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你挺谦虚
04-12Ctrl+D 收藏本站
考不上也没关系
快期末了,班主任的短信里多了家长盯紧孩子复习的内容。
快到学校的时候,哲哲问我:“爸爸,你说哪次考试最重要?”“可能是高考吧,大学对于很多人来说,意味着命运的改变。不过,现在好像也不是这样。”“第二重要的呢?”“应该是研究生考试吧,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
“那你说我要是考不上大学,会怎样呢?”“考不上也没关系,只要你有生存的能力就好,就像你画画那么好,又有想象力,一定生活得很快乐。”意犹未尽,接着教诲他:“其实啊,人生有很多考试,不只是在教室里。比如,别人受伤了,你救还是不救;面对不属于你的东西,你拿还是不拿;对于老人,你是孝顺还是不孝顺。这样的考试我觉得更重要。”“爸爸,我肯定会孝顺你们的。”小家伙说完,就进了教学楼。
不知道哲哲是否明白了我的意思,但很奇怪,说完这些之后,心里一阵感慨:这些话从来没有人对我说,当我说给小家伙时,自己好像通过了人生中最难的考试。
我也不愿意考低分
第二天上学,语文模拟考试,哲哲分数很低。
晚上散步的时候,小家伙喃喃:“爸爸,我也不愿意考低分。”“我知道的。”“考低分,老师要留很多作业,最难受的是被同学们笑话。我不怕你,因为你对我比较宽容,对吧?”“嗯。但我有三个前提的,一是要认真复习,全力以赴之后考多少分数都没关系。二是不能马虎,学习上马虎是不好的习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三是不能抄袭,任何时候都不可以。”
哲哲使劲点点头,转而聊起路飞与七武海之间的恩恩怨怨。看他的高兴劲儿,告诫自己以后不能在分数上给孩子施压,否则对不起“宽容”这两个字。
多给我几次改正的机会
散步回来,抛出一个问题给哲哲:“宝贝儿,你觉得爸爸怎么样?如果满分是100分,你打多少分呢?”“我啊,给你打90分。”“哇,这么高。我很多地方其实做得不够好!”“爸爸,你知道吗,你比以前好多了。”听到表扬,更加沾沾自喜。
“那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继续追问小家伙。“有啊,我希望你再宽容一点,就像我犯了错,多给我几次改正的机会。”“那你将来会做一个什么样的爸爸?”“我啊,教育孩子有方法,我会对他好一点……”
美国诗人沃尔特·惠特曼有首诗是这样写的:“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他的一部分……”
很多时候,我苛求自己成为一个好爸爸,给孩子积极向上的东西,因为我知道这不只是修炼自己,也是在修炼孩子——对自己要求再“严格”一点,对孩子“再宽容一点”吧!
把学习当成快事
学校发短信提前通知了期末考试成绩,哲哲虽然没有得满分,但都过了90分,稍稍高出平均线。
告诉小家伙考试成绩出来了,他一下子变得很期待,“多少分啊?”“语文××分,数学××分,英语××分。”依次报分数。“嗯,还不错嘛!不用写作业啦!”说完直蹦高。想想自己小时候每次发成绩,也是非常期待,尤其是得知考了好成绩后,更是“漫卷诗书喜欲狂”。美中不足的是父母没什么奖励。
等拿到卷子,我告诉他:“你发现了吗?虽然成绩还不错,但不该错的地方还是错了,说明基本功还有待提高,下次注意,继续努力,好吧?”小家伙点点头。看他炯炯的眼神,想起那个坚定的小锡兵。但愿他以后能像我一样把学习当成快乐的事。
习惯
回想这一学期的学习,感觉哲哲进步了很多。
每天放学回家,吃点东西后,哲哲很自觉地在书桌前写作业。写完,让我检查签字,之后开始在画本上写写画画,勾勒他心目中的伟大航线及草帽团队。我看着小家伙极其专注的身影,心里总是不由得涌起一阵感动——这就是所谓的“习惯”吧。
家庭教育专家刘称莲在《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一书中提到,孩子习惯的养成其实是对家长耐心的一个考验。家长这关过了,孩子的那关也就过了。当然,孩子毕竟是孩子,就算他养成了习惯,也会有偷懒的时候,这时我们要接纳孩子的小毛病,多鼓励少指责。
如此看来,我也算是过关了。你们呢?
还是习惯
尽管以前注重培养哲哲做家务的习惯,但并未强制执行。
某周六值班,看到一篇《不做家务的孩子很难有出息》的文章,其中的很多观点很受启发——“对孩子来说,劳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从干家务开始的”“如果家长把自理性劳动和家务劳动这些对孩子而言举手之劳的事当成负担,剥夺了孩子最基本的劳动权利,久而久之,孩子依赖家长、懒得自己动手做事便成为习惯”。
天津教科院研究员关颖的这篇文章,让我坚定了让哲哲做家务的决心。轻松的交流过后,他答应每天自己洗袜子,每天练习半小时小号。尽管偶尔也忘记,但经提醒后,他还是能够遵守约定,虽然有时候没拧干,湿嗒嗒地淋了一地的水。
不经意间发现,自己在拿哲哲做实验,而且他的自觉行为的确坚持了20多天后成为习惯——科学家说得还挺对的。