后面劳拉主动向妈妈道出心中小秘密的事情,赖斯莉也巧妙地将劳拉从早恋的“风口浪尖”拉了出来。

英国父母认为偷看孩子的日记、信件,或追查孩子的电话、短信是一种非常不道德的行为,是伤害孩子自尊和人格的表现,从而也会拉开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不仅如此,英国各个学校对孩子的隐私权都是非常尊重的。

从中国移民到英国定居的妈妈小梅对此深有体会。

在英国,每个学期开学的时候,学校会给每个家庭发一封电子邮件,询问父母和孩子是否允许学校把孩子的照片放在学校的报刊和网站上,如果没有得到他们的同意,学校是没有权利公开孩子的个人信息的。

另外,成绩单也属于个人的隐私。每个学期,学校会发下来两次成绩单。小梅的儿子拿回家的成绩单总是装在一个大信封里。每当她询问儿子,别的同学考得怎么样时,儿子总是说他不知道,因为老师会提前将装在信封里的成绩单直接放在每个同学的书包中,所以他没机会看到别人的成绩单。

由于英国的大环境如此,所以父母都很注重对孩子隐私意识的培养,他们的教育也很懂得保护孩子的隐私和权力。父母进入孩子房间时,要事先敲门;动用孩子的东西时要得到允许;不随便翻看孩子的信件、电话或短信。他们认为尊重孩子要从出生换尿片开始,换尿片前,要轻声告诉孩子要给他换尿片了,请他稍等一下。因为从小得不到尊重的孩子,长大后也不会尊重别人。

在耳濡目染下,小梅也慢慢懂得了尊重孩子隐私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但是在中国成长的孩子却很少能够享受到这份“礼遇”,中国父母总是忽略孩子的秘密,认为自己是生他养他的人,可以肆无忌惮地进入孩子的世界,擅自闯入孩子的“隐私地带”,甚至粗暴干涉,比如私自拆开孩子的信件、监听电话、偷翻日记。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迈入青春期的女孩,在日记本中写下了自己对班上一位男同学的倾慕之情,其实这只是青春期孩子的正常表现,但是他的妈妈偷看后,对女儿进行了激烈地责骂,而且还将日记本交给了老师看,老师还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了她。这个女孩觉得没脸见人,最后自寻短见。

一个刚刚绽放的花骨朵儿就这样凋零了,让人很是心痛。这位妈妈的做法是非常愚昧和错误的,喜欢过度干涉,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隐私,这样的做法通常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当然,尊重孩子的隐私,并不等于对孩子放任自流,而是要向赖斯莉那样表现出对孩子的尊重,不会侵犯他的私人空间,这样,孩子自然会将你当朋友看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与你交流。

智慧锦囊

说到“隐私”,大多数中国父母都觉得这是大人才有的“特权”,与孩子是不相干的。但是英国父母认为,孩子也有隐私权,成年人应该对孩子的隐私进行尊重和保护。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们的生活领域、知识和情感都开始丰富起来,自我意识在不断增强,原先无所顾忌敞开的心门也随之逐渐关闭起来。

此时,聪明的父母应该学会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主动给他们的日记本上把锁。让他对你产生信任感,觉得自己被尊重了,也就有了自信心,会主动和你分享他的“隐私”。

从现在起,不要窥探孩子的隐私,学会尊重和信任孩子吧。也许有一天,你会发现,日记本上的那把锁没有了,而你与孩子之间的心锁也由此打开。

3.天性使然,奉行斯宾塞“快乐教育”

闻名世界的英国大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说过:“教育是一项充满快乐而漫长的事业,需要一点耐心和同情心。”成功的父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耐心和用心,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需要赏识和鼓励,父母的一个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带给孩子无尽的动力,使孩子的情绪更加积极向上,甚至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就像一块宝石,经过岁月的打磨和洗礼,更加璀璨夺目,它由于揭示了教育和儿童心智发展的规律,而使无数的孩子和家庭受益匪浅。

斯宾塞认为,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想法,了解孩子在什么样的状态下教育最有效。他通过多年来对小斯宾塞的教育经验和大量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效果最好。

夏天一到,老斯宾塞决定对5岁的小斯宾塞进行音乐上的教育,让他接受音乐的熏陶。于是,就让妻子给他买了一架脚踏风琴回来。当小斯宾塞站在这架风琴面前的时候,觉得很新奇,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忍不住想摸它。

于是,老斯宾塞对他说:“孩子,这架风琴有很大的魔力,如果你用脚不断地踩下面的踏板,同时用手指按上面的黑白琴键,它就会发出声音。如果你学会了弹奏的方法,它就会唱出美妙动听的音乐。”

听爸爸这么一说,小斯宾塞立刻迫不及待地坐了上去,胡乱按键,各种不成音调的声音忽高忽低地发了出来。小斯宾塞在异常兴奋的状态中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下午时光。

但之后不久,老斯宾塞的妻子和儿子就因为这架风琴产生了矛盾,在儿子弹奏的不协调的风琴声中,时常夹杂着妻子的尖叫声和指责声。就这样在吵闹声中度过一个月后,妻子实在忍受不了了,便对老斯宾塞抱怨道:“亲爱的,我想小斯宾塞在音乐上真的没什么天赋,一支很简单的曲子,他学了很多遍也不会。”

听完妻子的话,老斯宾塞觉得有必要改善这种教育方式了,便对妻子说:“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会扼杀孩子在某方面的天性。小斯宾塞对这架风琴本来是兴趣十足的,他喜欢它。但是如果将弹风琴变成一件痛苦而紧张的事情,你想,他还会学好吗?”

“那你自己试试吧。”妻子不快地说。

老斯宾塞并没有直接和小斯宾塞谈关于风琴的事,而是在晚饭前的十分钟,对小斯宾塞说:“宝贝,我特别喜欢你演奏的那首曲子,叫什么来着?”

“林中仙子。”小斯宾塞赶快说道。

“没错,宝贝,爸爸就喜欢这个曲子,你能弹给我听吗?”

小斯宾塞摇摇头。老斯宾塞接着说:“哎,真遗憾,可惜我不会弹,如果我会弹就好了,哪怕一小段也满足了。”

“那我就试试吧。”小斯宾塞赶紧接着说。

然后,他坐到风琴前面,轻轻地弹了起来。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他弹得非常美妙动听,十分流畅,轻重也掌握得恰到好处。此时,妻子正一脸吃惊地看着老斯宾塞……

老斯宾塞认为教育应该充满快乐,当一个孩子不高兴或情绪低落的时候,他的智商和潜能会大打折扣,斥责并不能带来好的结果。他觉得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变得更快乐,教育的方式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这如同一根细小的芦管,如果你从一端倒进去苦涩的汁水,那么另一端一定不会流出甘甜的蜜汁。

当一个孩子情绪低落、神情紧张的时候,自信心会不足,这时他们做任何事情都不会取得好的成绩;相反,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下,孩子会容易接受任何东西。因此,要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关键是要尊重他的天性,看他对此是否感兴趣,然后将他的情绪调动到自信、快乐和专注上,之后再开始学习。

很多中国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天赋,资质比其他孩子差,其实这是父母的误解。而事实上,孩子的“资质差”正是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得当造成的。

英国父母则从不会这样评价自己的孩子,他们充分吸收了斯宾塞“快乐教育”的理念,认为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天赋,只要顺应天性进行教育,让孩子充满快乐,就一定能够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英国父母认为,孩子天生就是探索者,有强烈的探究和学习的欲望,好奇心驱使他一次次地进行尝试,不畏惧困难和失败。就像刚学走路的孩子,绝不会因为害怕摔倒而放弃走路。这比很多大人面对挫折和失败时的态度强得多。很多孩子都喜欢自己动手做事,在做的过程中,他们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并把这些答案储存在自己的大脑中。这些答案储存得越多,他的智力水平就会越高,接受新知识就会越快。

但是很多中国父母往往看不到孩子喜欢探索的特点,过于限制他们的玩耍,那么孩子就无法从游戏中获得足够的快乐,必然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变得做事没有耐心、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烦躁。

其实,玩耍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他们学习的一个过程。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极大的快乐和满足,同时也可以认识、探索环境,并学习自我创新。可以说,玩耍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方式,是孩子表现生活、表达情感的良好开端。在玩耍的过程中,孩子的认知、思维、注意力等状况都好于课堂上,这是因为在欢快、轻松的玩耍中,孩子的大脑更加活跃,获取、吸收、理解知识的能力以及联想力也更加丰富。

英国父母并不看重孩子玩什么,更关注的是孩子怎么玩,在玩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想法和感受。

英国一位著名建筑师在回忆录中写到:小时候,父亲曾经送给他一套精美的玩具小兵,他经常花半天的时间和这些小兵玩耍。在和小兵对战的时候,他总是能战胜它们。然后再悉心照料这些伤员,把那些“受伤”的小兵重新粘起来,然后再给它们涂上颜色。十几年之后,这些儿时游戏中的场景跃然于他雄伟的设计图纸上。

这位建筑师在童年时期养成的扮演胜利者角色的习惯,给了他自信和鼓舞,让他从中获得了极大的快乐,而这种习惯也融合进了他的思维和潜意识中,成为他成功的一个开始,直至满头白发。

但中国的大多数父母都有这样一个误区:玩耍并不重要,甚至是有害无利的。并把这种错误的观点带到家庭教育中。他们认为,正确的家庭教育应该是对孩子进行早期知识技能的培训。于是,很多中国父母从怀孕开始,就为孩子计划好了一切教育策略,胎教、早教、各种辅导班、兴趣班……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却没有一样是考虑孩子会不会快乐而定的,只是单纯地考虑了孩子学习它,父母本身会不会快乐。

其实,对孩子进行早期知识技能的培训,不仅不能给孩子带来必要的素质和能力,还会伤害孩子学习的积极性。究其原因,是因为违背了孩子的天性,同时“家长式”的教育又让孩子感觉自己没有受到尊重,从而导致自尊心受到伤害,自信心下降。这样一来,孩子无法从中获得快乐,又怎么可能会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呢?所谓的天赋又怎么会被激发出来呢?

所以,为了使孩子的身心能得到健康的发展,中国父母要向英国父母学习,奉行斯宾塞“快乐教育”,顺应孩子的天性,保障孩子玩耍的权利,让孩子从中获得快乐,进而快乐地进行学习。

智慧锦囊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和潜质,因此,我们会发现很多孩子对某些事物有着特别的兴趣,并乐此不疲地去做这些事情,而且做得很好。这就是孩子的天性在起作用。

因此,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呼吁父母要因材施教,顺应孩子的禀赋进行教育,这样孩子才能将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充分发挥出来。如果孩子失去快乐,天赋就会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绊脚石,就算是天才,也会被不快乐的因子抹杀。

4.做错事需惩罚,惩罚不等于羞辱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难免犯错,犯错后理应接受惩罚。惩罚孩子的目的是为了引起他的良性转化,所以首先要以尊重孩子的人格和自尊为前提,要避免用粗暴、生硬、讽刺、挖苦等语言羞辱孩子。

英国人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从不会用诸如“你可真是笨死了”、“你比谁谁谁差远了”、“白吃了这么多年饭了”……这些羞辱性的语言。他们认为,当孩子犯错后,要让他牢记自己错在什么地方,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就可以了,而不是对孩子实施“语言暴力”。因为这些让孩子感到包含“恶意”的话语,会使他们的心灵受到巨大的伤害,而且年纪较小的孩子还会将此当真,从而自暴自弃,最终丧失了自尊和自信。

所以,面对孩子的错误,英国父母虽然从不姑息迁就,但也不会说出使孩子难堪的话语。

张老太的儿子给她领回来个洋媳妇,因为儿子在英国上的大学,所以在校期间就谈了个女朋友,是当地人,毕业后两人一起回了北京,顺理成章地结婚生子。

张老太得了个像洋娃娃一样的小孙子,自然很高兴,整天合不拢嘴。但洋媳妇凯瑟琳对小孙子布朗的教育方式可是令她大开眼界。

有一天,外公外婆到家里来做客,刚满4岁的布朗很是兴奋,在客厅里跑来跑去。他用一只小桶装满了水,然后提着小桶在屋子里四处转悠,一不小心就洒到了客人的脚上。这时,张老太觉得很没面子,觉得好像自己没教育好孙子,于是对布朗训斥道:“你这孩子怎么这么讨厌啊,看看都把水弄到外婆脚上了,笨死了。”

布朗可能正在兴头上,就像没听到一样,还是提着小桶来回走,最后把小桶弄倒了,里面的水洒了一地,把裤子和鞋都弄湿了。此时的小布朗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事,还得意地用两只脚在上面踩着玩。张老太一边拿来拖把一边说:“你真是我的小祖宗啊,我上辈子是欠你的,你看你多能啊!”

凯瑟琳看着婆婆自顾自地说着孩子,她并没有说什么,而是将婆婆手中的拖把拿过来递给布朗,并对他说:“你把水洒到了地上,就应该你自己把地拖干净,然后把裤子和鞋脱下来洗干净。”布朗不肯,坐在地上耍赖。凯瑟琳二话没说,直接将布朗抱进了储藏室,关了起来。

听到布朗在里面哭起来,张老太很是心疼,想把他抱出来。此时,布朗的外婆却拦住了张老太,说:“孩子做错事就应该得到惩罚,这件事就交给凯瑟琳处理吧。”

不一会儿,布朗就不哭了,在储藏室里面大声喊道:“妈妈,我知道错了,你放我出来吧。”

“那你知道应该怎么做了吗?”站在门外的凯瑟琳问道。

“知道了。”

这时,凯瑟琳才将门打开,从储藏室里走出来的布朗,脸上还挂着两行泪珠。只见他走到客厅,拿起高出他几个头的拖把,用力地把地上的水拖干净。然后脱下裤子和鞋,光着屁股和脚丫走进洗手间,开始刷洗起来。

到了晚上,等布朗睡着之后,洋媳妇凯瑟琳走进了婆婆的房间,说想和张老太说几句话。其实,此时张老太已经察觉到自己今天说错了话。

“妈妈,不管中国的孩子还是我们英国的孩子,犯错后受到适当的惩罚是毋庸置疑的。因为这样可以培养他明辨是非、知错就改的优良品性,目的是为了让他以后不再犯这样的错误。但是孩子也是需要面子的,我们不应该用难听的言语伤害他的自尊,可能偶尔一两次这样说,对他的影响不大,但是经常用‘笨’‘讨厌’‘看你多能啊’这样的语言讥讽和羞辱他,就会给他的心灵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凯瑟琳搂着婆婆的肩膀轻声说着。

张老太以前也是当老师的,并不是不通情达理的人,所以很理解凯瑟琳的话,也表示赞同。之后布朗真的没有再犯类似的错误。而一旦孩子再犯什么错误,父母和奶奶也都站在同一战线上,从不对孩子进行冷嘲热讽,而是单纯地对其进行惩罚,让他自己去承担所犯错误的后果。

相信大多数中国父母都会出现张老太的这种言行,一边替孩子进行打扫,一边使用“语言暴力”,结果不但没有使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还伤害了他们的自尊,甚至导致孩子自暴自弃,产生恶性循环。

而凯瑟琳却非常懂得惩罚的艺术,太重,比如肆无忌惮地打骂,会引起孩子的逆反情绪,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太轻,比如无关紧要的寥寥数语,却不足以使孩子引以为戒,所以罚就要罚到点子上。就像凯瑟琳那样将孩子关禁闭,但是不能孩子一哭闹就将其放出来,这样就等于半途而废,孩子会以为父母好对付,不利于他反省认错。

虽然对孩子进行了严厉的惩罚,但是凯瑟琳并没有对孩子进行语言攻击,而是非常重视孩子的自尊心,不随意发泄自己的怒气,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这才是正确的惩罚方式。

我们再反观中国呢?大多数中国父母都不够冷静,当孩子犯错误而不听话时,只顾图自己的一时痛快,口无遮拦,对孩子进行挖苦和侮辱,这样的“心罚”所导致的恶劣效果甚至胜过体罚。

妈妈带着珊珊去参加朋友聚会,吃饭的时候,珊珊不小心把面前的一个杯子碰到了地上摔碎了。妈妈这时非常生气,当着众人的面,斥责珊珊:“你真是笨死了,什么时候能不干这种让我颜面尽失的蠢事。”9岁的珊珊觉得自己真是无地自容,恨不得钻到地底下,满脸尽是惊恐与无助的泪水……

其实,在这件事中,妈妈才是真正做错事的人。孩子不小心打碎了东西,并不是有意而为之,妈妈完全可以让她将碎玻璃打扫干净,如果她对自己的过错不承担这样的后果,再回家对其惩罚也不迟。可是妈妈当着所有人的面,对珊珊进行斥责和羞辱,这对于一个已经有着强烈自尊心的9岁孩子来说,怎么能承受得了呢?更谈不上让孩子吸取教训了。

恶语相向、强迫威逼,甚至讥讽羞辱,大多是中国父母气急了、恨铁不成钢的情况下,训斥孩子时常用的方法。但是,这些也是最不能为孩子,特别是那些逆反心理和自尊心很强的孩子所接受的。这样不仅无法让孩子意识到错误而改正,反而还会把事情弄僵,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因此,英国的父母倡导,不要对孩子使用“语言暴力”,要知道,孩子的自尊、自信和灵性一旦被摧毁,就很难重建了。

智慧锦囊

英国的教育思想家洛克曾经说过,家庭教育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能掉以轻心。父母对孩子在教育上的失误,如同配错药,第一次弄错了,就很难补救了,它的影响是终生的。

英国父母的教育都是以孩子的自尊为基础的,他们不会纵容孩子的错误,但也不会对孩子的人格进行侮辱。他们认为如果孩子被父母骂得都无所谓了,弄到毫无羞耻心可言的地步,就很难管教了。

所以,父母们请牢记,尊重孩子比管教孩子更重要,健康的人格才是他幸福成长的基础!

5.这件事情,你是什么看法?

欣欣的妈妈是一名音乐老师,歌声非常优美动听,可是在和孩子说话的时候,总让人感到非常刺耳。一天,欣欣在给自己的小娃娃梳头,妈妈说:“别玩了,马上穿好鞋,我们要去姥姥家。”看到欣欣没有动,妈妈马上大发雷霆:“你没听见我说话吗?再不走我就把你扔了。”说完,妈妈硬拉着她穿鞋,可欣欣就是不穿……

在中国,欣欣妈这样的父母随处可见。他们都喜欢对孩子发号施令:“快去写作业”、“该上床睡觉了”……或许,父母认为命令孩子可以维护自己的尊严,但这样做却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而且很容易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而英国的父母认为,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想法和强烈的自尊心,所以父母应该放下自己的架子,把孩子当成朋友看待,真正地尊重孩子,遇到事情多征求孩子的看法和意见。

希伯来这个在诺丁汉土生土长的英国男人,看上去霸气十足,但却是一个喜欢与孩子进行协商的人,对此,他感到非常骄傲,他曾经这样写道:

女儿很小的时候,喜欢趴在我背上,让我背着走路;长大后,喜欢搭着我的肩膀走路。她经常会用甜腻腻的声音叫我“爸爸”,但有时也会对我直呼其名,父女间如朋友间的亲密感情让周围人很是羡慕。

女儿似乎从未说过谎,因为她也没必要说谎,我们在家里无话不说,就是说错了,也不会受到斥责。我从来不命令女儿做这做那,我习惯和她商量她自己的事,或是家里的大小事宜。我们常常坐在一起闲侃,而且观点惊人地相似,相左的时候非常少。

“商量”这个词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使用率通常是不高的,但我却将其作为准则。不管面对什么样的事情,我都不会端父亲的架子,商量的格局便就此形成,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约定俗成。比如,她看中了一个玩具汽车,我觉得她的玩具已经很多了,便与其商量可不可以不买,她一般是能够接受的,从而高高兴兴地放弃初衷。如果过于强制她不要买的话,会让她产生叛逆心理,反而会适得其反。

很多父母会对自己的孩子说:“快来帮我做什么。”而我会对女儿说:“你能帮我做什么吗?”

女儿似乎对我没有秘密可言,上高中的时候,会将男孩子喜欢她的事对我讲。正因为成长在这样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中,所以她很愿意听取我的建议,才不至于在个人的感情上出现大的挫折。

我情绪不好的时候也会向女儿吐露心声,犹豫不决的时候也会征求她的意见,在她还不满10岁的时候,我就会和她商量转学、装修等重大事宜。

用商量的口吻与孩子讲话,孩子会感到父母对自己的尊重和关心,从而会对你产生好感和信任。以后遇到什么事,会主动与父母进行沟通交流,拉近亲子距离。

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希伯来从来不用命令的口气和女儿说话,从女儿有想法和意识以来,他就和女儿进行协商。在这种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能够深切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尊重,感受到自己在这个家庭中的重要性,从而形成强烈的自尊自重自爱意识,同时也渐渐养成了民主协商的习惯,愿意主动和父母沟通,这样的亲子关系才是我们很多父母梦寐以求的结果。

遇事多和孩子商量,而不是一味地命令,是父母应该具备的一种爱的能力。这不是一种单纯迁就,而是和孩子进行交流,从而找到与孩子和谐相处的途径。

贝蒂刚会说话的时候,看到小猫小狗,就会说:“我要,要……”并且让人奇怪的是,爱哭的贝蒂只要看见这些猫猫狗狗,就会变得非常安静。

等贝蒂3岁的时候,她就会说:“妈妈,我想养小狗。”

“那你想养什么样的小狗呢?”妈妈问道。

“我喜欢芭芭拉家的小狗,多漂亮啊!”贝蒂用羡慕的眼神憧憬着。

“那谁来养呢?亲爱的,你负责伺候小狗的吃喝拉撒,怎么样?”妈妈对旁边的爸爸说。

“不行哦,我工作非常忙,没有时间。”爸爸摆摆手。

“我也没时间养啊。”妈妈做出无奈的表情。

“我养,我养。”贝蒂抢着说。

“那你能不能天天给小狗洗澡,是天天洗,一天都不可以少,你能保证做到吗?”

贝蒂想了想后,摇摇头。

“你能不能给小狗喂吃的,而且是一日三餐哦,你能保证每顿不落吗?”

贝蒂想了想,还是摇摇头。

“还有,小狗和人一样,也会生病,有时候还会上医院,你自己可以应付吗?”

这时,贝蒂说:“妈妈,我想还是长大后再养吧。”

妈妈之所以会这样和丈夫、女儿交谈,而不是强令禁止贝蒂养狗,是为了让她明白,自己不是不尊重她的要求,而是要在协商的过程中,让她知道养小狗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她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从而放弃这个想法。

当然,妈妈并没有忘掉女儿的“梦想”,而是经常带着贝蒂去宠物店,教她认识各种小猫小狗,了解怎样训练和喂养这些小动物……

这位英国妈妈没有采取强制的手段,命令女儿不可以养小狗,而是尊重孩子的想法,由此引申到养狗的一些需要面临的问题上,让贝蒂自己“知难而退”。

父母对孩子少命令、多商量,会使孩子对父母改变抵触的情绪,消除或减轻两代人的隔阂。而大多数中国父母总是不愿意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当亲子关系发生矛盾的时候,总是试图用自己的威严来压制孩子,让孩子顺从自己的意愿。但实际上,孩子不仅不会听从你的意见,还会产生叛逆心理,从而使你们的关系发生恶化。

从这点上看,英国的父母是明智的,他们都很民主,懂得尊重孩子的意见,不会对孩子发号施令。即便是父母与孩子的看法不一致时,也不会采取强行压制的方式来解决。而是放下父母的权威,与孩子进行协商处理,让孩子体验到人格的平等,这样一来,孩子也更容易接受父母的意见。

“这件事情,你是什么看法?”从现在开始,父母们请多对孩子说这样的话吧!

智慧锦囊

英国父母坚持不用命令的口吻和孩子说话,因为命令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而协商更容易得到孩子的认可。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如果一个人的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那么他就会产生很多不良情绪,孩子也是如此。

所以,中国父母不妨改变一下教育方式,遇到事情多和孩子进行商量,这样不仅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的尊重,同时也满足了孩子的心理需求,获得他的认同感,更重要的是这样会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学会自尊、自重、自爱。

6.接纳孩子的朋友,等于接纳孩子

很多中国父母看不惯孩子结交的朋友,甚至会限制孩子不要结交这样或那样的朋友。如果你也这样做的话,那么注定是把孩子从自己身边推出去。孩子也需要友谊,也需要朋友。如果父母不能接纳孩子的朋友,也就说明不接纳他的表现,孩子就会变得没自信。

而英国的父母是这样认为的:孩子喜欢和朋友相处,是其社会性的一种体现。这种体现和孩子处在家中的社会性有很大的差别。孩子在家中的社会性并不十分明显,因为家中长辈大多都很疼爱和呵护孩子,并没有体现出明显的社会性。而孩子在与朋友相处的时候,他们之间会有意识地相互配合,和谐相处,互相之间的影响也日渐增长和深化,这对于孩子的成长和社交能力非常有利。

所以,英国父母会支持和鼓励孩子的社会交往,接纳孩子的朋友,这样不仅使他们感到父母对自己的尊重,也会更加信赖父母,还能促进孩子之间的友谊和交往,促使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安琪拉的儿子威尔斯今年已经10岁了,在英国布莱顿的一所小学读四年级,学习成绩还不错,在这学期的期末考试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一个周末,威尔斯带回家一个小男孩,并向安琪拉介绍说:“妈妈,这是我的铁哥们——夏洛克,我们是很好的朋友。”

“你好,夏洛克,欢迎到威尔斯的家里做客!”安琪拉郑重其事地伸出手和夏洛克的小手握了握。得知夏洛克在这个期末考试中成绩很不理想,情绪有点沮丧时,安琪拉还摸了摸他的头说:“没关系,一次失败代表不了什么的。”然后又拿水果又端饮料地开始招待儿子的好朋友。

威尔斯对妈妈的表现非常满意,还在背后给她竖大拇指呢。

之后,两个好朋友就在一起看书、玩玩具,真是不亦乐乎,看到他们玩得那么高兴,安琪拉也非常欣慰。

在他们互动的过程中,安琪拉发现夏洛克是个非常爱干净的孩子,而且总是把用完的东西放回到原处,收拾得井井有条。安琪拉突然想到,这不正是儿子欠缺的吗?因为威尔斯有个坏毛病,就是总爱将自己的东西乱扔一气,结果到用的时候却找不着。

等夏洛克走后,安琪拉把威尔斯叫到身边,对他说:“你和夏洛克是很好的朋友,对吧?”

“当然了!”威尔斯自豪地说道。

“好朋友之间就应该互相学习,你看夏洛克多爱干净啊,自己用完的东西总是能整理得井井有条,你能做到吗?我想夏洛克也不希望和连自己的东西都规整不好的孩子做朋友吧!”

“我一定能做到。”说完就将自己刚才看完的书整理好放在书桌上。

“互相帮助就应该取长补短,夏洛克身上这么好的优良品质都被你学到了,你身上的闪光点也值得他学习,你可以在学习上多帮助他,共同进步才是好朋友呢!”

“嗯,谢谢妈妈今天能够这么招待我的好朋友,我们以后一定会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威尔斯此时还对妈妈如此热情地款待自己的朋友而心存感激。

此后,威尔斯邋遢的毛病果然得到了很大改善,即使有时候忘了收拾,也会在妈妈的提醒下赶快整理好。而那个好朋友夏洛克也在威尔斯的帮助下,成绩前进了好几名,这让威尔斯很有成就感,从而增强了自信。

安琪拉听到夏洛克成绩不好的时候,并没有像中国父母那样给予一口否决,认定学习不好的孩子就是“坏孩子”,从而让儿子断绝与他来往。相反,她很愉快地接纳了夏洛克,并通过赏识威尔斯朋友的优点,让威尔斯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威尔斯也愿意在妈妈的建议下,慢慢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这个令人惊喜的转变是安琪拉利用孩子的朋友作为榜样来完成的。

值得注意的是,安琪拉用了“取长补短”的方式,让威尔斯感觉到自己的身上也有优点,也值得别人学习,从而顺理成章改掉自身的不足。

英国儿童心理学家指出,父母对孩子拥有影响力的有效期,只限于在6岁前。等到了小学以后,这个曾经口中只有“我爸说……”“我妈说……”的小孩会立马改口为“我们老师说……”。可是,老师的好日子也不会太长,等孩子再大一点,便进入了“团体认同”阶段,这时,他们开始崇拜、认同那些和自己年龄相仿且有某种特质的人,比如投篮很准,长得很漂亮,美术突出,或歌唱得好的人,他们开始说“我同学说……”或“我好朋友说……”。

所以,英国的父母大多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在什么时期应该处于什么位置,很乐于接纳孩子的朋友。他们鼓励孩子与朋友交往,因为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交往能力。

英国父母在得知孩子交朋友以后,会经常这样说:“你有了自己的朋友,爸爸妈妈真替你高兴。”“听说你的朋友在绘画方面非常棒,我们很想见见他,你觉得可以吗?”或“你应该和朋友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哦!”

而中国的父母却与其大相径庭:“你交朋友了?那他学习怎么样?千万不能和那些学习不好的孩子在一起玩,会把你带坏的。”“什么,你朋友的父母离异了?那你赶快离他远点吧,离婚的家庭能出什么好孩子!”

中国父母的这种说法会让孩子产生极大的反感,他们认为否定自己的朋友就是否定自己,说明父母对自己不尊重、不信任,这样不仅会使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大大贬值,还会损害孩子与朋友间的感情。

其实,朋友的范围应该是广泛的,交朋友的目的也不应该是单一的,只要是正常的朋友,他们在相处和交流的过程中,各自都会有所收获。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同学,可能具有其他方面的优势,比如写得一手好字、舞跳得好,而父母离异的孩子也可能自理能力强或有一颗善良的心等。学习成绩只是孩子诸多素质中的一个方面,只有广泛吸取不同类型朋友的长处,才能让自己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当然,英国父母也会帮助孩子学会辨别,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如何择友,这样,在孩子选择朋友的时候,就会有一个大的原则和方向,以免陷入交往误区。

总之,父母要学会接纳孩子的朋友,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赏识和鼓励,这样孩子的心理才会更健康地成长,做任何事都更有信心和动力。

智慧锦囊

友谊,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朋友的认可会使他产生一种归属感,因为他会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是被人喜爱和认可的。有时候还会觉得朋友就是他个人的延伸,如果父母拒绝他的朋友,就等于排斥他本人,这会让他感到很不舒服。

所以,父母要赏识和尊重孩子,支持他的社会交往,接纳孩子的朋友,并且培养孩子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和健康的心灵,这样他会觉得自己有一定的自主权,是被尊重的,从而在交往中增强自信心。

在择友方面,父母可能会和孩子的意见有相左的时候,但只要对方的品行不是很差,英国父母还是会尽量尊重孩子的选择,先予以接纳,然后再慢慢地进行指导和帮助。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尊重,还可以锻炼出他良好的辨别能力。

因此,中国的父母请不要在孩子交朋友的时候横加阻拦,要知道,接纳孩子的朋友,也是接纳他的表现。

7.坏情绪来了,不妨先玩会儿游戏

每个人都有情绪不好的时候,孩子也不例外。他们也有焦虑、紧张、气愤和心情不好的时候,此时他们有可能会一声不吭,也有可能会大喊大叫,更有可能会满地打滚,每当出现这种情况,中国父母大多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对其进行斥责、埋怨,甚至是打几下,结果使双方的坏情绪都迅速升级,最终闹得很不愉快。

而英国父母就不会采取这种粗暴的方式,他们认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随着身体机能的不断发育和完善,自我支配行动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当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产生失落和愤怒的坏情绪。这时候就需要父母帮助孩子找到一个合适的宣泄口,让满腹的坏情绪得到释放。

心理学家提出,情绪是人们在愿望、心理需求是否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如果能够符合他的愿望和需求,就会产生积极、肯定的情绪,反之,就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情绪。如果这种消极、否定的情绪没有找到合宜的出口,那么就会出现很多情绪上的问题。

而孩子由于缺乏足够的表达能力和合适的倾吐对象,就很难调整自己的负面情绪,尤其是对于5岁左右的孩子来说,坏情绪更是说来就来。英国父母往往会采取游戏治疗法,因为孩子可以在游戏中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活动,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达成自己的目的,从而产生愉悦和满足感,自然就把之前的坏情绪忘得一干二净。

文森特从上幼儿园开始,就一直是爸爸接送,因为爸爸是做销售的,所以时间比较自由。这天,因为爸爸有个会要开,所以由妈妈来接他。高高兴兴地往幼儿园大门口跑过来的文森特,一看到等待自己的是妈妈,脸色立刻“由晴转阴”,不满意地扭动着小肩膀问:“怎么是你来接我,爸爸呢?”

“爸爸今天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要开,所以实在是没时间,虽然妈妈不经常接送你,但也很喜欢大宝贝啊,所以这次就由妈妈来接你了。”妈妈耐心地解释给文森特听。

“那爸爸几点回来啊?”文森特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妈妈,真想爸爸这时从天而降。

“爸爸开完会,还要和客户谈生意,可能不会回家吃饭了,我们先回去好不好?”

尽管文森特和妈妈回家了,可是情绪一直很低落,吃晚饭的时候也闷闷不乐。

吃过晚饭后,妈妈看着文森特的坏情绪还没有“离开”的趋势,就将他叫过来,说:“宝贝,我们来做游戏吧,也许玩着玩着爸爸就回来了呢!”

听妈妈这么一说,一直低头不说话的文森特立刻抬起了头,对“游戏”两个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我们玩什么游戏呢?”

“你不是对爸爸打保龄球的爱好很感兴趣吗?那我们今天就玩这个游戏好不好?”

“可是我们家也没有保龄球啊!”文森特用疑惑的眼神看着妈妈。

“我们动动脑子,找些玩具来代替好不好?”妈妈引导文森特自己开动脑筋。

只见文森特跑到自己的房间,拿出了几个毛绒玩具,对妈妈说:“用这些当被打的那几个‘小柱子’好不好?”

“太好了,这些玩偶和那些‘小柱子’的大小差不多呢!那球就很容易找了吧!”妈妈顺手从桌底下拿出了文森特的一个小皮球,“这个就是那个保龄球了。”

之后,妈妈找出一张白纸,在上面写下了妈妈和文森特的名字,说谁打倒一个玩具,就可以加一分,输的一方要听取赢的一方的建议。文森特也爽快地答应了。

由于之前文森特没有玩过这种游戏,所以刚开始输给了妈妈几局。但是,他从观察妈妈的动作上慢慢地掌握了要领,动作也越来越熟练,身体越来越协调。当然,这么小的孩子肯定和大人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最后妈妈故意输给他一分,宣布文森特是最终的获胜者。

此时的文森特完全忘记了之前找爸爸的迫切愿望,坏情绪已经跑到了九霄云外,看起来开心得不得了。

这时,妈妈对他说:“虽然妈妈今天输了,但不代表永远会输给你哦,你还是要继续努力的。”

“放心吧,妈妈,我不会骄傲的,下次一定还赢你。”文森特信誓旦旦地说。

最后,文森特提出了这样一个建议:希望爸爸妈妈以后多和他做这样的游戏,这会让他很开心。妈妈当然很愿意听取这个建议了。

从此之后,只要文森特的坏情绪来了,父母就会和他玩会儿小游戏,时间长了,他的坏情绪渐渐地少了很多,也不会轻易地生气、发脾气了。

面对上述情况,相信大多数中国妈妈都压制不住心中的怒火,情绪可能会比孩子更激动,激烈的言语也会不经过大脑,脱口而出:“我是你妈,怎么就不能接你了?”“那好,如果你这么不喜欢妈妈,以后妈妈再也不来接你了。”如果这样说的话,就会使孩子的坏情绪升级,使事情越弄越糟,甚至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由一个人的坏情绪演变为两个人的坏情绪,这样对父母和孩子都没有好处。

这位英国妈妈就很聪明,她首先接纳了孩子的坏情绪,看到孩子的坏情绪始终没有好转的时候,想出了做游戏的方式分散他的注意力。因为孩子对爸爸比较依恋,妈妈便找了爸爸平时的一个爱好,让文森特去尝试,他自然就乐此不疲地投入其中了。

这个游戏满足了文森特的需求和愿望,让他充分享受到成功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感,从而产生了积极情绪,也由此增加了自信。

作为大人,情绪不好的时候,我们也常常会表现得不爱说话,或想找一个发泄口。而孩子年纪还小,一旦坏情绪来了,就会如同“洪水猛兽”一般不可控制。这时,英国父母大多不会采取“围追堵截”的方式,而是像文森特的妈妈一样,选用合适的方式进行疏导。

英国人认为,儿童时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应该在这个时期尽量培养孩子养成乐观向上的性格。

这样说并不是要父母事事都顺着孩子、纵容孩子任意发泄,而是教会孩子怎样面对和调节这些坏情绪。因为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更不会凡事都顺自己的心意,坏情绪也会时常伴随孩子的左右,所以,父母就应该在孩子情绪不好的时候,先给予接纳,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尊重,然后再用巧妙的方法引导他学会如何化解坏情绪。

像英国父母这样,当孩子的坏情绪来临的时候,自己先要保持冷静,然后选择合适的游戏和孩子互动一下,相信很快就可以将其从坏情绪中拉出来。这样会让孩子对父母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更能教会孩子如何处理情绪问题。

亲爱的父母们,为了你们的宝贝以后不被坏情绪所困扰,从现在就开始尝试“游戏治疗”吧!

智慧锦囊

如今,“游戏治疗”日益被英国父母所推崇,因为他们从中体会到了它的良好效果。发展心理学家指出,孩子通过适当的途径,将不良的情绪和感受发泄出来是十分必要的,而这种适当的途径就是游戏。

游戏能使孩子找到表达情绪的自由,避免因压抑情绪或不当发泄情绪而导致的潜在恶果。因为这两种情况都意味着孩子被困在了无力和孤寂的旋涡中。而好的游戏不仅能够让孩子的坏情绪得到直接释放,而且能够使其在游戏中产生欢快、自信、满足等积极情绪。

由此可见,孩子在游戏中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如同成年人通过交谈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恐惧一样。游戏就是孩子的语言,健康的游戏可以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